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深夜“朋友圈”

来源 :公务员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个正常的人,我的“朋友圈”是一個正常的“朋友圈”。和所有人一样,大家看看新闻,晒晒春花秋月、美食旅游与娃,一切都在正常的范围内。
  可每天一过晚上11点,微信“朋友圈”里的人就都变了。
  原本喜欢发工作内容的,晒出了电脑屏幕和手边的一杯咖啡,给自己加油鼓劲,说天亮前一定能搞定方案;原本只是略微伤春悲秋的,在深夜红酒的引诱下流露出了恨嫁的情绪,讲自己单身20年好孤寂;原本喜欢参加各种讲座、沙龙的,拍下了午夜时分阅读的书页内容,顺道分享了自己对这段话的感想;原本喜欢拍朝阳(晨跑)与晚霞(夜跑)的健身达人,发布了跑步软件的截图——他今天又跑出了一个二环;而那些平素就喜欢晒甜点饮品的人晒出的午夜饕餮盛宴,更是要把人逼上绝路。
  午夜,像记号笔,把每个人的特质又重重地涂抹了一遍。
  牺牲午夜意味着牺牲睡眠,人们愿意为之付出睡眠的代价,以上的内容便从粗浅浮泛的“兴趣”“爱好”“消遣”上升为了“生活方式”“理想”“情怀”。每个深夜,他们在独处中认定了自己是怎样的人。每一个深夜“朋友圈”里收获的赞,又帮助他们进一步获得了对自我的确认。
  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著有《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书中提出了“拟剧论”的观点。他认为,人性化的自我与社会化的自我存在差异。作为一个表演者,为了不让观众们(不管是真实存在的还是假想的)失望,演员需要隐藏起真实的自我,表演出观众期待的角色。
  角色也并不是完全统一的,正如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所说:“整个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男女不过是这舞台上的演员,他们各有自己的活动场所,一个人在其一生中要扮演很多角色。”例如,一个女人需要在丈夫面前扮演妻子,在公司里扮演职员,在儿女面前扮演母亲。继续细化,一个人需要在公益活动中扮演爱心人士,在高端晚会里扮演有修养的中产人士,在批发市场里扮演市井小民,在单位活动里扮演积极活泼、热心助人的角色。
  人们用心经营着自我形象,各类形象管理养活了不止一个产业:从书籍到媒体,到咨询,到培训。表演的动力有二:一是出于对“被社会排斥”的恐惧,二是源自对“理想自我”的追逐。这个世界里,似乎有不同的轨道通往每种形象的终点,一旦脱轨,往往不能再到达那个设定好的目标。人们对此很谨慎。
  我是一个早睡早起的人,早上5∶30自然醒,晚上10点已开始做梦。于是,无法成为观众,相较失眠的那些年,也少了很多焦虑。唯一的遗憾是不能及时给老板发的“朋友圈”点赞。
  偶尔,我会在凌晨时段的“朋友圈”里发现一些愤世嫉俗的、消极厌世的言语。一会儿,这些内容又被作者删除,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还有一些人,会定期删除早年发过的“朋友圈”内容,以及微博、博客、论坛发言,仿佛那个年轻的自己并未存在过。
  我不知道这些人是出于什么考虑,是保护隐私,还是角色调整。对,我也删。我看着以前那个过度高瞻远瞩、忧国忧民的自己,有点儿厌烦。
  深夜还是用来睡觉比较好。午夜的“朋友圈”,不一定是真实的“朋友圈”,也许是个夸张变形的“朋友圈”。
  人有时生活在幻想里,并不比做梦更真实。以幻眼观幻形,从哪里获得真知?
其他文献
《北京日报》去年11月7日刊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的文章说,稳增长要跳出要么依靠货币政策、要么依靠财政政策的思路,稳增长离不开社会化改革。社會化改革要从几个方面来推进:  一是身份的社会化改革。我们的身份现在不是社会化的,是地域化的,是单位化的。没有身份的社会化改革,劳动力真正自由流动就很难实现,而且会导致整个经济运行成本上升。其实,除了户籍身份,还有编制身份、干部身份、工人身份,对社会成
期刊
【材料】  假如你是D市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D市金融办)公务员。今天是2016年11月9日,早上你收到领导的一个邮件,主要内容是:  近日,D市发展改革委员会根据《D市大项目投资风险评审委员会管理办法》要补充若干人员进入我市大项目投资风险评审委员会专家库,我单位拟推荐办副主任杨明学入专家库,并推荐为副主任委员人选。  杨明学是1990年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工程专业,同年在我市X银行支行参
期刊
警校生活  初中毕业后,我考进了北京西城区警察职业高中,这所高中可谓“空前绝后”,就我们这一届。我们学校一共三个班,一个男生班,两个男女生混合班,我是在男生班。同学们毕业后大多从事公安工作,但后来做警卫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另一个是现在中国著名的女卫士长——马月。  从初中到高中,我一直热衷于练武术,文化课成绩有所下滑。高中毕业我考上北京人民警察学校,后来到了北京警卫局。马月学习成绩好,高中毕业
期刊
西方有这样一群政客,他们在公众场合的发言肆无忌惮,口无遮拦并外加人身攻击。抛开所代表政党的政治立场,他们被媒体贴上“大嘴巴”“毒舌”之类的标签。  西方“大嘴”政客何其多  近日,德国驻欧盟委员会专员冈瑟·厄廷格与欧盟商业领袖的一份内部视频被曝光,他称中国人是“眯缝眼”,并不断蹦出歧视性词语。这份视频被网友上传至社交视频网站“优兔”,时长3分钟。此番言论遭到德国民众及媒体的一致谴责,而“大嘴巴”厄
期刊
竞选演讲中,如果只知道说自己多好多好,就毫无新意,而且过于主观,很难让听众信服。那如何才能把自己的优势讲得真实可信,鲜亮突出,让人印象深刻呢?  一、借用法  借用法就是借用别人评价来突出自己的优势,别人的一句赞语,往往会有一誉千斤之功效。如一位大学生在应聘某区政府雇员时的演讲:  记得在大学时,一位老师告诉我,我最大的优点就是耐心、细致,这句话对我而言是一种夸奖,更是一种鞭策。在我看来,只有做事
期刊
一次,甘地在印度乘火车出行,当他刚刚踏上车门时,火车正好启动,他的一只鞋子不慎被门夹了一下,随即掉下车去。此时甘地果断地脱下了另一只鞋,朝那只鞋落下的地方扔去。旁边有人好奇地问他为何要那么做,甘地回答说:“剩下的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一个穷人正好从铁路旁经过,他就可以得到一双完整的鞋,而不只是一只鞋。”  如此為他人着想,尤其是替穷苦人的利益着想,是甘地一贯的思想作风,因此
期刊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进入新常态,改革也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此时,经济学界对于中国经济之未来和改革之方向分歧日现,不少经济学家争相在媒体等公开场合发表观点,各抒己见。  日前,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撰文阐述当前中国改革及平稳转型意义重大的三个问题。文章因与经济学者林毅夫此前提及的“有为政府”观点迥异,该文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  本轮争议之根源,在于近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一个重要分
期刊
据《中国经营报》去年11月14日报道,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原副院长李永忠被称为“反腐败专家”。他认为,“未来的反腐趋势一定是‘三个相对’的格局,即中央相對集权,地方相对分权,纪检和司法部门相对独立,并实现垂直管理。”  对于中央相对集权,他表示:“此前地方分化了很多中央的权力,中央权力水位下降,地方权力水位上升,一旦地方权力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就会‘倒灌’,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此外,“地方相对分权方
期刊
【材料】  长期以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党校工作。1924年5月,党的第一次中央执委会扩大会议认为:“党内教育的问题非常重要,而且要急于设立党校养成指导人才。”根据这个决议,我们党成立了两所最早的党校——安源党校、北京党校。1926年2月,党中央特别会议通过《开办最高党校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在北京及广州各办一长期党校”。 那时,全国党员只有几百人,我们党就如此重视设立党校问题。党校因党而立、因
期刊
家里卫生间的水管漏水需要重新安装,我拨打了小广告上的电话,不一会儿就来了一个年轻人,对卫生间仔细查看后说:“活虽然不大,但比较麻烦,起码得干大半天。”又对我计算了料钱和工钱,笑着对我说:“这里就交给我了,您就放心上班去吧。”  很快,他拿来了安装需要的材料,脱掉外套,就忙活上了。我心里过意不去,给他沏了一壶好茶,又拿来一盒我舍不得抽的“中华”烟,便去上班了。中午下班回到家,看到他还在忙活,我就悄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