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文整体性阅读教学方法探讨

来源 :文化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ao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初中英语阅读课为例,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整体性教学的理念,分别从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对文章主题进行感知、理解、深化以及如何对阅读信息进行预测、分析、归纳、提取和运用,以此展开对英语课文整体性阅读教学方法的探讨。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整体教学 文章主题 语用技能
  英语教学中检测“阅读理解能力”是指检测学生从阅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文意理解的速度和准确性。针对初中阅读课文较长、题材和体裁多样的特点,笔者对整体性阅读教学方法能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将其归纳、总结成一套操作体系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文整体性阅读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对课文教学有明确规定:1、课文首先应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其目的在于掌握各个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更好地掌握整篇课文。2、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时,应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基于这一思路,笔者将课文整体性阅读教学设计分为三个阶段:
  达成知识迁移 讨论与运用 提取、运用信息,挖掘文章深层涵义;培养思辨能力,突破固有思维模式,构建新理念,新观点;培养观察能力与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应精心设计阅读教学方案,以达到以下两个目的:
  ①由教师引导并促成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以较高的兴趣,最大限度地参与到阅读教学全过程中。
  ②从文章分析入手,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帮助学生最大量地获取和掌握文章所传递的信息,同时逐步培养其恰当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课文整体性阅读教学实践
  本文将以人教版《新目标英语》(Go for it!)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SectionB,2b的阅读文章为例,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实施英语课文整体性阅读教学。
  (一)读前阶段:感知文章主题,激发阅读动机
  阅读前,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相关图式和背景知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想要阅读的欲望。教师可以围绕课文话题,设计宏观理解方面的阅读任务,开展读前教学活动,如描述课文插图、讨论文章标题等,必要时可以适当呈现课文中的关键词语、重点句型等。通过读前活动,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初步理解新的语言知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预测课文内容,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为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做好铺垫。
  1、图片描述法
  直观形象的课文插图往往显现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课文插图还配以文章的关键词语、重点句型或作者生平介绍等背景知识,更是理解目标语言,预测文章内容的好素材。为此,笔者在阅读前以呈现配有关键词语的课文插图的方式引入话题,通过创设师生交流情景,引导学生对图片进行描述,以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相关图式和背景知识,使他们初步理解目标语言,并预测文章内容。
  Task : Look at the picture and describe it .
  学生对这张新奇的图片很感兴趣,七嘴八舌地描述图片内容:
  通过对图片情景的谈论,学生既巩固了原有的知识,又学习了课文中的一些生词,为阅读作了铺垫。此环节帮助学生利用课文插图对文章内容作出合理的预测。
  2、标题解读法
  课文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也是文章信息的发散中心。理解课文标题的内涵能有效预测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笔者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入话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主题汇报的方式,理解课文标题的内涵,进一步预测文章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Task 1: Read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 “Crossing the River to School” and find out what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Group 1: The students cross the river to school.
  Group 2: The children go on a ropeway to cross the river to school.
  …
  接着,笔者让学生结合文章图片和标题,猜测他们为什么要以这种方式上学。
  Task 2: Read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s in the text. Guess why they go to school by this way.
  Group 1: There is no bridge on the river.
  Group 2: The river runs too quickly for boats.
  Group 3: ……
  学生各抒己见,在不知不觉中预测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为了证实自己的预测,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欲望。
  (二)读中阶段:理解文章主题,学习语言运用
  经过读前活动,学生有了心理和知识的准备,进入了阅读理解的实践阶段。这时,教师应设计有效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转换、重组信息,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阅读材料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匹配、判断正误、问答、填表、采访等活动能使学生与文本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用技巧。
  1、信息匹配法
  笔者呈现了打乱顺序的段落与段落主题句,鼓励学生灵活使用略读和寻读等阅读技巧,完成信息匹配任务,帮助学生理解并概括段落大意。
  Task: Please read the passage and match the paragraphs with the best summaries.   ___Paragraph1
  ___Paragraph2
  ___Paragraph3 a. The villagers’ dream.
  b. The way to school.
  c. A brave boy.
  由于读前阶段的预测,学生很快便能完成上述任务,大大提高了阅读的速度;同时,通过完成任务,证实了他们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预测,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这为进一步完成阅读任务争取了充足的时间,并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此环节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和大致轮廓,初步理解了文章内容。
  2、正误辨别法
  在阅读时,如果先对阅读文章进行整体把握,之后再进行细节阅读会比较有成效。笔者呈现了如下正误辨别题:
  Task: Please read the passage and judge the sentences T or F.
  (1) It is easy for all the students in China to go to school.
  (2) Many of the villagers never leave the village because of the big river.
  (3) The students in the village dream to have a boat.
  (4) The teachers in the village are good to students.
  (5) Liangliang is good with his classmates.
  这一任务需要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捕捉文章细节。回答时,如果是错误的,让学生说明理由;如有争议,可让学生讨论。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能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
  3、问题引探法
  问题是深层阅读的有效驱动,学生需要根据文本线索进行推断。问题应有一定深度,以激发学生的思考,促成语言生成。
  笔者提出了如下问题:Why don’t they build a bridge on the river? How can they build a bridge? 这些问题立即激起学生的思考和争论,大家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互动问答中,学生学会质疑、推理和倾听,思维发生碰撞,新的语言自然生成。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积极性,还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4、句型拓展法
  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引导学生在真实语言情境中感知新的语言现象,学习和运用这些新内容,以逐步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通过句型拓展、仿写句子、编写对话等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熟练运用新学的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技能。
  笔者呈现了文章中的一些特殊句型,引导学生用其它表达方式对这些句子进行改写:
  Task: Please make as many sentences as you can according to the sentences given to you.
  ①To get to school is easy for many students.
  S1: It is easy for many students to get to school.
  ②There is a big river between their school and the village.
  S2: Between their school and the village is a big river.
  ③These students go on a ropeway to cross the river to school.
  S3: These students cross the river to school by ropeway.
  …
  这一活动能让学生感受不同句子的语用差异及不同表达方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领悟用多个句子来表达同一个意思的重要性。同时,还让学生有机会运用所学语言,锻炼语言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技巧,扩充知识结构,为语言输出做好积累。
  (三)读后阶段:深化文章主题,达成知识迁移
  阅读后的任务要求学生评价和判断所学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在类似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这种任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1、观点陈述法
  观点陈述法要求学生通过逻辑推理挖掘文章的深层涵义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及隐含意义。为此,笔者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完成如下任务:
  Task: What spirit can we find in the students in the village? What should we learn from them?
  学生在讨论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各抒己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说法:We think it’s not easy for children to go to school by ropeway. / The children in the small village are so great. / They live a hard life, but they study hard. / We should study hard. / We shouldn’t be afraid of any difficulties.   通过讨论第一个问题,学生发现了偏僻山村的同龄人不畏艰难、顽强自信的品格。通过讨论第二个问题,培养学生以积极、顽强、自信的态度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讨论活动使学生构建起新的理念、新的观点,为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学生不仅获得了对文章内容更深层次的理解,还学会了合作、交流与沟通,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2、主题辩论法
  主题辩论法属于深层思维训练,旨在通过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用英语表达的能力。阅读课中,教师应注意将阅读技能训练与深层思维训练相结合。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辩论活动,分成正反两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陈述理由。
  Task: Do you think the villagers’ dream can come true? Why or why not?
  这项任务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有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挖掘文章的主旨和内涵,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品格。
  3、任务拓展法
  引导学生用课堂学习中形成的新理念、新观点去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教学的最终目的。笔者结合课文话题,开展“班级同学使用交通工具上学”的调查活动,先在组内完成调查表,然后布置写作任务:
  Task1: A survey about the way to school
  By car By bike By bus By subway On foot
  10 13 10 5 7
  学生完成后,笔者布置了如下这道书面表达题:
  Task2: 请你根据统计结果,写一篇英语短文向学校广播站投稿,介绍一下你班同学的上学方式,并谈谈自己的观点。参考词汇:way 方式;environment 环境
  要求:1. 包括统计表的内容,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2. 60词左右,短文开头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I’m Zhao Min from No.1 Middle School. Let me tell you how the students in my class go to school.___
  这项任务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调查和撰写调查报告等方式,提高学生调查、收集和处理信息以及用书面形式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维的能力。
  三、结束语
  开展课文整体性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迅速地把握文章中必要的信息,帮助学生清晰、敏捷地抓住文章的思路,并进一步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式进行评析,使学生能客观、深入和完整地理解文章的内涵,一方面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使他们逐步积累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技能,习得阅读策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英语课文整体性阅读教学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追求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优化,着力培养学生终身阅读、善于阅读并受益于阅读的素质。课堂任务的设计应从阅读材料的题材、体裁和语言特点出发,由此确定课堂训练的侧重点,合理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全面达成其所承载的各项教学目标。
  参考文章:
  [1] 罗跃梅.利用标题提高语篇解读能力[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8)
  [2] 李得武.语义结构图策略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1(4)
  [3] 何长青.整体性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1(2)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世界的统一化发展,英语作为一种国际化语言,在世界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的应用能力日渐重要,初中英语中的口语教学可以为学生以后更深入的学习和运用英语奠定基础。本文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一一列举,并根据不同的问题列举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广大初中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字] 初中英语 口语教学 问题 对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出,需要用
期刊
[摘 要] 通过对一堂心理课的现象描述,反思当今小学生的自我定位,从教师层面来思考如何更好地关注引导学生,让每个孩子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心理定位。  [关键词] 小学生 心理定位  【案例:片断回放】  四年级心理课的一个片段:请用“我___________”的句式,写十句话,描述你自己。你会发现,很多学生停留在那里迟迟没有下笔,因为他从来没有真正认真地自我定义。也有学生写了几句,但就是再也挖掘不出
期刊
近年来,在重智轻德思想的影响下,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全落在传授知识上。古人云:“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幼儿时期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健康成长、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基础。因此全社会必须形成共识,明确幼儿德育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是幼儿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和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为主。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也是培养幼儿道德情感的有效手段
期刊
[摘要] 保育工作是幼儿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保育工作主要实施者——保育员的专业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影响幼儿园保育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规范保育工作要求,开展多形式学习、多层次培训、多角度实践和多元化评价,有利于促进保育员专业化成长,提高保育工作质量,真正实现《纲要》精神中“保教并重”原则,从而形成一支团结向上,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专业化保育员队伍。  [关键词] 保育员 专业化成长  一、问题的
期刊
[摘 要] 本文依据教学实践,从创设情景、童话故事、游戏活动、操作实践、比赛以及教师的语言激励方面进行总结,旨在能帮助同仁提高课堂效率,激发水平一的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  [关键词] 水平一学生 体育与健康 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所以上课很容易走神,只有用童话、故事、游戏等形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只有让学生对体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他“乐学---爱学--
期刊
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特雷莎修女的《仁爱一生》……一本本教育书籍,用它们充满“爱”的语言足以向世人证明,教育者在用爱耕耘后收获着那一份份甜自心底的幸福。四年的班主任经历,也让我渐渐领悟到了“爱”对于这一特殊事业的特殊功效。当我们的孩子在成长路途中,出现迷惘,思想出现偏差,变得形单影只时,请让我们用爱,把她们再次带回到阳光下,用爱,给孩子一生的幸福。  案例一:孩子,让我们用宽容来感化她吧! 
期刊
之乎者也、摇头晃脑的灌输式教育已不能为进步时代所留,批判的泱泱洪流迫切地把更为新颖、创新、进步的学习方式推到人们眼前。新课标把“学会学习”当作是孩子们学习的主要任务,鼓励孩子们努力改正在平日学习中闷头游泳、单枪匹马的个人行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我认为新时期的这三种学习方法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是“貌离神不离”,都是在进步时代大背景下的创新与突破,我们可以把“耳到、眼到、口到、心到
期刊
[摘 要] 器乐教学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而现实中许多的器乐课堂不尽如人意,表现在课堂教学无序,学生演奏不佳,学习兴趣骤减等,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呆板,欠缺灵活性和趣味性,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大课环境下乐器学习的特性。经过实践,笔者认为如果能利用孩子们“好动,爱玩,喜欢竞争”等心理,在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使孩子“趣学”,将大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趣学策略表现以下
期刊
[摘 要] 校本培训是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班主任专业化的校本培训模式的探索和构建提高了班主任校本培训的效度。本文阐述了系统的班主任专业化校本培训模式,并就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班主任专业化 校本培训模式 实践 思考  “班主任专业化的校本培训模式”指的是从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学校的实际出发,对所有班主任开展的一种方向性、针对性、目的性都很明确,做法符合班主任群体和班主任个
期刊
[摘 要] 中学生要学好一门外语就必须加强听力训练,听力的学习必须依靠信息技术的推崇,影响听力的主要因素:母语干扰的问题:正确习惯没养成; 听前引导听不够; 背景知识太狭窄。那么,就必须教师提高听力的应对策略:加强基本功训练创设情境,营造生动活泼的听力氛围,教授听力技巧摆脱母语的干扰,进行分级训练,培养良好心理,依据单元教学目标明确听力教学目标  [关键词] 听力 信息技术 因素 应对策略  听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