《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非支谶译新证

来源 :现代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j1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的译者是否为支谶,存有疑问.以确定为支谶翻译的《道行般若经》为比照,将《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中同类常用词语的用法进行对比分析,两部佛经在常用言说动词、位移动词“至”“到”、表示完结义的“竟”、总括副词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呈现出一定的对立性.这些新的证据,可进一步证明《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非支谶所译.
其他文献
学术语体研究随着科技和学术的繁荣发展而愈发受到重视.本文讨论了学术语篇中重要的语言特征和修辞资源——转述标记.通过自建的学术论文语料库,本研究考察了转述标记的形式、功能与分布.研究发现:转述标记的功能分布模式为“话语性标记>研究性标记(过程性标记>发现性标记)>认知性标记”,体现了学术语体注重对话的修辞特点;转述标记的篇章位置分布是一项修辞资源,人文社会科学的论文表现出4种分布类型,体现了不同学科的话语范式特点.转述标记的使用频率表现出长尾分布形态,且不同功能类型的转述标记的多样度不同;学科是影响转述标记
汉语经历体助词“过”是何时产生和如何产生的,学界还没有定论.关于它的产生年代,主要有六朝、唐代、宋代三种观点,其中,“宋代说”更具有说服力.关于它的产生过程,现存观点主要分为两派.多数学者持单一语法化路径的“过1”说,杨永龙等学者则认为“过2”是由“过”的第二条语法化路径“过02”发展而来的.同时,学界对经历体的内涵、语法化的具体路径和判定标准等都持有不同的看法.
教育基本理论是一种把握教育存在的方式,即在存在、智慧、意义、原理等层面对“教育”的整体把握和对教育基本问题的整体的、基本的认识.[1-3]马克思主义一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方针政策和基本理论的根本性和指导性思想和理论.改革开放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兴起,改造、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教育基本理论.
期刊
塞尚在美术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以往的塞尚研究更多的是把他的生平与艺术成就相结合,从塞尚的独特性推导出他在艺术上的成就,似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塞尚是一个在绘画上做出极大创新的画家,如果深入塞尚的作品了解他的实践,绕开以往的只停留于表面对画家的感性描述,悬置他在美术史中的地位、成就这些字眼造成对他的标签化认知,仔细品味塞尚一幅具体的作品,进入他的思维实践场域,面对他的问题、目标,思其所思,想其所想,也许我们会得到一个全新视角的塞尚.
语言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一个城市语言生态的有效途径,也是城市形象的直观反映.在南京城市的多语标牌中,除汉语和英语外,紧随其后的就是日语.日语作为我国学习者人数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外语,其社会地位也仅次于英语.值得注意的是,南京市旅游景点公示语的日语翻译在正确性和达意性上都存在较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南京的城市形象构建.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旅游景点公示语的日语翻译应遵循三个策略:掌握牢固的汉日语语言知识,确保翻译的正确性;正确解读原文功能,确保译文与原文的功能对等;关注中日两国的文化差
《法苑珠林》是唐代释道世编写的一部佛教类书,具有极高的史料和文献价值.由于《法苑珠林》所收佛经文献复杂,且古人编著类书,有随意更改的弊端,因此,原本错讹之处较多.由周叔迦、苏晋仁两位先生编撰的《法苑珠林校注》,是目前学界最好的整理本.因为此书卷帙浩繁,佛教术语、外来译语及当时口语、俗语较多,今人在校注时难免会出现讹误.故选取研读过程中发现之21条校点可商之处,略加考辩,以就正于方家.
素描人体课程是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的传统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基础造型能力、提升绘画素养,建立正确的审美和观察方式的重要途径.传统的课程在当下众多新观念的冲击下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首先,课程的设置一直沿袭着多年来的惯性开设,课程本身并没有实质性的发展.其次,在油画系的教学中解剖课没有专门的设置,导致学生对于解剖学的认识大多是零散的和片面的.再次,部分教师从自己的审美喜好出发,弱化对人体运动规律、比例、基本形和结构的认识和讲解,影响了学生造型能力的提高.最后,学生们缺乏对于“形体、空间”的认识和理解,在绘画时临摹
1991年至今中亚各国独立已三十年,中亚学术界重塑历史以消除俄苏时代“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及史学叙述中的“俄罗斯民族优先论”的桎梏,使中亚现代艺术史从俄苏现代艺术史庞大的阴霾下析出为世人所知.中国与中亚有跨界而居的民族,有着相同的文化因子.在“一带一路”语境下,用全球史学观重塑中亚现代艺术史对于中国文化走进中亚,落实中国与中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1899年2月,每期扉页上都写有“本刊是为了推广泰西各国有关的地理、历史、文明……及一般进步知识的期刊”的《万国公报》,第一次向中国人介绍了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观点,“其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1]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国内包括《万国公报》在内的大量期刊不遗余力引进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各种教育理论流派轮番出场,但为何国人惟独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作为基本遵循?个中缘由,除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包括教育领域工作等各
期刊
表对待关系的近义构式“对于”和“对”存在交替使用的现象,基于两者的语言使用实例,采用多重对应分析法,可以构建“对于”和“对”的概念语义空间,进而考察两者的使用差异.研究发现,“对于”和“对”具有多个使用特征,但两者用法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特征上,分别是句法功能(F)、介宾短语与其他成分的语义关系(G)、句法位置(L).“对于”和“对”具有共享的语义范畴,也有各自独有的语义范畴.“对于”和“对”的原型范畴不重合,“对于”的原型范畴是在句首介引全句话题,“对”的原型范畴是在状语位置介引谓语的修饰成分.相较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