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论明星”层出不穷,“趣味读本”引人入胜,“细节渗透”润物无声。
培养“理论明星”带动普及、广编“趣味读本”解析经典、“注重细节”渗透达到经常,让理论真正武装官兵,官兵真正走进理论,使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这是内蒙古包头军分区某边防团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化、通俗化、经常化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秘笈。
“理论明星”带动“追星一族”
战士讲台星光熠熠,讲台上下互动热火朝天。这是该军分区开展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一个亮点。笔者旁听该军分区举行的专题演讲会,机务连上士刘洪党开宗明义,主题直指很多战士心头的疑惑。台上,刘班长旁征博引、现身说法;台下,战士们侧耳聆听、频频提问。笔者在采访中注意到,这种场面在部队的学习教育中经常出现。一些理论功底好、表达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战士理论骨干广受欢迎。无论是课上台下学习讨论,还是训余饭后闲话漫谈,这些战士们眼里的“理论明星”,总会自然而然地成为全场的主角。
对此,边防三连指导员安志宾感同身受:“让干部说‘兵话’有时并不比让战士说‘官话’来得容易。”当然,原因远不止于此。刘政委给笔者作了更为深入的分析:干部组织教育学习往往理论气重、学术味浓,理论功底浅的战士容易出现吸收不好、消化不良的情况。而有意识的在连队培养一批战士“理论明星”,一来让掌握理论好的战士有机会“实战检验”,让理论功底浅的战士进一步“吸收消化”,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二来有了“理论明星”,自然就会在周围产生一批“追星族”,就仿佛电视上的“星光大道”、“梦想舞台”,“明星”在上,“全民”互动,这不就是“普及化”嘛!
如今,在这个军分区,战士理论骨干登台授课,与政治干部同学共议;干部组织备课,让士官班长充当助手;理论专题授课,让技术能手开设讲坛,与普通战士形成共鸣。
“趣味读本”吸引“读者粉丝”
笔者走进边防一连战士宿舍,发现连队有名的“小说迷”小王空闲时间看的不再是武侠小说、玄幻传奇,取而代之的是一本军分区政治部编印的《从历史故事看科学发展》。
战士小王告诉笔者,以前看虚构小说只是为了放松心情,可现在机关编的理论学习读物趣味性并不比小说差,就像这本《从历史故事看科学发展》,一个歷史故事阐释一条创新理论,既有趣又能学到知识,还看那虚构的小说干嘛啊!
军分区领导告诉笔者,基层官兵的理论功底相对比较浅,而理论体系博大精深,教育引导的“度”把握不好,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让官兵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必须将理论体系“通俗化”。
于是他们组织力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基本要求进行归纳梳理,按照“观点+故事”、“解析+讨论”、“图文+观摩”的讲解形式,集中编写了《小故事中蕴含着大理论》、绘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漫话册》、整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俗读本》等通俗易懂的读本。不少官兵就是先成为这些读物的“忠实读者”和“铁杆粉丝”,而后才成为创新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者。
通俗读本能培养读者粉丝,读者粉丝也能创作通俗读本。笔者拿起一本“古诗集”,封面印着“编者:边防四连全体官兵”。
“细节渗透”融入“精神追求”
在边防二连,笔者随执勤战士进行徒步巡逻,在行进至途中休息时,战士们不约而同地拿出随身携带的“理论口袋书”看上几题。笔者发现书做的比战士的上衣口袋略小,加上书的厚度,正好装进口袋。书里只摘录重点,言简意深,便于战士在短暂的休息间隙记背。
边防营连点多线长,人员分散,往往一个执勤哨点,三五个战士就是一个小集体,而且流动性大,连队很难将人员集中到一块进行教育学习。为此,从细节入手就成为这个军分区做好理论学习“经常性”的一个法宝。
走进这个军分区,笔者处处可以看到细节上的精打细琢:充分利用点滴零碎时间,总结出“集合站队考几人、看完新闻问几点、上床休息读几条”的学习方法,作为长效机制固定下来;充分发挥板报、橱窗、电子屏、网络等传播手段,将创新理论的论点摘要上到板报、进入橱窗、打到电子屏、挂在政工网,让官兵随时随地能接触理论、背记理论。
细节上的追求使得理论学习内化为官兵们的一种精神需要,部队的理论学习也走上了持续经常的“快车道”。
培养“理论明星”带动普及、广编“趣味读本”解析经典、“注重细节”渗透达到经常,让理论真正武装官兵,官兵真正走进理论,使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这是内蒙古包头军分区某边防团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化、通俗化、经常化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秘笈。
“理论明星”带动“追星一族”
战士讲台星光熠熠,讲台上下互动热火朝天。这是该军分区开展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一个亮点。笔者旁听该军分区举行的专题演讲会,机务连上士刘洪党开宗明义,主题直指很多战士心头的疑惑。台上,刘班长旁征博引、现身说法;台下,战士们侧耳聆听、频频提问。笔者在采访中注意到,这种场面在部队的学习教育中经常出现。一些理论功底好、表达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战士理论骨干广受欢迎。无论是课上台下学习讨论,还是训余饭后闲话漫谈,这些战士们眼里的“理论明星”,总会自然而然地成为全场的主角。
对此,边防三连指导员安志宾感同身受:“让干部说‘兵话’有时并不比让战士说‘官话’来得容易。”当然,原因远不止于此。刘政委给笔者作了更为深入的分析:干部组织教育学习往往理论气重、学术味浓,理论功底浅的战士容易出现吸收不好、消化不良的情况。而有意识的在连队培养一批战士“理论明星”,一来让掌握理论好的战士有机会“实战检验”,让理论功底浅的战士进一步“吸收消化”,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二来有了“理论明星”,自然就会在周围产生一批“追星族”,就仿佛电视上的“星光大道”、“梦想舞台”,“明星”在上,“全民”互动,这不就是“普及化”嘛!
如今,在这个军分区,战士理论骨干登台授课,与政治干部同学共议;干部组织备课,让士官班长充当助手;理论专题授课,让技术能手开设讲坛,与普通战士形成共鸣。
“趣味读本”吸引“读者粉丝”
笔者走进边防一连战士宿舍,发现连队有名的“小说迷”小王空闲时间看的不再是武侠小说、玄幻传奇,取而代之的是一本军分区政治部编印的《从历史故事看科学发展》。
战士小王告诉笔者,以前看虚构小说只是为了放松心情,可现在机关编的理论学习读物趣味性并不比小说差,就像这本《从历史故事看科学发展》,一个歷史故事阐释一条创新理论,既有趣又能学到知识,还看那虚构的小说干嘛啊!
军分区领导告诉笔者,基层官兵的理论功底相对比较浅,而理论体系博大精深,教育引导的“度”把握不好,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让官兵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必须将理论体系“通俗化”。
于是他们组织力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基本要求进行归纳梳理,按照“观点+故事”、“解析+讨论”、“图文+观摩”的讲解形式,集中编写了《小故事中蕴含着大理论》、绘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漫话册》、整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俗读本》等通俗易懂的读本。不少官兵就是先成为这些读物的“忠实读者”和“铁杆粉丝”,而后才成为创新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者。
通俗读本能培养读者粉丝,读者粉丝也能创作通俗读本。笔者拿起一本“古诗集”,封面印着“编者:边防四连全体官兵”。
“细节渗透”融入“精神追求”
在边防二连,笔者随执勤战士进行徒步巡逻,在行进至途中休息时,战士们不约而同地拿出随身携带的“理论口袋书”看上几题。笔者发现书做的比战士的上衣口袋略小,加上书的厚度,正好装进口袋。书里只摘录重点,言简意深,便于战士在短暂的休息间隙记背。
边防营连点多线长,人员分散,往往一个执勤哨点,三五个战士就是一个小集体,而且流动性大,连队很难将人员集中到一块进行教育学习。为此,从细节入手就成为这个军分区做好理论学习“经常性”的一个法宝。
走进这个军分区,笔者处处可以看到细节上的精打细琢:充分利用点滴零碎时间,总结出“集合站队考几人、看完新闻问几点、上床休息读几条”的学习方法,作为长效机制固定下来;充分发挥板报、橱窗、电子屏、网络等传播手段,将创新理论的论点摘要上到板报、进入橱窗、打到电子屏、挂在政工网,让官兵随时随地能接触理论、背记理论。
细节上的追求使得理论学习内化为官兵们的一种精神需要,部队的理论学习也走上了持续经常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