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AutoCAD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yaleng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AutoCAD是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本文通过分析以往AutoCAD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任务驱动法”这种新的教学方法,用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
  关键词:AutoCAD教学;教学设计;任务驱动法
  AutoCAD是工科类 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本文通过分析以往AutoCAD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任务驱动法”这种新的教学方法。
  一、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AutoCAD工程设计课程作为一门础性的计算网络应用课,集操作性、知识性、实用性为一体,具有实践性强、发展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毕业之后能较快地适应工作需要,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成为Auto CAD教学中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以往的教学情况是,教学中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教师讲授——演示,学生上机练习方法,虽然教学中能够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但从高职教改提出的“十个转变”要求上看,特别是在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重视群体性向重视学生个体个性转变等方面的需求相比较,还是存在较大差距,这就需要教师对现有教学过程和方法进行反思与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己不适应学生对AutoCAD课程的学习需求。为克服其弊端,提高AutoCAD课程的教学实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乐于实践的稍神,笔者在所承担的AutoCAD课教学中尝试引入任务驱动法教学,以求在教学实施中激发动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着眼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与合作精神,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优势分析
  1、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机
  任务驱动法将学生引入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如何用所学知识表现现实事物,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和愿望,教师提供相关学习素材课件、动画、网络资源,并引导学生寻找相关AutoCAD教学的网络信息资源,学习过程中个人学习为主、小组同学互帮互助,教师引导辅助,体现了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学习中学生起主体作用,是学习和完成任务的主人。
  任务驱动法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情景并辅以提供相关资源,营造了一个自我学习、小组成员间互幫互助的氛围,同时为优秀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得到及时帮助,减少了挫折感,因此,课堂学习气氛浓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2、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信息获取能力
  任务驱动法不是对知识的简单复现,而是学生围绕生活中的事物展开学习、研究。需要他们去学习、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每个实际问题的解决都包含着综合性的知识。因此,任务驱动法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任务驱动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师提供具体任务后,学生必须围绕主题进行大量信息的收集,以便能够顺利的完成任务。同时,为了完成设计任务,学生还要查找相关网站,收集查阅AutoCAD教学视频、课件……以便解决遇到的问题。在挑战中完成学习任务,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查找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源,利用获取的资源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建构、迁移,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能力。
  3、能够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最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任务驱动法采用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学生围绕室内家其设计这一真实任务,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处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被动听课、模仿教师的从动状态,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实现了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变.
  4、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
  任务驱动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意见交流、作品评价等形式进行学习,增加了学生间沟通机会,沟通、交流中学生学习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评判、接纳和反思,合作学习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因此,合作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任务驱动法实现步骤探讨
   “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开展教学活动,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相关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在实践活动中完成既定的任务。“任务驱动”是一种建构主义理论取向的教学法,它要求精心设计任务的目标和教学情境,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其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固定程式,创造出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方式。相关实践表明,任务驱动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境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整个实现过程分为6个环节,1、6主要由教师完成,2-5环节均由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完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指导、答疑、帮助的作用,每个环节具体说明如下:
  第一环节创设情情景、导入任务。该环节由教师完成,展示基本知识点的绘制方法,给学生一个感性、整体的知识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成任务的具体要求。
  第二环节领悟任务、分工合作。环节由学习小组讨论完成,根据老师的布置学生分组,明确学习任务、具体步骤及要求,同时,要求明确每个人在梅环节里的具体任务。确定小组开放任务主题。
  第三环节自主探究、解决任务。环节主要由个人完成,该环节主要任务是学习新的知识点,完成封闭任务,采用个人自主学习为主,小组互助为辅,教师引导帮助的方法。
  第四环节协作交流、提升任务。该环节先个人、后小组,小组每个人先完成个人的子任务,汇集一起,交流互补,丰富完善子任务,最后调整综合完成小组作品。
  第五环节作品展示、取长补短。该环节由小组集体完成,制作小组作品的PPT,讲解、展示每组品,评价作品同时完善各自作品。
  第六环节总结评价、建构迁移。该环节主要由教师完成,对本单元教学进行总结,促成学生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和迁移。
  四、结论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该方法提供了一个能使学习过程生动而丰富的环境,是一种有异于传统教学的新型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可以快速有效地寻找信息、获取信息进而制定策略和解决问题,在所关心的领域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必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非常适合AutoCAD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参考文献
  [1]伍新春、管琳.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1
  [2]杨小微.教育学原理.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7. 7
其他文献
在构建企业多元化战略选择决定因素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企业多元化战略选择模型.通过我国家电行业8家企业数据的验证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摘要:索赔管理是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承包商减少损失取得经济效益的经营策略,合同双方正确理解和对待索赔,是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保证。本文简要分析索赔产生的原因,介绍施工索赔的原则及处理程序,提出索赔的一些技巧,为承包商成功有效地把握索赔机会,达到索赔目标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索赔 管理  一、索赔的起因  施工索赔必须有合理原因才能得到支持。建筑工程本身特点是工程量大、投资
设计家兔饲粮配方需要具备下列知识和数据:家兔的营养需要和采食量、家兔饲料成分和营养价值、饲料的非营养性特征,如适口性、毒性、加工制粒特性等,以及饲料成本。理论上,应
摘要:船舶固定式灭火系统是为了提高船舶安全性、预防船舶火灾而设计安装的保护设施,是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介绍通常船舶上采用的固定式灭火系统。  关键词:船舶消防系统;泡沫灭火;二氧化碳灭火  1.引言  火灾是一种对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给人们生命带来严重威胁的事故。航行于海上的船舶如果发生火灾,后果更为严重,由于船上地方狭小、设备集中、载有易燃物品,因而扑救条件比陆上差,人员脱险也较陆上困难,
模板制备是光学图像建筑物提取与识别的重要环节,准确、有效是基本要求,城市DSM数据精度的提高使利用DSM数据制备建筑物模板成为可能。本文提出了利用DSM数据制备建筑物前视模
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共同出版了《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4年,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影响因子在中国大学学
随着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更加看重企业设备质量的维护与保持。机泵是企业设备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分支,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整个设备管理水准的提高。本文首先阐述机
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对不同板宽的孔边应力集中问题进行数值研究,单元划分便用叫边彤八节点单兀,并应用Matlab计算程序,对于小同的椒宽尺度进行数值分析,得到了应力集中系数与相对尺
预拌混凝土被广泛应用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但在使用过程中会经常遇到各类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造成混凝土的质量事故,引起各种纠纷。本文探讨了预拌混凝土原材料的要求和
针对高校排课工作中繁重而复杂的情况,文章对高校教学中排课工作的影响因素及其工作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模版的排课思路,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