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梦有痕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sbz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父亲是一个语文老师,严谨一点说,应该是一个国文老师。因为他从小是在旧社会私塾中背诵国学经典长大的,当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时,他还用狼毫毛笔在宣纸上书写着文言古文。
  当他决定生下第三个孩子的时候已经年逾不惑。我儿提时候经常听他吟诵起孔夫子的名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小时候懵懵懂懂听了许多遍,虽然听不太明白,却在父亲无聊时的喃喃低诵声里记住了“四十而不惑”,隐隐觉得这句经典对他,似乎有不一样的人生感喟。
  不知不觉中,父亲离开我十八年了。此时中年的我,大致能理解和体味父亲当年的心境。《金刚经》有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人至中年,“不惑”依旧是个梦想,古人所言生命中诸节点的理想期许,还在梦中。
  人近中年,经常在清晨梦醒时分呆坐床头很久不愿起床。用一个不甚清醒的混沌状态反复与大脑皮层的模糊记忆对抗挣扎,总试图存储梦中的一切,结果还是徒劳。梦中境终归渐行渐远,绝大多数被现实彻底遗忘。迷迷糊糊就是想不明白,刚刚经历的与即将面对的怎么也不能在睁眼的瞬间串联成一个真实的世界。
  没有人能解释清楚梦境是怎么回事,这个仿佛平行于我们现实生活的另一个“真实”的世界总让人迷惑不已。这也使得人类总想一探究竟。据科学数据“证明”:成年人每晚大约做梦4-6次,人一生共做梦约15万个。梦有彩色的、黑白的、无声的……弗洛依德试图以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梦”,他耗尽心力写出了《梦的解析》;东方也一直在关注梦,梦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所有的研究都是徒劳,梦以一种人类无从把握的状态发生和消亡,我们只是梦的载体。每个人沉浸其中不能控制自己,不由自主地混淆了现实与梦境,因为那些梦是如此真实,执着而顽强的侵入我们的生命体验,使得我们的成长都伴随了它的顽固。
  有时候想,人可能就是活跃在阴阳两界边缘处的一类精灵,既属于白天也属于黑夜。我们的双眼,就是那扇门。
  艺术也是个梦吧,而艺术家,就是那个喜欢做梦和造梦的精灵。
  每个人都有梦,與之俱来,如影随形。不一样的是,大多数人习惯了遗忘,艺术家却能用自己的方式挽留,积聚欢乐,也品咂痛苦。
  和梦境的虚无缥缈、不可把握相比,在一片未知的空白处留下情感流淌的痕迹,保存到时间的硬盘里回味咀嚼,让我内心踏实,更有存在感。
  感到幸运的是,在这世界上的诸多行业里,我选择了绘画为生,也选择了和梦相伴。
  也许是一种对梦境幻灭焦虑的天性,我一直迷恋各种各样的“痕迹”。小到一本旧书刊、一页父亲当年留下的手稿,大到一片数百年前的古城老镇和寺院道观建筑群,都能引起我长久的关注和沉迷。我对由于人的参与而在时间长河里沉淀下来的一切遗存都有一种莫名的亲切,希望珍视爱护,仿佛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作画的过程中,对“痕迹”的无限关注,我不经意间重新认识了传统的魅力“,没骨法”在我近“不惑”的年龄重新走入了我的视野。
  在以线为造型统领的中国古代绘画中,没骨法是独立于传统画法中的另类表达,历史上一直是小众和边缘的画法。以清水为媒介调和墨与色,摒弃线条勾勒,完全靠墨色与宣纸渗化交融后形成的水渍痕迹区分物象边界。没有刻意表现线的存在却同样有线条审美的表现力,水的作用稀释了色与墨的浓度,以彼此接近的明度呈现出一片迷蒙高雅的浅灰水渍。我不由自主地对这种独特的痕迹产生了深深的迷恋,在半透明液体自在的游走中,若有若无地碰撞交汇,有意无意地述说情绪的游离,恍若梦中。
  和西方的传统绘画方法不同,中国绘画选择大量以水为媒介来调和色墨的比例变化,中国人也赋予了水更多情感属性。当水的特征在一定条件下一遍遍转化为刚与柔,对绘画语言的介入就不仅仅是调和本身,还有创作者弥漫的幻觉。
  从这个意义上,“没骨法”与其说是一种绘画的方法,不如说是一种对生命的态度。
  很长时间里,我一直有一种内心分裂般的迷茫。每次惊讶于古人画面上各种仙魔灵兽的奇异造型,不禁开始佩服古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突然有一天反应过来——我们认为的想象,恰恰是古人生命的常态与情感的真实。中国传统文化体系里面有太多让我们不解的神秘,近百年的历史变革,陌生了我们和传统的距离,曾经古人经验信崇的一切,被我们科学的“伟力”剥去了它的无穷魅力,我们再也无从感受古人对自然与生命的认知,无论我们怎样通过各种痕迹来想象古人,还是无法深入体味。换句话说,我们和古人之间有道墙,我们隔离了古人或者说古人疏远了我们。
  在梦幻和现实间,我们的眼睛关闭了另一个空间,也就少了另一种体验。
  几年前曾去海南写生,第一次进入热带雨林的深处,恍惚进入了异域,印象深刻!背着画夹漫步其间,举目所见:巨大的树木笔直冲向几十米头顶上的阳光,密密匝匝参差交错;长度夸张的藤蔓缠绕攀缘而上,编织着凌乱的大网;硕大如伞的海芋叶子在头顶展开蔓延,纵横肆虐。无数彩蝶穿行其间,数不清也叫不出名字的各种古怪植物分布在你能看到的每一个角落,填补着丛林的空隙;刺眼的阳光透过树冠织就的缝隙丝丝缕缕扫射下来,打在潮湿的苔藓上。悄然间,身边雾气开始蒸腾,弥漫开来,远处树梢上影影绰绰的长臂猿腾挪转移,密林深处蕨叶后面偶尔还会闪现水鹿的一个背影,惊鸿一瞥。
  我行走于狭窄的小径环视四周,就像是一只蚂蚁的眼睛!
  颠覆了视觉经验的另类场景和陌生的物种突然呈现在眼前,如梦似幻,深林未知的神秘给了我意外的惊喜。虽是在白天却如同行走在梦里。古人有庄生梦蝶一说,醒来的庄周混淆了物与我的分别,一场梦迷失了存在的意义。想起当时我的感受,约略于此吧。
  无论如何,不管这世上有没有另一个世界,无论是在梦中还是现实中,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留下那一抹痕迹,权当作清醒时的纪念,是最适合自己的表达了。
  其实,对每一个追梦的人来说,醒不醒来又有什么重要呢?
  作者:刘筱静,又名刘昇霖,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其他文献
摘要:元好问与原配夫人张氏生有三女一子:元真、元严、元顺、元抚,其中元真一生幸福,元严经历最坎坷,出家为女冠,元顺十四岁去世,被称作孝女,元抚仕至汝州知州;与继配夫人毛氏生下两男三女:元叔闲、元振、元摠、阿辛、佚名,其中元振仕至太原路参佐,元摠仕至尚书都省监印,阿辛早夭。元好问在相关诗词中表现出休戚与共的人间至爱。  关键词:元好问;子女;元真;元严;元抚  元好问有两任妻子,原配张氏,继配毛氏。
期刊
摘要:蒋韵擅长书写在游离环境下的孤独个体,描写关于他们的出走与找寻,在诗性的语言之下,深入人物内心,探求其内心真实的自我选择,并将其外化于出走这一动作,讲述了个人在形成自我价值体系后与群体的反叛与对抗,以此展现凋零的悲剧之美。  关键词:蒋韵;母性;出走;精神家园;建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蒋韵自己就是一个中国文坛的流浪者。几十年的小说创作中,她是一个在不知不觉间被中国文坛“偏外”了的作家,虽然如
期刊
摘要:一个汉语图腾崇拜的诗人,完全明白语言的神力。他生活在汉语中,就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生活在最深刻意义的感恩中,用语言开辟招之即来的生活。  关键词:诗歌;语言;至简;温度;异化;通灵  王立世在詩歌写作中,敏锐地接受强大语言意识的指引,不断地由物质性地看待语言转换到精神性地看待语言,区别其高下之分后,由生活的真实找到了语言的真实。他的大量优秀诗作就是在这种语言功夫中实现的。对于他,现实世界的艰
期刊
关汉卿的《窦娥冤》不以跌宕的情节取胜,也不因复杂的人物塑造著称,而是以对人性的体贴揣摩而获誉,读其文,观其剧,一股淋漓尽致的悲情扑面而来,不能不令人掩面。“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的誓愿实在太有画面感,有大力量。过目难忘之余,又颇有细微可体察处,我们一一来说。  “大旱三年”,是最激烈的愿望,甚至有诅咒的意味。其态度之决绝、意志之坚定,并以咒怨的形式抒发,在正统中国文化中不多见。诅咒,是一种
期刊
摘要:我“诗”故我在,通过写诗,王立世满足了自己的身份感需要,寻找到更多的生存技巧,尤其是文人如何在政治化的官场中保持文人操守的技巧。他的诗可以称为“官场生态诗”,记录了现代官员的生活,抒发了现代官员的情感,倡导了现代精神。生活经历使他比纯粹的文人诗人更能洞察人生,了解社会,在诗的题材上有更多优势。但在诗的体裁的丰富性和技巧的复杂性方面,仍需要改进。  关键词:官场生态;生存境遇;身份感;人格健全
期刊
君子不器的“学习革命”  如前所述,孔子的教育,不是照本宣科、标准答案式的应试教育,而是应机设教、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时因地制宜的生命教育和人格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底线原则,孔子的“有教无类”,就是试图在出身低贱的“小人”阶层中,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新型君子”。孔子曾告诫子夏:“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这里的“君子儒”,就是我们所说的“新型君子”,他们未必拥有君子之名位,
期刊
《天问》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楚怀王二十四年,楚背齐而合于秦,屈原被放于汉北。《天问》即作于怀王朝被放汉北云梦期间。  《楚辞章句·天问序》曰:  《天问》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嗟号昊旻,仰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谲诡,及古圣贤怪物行事。周流罢倦,休息其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渫愤懑,舒泻忧思。楚人哀惜屈原,因共论述,故
期刊
摘要:本期所选三首元好问的古体诗,技法上各有独特处。《西园》是诗人赴试汴京,游西园所作。对北宋亡国的感叹和对大金即将重蹈覆辙的担忧,使这首诗情感深沉,笔力凝重。思绪的跳跃与时空的转换,单行却转韵,使这首诗既健利又流转,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涌金亭示同游诸君》可以看作是一篇用歌行体写成的游记,长短变换的句式,形成了宏大的气势,创造了独特的诗歌风貌。郝经说元诗“歌谣跌宕,挟幽并之气,高视一世”,此诗
期刊
著名古典文学专家、红学泰斗、诗人周汝昌先生于2012年6月31日在北京家中驾鹤西去,享年95岁。对一个学者来讲,九秩又五,已算高寿,但当时惊闻此噩耗,我还是不能接受,感到非常惋惜。这是中国古典文学界、红学界的重大损失。我与周汝昌先生一家保持着20多年的交谊,那年5月,我还给周老的女儿周伦玲女士去电问候,她说父亲身体很好,没病,但毕竟老了。4月14日,周老95岁寿辰时,也没发现有什么大问题,新华社记
期刊
民国最风光的姐妹当属“宋氏三姐妹”,因婚配孔祥熙、孙中山、蒋介石三大政治家,得以开创“宋家王朝”,成为20世纪中国乃至世界的一道风景。文人圈子则有合肥“张氏四姐妹”,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分别嫁给昆曲名角顾传玠、学者周有光、作家沈从文、美国汉学家傅汉思,围绕这一大家子的掌故不少,都是佳话。但女革命家张默君和她的两个妹妹分别嫁给邵元冲、蒋作宾、竺可桢,就较少有人知道了。可她姐妹这金玉良缘,或不能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