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陶行知极为推崇“生活教育论”,他说,“教育与人类生活共进退. 教育是生活所原有,是生活所自营,是生活所必须,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 可以说,生活与教育是分不开的“两幕剧”,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同实践与理论,互相依存、证明、完善. 尤其是数学知识的教育,它是指向实用性的,无法避免与生活产生交集. 而且,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知识与生活相联系的能力还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极力地渗透这一理论. 于是“生活教育论”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更加具有“生存能力”.
[关键词] 生活教育理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渗透
数学知识的面目应该是生活的,数学家们从生活中受到启发,从一次实践中总结出具有概括性的理论. 这些理论成为一种知识财富,不断流传、传承,成为一种指导人类进行生活实践的“说明书”. 所以,在数学知识教学中,教师不能忽略知识与生活的相互依存和影响. 而是要将生活教育论渗透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看到该知识在生活中存在的肌理、状态. 但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将数学知识从生活中剥离出来,应试成为教育的唯一目的. 这样一来,教育不但与生活脱节,还具有了功利性,不利于学生扎实地学习知识、运用知识. 而陶行知所倡导的“生活教育论”就是针对这一问题酿出的“良药”,即所谓的“利用生活场景去教育,为生活场景去教育”. 但是,对学习空间并没有限制,可在课堂上代入生活,可在生活之处嵌入课堂,学生所到之处便都是课堂. 对于数学知识来说,更容易做到这种生活、课堂之间的转换. 而且,生活教育论的渗透还给予初中生认识数学知识的一个过渡阶梯,更利于学生的学习.
以学校作为初中数学生活教育
论渗透的平台
有学校才有正规的教育,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也是传播知识、培养能力的殿堂. 提到学校,我们会第一时间想到“教室”,我们把那里当成一成不变、始终如一的“课堂”,思维火花的碰撞、能力素养的形成、系统知识的学习等,包括教师教学目标、难点、重点,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唯独,狭小的空间困住了学生的肢体和感官,学生缺乏实践的机会. 这种缺乏,让学生难以形成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缺乏的同时也导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缺失. 而且,在学习中,也会出现不会变通、举一反三的问题现象. 所以,教育的实质问题不是课堂上有多么先进的设备,而是教育思想的先进性. 对于初中数学来说也是如此,多媒体等设备的出现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一倍,但是学生所有的对知识的感触都是听来和看来的,他们无法触摸和感触,这就让学生与知识之间永远存在一层隔膜,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反而弄巧成拙,将学生培养成只会背公式、定理的“活课本”. 而“生活教育论”的渗透会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的泥沼中解脱出来,以学校为大课堂,学生在大于教室的空间里感受知识的生活动态气息,并会理解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理解了关系便会了解知识产生的源头和归宿,学习也不会再有盲目感. 而且,生活味道的掺入也会令学生亲近初中数学知识,产生兴趣.
例如,在讲解“轴对称图形”的时候,教师便可以以学校作为平台,将生活教育论渗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可以说,轴对称图形是初中数学教材中相对比较容易的知识点,但仍有很多学生在阐述定理或分辨图形的时候,与“中心对称图形”相混淆,这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都把“轴对称图形”当作知识来看了,而没有将其与生活内容相联系. 知识脱离生活的根脉,学生自然无法将其纳入内心,出于本能而产生认识度. 所以,教师要将本节知识与生活产生联系,这种联系不仅靠听和看,还要靠学生个体的探索、发现. 具体来说,就是需要数学教师根据这一知识内容搞同一年级的联赛,联赛的主要阵地是学校,需要学生拿着摄像设备将校园里具有“轴对称图形”性质的建筑或植物、动物录下来,并为自己拍的视频配上讲演稿,讲演稿的内容就是对所拍摄事物的轴对称图形性质做分析. 在分析中,学生会将所学的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定理等融入进去,即把理论知识与在生活中发现的事物联系起来. 这不仅可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源头和归宿,形成有自我色彩的认识观,还可以让学生认识校园,喜欢校园,弘扬校园精神.
以家庭作为初中数学生活教育
论渗透的基地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学生处于家庭这一大课堂的时间要多出学校课堂的两倍, 所以更应该利用、完善起来,让学生的身心时时得到教育及呵护. 但是,一些家长将工作置于首位,将孩子的教育问题都推给学校. 学生虽然得到师生的爱,在课堂接受正规的教育,可心理上仍然渴望父母的陪伴和教育,这种长期渴望的无法满足,让学生由失望变成叛逆,成绩也是一落千丈. 因此,看到这一潜在问题的教师不能完全责备学生,而是要将问题客观化,改变学生成绩从改变家长对学生的关注度开始,这也是“生活教育论”所提倡的. 例如,教师为了让学生有效地学习初中数学,将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教师可联合家长的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初中数学生活教育论渗透的基地,让知识戴上生活的光环,可由学生去体验、探索,在知识中寻找生活的眸子,在生活的眸子中看到知识的源头. 在此,教师可利用家长会的形式,让各位家长聚集在一起,围绕孩子的数学学习进行讨论. 教师是组织者,也是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培训者. 在讨论中,教师可以记录学生在生活中的习性、品好,这可为今后课堂教学更好地亲近学生奠定基础. 当然,在这一环节中,这是次要问题,最为首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家长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接轨,让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接轨.
以“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这一章为例,各个小节的知识都隶属这一知识框架之上,但却表现出独特的生活性,单是看小节题目便有兴趣深入. 如第一节的“统计调查,实验与探究瓶子里有多少粒豆子”. 虽然,学生的兴趣十足,可课堂时间有限,理论知识的教授完成后,所剩的时间无几. 而且所剩的时间多半被教师用于习题巩固,难免会忽视这有魅力的实践题目. 很多时候,面对学生的有求不得,教师感到孤立无援. 为了让学生减小学习压力,提高实践能力,改善身心的状态,教师要引导学生家长参与进来,共同交流,并留课后作业:“各位家长好,现在的课程进行到‘数据收集整理’,这是实践性、生活性都比较强的知识点,所以,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并对这一知识进行巩固学习,我打算以生活实际为背景,让家庭作为统计知识向生活延伸的方向,让家庭作为学生统计实践能力提升的基地. 这需要广大家长朋友的配合及支持.”这样做,家长课外辅导的意识觉醒,更愿意花时间制造实践场景,指导学生进行统计实践. 不仅如此,还能使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怀.
以社会作为初中数学生活教育
论渗透的空间
杜威让学校与社会构成关系,于是,他说“学校即社会”,加之人们对社会上形形色色人、物、事的看法,这句话就多少有些悲观;陶行知也让学校与社会构成关系,于是,他说“社会即学校”,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也是知识的神圣殿堂,所以,这句话既改变人们对社会普遍的认知,也改变了学校教育的可能性. “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也是教育的场所”,生活与教育也以社会为媒介建立了关系. 可以说,课堂有边有际,学生的眼界会受限,也会湮没知识本身所具有的张力,这不利于思维的拓展以及知识的熟稔驾驭. 而陶行知所提出的“社会即学校”提供了教育空间可延展性,社会各个角落都成为显而易见的学校,其中包含着或隐或显的知识,比如初中教材中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就俯仰皆是. 这些数学知识涉及美术、天文、地理、经济、建筑等,也遍布三百六十行,这就为数学知识内容的丰富性和色彩性提供可能,这是课本无法企及的.
以“概率”这一知识为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随处可以看见涉及这一知识的现象. 如某厂家举行促销活动,以抽奖的方式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将一百张写着奖项的纸条放进只能伸进一只手的密闭的箱子里,并定下每个奖项的数目,例如,一等奖10名;二等奖40名;三等奖50名. 消费者将手伸进密闭的抽奖箱里,在二百张纸条中随机抽取,抽到每种奖项的概率是不同的. 教师要以社会现象为教授知识的大背景,引导学生计算抽到每种奖项的概率. 为了有更形象的认知,教师可以模拟抽奖现场,让社会与学校接轨,让生活与知识共通.
课堂与生活看似是两条平行的线索,但是知识与生活的同系一脉让课堂有了与生活交叉的可能性. 所谓的生活,是学校、是家庭,更是社会,这冥冥中,又将教育植入更广阔的校园、家庭和社会,而生活便是教育得以生存的土壤.
[关键词] 生活教育理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渗透
数学知识的面目应该是生活的,数学家们从生活中受到启发,从一次实践中总结出具有概括性的理论. 这些理论成为一种知识财富,不断流传、传承,成为一种指导人类进行生活实践的“说明书”. 所以,在数学知识教学中,教师不能忽略知识与生活的相互依存和影响. 而是要将生活教育论渗透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看到该知识在生活中存在的肌理、状态. 但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将数学知识从生活中剥离出来,应试成为教育的唯一目的. 这样一来,教育不但与生活脱节,还具有了功利性,不利于学生扎实地学习知识、运用知识. 而陶行知所倡导的“生活教育论”就是针对这一问题酿出的“良药”,即所谓的“利用生活场景去教育,为生活场景去教育”. 但是,对学习空间并没有限制,可在课堂上代入生活,可在生活之处嵌入课堂,学生所到之处便都是课堂. 对于数学知识来说,更容易做到这种生活、课堂之间的转换. 而且,生活教育论的渗透还给予初中生认识数学知识的一个过渡阶梯,更利于学生的学习.
以学校作为初中数学生活教育
论渗透的平台
有学校才有正规的教育,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也是传播知识、培养能力的殿堂. 提到学校,我们会第一时间想到“教室”,我们把那里当成一成不变、始终如一的“课堂”,思维火花的碰撞、能力素养的形成、系统知识的学习等,包括教师教学目标、难点、重点,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唯独,狭小的空间困住了学生的肢体和感官,学生缺乏实践的机会. 这种缺乏,让学生难以形成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缺乏的同时也导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缺失. 而且,在学习中,也会出现不会变通、举一反三的问题现象. 所以,教育的实质问题不是课堂上有多么先进的设备,而是教育思想的先进性. 对于初中数学来说也是如此,多媒体等设备的出现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一倍,但是学生所有的对知识的感触都是听来和看来的,他们无法触摸和感触,这就让学生与知识之间永远存在一层隔膜,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反而弄巧成拙,将学生培养成只会背公式、定理的“活课本”. 而“生活教育论”的渗透会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的泥沼中解脱出来,以学校为大课堂,学生在大于教室的空间里感受知识的生活动态气息,并会理解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理解了关系便会了解知识产生的源头和归宿,学习也不会再有盲目感. 而且,生活味道的掺入也会令学生亲近初中数学知识,产生兴趣.
例如,在讲解“轴对称图形”的时候,教师便可以以学校作为平台,将生活教育论渗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可以说,轴对称图形是初中数学教材中相对比较容易的知识点,但仍有很多学生在阐述定理或分辨图形的时候,与“中心对称图形”相混淆,这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都把“轴对称图形”当作知识来看了,而没有将其与生活内容相联系. 知识脱离生活的根脉,学生自然无法将其纳入内心,出于本能而产生认识度. 所以,教师要将本节知识与生活产生联系,这种联系不仅靠听和看,还要靠学生个体的探索、发现. 具体来说,就是需要数学教师根据这一知识内容搞同一年级的联赛,联赛的主要阵地是学校,需要学生拿着摄像设备将校园里具有“轴对称图形”性质的建筑或植物、动物录下来,并为自己拍的视频配上讲演稿,讲演稿的内容就是对所拍摄事物的轴对称图形性质做分析. 在分析中,学生会将所学的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定理等融入进去,即把理论知识与在生活中发现的事物联系起来. 这不仅可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源头和归宿,形成有自我色彩的认识观,还可以让学生认识校园,喜欢校园,弘扬校园精神.
以家庭作为初中数学生活教育
论渗透的基地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学生处于家庭这一大课堂的时间要多出学校课堂的两倍, 所以更应该利用、完善起来,让学生的身心时时得到教育及呵护. 但是,一些家长将工作置于首位,将孩子的教育问题都推给学校. 学生虽然得到师生的爱,在课堂接受正规的教育,可心理上仍然渴望父母的陪伴和教育,这种长期渴望的无法满足,让学生由失望变成叛逆,成绩也是一落千丈. 因此,看到这一潜在问题的教师不能完全责备学生,而是要将问题客观化,改变学生成绩从改变家长对学生的关注度开始,这也是“生活教育论”所提倡的. 例如,教师为了让学生有效地学习初中数学,将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教师可联合家长的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初中数学生活教育论渗透的基地,让知识戴上生活的光环,可由学生去体验、探索,在知识中寻找生活的眸子,在生活的眸子中看到知识的源头. 在此,教师可利用家长会的形式,让各位家长聚集在一起,围绕孩子的数学学习进行讨论. 教师是组织者,也是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培训者. 在讨论中,教师可以记录学生在生活中的习性、品好,这可为今后课堂教学更好地亲近学生奠定基础. 当然,在这一环节中,这是次要问题,最为首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家长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接轨,让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接轨.
以“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这一章为例,各个小节的知识都隶属这一知识框架之上,但却表现出独特的生活性,单是看小节题目便有兴趣深入. 如第一节的“统计调查,实验与探究瓶子里有多少粒豆子”. 虽然,学生的兴趣十足,可课堂时间有限,理论知识的教授完成后,所剩的时间无几. 而且所剩的时间多半被教师用于习题巩固,难免会忽视这有魅力的实践题目. 很多时候,面对学生的有求不得,教师感到孤立无援. 为了让学生减小学习压力,提高实践能力,改善身心的状态,教师要引导学生家长参与进来,共同交流,并留课后作业:“各位家长好,现在的课程进行到‘数据收集整理’,这是实践性、生活性都比较强的知识点,所以,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并对这一知识进行巩固学习,我打算以生活实际为背景,让家庭作为统计知识向生活延伸的方向,让家庭作为学生统计实践能力提升的基地. 这需要广大家长朋友的配合及支持.”这样做,家长课外辅导的意识觉醒,更愿意花时间制造实践场景,指导学生进行统计实践. 不仅如此,还能使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怀.
以社会作为初中数学生活教育
论渗透的空间
杜威让学校与社会构成关系,于是,他说“学校即社会”,加之人们对社会上形形色色人、物、事的看法,这句话就多少有些悲观;陶行知也让学校与社会构成关系,于是,他说“社会即学校”,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也是知识的神圣殿堂,所以,这句话既改变人们对社会普遍的认知,也改变了学校教育的可能性. “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也是教育的场所”,生活与教育也以社会为媒介建立了关系. 可以说,课堂有边有际,学生的眼界会受限,也会湮没知识本身所具有的张力,这不利于思维的拓展以及知识的熟稔驾驭. 而陶行知所提出的“社会即学校”提供了教育空间可延展性,社会各个角落都成为显而易见的学校,其中包含着或隐或显的知识,比如初中教材中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就俯仰皆是. 这些数学知识涉及美术、天文、地理、经济、建筑等,也遍布三百六十行,这就为数学知识内容的丰富性和色彩性提供可能,这是课本无法企及的.
以“概率”这一知识为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随处可以看见涉及这一知识的现象. 如某厂家举行促销活动,以抽奖的方式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将一百张写着奖项的纸条放进只能伸进一只手的密闭的箱子里,并定下每个奖项的数目,例如,一等奖10名;二等奖40名;三等奖50名. 消费者将手伸进密闭的抽奖箱里,在二百张纸条中随机抽取,抽到每种奖项的概率是不同的. 教师要以社会现象为教授知识的大背景,引导学生计算抽到每种奖项的概率. 为了有更形象的认知,教师可以模拟抽奖现场,让社会与学校接轨,让生活与知识共通.
课堂与生活看似是两条平行的线索,但是知识与生活的同系一脉让课堂有了与生活交叉的可能性. 所谓的生活,是学校、是家庭,更是社会,这冥冥中,又将教育植入更广阔的校园、家庭和社会,而生活便是教育得以生存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