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电解精炼过程中除铁工艺的研究及应用

来源 :中国有色冶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_96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镍电解精炼主要原料硫化镍精矿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如铁、铜、钴、铅、锌等,其中铁是镍电解精炼过程中最主要的杂质元素之一。硫化镍的电解精炼目前主要以可溶阳极电解和不溶阳极电积2个系统分别生产电解镍和电积镍,为防止杂质在阴极析出,影响电镍质量,必须要降低溶液的含铁量。本文进行了镍电解精炼除铁沉淀的热力学研究,介绍了中和水解法、黄钠铁矾法、赤铁矿法、针铁矿法4种镍湿法冶金生产中主要除铁工艺,分析镍精炼电解系统净化工序及镍电积系统浸出工序除铁的工业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4种除铁方法的优缺点,并对磁流体辅助化学沉淀法除铁工艺进行展望。
其他文献
混合骨料充填体强度受混合骨料配比、充填料浆质量分数和水泥掺量等多因素影响。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充填体强度的影响规律,并确定最佳充填配合比,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RSM-BBD)开展了混合骨料充填配合比试验。以河砂占比、料浆浓度和水泥掺量作为影响因素,以充填体7 d、14 d和28 d强度值作为响应量,构建了不同养护龄期的充填体强度试验回归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混合骨料堆积密实度随着河砂占比
目的 了解传染病专科兼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特点,为其有效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医院2016年1月—2021年3月发生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发生108例次职业暴露,护士比例最高,其次为医生和实习护士。暴露类型中锐器伤占比最高(74.07%),血液体液喷溅/污染(17.59%),其他占比为8.33%。源患者中血源性传播疾病患者占比为60.19%,乙肝患者占比为26.85%
针对电解镍板在电解过程中溶解不均匀、易钝化等缺陷,金川集团生产了一种活性很高的含硫电镀专用镍角。通过阳极极化曲线、电位-时间曲线研究了镍阳极中S元素对电化学溶解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镍阳极溶解的微观形貌,采用连续电化学溶解法计量残渣量。结果表明:镍阳极中的S元素降低了阳极的溶解电位和残渣率,提高了溶解活性,使阳极溶解较均匀,无明显的孔洞。
<正>徐渭的"热度"大约源起于一场有关名人名言的讨论。说是清代画家郑板桥极为推崇徐渭,自命为"青藤门下牛马走",还将它刻成一枚私印。这段掌故记载于袁枚的《随园诗话》,话不一定是郑板桥亲口说的。然而袁枚是大家,似乎并没有理由捏造。只是后人"翻箱倒柜",到底还是没有在板桥的作品中发现此印的存在,弄得一时争论鹊起。郑燮到底说没说过这句话已经不重要,人们所钟爱的是这种古怪的自我调侃,以及调侃里别致的谦逊,
期刊
文章简要阐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融合要点:相互协作、相互鼓励、明确分工;探索了合作学习融合课堂的具体思路:制定合作规则、合理进行分组、把握合作融合时间、发挥教师角色功能等;结合实际案例教学,分析合作学习的积极价值,以期解决合作教学的各类问题,营造优质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合作能力,达到实践教学效果。
矿渣基胶凝材料因其强度高、成本低、流动性好等优势,正逐步取代水泥成为金属矿山尾砂充填胶凝材料。目前,矿山使用的矿渣激发剂为硫酸盐、碱金属盐、硅酸盐等若干种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然而,大量研究表明,硅酸钠是矿渣活化最佳激发剂。鉴于此,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硅酸钠模数、激发剂浓度以及矿渣细度为变量,以充填体强度和成本作为优化目标,对碱激发矿渣充填材料组分配比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矿渣细度对试件3 d
针对金川三矿区3中段协同开采期间分段巷道破坏严重的问题,运用地质统计方法调查了各分段巷道的破坏特征;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构建三维数值模型,并对协同开采中各分段巷道变形特征、围岩破坏范围、应力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3中段协同开采扰动下分段巷道破坏理论分析模型,探讨了分段巷道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协同开采扰动和原始地应力的共同作用下,1330 m分段巷道整体变形破坏最为严重,1110 m
针对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开采贫矿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的问题,探索了低成本分段崩落采矿技术与工艺。通过对端壁前倾、均匀出矿、双漏口铲矿、回采分段、进路间距等的优化研究,获得了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优化参数:沿矿体走向布置成东西两个回采区,以8勘探线为界,分别向东、向西后退回采;采用天井钻机一次形成100 m切割天井;各分段在切割平巷内凿上向平行孔,并以切割井为自由面,在回采爆破的首排孔前一段爆破,形成切
介绍了某企业钠碱法烟气脱硫工艺流程,针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逆喷管堵塞、上液管道振动及压滤系统污泥黏稠等问题,通过对烟气温度、逆喷管结构、结晶机理、管道冲击力、混凝剂及絮凝剂特性等进行分析,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实施后问题得到改善,保证了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
“综合与实践”对于维持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拓展学生视野、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发现,在当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的背景下,教师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实施中存在以下问题:1)教师缺乏结构化教学的视角;2)缺乏系统的、结构化的教学实施过程;3)缺乏一致的、分层次、兼顾全体与个体的可视化的、可测评的教学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