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
110032辽宁沈阳市皇姑区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279
猩红热是一种能够产生红疹毒素(现在称为链球菌致热外毒素;SPE)的A族链球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损害。此病在幼童中多见。下面把2010年发生的1起猩红热疫情的检测过程简介如下。
病历资料
2010年5月16日某托幼机构发生1起猩红热疫情,先后有4名儿童发病,症状为起病急,发热,咽峡炎,草莓舌,发病1~2天内出现猩红热样皮疹,皮肤呈弥漫性充血潮红,其间有针尖大小猩红色红点疹,压之褪色,皮肤皱褶处有密集的红点疹,呈皮折红线,同时有杨梅舌和口周苍白,2~5天后皮疹消退,疹退后皮肤有脱屑或脱皮。
实验室检测:①采集咽拭子、伤口炎性分泌物等标本直接划线接种5%~10%羊血琼脂平板进行分离培养,36℃±1℃培养过夜,观察菌落形态及溶血现象,形成灰白色、透明或不透明、表面光滑、有乳光、直径0.5~0.75mm、圆形突起的小菌落,菌落周围形成2~4mm宽、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溶血环。涂片染色为链状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圆形或卵圆形,链状排列,长短不一。②杆菌肽敏感试验:在血琼脂平板上用无菌棉棒将被检菌的肉汤培养物进行涂抹接种后,用无菌镊子取杆菌肽纸片黏于平板上,于36℃±1℃培养18~24小时观察结果,抑菌环>10mm,对杆菌肽敏感。③生化鉴定:本菌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和水杨素,产酸不产气,不发酵菊糖、阿拉伯糖和棉子糖。④血清学分群鉴定:采用乳胶凝集试验,挑取2~3个待检菌落转种于含有0.4ml提取酶的试管中,并使其成乳化均匀的菌悬液,置37℃水浴10~15分钟待用。在卡片的相应区域各加1滴A、B、C、D、F或G致敏乳胶,提取酶处理后的菌悬液1滴分别与乳胶液混匀,并轻摇卡片。同时在卡片相应区域加1滴任意1种致敏乳胶悬液混匀,作为阳性对照。2~10分钟内观察结果,结果为A群β溶血性链球菌。
讨 论
猩红热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我国的北方多见,又在幼童中多发,及早地检出对于本病的治疗和控制具有积极意义。在此次疫情中,患儿要卧床休息,病愈后仍应观察至病程3周,以尽早发现各种变态反应性并发症,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中的A组链球菌的带菌者,应暂时调离工作岗位,接受治疗,待病原菌连续3次培养均为阴性后方可复岗。作为疾病预防控制单位应加强对学校和托幼机构等单位的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同时做好消毒等卫生技术指导工作,学校和托幼机构应积极配合,加强管理,以减少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HT][FL)][HJ]
[FL(3!@(0,0,0,40)K2]
[ZK)][HT][FL)][HJ]
脑囊尾蚴病循环抗原和外周血免疫细胞相关性研究
[FL(3!@(0,0,0,40)K2]
赵雪灵.1 韩彦明.2 张新定.2 安霞.1
730020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
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
摘 要 目的:检测不同治疗阶段脑囊尾蚴病循环抗原和免疫细胞的变化,探讨循环抗原对机体的免疫抑制作用,评估驱虫疗效。方法:选用活虫期患者20例,分别于用药前、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停药后3个月,检测血液循环抗原及免疫细胞。结果:随着治疗疗程的增加,循环抗原阴性率逐渐增高,3个疗程治疗后CAg转阴率95%,同时外周血免疫细胞也逐渐增高,3个疗程后基本恢复正常。经相关分析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循环抗原转阴率与淋巴细胞值成正相关,与循环抗原值成负相关,循环抗原可能对机体免疫细胞有抑制作用;3个疗程治疗是最适宜疗程。
关键词 脑囊尾蚴病 循环抗原 免疫细胞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280
脑囊尾蚴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寄生虫疾病。脑囊尾蚴患者与寄生虫在免疫学上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自然过程。大量文献报道脑囊尾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但对其原理的临床研究鲜有文献报道。通过观察不同治疗期间患者循环抗原与机体免疫细胞的变化,探讨循环抗原对机体免疫细胞的影响,同时评估驱虫治疗的效果,为脑囊尾蚴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活虫期脑囊尾蚴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8~66岁,平均38±1.5岁。其中脑实质型16例,脑池型1例,脑室型1例,混合型2例。多发18例,单发2例,所有患者均经CT和MRI检查证实,囊虫抗体ELISA检查均为阳性。平均随访时间0.5年。
治疗方法:1例脑室型先行手术治疗,术后驱虫治疗;1例伴脑积水先行分流手术,术后驱虫治疗;其余均行单纯驱虫治疗。口服阿苯达唑(丙硫咪唑),20mg/(kg·日),分3次口服,10天1疗程,每疗程间隔6天,服用3个疗程。停药后3个月复查强化MRI。驱虫第1个疗程辅以甘露醇并长时间口服抗癫痫药预防癫痫。
采血方法:分别于用药前、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停药后3个月外周静脉采血5ml,用肝素抗凝,室温放置,24小时内进行流式细胞仪测定淋巴细胞水平;同时用普通管采外周静脉血3ml,待凝固后离心取血清,-20℃以下冰箱冷冻待检测定循环抗原。
主要试剂和仪器:淋巴细胞水平的检测生物素(CY)标记的鼠抗人单克隆抗体CD.3+、藻红蛋白(PE)标记的鼠抗人单克隆抗体CD.4+和CD.8+、溶血素等,流式细胞仪FACSVantageSE型。流式细胞术分析:①在试管中各加入10μl CD.3+、CD.4+单抗和CD.3+、CD.8+单抗;②加入100μl全血混合后,避光反应30分钟;③加入300μl溶血素再避光反应10分钟;④加PBS(缓冲液)清洗2次(1200r/分离心5分钟);⑤加入250μl 4%多聚甲醛固定。2小时内上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血清循环抗原(CAg)检测脑囊尾蚴血清CAg试剂盒购自深圳康百得公司,采用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McAb-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CAg。CAg的检测首先做出0、10、20、50、100IU/L在酶标仪上450nm波长下的读数做出CAg的标准曲线。然后测出标本血清在450nm波长的读数,根据标准曲线算出相应血清标本的抗原值。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CAg及免疫细胞计量数据均以(X±S)表示,用方差分析对不同治疗期间免疫细胞水平与CAg值均数进行比较,方差齐用Bonferroni法,方差不齐用Tamhane法检验。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脑囊尾蚴病免疫细胞水平与CAg值的关系。
结 果
不同治疗阶段血清循环抗原的变化:所有患者治疗前CAg均呈阳性,随治疗疗程的增加,CAg值逐渐降低,至停药后3个月基本趋近零;CAg 值转阴率呈递增趋势,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停药后3个月转阴率分别为10%、20%、80%、95%;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均P<0.01。见表1。
不同治疗阶段血液巴淋巴细胞水平及循环抗原变化:脑囊尾蚴患者用药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比值显著降低,但随着治疗进程的进展,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值逐渐增高,停药后3个月复查MRI示囊包消失或钙化,T淋巴细胞亚群值也恢复正常。通过统计学分析示循环抗原,与循环抗原值成负相关,P<0.01,见表2。
讨 论
大量文献报到囊尾蚴感染可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呈免疫抑制状态,随着虫体的变性、死亡、钙化和吸收,机体免疫功能逐渐恢复正常[1,2]。但对于囊尾蚴感染后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原理的临床研究鲜有文献报道。一些学者观察到用囊尾蚴抗原抚育过的囊尾蚴患者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几乎无母细胞转化。ECBueno等报道在体外囊尾蚴抗原能特异性抑制淋巴细胞的增生[3]。因此推测囊尾蚴抗原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但对脑囊尾蚴病而言,因囊尾蚴虫体较大,抗原成分十分复杂,是由多种生物分子组成的不确定的异质混合物,特别是脑囊尾蚴病患者体内虫源性复杂多样,因此很难确定何种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循环抗原是囊尾蚴的代谢产物,随着虫体的变性、坏死,循环抗原逐渐消失。循环抗原检测不仅可作为囊虫病的诊断,还可作为囊虫病疗效考核的依据已成许多学者共识[4],但其是否引起机体免疫抑制尙未见报道。笔者选用循环抗原作为观察指标观察不同治疗阶段患者体内循环抗原和机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本实验所选患者外周血循环抗原均呈阳性,随治疗进程的进展转阴率逐渐增高,分别为10%、20%、80%至停药后3个月恢复达95%。相反,脑囊尾蚴患者用药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比值显著降低,但随着治疗进程的进展,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值逐渐增高,停药后3个月复查MRI示囊包消失或钙化,T淋巴细胞亚群值也恢复正常。通过统计学分析显示循环抗原值与T淋巴细胞成负相关,提示循环抗原可能对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从而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李红梅等认为免疫抑制状态有利于潜伏在脑组织或脊髓组织中的囊虫激活[5],并导致神经损伤及癫痫发作。对于脑囊尾蚴患者是否需驱虫治疗目前仍有争议,但从本实验可看出驱虫治疗后循环抗原减少可使机体免疫力增强从而减轻神经损伤及癫痫发作及其他疾病的发作这一方面支持驱虫治疗。
对脑囊尾蚴病的治疗疗程长短目前仍未有共识,有文献报道驱虫时间可缩短至半月或1周[6],但强调治疗的个体化,治疗过程中检测血清CAg值及行CT和MRI。我国西部地区是脑囊尾蚴病流行区,而在治疗中由于经济原因不能检测血清CAg值及行CT和MRI检查存在治疗不彻底或过度治疗。若治疗不彻底虫体长期存活会加重对脑组的损害,从而于导致癫痫、脑积水、痴呆等,甚至危及生命;但过度的驱虫治疗不仅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还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本实验研究表明脑囊尾蚴驱虫治疗3个疗程后阴性率80%,停药后3个月检测阴性率95%,同时强化MRI示虫体消失或钙化,3个疗程为最适宜的治疗疗程。本结果可在治疗中对无法检测血清CAg值及行CT和MRI检查的地区借鉴使用。
本试验由于样本量少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要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 马爱义,杨国钢,马新.脑囊虫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观察.铁道医学,2000,28(1):39-40.
2 刘斌,朱淮成,刘学宽.脑囊虫病癫痫发作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性探讨,2006,1(3):238-238.
3 Bueno EC,Vaz AJ,Ferreira AW.Antigen-specific suppression of cultured lymphocytes from patients with neurocysticercosis.Clin Exp Immunol,2001,126(2):304-310.
4 冯伟,张新定,韩彦明.脑囊尾蚴病神经影像学表现与循环抗原相关性研究.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8,8(3):176-178.
5 李红梅,刘学伍,迟兆富.癫痫型脑囊虫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的研究.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6,1(3):235-235.
6 García HH,Evans CA,Nash TE,et al.Current 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Treatment of Neurocysticercosis[J].Clin Microbiol Rev,2002,15(4):747-756.
110032辽宁沈阳市皇姑区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279
猩红热是一种能够产生红疹毒素(现在称为链球菌致热外毒素;SPE)的A族链球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损害。此病在幼童中多见。下面把2010年发生的1起猩红热疫情的检测过程简介如下。
病历资料
2010年5月16日某托幼机构发生1起猩红热疫情,先后有4名儿童发病,症状为起病急,发热,咽峡炎,草莓舌,发病1~2天内出现猩红热样皮疹,皮肤呈弥漫性充血潮红,其间有针尖大小猩红色红点疹,压之褪色,皮肤皱褶处有密集的红点疹,呈皮折红线,同时有杨梅舌和口周苍白,2~5天后皮疹消退,疹退后皮肤有脱屑或脱皮。
实验室检测:①采集咽拭子、伤口炎性分泌物等标本直接划线接种5%~10%羊血琼脂平板进行分离培养,36℃±1℃培养过夜,观察菌落形态及溶血现象,形成灰白色、透明或不透明、表面光滑、有乳光、直径0.5~0.75mm、圆形突起的小菌落,菌落周围形成2~4mm宽、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溶血环。涂片染色为链状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圆形或卵圆形,链状排列,长短不一。②杆菌肽敏感试验:在血琼脂平板上用无菌棉棒将被检菌的肉汤培养物进行涂抹接种后,用无菌镊子取杆菌肽纸片黏于平板上,于36℃±1℃培养18~24小时观察结果,抑菌环>10mm,对杆菌肽敏感。③生化鉴定:本菌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和水杨素,产酸不产气,不发酵菊糖、阿拉伯糖和棉子糖。④血清学分群鉴定:采用乳胶凝集试验,挑取2~3个待检菌落转种于含有0.4ml提取酶的试管中,并使其成乳化均匀的菌悬液,置37℃水浴10~15分钟待用。在卡片的相应区域各加1滴A、B、C、D、F或G致敏乳胶,提取酶处理后的菌悬液1滴分别与乳胶液混匀,并轻摇卡片。同时在卡片相应区域加1滴任意1种致敏乳胶悬液混匀,作为阳性对照。2~10分钟内观察结果,结果为A群β溶血性链球菌。
讨 论
猩红热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我国的北方多见,又在幼童中多发,及早地检出对于本病的治疗和控制具有积极意义。在此次疫情中,患儿要卧床休息,病愈后仍应观察至病程3周,以尽早发现各种变态反应性并发症,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中的A组链球菌的带菌者,应暂时调离工作岗位,接受治疗,待病原菌连续3次培养均为阴性后方可复岗。作为疾病预防控制单位应加强对学校和托幼机构等单位的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同时做好消毒等卫生技术指导工作,学校和托幼机构应积极配合,加强管理,以减少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HT][FL)][HJ]
[FL(3!@(0,0,0,40)K2]
[ZK)][HT][FL)][HJ]
脑囊尾蚴病循环抗原和外周血免疫细胞相关性研究
[FL(3!@(0,0,0,40)K2]
赵雪灵.1 韩彦明.2 张新定.2 安霞.1
730020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
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
摘 要 目的:检测不同治疗阶段脑囊尾蚴病循环抗原和免疫细胞的变化,探讨循环抗原对机体的免疫抑制作用,评估驱虫疗效。方法:选用活虫期患者20例,分别于用药前、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停药后3个月,检测血液循环抗原及免疫细胞。结果:随着治疗疗程的增加,循环抗原阴性率逐渐增高,3个疗程治疗后CAg转阴率95%,同时外周血免疫细胞也逐渐增高,3个疗程后基本恢复正常。经相关分析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循环抗原转阴率与淋巴细胞值成正相关,与循环抗原值成负相关,循环抗原可能对机体免疫细胞有抑制作用;3个疗程治疗是最适宜疗程。
关键词 脑囊尾蚴病 循环抗原 免疫细胞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280
脑囊尾蚴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寄生虫疾病。脑囊尾蚴患者与寄生虫在免疫学上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自然过程。大量文献报道脑囊尾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但对其原理的临床研究鲜有文献报道。通过观察不同治疗期间患者循环抗原与机体免疫细胞的变化,探讨循环抗原对机体免疫细胞的影响,同时评估驱虫治疗的效果,为脑囊尾蚴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活虫期脑囊尾蚴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8~66岁,平均38±1.5岁。其中脑实质型16例,脑池型1例,脑室型1例,混合型2例。多发18例,单发2例,所有患者均经CT和MRI检查证实,囊虫抗体ELISA检查均为阳性。平均随访时间0.5年。
治疗方法:1例脑室型先行手术治疗,术后驱虫治疗;1例伴脑积水先行分流手术,术后驱虫治疗;其余均行单纯驱虫治疗。口服阿苯达唑(丙硫咪唑),20mg/(kg·日),分3次口服,10天1疗程,每疗程间隔6天,服用3个疗程。停药后3个月复查强化MRI。驱虫第1个疗程辅以甘露醇并长时间口服抗癫痫药预防癫痫。
采血方法:分别于用药前、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停药后3个月外周静脉采血5ml,用肝素抗凝,室温放置,24小时内进行流式细胞仪测定淋巴细胞水平;同时用普通管采外周静脉血3ml,待凝固后离心取血清,-20℃以下冰箱冷冻待检测定循环抗原。
主要试剂和仪器:淋巴细胞水平的检测生物素(CY)标记的鼠抗人单克隆抗体CD.3+、藻红蛋白(PE)标记的鼠抗人单克隆抗体CD.4+和CD.8+、溶血素等,流式细胞仪FACSVantageSE型。流式细胞术分析:①在试管中各加入10μl CD.3+、CD.4+单抗和CD.3+、CD.8+单抗;②加入100μl全血混合后,避光反应30分钟;③加入300μl溶血素再避光反应10分钟;④加PBS(缓冲液)清洗2次(1200r/分离心5分钟);⑤加入250μl 4%多聚甲醛固定。2小时内上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血清循环抗原(CAg)检测脑囊尾蚴血清CAg试剂盒购自深圳康百得公司,采用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McAb-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CAg。CAg的检测首先做出0、10、20、50、100IU/L在酶标仪上450nm波长下的读数做出CAg的标准曲线。然后测出标本血清在450nm波长的读数,根据标准曲线算出相应血清标本的抗原值。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CAg及免疫细胞计量数据均以(X±S)表示,用方差分析对不同治疗期间免疫细胞水平与CAg值均数进行比较,方差齐用Bonferroni法,方差不齐用Tamhane法检验。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脑囊尾蚴病免疫细胞水平与CAg值的关系。
结 果
不同治疗阶段血清循环抗原的变化:所有患者治疗前CAg均呈阳性,随治疗疗程的增加,CAg值逐渐降低,至停药后3个月基本趋近零;CAg 值转阴率呈递增趋势,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停药后3个月转阴率分别为10%、20%、80%、95%;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均P<0.01。见表1。
不同治疗阶段血液巴淋巴细胞水平及循环抗原变化:脑囊尾蚴患者用药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比值显著降低,但随着治疗进程的进展,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值逐渐增高,停药后3个月复查MRI示囊包消失或钙化,T淋巴细胞亚群值也恢复正常。通过统计学分析示循环抗原,与循环抗原值成负相关,P<0.01,见表2。
讨 论
大量文献报到囊尾蚴感染可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呈免疫抑制状态,随着虫体的变性、死亡、钙化和吸收,机体免疫功能逐渐恢复正常[1,2]。但对于囊尾蚴感染后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原理的临床研究鲜有文献报道。一些学者观察到用囊尾蚴抗原抚育过的囊尾蚴患者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几乎无母细胞转化。ECBueno等报道在体外囊尾蚴抗原能特异性抑制淋巴细胞的增生[3]。因此推测囊尾蚴抗原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但对脑囊尾蚴病而言,因囊尾蚴虫体较大,抗原成分十分复杂,是由多种生物分子组成的不确定的异质混合物,特别是脑囊尾蚴病患者体内虫源性复杂多样,因此很难确定何种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循环抗原是囊尾蚴的代谢产物,随着虫体的变性、坏死,循环抗原逐渐消失。循环抗原检测不仅可作为囊虫病的诊断,还可作为囊虫病疗效考核的依据已成许多学者共识[4],但其是否引起机体免疫抑制尙未见报道。笔者选用循环抗原作为观察指标观察不同治疗阶段患者体内循环抗原和机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本实验所选患者外周血循环抗原均呈阳性,随治疗进程的进展转阴率逐渐增高,分别为10%、20%、80%至停药后3个月恢复达95%。相反,脑囊尾蚴患者用药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比值显著降低,但随着治疗进程的进展,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值逐渐增高,停药后3个月复查MRI示囊包消失或钙化,T淋巴细胞亚群值也恢复正常。通过统计学分析显示循环抗原值与T淋巴细胞成负相关,提示循环抗原可能对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从而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李红梅等认为免疫抑制状态有利于潜伏在脑组织或脊髓组织中的囊虫激活[5],并导致神经损伤及癫痫发作。对于脑囊尾蚴患者是否需驱虫治疗目前仍有争议,但从本实验可看出驱虫治疗后循环抗原减少可使机体免疫力增强从而减轻神经损伤及癫痫发作及其他疾病的发作这一方面支持驱虫治疗。
对脑囊尾蚴病的治疗疗程长短目前仍未有共识,有文献报道驱虫时间可缩短至半月或1周[6],但强调治疗的个体化,治疗过程中检测血清CAg值及行CT和MRI。我国西部地区是脑囊尾蚴病流行区,而在治疗中由于经济原因不能检测血清CAg值及行CT和MRI检查存在治疗不彻底或过度治疗。若治疗不彻底虫体长期存活会加重对脑组的损害,从而于导致癫痫、脑积水、痴呆等,甚至危及生命;但过度的驱虫治疗不仅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还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本实验研究表明脑囊尾蚴驱虫治疗3个疗程后阴性率80%,停药后3个月检测阴性率95%,同时强化MRI示虫体消失或钙化,3个疗程为最适宜的治疗疗程。本结果可在治疗中对无法检测血清CAg值及行CT和MRI检查的地区借鉴使用。
本试验由于样本量少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要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 马爱义,杨国钢,马新.脑囊虫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观察.铁道医学,2000,28(1):39-40.
2 刘斌,朱淮成,刘学宽.脑囊虫病癫痫发作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性探讨,2006,1(3):238-238.
3 Bueno EC,Vaz AJ,Ferreira AW.Antigen-specific suppression of cultured lymphocytes from patients with neurocysticercosis.Clin Exp Immunol,2001,126(2):304-310.
4 冯伟,张新定,韩彦明.脑囊尾蚴病神经影像学表现与循环抗原相关性研究.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8,8(3):176-178.
5 李红梅,刘学伍,迟兆富.癫痫型脑囊虫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的研究.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6,1(3):235-235.
6 García HH,Evans CA,Nash TE,et al.Current 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Treatment of Neurocysticercosis[J].Clin Microbiol Rev,2002,15(4):747-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