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闽剧起源于明末,迄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流行于福州方言语系的20多个县市和台、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华人旅居地。闽剧历经数百年的变革,形成了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的艺术风格,是福建主要的地方剧种之一。
闽剧又称福州戏,福建汉族戏曲之一。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地区,并传播到东南亚各地。明代末年,弋阳腔传入闽中,与当地的方言小调逐渐融合,形成江湖调,随后出现了演唱江湖调的江湖班及以江湖调和歌为主要唱腔的平讲班。清末,平讲班和演唱昆腔、徽戏等外来声腔的唠唠班及福州演唱儒林戏的儒林班合流,最终形成闽剧。辛亥革命后,闽剧进入兴盛时期,涌现出众多班社及有“闽剧梅兰芳”之称的郑奕奏、曾元藩、薛良藩、马狄藩等“四大名旦”,因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魁力而深为广大群众喜爱。
源起儒林
400年前“儒林班”在福州洪塘乡金山寺参加普度演出,标志着闽剧艺术的诞生。
唐代,福州就有歌舞百戏的演出。南宋时,南戏《张协状元》采用福州民间小调《福州歌》和《福清歌》作为曲牌。明代,昆山腔,弋阳腔等传入福州,且福州方言戏曲亦逐渐兴起。清光绪初年到辛亥革命前后,福州的儒林班、江湖班、平讲班,开始互相吸收音乐唱腔和表演艺术,互相移植上演剧目,彼此渗透,融为一体,发展成为“闽班”。1924年,郑振铎先生将《紫玉钗》《墦间祭》送商务印书馆出版,书中正式以“闽剧”取代了旧时“闽班”之称号。
闽剧流传在闽中,闽东,闽北等通用福州方言的市、县,是中华民族戏剧舞台上的一颗明珠。据古籍记载,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五代时期,福州地区就已盛行音乐、歌舞、百戏、曲艺、木偶、杂技等各种民间艺术。到了明朝,具有地方特色的闽剧开始崭露头角。
学术界公认闽剧是在“儒林”、“平讲”、“江湖”三个同属弋阳腔(高腔)系统声腔剧种融合衍化的基础上,吸收徽调,京剧,昆曲,皮簧等艺术变革发展的产物。“儒林”班起源明朝万历年间,“平讲”是明末清初由福州方言区民间歌舞小戏发展起来的,而“江湖”是明末江西艺人避乱入闽时带入的,三者相比,“儒林”历史最长,距今恰巧400年。
历史见证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在外从政多年,历任南京户部郎中、四川参政、广西参政、江西布政使、浙江按察使等要职的曹学佺,因拒绝皇室宗藩动用国库私建藩邸而遭削职遣返故里。他在闲居福州西郊洪塘乡时,组织府中僮婢办起了曹氏家班,邀请儒士文人观赏娱乐,后人称之为“儒林班”,是闽剧最早的前身。
曹学佺精通音律,擅长度曲,创研出适合福州方言音韵演唱的新腔。当时文人评论这种新腔是:“曲向花间度”,“翠管时调凤”,“新编乐府莺喉啭”,可见腔调之优美。后来闽剧艺人称之为“逗腔”。
清兵入关后,曹学佺上吊殉国。曹府昔日夜夜笙歌,艺伎聚唱,名人云集的场面再也看不到了,儒林班从此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江西的弋阳腔也在福建民间广为流传,因戏班长年累月走乡闯寨流动演出,所以被称为“江湖戏”,唱白均用“土官话”,音乐曲调统称为“江湖调”。它“不叶宫调”,善于“错用乡语”,拥有大量以历史故事和家庭婚姻为题材的剧目,常演的传统保留剧目俗称“江湖三十六本头”又称“七双八赠二十一杂”。
江湖戏的高台表演艺术与技巧以及前台干唱,后台帮腔,锣鼓伴奏,以及高亢激越的喧闹场面,特别适合广大城镇山乡农民和手工业者的观赏习惯,因而在民间逐渐扎下了根。江湖戏与深受土大夫青睐的儒林戏,成了雅俗的鲜明对比。
由于江湖戏唱白均操土官话,在福州方言地区流传时受到一定限制,因而得不到发展,于是一种纯用福州方言演唱的“平讲戏”,便应运而生。
平讲戏的兴起,促使了儒林戏的复苏。原儒林戏的发祥地洪塘乡耆老,因追念昔日本乡石仓园儒林班演唱之盛况,便利用做普度酬神演戏的机会,与乡间爱好戏剧者在石仓园旧址附近的真人庙,选拔农家子弟,继承曹氏传统,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办起了第一个以乡为名的“洪塘儒林班”,沉寂了二百余年的儒林戏又重整锣鼓。
儒林戏有一个优势,就是有一大批文人的关注。所以当儒林戏又复苏的时候,退居名人郭柏荫等人便根据《唐人说荟》中的《霍小玉传》,编成儒林戏《紫玉钗》。从此,作为一个独立声腔剧种的儒林戏,便进入了发展和成熟期。
光绪元年(1875年),儒林班开始从乡村向城镇发展,于是出现了专业性质的戏班。这时期的儒林戏从福州传到长乐、福清、永泰、古田、闽清等县,而福州城里除了“十三家儒林班”外,又增加了“步云霄”、“海燕亭”、“歌舞台”、“大春台”、“新天然”等班。儒林戏在福州方言地区,已跃居剧苑芳首之位,使其“逗腔”成为后来闽剧的主体音乐。
儒林戏与江湖戏,平讲戏结合融汇,俗称“三合响”,开始形成了今日闽剧的雏型。
闽剧的兴盛
辛亥革命后,闽剧进入兴盛时期,出现了“三乐(旧赛乐、新赛乐、三赛乐)一旗(善传奇)两头羊(赛天然、庆乐然)”等班社。涌现了郑奕奏、曾元藩、薛良藩、马秋藩等四大名旦,陈芝卿、傅亿侬、黄荫雾、林依豹、林芝芳、黄铭卿等也红极一时。
上世纪30年代,上海益闻书局出版许多闽剧曲本,香港百代、高亭、联星等唱片社灌制了许多闽剧唱片。抗战时期,1938年夏夜,闽剧艺人数百名在榕城举行抗日救亡火炬游行,个个手举火把,身穿黑色中山装,脚扎绑带。队伍从省府路出发,经过南门兜走向大桥头。站在第一排的有著名闽剧武生陈春轩、关传庚、剧作家林飞。他们沿途用闽剧曲牌《孝顺歌》高唱:“为国家,为民族,去,去,去!去当兵!”
“七·七”事变后,福州舞台上宣传抵御侵略,鼓舞抗日斗志的闽剧演出风起云涌。抗战期间,陈春轩演出《八大锤》,黄荫雾演出《戚继光》,陈杏芬、林赶山、萧梦尘、黄荫雾合作《夜光杯》,轰动榕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闽剧获得新生。从1953年-1964年,福州闽剧界创作,整理了《荔枝换江绛桃》《陈若霖斩皇子》《双玉蝉》《贻顺哥烛蒂》《六离门》《夫人城》《闹灯会》及现代戏《九命沉冤》《海上渔歌》《红桥》等。
“十年动乱”年月,闽剧受到严重摧残,绝大部分演职员被当作城市闲散居民,下乡插队劳动。东风解冻,柳暗花明,上世纪80年代后,闽剧团又获重建,再展新姿。闽剧又上北京城,再进中南海,还走出国门,登上世界舞台,在参加全国展演,省市会演和中国第三届戏剧节等活动中,获奖剧目有《洪武鞭侯》《林则徐充军》《魂断燕山》《天鹅宴》《丹青魂》《御前侍医》《拜石记》等。《天鹅宴》《丹青魂》二剧还获国家“文华奖”。青年演员陈乃春还荣获全国第十届戏剧的“梅花奖”和第三届“文华表演奖”。这几年中也涌现出一批中青年优秀演员与闽剧新秀。
闽剧的保护
福建是中国的戏曲大省,闽剧居福建五大剧种之首,但闽剧何时诞生,何时确立名称,却很少人能够了解。福州戏迷不应淡忘了闽剧的成长史, 为了抢救闽剧艺术,福州市陆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而对于闽剧的未来,更重要的是闽剧要“自强”,自己去闯市场,多出精品,在保持导向性的前提下,增强市场竞争力。福州市不断加大力度保护和扶持闽剧,在硬件建设方面,有关部门也大大增加了力度,同时创办了《闽剧与观众》杂志。从1993年开始,福建省艺术学校还专门开设了闽剧班,以培养闽剧艺术新人,逐渐使这门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逐渐焕发了生机。
闽剧又称福州戏,福建汉族戏曲之一。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地区,并传播到东南亚各地。明代末年,弋阳腔传入闽中,与当地的方言小调逐渐融合,形成江湖调,随后出现了演唱江湖调的江湖班及以江湖调和歌为主要唱腔的平讲班。清末,平讲班和演唱昆腔、徽戏等外来声腔的唠唠班及福州演唱儒林戏的儒林班合流,最终形成闽剧。辛亥革命后,闽剧进入兴盛时期,涌现出众多班社及有“闽剧梅兰芳”之称的郑奕奏、曾元藩、薛良藩、马狄藩等“四大名旦”,因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魁力而深为广大群众喜爱。
源起儒林
400年前“儒林班”在福州洪塘乡金山寺参加普度演出,标志着闽剧艺术的诞生。
唐代,福州就有歌舞百戏的演出。南宋时,南戏《张协状元》采用福州民间小调《福州歌》和《福清歌》作为曲牌。明代,昆山腔,弋阳腔等传入福州,且福州方言戏曲亦逐渐兴起。清光绪初年到辛亥革命前后,福州的儒林班、江湖班、平讲班,开始互相吸收音乐唱腔和表演艺术,互相移植上演剧目,彼此渗透,融为一体,发展成为“闽班”。1924年,郑振铎先生将《紫玉钗》《墦间祭》送商务印书馆出版,书中正式以“闽剧”取代了旧时“闽班”之称号。
闽剧流传在闽中,闽东,闽北等通用福州方言的市、县,是中华民族戏剧舞台上的一颗明珠。据古籍记载,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五代时期,福州地区就已盛行音乐、歌舞、百戏、曲艺、木偶、杂技等各种民间艺术。到了明朝,具有地方特色的闽剧开始崭露头角。
学术界公认闽剧是在“儒林”、“平讲”、“江湖”三个同属弋阳腔(高腔)系统声腔剧种融合衍化的基础上,吸收徽调,京剧,昆曲,皮簧等艺术变革发展的产物。“儒林”班起源明朝万历年间,“平讲”是明末清初由福州方言区民间歌舞小戏发展起来的,而“江湖”是明末江西艺人避乱入闽时带入的,三者相比,“儒林”历史最长,距今恰巧400年。
历史见证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在外从政多年,历任南京户部郎中、四川参政、广西参政、江西布政使、浙江按察使等要职的曹学佺,因拒绝皇室宗藩动用国库私建藩邸而遭削职遣返故里。他在闲居福州西郊洪塘乡时,组织府中僮婢办起了曹氏家班,邀请儒士文人观赏娱乐,后人称之为“儒林班”,是闽剧最早的前身。
曹学佺精通音律,擅长度曲,创研出适合福州方言音韵演唱的新腔。当时文人评论这种新腔是:“曲向花间度”,“翠管时调凤”,“新编乐府莺喉啭”,可见腔调之优美。后来闽剧艺人称之为“逗腔”。
清兵入关后,曹学佺上吊殉国。曹府昔日夜夜笙歌,艺伎聚唱,名人云集的场面再也看不到了,儒林班从此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江西的弋阳腔也在福建民间广为流传,因戏班长年累月走乡闯寨流动演出,所以被称为“江湖戏”,唱白均用“土官话”,音乐曲调统称为“江湖调”。它“不叶宫调”,善于“错用乡语”,拥有大量以历史故事和家庭婚姻为题材的剧目,常演的传统保留剧目俗称“江湖三十六本头”又称“七双八赠二十一杂”。
江湖戏的高台表演艺术与技巧以及前台干唱,后台帮腔,锣鼓伴奏,以及高亢激越的喧闹场面,特别适合广大城镇山乡农民和手工业者的观赏习惯,因而在民间逐渐扎下了根。江湖戏与深受土大夫青睐的儒林戏,成了雅俗的鲜明对比。
由于江湖戏唱白均操土官话,在福州方言地区流传时受到一定限制,因而得不到发展,于是一种纯用福州方言演唱的“平讲戏”,便应运而生。
平讲戏的兴起,促使了儒林戏的复苏。原儒林戏的发祥地洪塘乡耆老,因追念昔日本乡石仓园儒林班演唱之盛况,便利用做普度酬神演戏的机会,与乡间爱好戏剧者在石仓园旧址附近的真人庙,选拔农家子弟,继承曹氏传统,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办起了第一个以乡为名的“洪塘儒林班”,沉寂了二百余年的儒林戏又重整锣鼓。
儒林戏有一个优势,就是有一大批文人的关注。所以当儒林戏又复苏的时候,退居名人郭柏荫等人便根据《唐人说荟》中的《霍小玉传》,编成儒林戏《紫玉钗》。从此,作为一个独立声腔剧种的儒林戏,便进入了发展和成熟期。
光绪元年(1875年),儒林班开始从乡村向城镇发展,于是出现了专业性质的戏班。这时期的儒林戏从福州传到长乐、福清、永泰、古田、闽清等县,而福州城里除了“十三家儒林班”外,又增加了“步云霄”、“海燕亭”、“歌舞台”、“大春台”、“新天然”等班。儒林戏在福州方言地区,已跃居剧苑芳首之位,使其“逗腔”成为后来闽剧的主体音乐。
儒林戏与江湖戏,平讲戏结合融汇,俗称“三合响”,开始形成了今日闽剧的雏型。
闽剧的兴盛
辛亥革命后,闽剧进入兴盛时期,出现了“三乐(旧赛乐、新赛乐、三赛乐)一旗(善传奇)两头羊(赛天然、庆乐然)”等班社。涌现了郑奕奏、曾元藩、薛良藩、马秋藩等四大名旦,陈芝卿、傅亿侬、黄荫雾、林依豹、林芝芳、黄铭卿等也红极一时。
上世纪30年代,上海益闻书局出版许多闽剧曲本,香港百代、高亭、联星等唱片社灌制了许多闽剧唱片。抗战时期,1938年夏夜,闽剧艺人数百名在榕城举行抗日救亡火炬游行,个个手举火把,身穿黑色中山装,脚扎绑带。队伍从省府路出发,经过南门兜走向大桥头。站在第一排的有著名闽剧武生陈春轩、关传庚、剧作家林飞。他们沿途用闽剧曲牌《孝顺歌》高唱:“为国家,为民族,去,去,去!去当兵!”
“七·七”事变后,福州舞台上宣传抵御侵略,鼓舞抗日斗志的闽剧演出风起云涌。抗战期间,陈春轩演出《八大锤》,黄荫雾演出《戚继光》,陈杏芬、林赶山、萧梦尘、黄荫雾合作《夜光杯》,轰动榕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闽剧获得新生。从1953年-1964年,福州闽剧界创作,整理了《荔枝换江绛桃》《陈若霖斩皇子》《双玉蝉》《贻顺哥烛蒂》《六离门》《夫人城》《闹灯会》及现代戏《九命沉冤》《海上渔歌》《红桥》等。
“十年动乱”年月,闽剧受到严重摧残,绝大部分演职员被当作城市闲散居民,下乡插队劳动。东风解冻,柳暗花明,上世纪80年代后,闽剧团又获重建,再展新姿。闽剧又上北京城,再进中南海,还走出国门,登上世界舞台,在参加全国展演,省市会演和中国第三届戏剧节等活动中,获奖剧目有《洪武鞭侯》《林则徐充军》《魂断燕山》《天鹅宴》《丹青魂》《御前侍医》《拜石记》等。《天鹅宴》《丹青魂》二剧还获国家“文华奖”。青年演员陈乃春还荣获全国第十届戏剧的“梅花奖”和第三届“文华表演奖”。这几年中也涌现出一批中青年优秀演员与闽剧新秀。
闽剧的保护
福建是中国的戏曲大省,闽剧居福建五大剧种之首,但闽剧何时诞生,何时确立名称,却很少人能够了解。福州戏迷不应淡忘了闽剧的成长史, 为了抢救闽剧艺术,福州市陆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而对于闽剧的未来,更重要的是闽剧要“自强”,自己去闯市场,多出精品,在保持导向性的前提下,增强市场竞争力。福州市不断加大力度保护和扶持闽剧,在硬件建设方面,有关部门也大大增加了力度,同时创办了《闽剧与观众》杂志。从1993年开始,福建省艺术学校还专门开设了闽剧班,以培养闽剧艺术新人,逐渐使这门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逐渐焕发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