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渔 点拨思维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ro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实施以来,很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活动空间,反对单向地灌输,不少教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后就变成了一个旁观者,不顾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班级的实际情况,任由学生讨论交流,他们担心讲多了会招来“单向灌输”“琐碎引导”的嫌疑。教师在课堂上的真正角色是什么?仅仅提出问题,然后留给学生足够的时空探索就够了吗?只要坐等或者拐着弯儿诱导几个学生说出正确答案就够了吗?笔者以为,“放羊式”的教学绝不是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只有精妙适当的点拨,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能量。
  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给方法,变硬性灌输为启发诱导,让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
  一、适时点拨,贵在方法
  点拨的基本方法多种多样,针对“听”的方面,主要有感知性点拨、理解性点拨、应答性点拨、评价性点拨等等;注重“说”的方面主要有复述性点拨、条理性点拨、讨论性点拨、交流性点拨等等;根据“读”的要求,可以有导入性点拨、研究性点拨、鉴赏性点拨、反馈性点拨、迁移性点拨等等;面对“写”的具体情况,可以有心态性点拨、立意性点拨、构思性点拨、转换性点拨、推敲性点拨等等。其实,种种方法并不是绝对的,其中必然存在着交叉,更多地还是综合的运用。
  作为高三数学复习课,笔者以为主要还是运用条理性点拨及迁移性点拨,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理解问题的实质,而不是就题论题就事论事。
  最近我们开了一节三角函数的公开课,选择了几个例题,进行了有效的思维点拨。
  
  例1如图,在墙角AOB处放一长为2m的木棒,构成一直角三角形,求直角三角形周长的最大值。
  思维点拨:已知三角形斜边为定值,要想表示周长需要两边,应该找出两边的关系。
  思路一:设OC,OD长为a,b则a2+b2=4,那么周长y=a+b+2,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解决。
  
  思路二:设∠DCO=θ则OC=2cosθ,OD=2sinθ,则周长y=2cosθ+2sinθ+2,利用三角函数即可完成。
  思考:若把∠AOB直角改为60°,其它条件不变,求周长的最值。
   思路点拨:在前例题点拨的基础上,只需适当加以改变,由边和角联想到余弦定理,将其联系起来即可比较顺利地完成。
  例2如图,一长为L的铁棒通过直角走廊。
  
  ①求L与θ的函数关系式(用θ表示L)。
  ②求L的最小值。
  ③要使木棒顺利通过走廊,对木棒的长度有什么要求?
  思路点拨:由例1的过渡即可想到设铁棒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由用角θ表示两条直角边的长,而对其函数关系式的最值问题的处理一般会有这样几种转化:
  ①化成y=Asin(wx+p)B标准型;
  ②如果sinθ+cosθ, sinθ·cosθ同时出现时令sinθ+cosθ=t换元法;
  ③也可求导研究函数单调性求最值;
  当然具体用什么方法,还取决于解析式的结构特征及具体的学情。
  二、适时点拨,妙在情趣
  在复习时,由于解题的量很大,就更要求我们将解题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优美、奇异和魅力,这样才能让学习的过程盈溢着探寻的享受,有效地防止智力疲劳,保持解题的“好胃口”。
  一道好的数学题,也会像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者一部情节曲折的电视剧,迭起的悬念、丛生的疑窦正是它的诱人之处。正因为有相当的难度,有探索的艰辛,当“山重水复”的困惑被“柳暗花明”的喜悦取代之后,学生怎能不为自己高兴?教师要在精当的点拨中努力把这种学习与思考的过程变得丰富一些、有趣一些,巧用情感功能,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运用成功原理,变苦学为乐学,在学法上教给学生“点金术”,真正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三、适时点拨,重在思维
  方法是关键,思维是核心,渗透科学方法,培养思维能力是贯穿数学教学全过程的首要任务。训练“多题一解”和“一题多解”,不在于方法的罗列,而在于思路的分析和解法的对比,从而揭示最简或最佳的解法。复习课的练习与评讲过程,也应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对问题的化归意识得到加强。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希望你们要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俗话说:师傅的任务在于度,徒弟的任务在于悟。所谓“度”,就是有效的点拨。复习课不能由教师包下来,不能成为教师展示自己解题“高难动作”的“绝活表演”,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探索活动中思考、突破,提升数学素养和悟性。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而这些都应以学生为中心。
  复习课往往有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时间太紧,既要处理足量的题目,又要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的过程,二者似乎很难兼顾。我们可以采用“焦点访谈”法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大多数题目是“入口宽,上手易”,但在连续探究的过程中,常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搁浅受阻,这些点被称为“焦点”,其余的则被称为“外围”。我们不一定在外围处花过多的精力去进行浅表性的启发诱导,只要在“焦点”处发动学生探寻突破口,让学生的思维在关键处闪光,能力在要害处增长,弱点在隐蔽处暴露,意志在细微处磨砺,以实现学生间、师生间智慧和能力的互补、互动、互进。
   (李白林,沭阳县华冲中学,223600)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