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鸟任何人

来源 :风尚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t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吧。不鸟任何人。
  曾经。
  我买了支万宝龙钢笔狂写,幻想成为海明威,买了厚重的画板,觉得自己应该是毕加索,买了把芬达吉他,疯狂地想成为吉米·亨德里克斯。
  最后,我只是成了成功的老母,失败。方法和方向一起错了。
  梦想已逝,不幸的是生活方式不变。
  作者麦克李奥的梦想是成为漫画家,结果在画纸上奋斗多年。没人鸟他。只能做着一份能混个温饱的广告文案工作。每天下班百无聊赖地在酒吧喝啤酒,看女生,胡思乱想之后同时自由挥洒创意,发展了独一无二的“名片漫画”事业。最后一炮而红。人人想要他。
  这种人,在他不鸟任何人之前,必先经历一段不被任何人理解的大段青春。他把经历写成了书。
  就在这本《不鸟任何人》书中,他给出了40个创意关键的建议。也可理解为40篇改变萎靡不振人生的教条。他的句子,他的锋利句式,简直犹如重金属摇滚般呼啸而出,喷入你耳膜,喷入你脑中。
  他认为:别想多,做点不需要具备任何商业利益的事情!哪怕是别人认为无聊的,你认为有意思就够了。找回创意的主权,做点完全属于自己、不必与别人共享的事情!感受彻底的自由,做点不需要仰人鼻息、不需要别人认同的事情!
  就在此时,也唯有此时,外面的世界才会开始注意到你!
  耳边仿佛传来了神的声音:上班只会一样,人群的分水岭就是下班后的时间怎样spend,然后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激动了激动了。为何从小的教育系统没有说过如此真心的话语。看到书中刀锋般的文字,心中很多道理信条开始震动,有瓦解的征兆……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注定要攀登的圣母峰。也许你无法攻顶,没有人会怪你。但是,如果你从来不曾认真地设法越过雪线,连试都不肯试,多年之后,空虚将成为你临终之际躺在床上唯一感受。(我开始老泪纵横,拳头也在偷偷握紧。)
  不要试图鹤立鸡群,离鸡群远一点才是上策。(仿佛世界的某处有个很理解我的朋友,他在建议我其实是可以再有骨气一点的。)
  天分越高的人,越不需要依赖工具。(天生不优越的我听起来特别舒心 。)
  保住白天的正职。(确保了自己白天的事情和收入,晚上更加有了为所欲为的成功欲。)
  没人会在乎。为自己而做!(我已经含泪仰望长空,张开双臂,我知道,我的血液越流越快,改变自己的决心秒针刚好归零,开始新时刻。)
  作品文字淋漓畅快之间夹杂着人生的复杂难懂,看到喜悦出现的同时是割破手指头那样的疼痛。每句话就像严厉凶狠的教官,狂舞皮鞭,每句话就是每一鞭,麻辣地抽在了我脸上。将我尘封麻木的心抽醒,整个人一块一块被肢解。散架后有种咬牙切齿的自信心,那神秘力量却从脚底开始迅速萌生,一团火般地重组自我,重组那个“天生我材”,积蓄能量之后必有用的我。
  我明白了。
  这些年都是我们买不起私人飞机的年,自怨自艾带来的伤痛就像叮当和爱德华猜包剪锤,你是爱德华,永远赢不了。尝试跟疲劳懒惰对抗变成了肌肉反应,然后爬到最高的顶峰,给上帝来一记勾拳。
  书仍在身旁。我要开始。
  已经开始……
  
  《不鸟任何人》
  出版社* 木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作者*休·麦克李奥(Hugh MacLeod)
  译者:黄佳瑜
  出版时间*2008年5月
  
  Weibo
  
  @刘苏里:《阅读的未来》披露,1998年全球出版新书70万种,2003年86万种,2007年将近98万种。作者以此证明,互联网兴起并未导致纸质图书衰亡。而我感兴趣的是,2007年近百万种新书中,中国大陆出版的,竟占1/4。我们是出版大国,但却是学术和思想的小国。
  @2可器:1840年以来中国人基本上都是以“群氓”的角色,被各路强人大盗玩弄于股掌之中。及至今日,权贵精英又来了个“周期律”式的一家亲。一帮油头粉面的庙堂之士,一唱一和口含天宪、你来我往坏事做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推荐@端木赐香三糊涂 的大作《重读晚清六十年》。
  @财新新世纪周刊:胡适在《归国杂感》一文中说过一句话:“依我看来,中国的教育,不但不能救亡,简直可以亡国。”也不知他当年见着什么了,换了今天的我,就这么说:依我看来,中国的教育,不但能发财,简直可以发大财、发横财:http://t.cn/h1RzxD
  
  @郭去疾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开心网流量趋势。谷歌趋势应该用的是谷歌工具条监测的结果。
其他文献
有着“平民天后”头衔的香港歌手谢安琪,在年末推出第一张国语专辑《第二个家》。那边厢台湾的宣传上做足噱头,发布会桌上摆上了谢安琪最爱吃的麻辣火锅,接着又是分汤圆,用最直观的食物来打造“第二个家”的感受;这边厢因为工作关系频频往来内地香港,笑话自己“为食”(嘴馋)的谢安琪对广州有着超乎想象的熟悉,大酒楼和大排档都是她的饭堂。但这个港妹说,各样美食中,最爱却是麻辣火锅!    1.港大同学聚会游广州上下
期刊
初识香港的人,会以为维多利亚港就是香港海景的全部。却忘了,香港面朝的,是壮阔的南中国海。维港有城市的华美,离岛有岛屿的风情,漂着游香港,会有完全不同的韵味。    在香港的内地人,被称为“港漂”,和“京漂”一个道理。  但是香港的“漂”,比北京显得更为立体。这是一座“浮”城,有着伸手可及的海水,有着各式各样的船舶。即使你只是短暂停留的游客,也能体会到“漂”的新奇与迷失。  我喜欢张保仔的别致舒适,
期刊
王家卫说,评价一个好导演的标准就只有两个,一看他爱不爱吃,二看他会不会讲故事。猫王亦为他惊人的食欲辩护过:“输入必须跟输出一样伟大。”   过去三十年,内地人说,遍寻大陆,食在广州。而广州人对有“美食天堂”之称的香港无限憧憬,争相去香港“搵食”,粤菜亦纷纷偷师港味,渐成“港式粤菜”。  然“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当港人逐渐北上捞金,搵食脚步自然要跟上大队。本期,我们精心挑选了一批爱吃、
期刊
“我最大的爱好就是吃!”大笑姑婆吴君如曾对记者说,她最大心愿就是吃遍整个世界的美食。如果不是身为演员需要注意身材,她一顿饭就要吃两碗米。现在如此控制饮食,是因为她曾经肥过,所以很珍惜得来不易的变成瘦子的乐趣。  吴君如是地道的香港人,却拥有一个非常国际化的胃口——从粤菜、鲁菜、川菜,到日本菜、法国菜,她无一不爱。    虽要减肥深夜也冒险宵夜  27岁前她红遍全港岛,却因肥胖被称为“大萝柚”,她无
期刊
赵彤*现居美国加州圣迭戈。曾任杂志执行主编。已出版个人文集《浪花》、《多尔衮传》等,编辑出版《一语成名——中外名人演讲录》等书,  现主持国家新闻出版署十二五重点选题之一。    夏天伴随着日本核辐射的气息,幽幽来了。为表达对于海洋空气指数的信心,我带着几个学生去MISSON BAY划kayak。一不小心,闪到了腰。保健卡首栏,在“名字”旁边“性别”那一栏有一行大写的字:Male?Female?D
期刊
《风尚周报》:明星对吃有什么讲究?  Philip:大家都比较随意,通常去香港一些熟悉的蹲点,集中在港岛那边。如果挑一间不熟悉的店,再挑了几个不好的菜,那不是自己找罪受。  《风尚周报》:与明星吃饭一般谁买单?  Philip:当然是万岁啦!请吃饭万岁,谁叫,谁买单。  《风尚周报》:试过大家AA吗?  Philip:没有试过。  《风尚周报》:明星饭堂的标准?  Philip:第一菜式水准,第二
期刊
以小生形象出道的吴彦祖,经过几年磨练,银幕形象渐渐成熟。虽然曾表示过喜欢演绎有些“阴暗”的角色,但每个导演都似乎比吴彦祖本人更爱惜他的相貌和身材。出演了数部文艺片,从不吝啬展示他的傲人身材,而在最新的凯迪拉克的90秒微电影《一触即发》中,他摇身一变成为身手不凡的“特工”,身着一袭灰色西服上天下地,简直帅气逼人。  除了吴彦祖本人实在“秀色可餐”,在他出演过的电影中,也有好几出和美味脱不开干系。  
期刊
《风尚周报》:你觉得明星饭堂的标准什么?  朱文俊:“环境”、“服务”和“菜式”,还有一样是“顾客”。是不是一级餐厅,我觉得一定要看有没有好的顾客。餐厅要有懂得吃的顾客,才能找出餐厅的缺点,知道如何改进,能改得到的餐厅才能算一级餐厅。  《风尚周报》:给明星吃饭的地方会有什么特殊要求?  朱文俊:要有私密性,有名气,装修有特色。  《风尚周报》:在广州,你自己喜欢去哪类地方吃东西?  朱文俊:没有
期刊
狮子、猎豹、花豹、鬣狗、秃鹫、鳄鱼,冷峻的眼神、滴血的嘴巴,肉食动物用自己的速度和力量演绎着大草原上每天的生死对决,享受着一年一度的丰盛大餐季节。  数以百万计的角马和斑马,浩浩荡荡,追随着雨水和嫩草长途迁徙至此,期间更是需要逃生于肉食动物的追逐捕杀、马拉河汹涌河水,以及潜伏四周的种种危险。滚滚而来的蹄声和漫天扬起的尘土,万马奔腾的壮观场景最好地诠释了它们对于生命的渴望。  生存,是大迁徙永恒的主
期刊
时装融合了传统与另类的精髓,爆发了设计师最个性最反叛的创意之灵,而深受其影响的珠宝及配饰,就像是时装文化开出的花,浓缩了所有的精华,散发着别样的妖娆美丽。今年各大品牌春夏系列的珠宝单品,紧跟着时装的潮流,发出更为锐利的光芒,成为模特儿披挂上阵的利器,使得她们的美,所向披靡。    在20世纪时装首饰的发展过程中,有两位伟大的女服装设计师起到了引领作用。她们就是可可·香奈儿(Coco Chanel)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