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激愤于对比虚托之中——读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来源 :中学语文:上半月.教学大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唐宋八大家之中,韩愈是写序文最多的一位,这篇《送李愿归盘谷序》被清代著名散文家姚鼐誉为"得古人之意,其文冠绝前后作者",足见这篇赠序艺术成就之高了。而对比虚托手法的巧妙运用则是本文写作上的突出特色,甚至可以说,韩愈将这一手法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对语文工具性的极致强调,使人们忽略或遗忘了其人文性,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语文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工具,必须将人的发展作为重要的任务,因而我们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始终以学生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让学生学会学习,并将这一良好愿景,落实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行为中。简言之,语文教育要注重人文回归与自主习得。  一、人文回归:语文不仅仅是工具
期刊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教师要想搞好教学,必须要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必须关注学情。真正的教育家没有不关注学情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学情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会想当然地从经验出发,去找学生的兴趣点、困惑点等,或者从教师自身的实际出发,去设计教师认为让自己有比较大的演绎空间的教案。这些设计往往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圈子里学习,而不清楚为什么学和为什么这样学。  学
诗人瓦尔策写了《想起冬妮娅》这首诗,诗句有“湖水慢慢地荡开,我一个人从湖边离开”。冬妮娅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的初恋情人,她花瓣一般绽放的热情,一度动摇了保尔的革命意志,几乎用“小资产阶级情调”腐蚀、毒害了无产阶级的革命钢铁战士。莫言也坦言,自己读书时最喜欢读爱情题材,有一种冲破禁忌的激动心理。其实,几乎每一个青少年在成长阶段都接触过“爱情题材的文学作品”。在语文教学中,为了防止学生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