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4
摘 要 以非智力因素内涵的中观层面作为理论基点,通过对动机、兴趣、意志力和情感因素的分析认为:在体育专业技能培养中,社会动机取向和个我情感取向是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子,教练员/教师应在训练过程中对运动员/学生这两方面的取向予以重视。
关键词 非智力因素 动机取向 意志和情感 技能培养
智力因素是保证人们成功地进行认识活动和各种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它是由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和注意力等组成。非智力因素指有利于人们进行各种活动(包括学习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活动的总称,它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因素组成。智力因素受先天遗传、后天塑造等影响,而非智力因素主要受后天环境影响较大,相关的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对体育成绩的影响远远超过智力因素。因此,探索非智力因素对体育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的影响比智力因素更具有研究价值。
一、非智力因素的概念演进
关于非智力因素对人们发展作用的研究肇始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二十世纪的英美心理学界对智力的测试如火如荼,这同时亦催生了研究者对非智力因素的关注。早在1935年英国心理学家Alexander.W.P在英国心理学报上发表《智力具体与抽象》(Intelligence.concrete and abstract)一文,最早提出了“非智力因素”这一心理学范畴。从事心理测验的美国学者Wechsler.D在此启发的基础上于1940年发表了《普遍智力中的非智力因素》(Non-intellective factors in general intelligence)[1],他认为智力并非单一和独立的个人特质,智商在90-100的人往往能够表现出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而神经质者和高IQ的自闭症者却无法对周围的环境作出积极地反应。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非智力因素更具发展优势,其包含了一切情感和意欲表达得行为能力。1950年他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American Psychologist)发表的《认知、意欲和非智力的智慧》(Cognitive.conative.and non-intellective intelligence)[1]专门对非智力这个术语进行了阐释,认为普通智力不简单地等同于人类的智慧能力的向量和,还应包含诸多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气质和人格因素,其中人格因素又包含先天性、认知能力和情感因素,这两种因素相互交互融合形成了人的智能总和。至此,非智力因素正式成为心理科学研究的公认概念。
我国研究者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始于教育实践过程中“开发智力”的需要。继吴福元于1981年首次提出“非智力因素”之后,我国心理学史和教育心理学的创立者之一,燕国材教授[1]也随后撰文《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指出非智力因素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意义。至此,关于非智力因素的探讨,尤其是关于“非智力因素”的内涵与外延、构成与功能、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及量化研究方面,引起了我国心理学和教育学界的广泛关注。
但是到目前为止,有关“非智力因素”的概念范畴国内学术界并未达成一致意见,燕国材教授从两个层面对其进行了表述;第一个层面就是一切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的总称即为非智力因素,也即宏观层面;第二个层面为意向活动在其向客观世界的意向性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是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亦可称为中观层面;在微观层面可分为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信心、责任心、自我认同等等[1]。林崇德教授在David.Wechsler“智能和非智能交互”理论的基础上则把非智力因素阐述为智力能力之外,但又同时与智力活动发生交互作用的所以心里因素,其中包括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取向和气质性格[ ]。本文着重从中观层面,针对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在非智力因素的交互作用中对体育专业的技能培养展开分析。
二、体育运动中非智力因素的相关分析
(一)动机与兴趣相关分析
目前针对非智力因素的直接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体育运动中的非智力因素的相关论文数量较少,但事实上在非智力因素概念内涵的中观层面,即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与体育运动技能的关系研究非常之多。研究者普遍认为运动动机与兴趣是催生参与者主动提高运动技能的直接动力,而对体育参与者来说社会动机取向是引发他们分离拼搏的主体动因。美国研究人员McCullagh和Matzkanin等人的一项报告表明,参与体育运动的青年人大多是因为社会交往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包括建立友好的社会关系、加入某个团队和突出社会角色等[2]。Scanlan等研究者同时还指出,像交友机遇、社会认同感和家庭压力等社会因素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了青年人的参与度[2]。Brustad和Duncan等还进一步认为,与双亲、教练和同伴的社会互动程度都已经于青年人的体育运动经历相互关涉[2]。体育运动首先意味着参与,因为其本身就是提供人际交往和与他人建立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虽然体育运动的参与者有很多各自不同的社会角色,但研究者倾向于强调青年运动员与体育技能形成有关的体育动机的建立,例如身体感知能力和自我目标取向来作为深入了解青年人动机的基础。
关于运动动机的目标取向当前有两类研究范式。其中一种社会目标取向理论强调交互经验,认为这种心理取向与需要时可获得必要帮助的心理和积极地学校生活态度有密切的关联(Ryan.Hicks.& Midgley.1997)。这种目标取向集中表现在发展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获得积极地社会经验中,是该取向理论的一个典型例证。这样一类个体总倾向于参加体育运动,目的就是为了取得与其他个体间更多的社会交流机会和建立并发展人际关系的机会。对他们而言,体育运动仿佛就是社会活动本身。他们有可能乐于获得一种在参与体育运动时所产生的社会活动机会和人际交往的体验。 另外一种社会目标取向理论则强调一个人通过与其他人交往获得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可度。该理论认为感到威胁感而寻求帮助的心理和更为消极的学校生活态度具有关联性(Anderman.1999;Ryan et al.1997)。此目标取向,如社会认同度、社会接纳度和社会地位都是社会认同取向的同类例证。该类个体具有通过体育活动获取例如社会地位、重要人物的认可度和社会认同等的潜在倾向。这意味着参与体育运动的目标就在于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和获得什么样的社会评价。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很可能会是为加入一个有名气的团队或获得他人的认可度。
无论参与者的视角是怎样的,寻求机会与他人亲密无间的社会关系或确立自我的社会角色及自我认同感都是体育运动行为中的内在感受。因此,社会动机取向论可以给研究者一个更容易理解导致人们乐于以运动参与者的身份参加体育运动的动机和心理过程。
(二)情感与意志分析
情感和意志对体育运动的参与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Hanin和Lane[2]等人认为无论是从客观的还是主观因素来看都是影响运动员发挥的主要因素。在主观方面,有研究者认为与运动员环境交互关系最密切的因素就是感知能力的应对,它与亲近、逃避、自我关注反应以及交互关注行为倾向有相关性(Green&Sedikines.1999)。这些都是了解运动员行为和促进运动成绩提高以及运动员心理健康的重要信息。
大量相关研究表明,竞赛焦虑是导致运动员出现比赛失常甚至发生Choking的重要原因。当前的部分文献表明,有三种潜在问题的来源与运动员的焦虑指标呈单一相关性,即情感状态。事实上,与运动员情感经历相关的事实并不能完全地和精确地描述或减少焦虑症状。Frijda认为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主观性回应是动态和复杂的状态,不止被一种单一的情感因素包围[3]。其竞赛焦虑能够被特殊的评价机制(损伤、挑战或威胁机制),行为倾向(亲近、逃避、自我或外部注意)以及被各种各样的情境和个人因素所缓解(例如个人意志)(Cerin. Szabo.Hunt.&Williams.2000)。
在赛场上,状态焦虑往往是复杂和多变的情绪状态,Jones和Hanton 2001年的一项对于竞赛焦虑的认知功能的研究发现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情绪直接存在显著相关,Lane和Terry[2]指出焦虑状态被恐惧、悲伤、负罪感、羞怯感、自我敌意和挫折感等逃避型反应和行为倾向所控制;与之相反的是主动缓解恐惧、快乐应对或外部引导愤怒情绪等交互式的行为引导,能在主客观两个层面帮助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因而情感和意志不能作为独立的因素进行分析,它们二者是紧密联系的。稳定性情感能很好地避免运动员焦虑情绪的产生和蔓延,更是发挥最佳技能水平的保障,强大地个人意志可以成为缓解情感波动所造成的焦虑的有效机制,与此同时,社会目标取向(动机取向和兴趣)与之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我国体育心理学学者张力为教授认为,多维焦虑理论有忽视社会焦虑的倾向。而运动员在赛前经历的社会期待,往往对其比赛发挥产生着重要的影响[2]。
三、体育专业技能培养中非智力因素的分析
(一)动机与兴趣的培养
当今运动训练中教练员和运动员自身更加注重竞赛技能的培养与提高,对运动兴趣本身缺乏相应的培植,因而很多运动员因长期从事重复性技能和体能训练以及高强度、高密度地比赛活动产生了严重地运动心理疲劳甚至是心理耗竭,郭玉江[2]经过研究得出结论认为:“男运动员运动心理疲劳因子得分均高于女运动员;18岁以上的优秀运动员心理疲劳因子得分均高于18岁以下的优秀运动员;一级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各项因子得分比一级以上和一级以下的要高,情绪/体力耗竭及运动负评价三者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可以推断出随着运动年限、运动员年龄和运动等级的不断提升,运动员的运动动机和兴趣逐渐下降,这无疑为体育专业技能的可持续性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研究者严蓓在《游泳运动员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激发与培养》中指出:随着游泳运动比赛竞争的白热化,高水平运动员之间如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差异性日趋减小。比赛实践表明,高水平的大赛,绝不仅仅是运动员的身体条件与技战术水平的对决,更是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的尖峰角逐。因此激发和培养运动员的兴趣,挖掘其运动潜能是体育专业技能培养的前提保障。
美国体育心理学者Justine B. Allen对运动动机和兴趣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他以参与运动者的社会目标取向作为切入点,调查了100个参与体育运动的青少年女性,详细分析了她们的关系取向、任务取向、自我认同感和运动能力认同与动机之间的关系。结论认为:青少年感觉自己参与到某个团队中后,团队的任务、同伴的认可、赢得他人的关注与喝彩以及在运动中超越其他人都使得他们变得更加积极努力。他们感觉他们自己已经属于该项体育运动了,并在其中提升了自己的运动技能和参与兴趣。关系取向、任务取向、自我认同感和运动能力认同都与动机变量和运动兴趣变量呈现显著相关性。另外,社会地位取向维度下的关系取向和社会认同、自我认同与运动兴趣未呈现显著相关性[2]。
基于以上研究,笔者认为在体育专业技能培养中,团队凝聚力、团队成员对该团队的认同感、团队内部的合理竞争等都是促使处于这个团队的运动员获得自我和他人认同感、成就感和社会地位的必要条件。在此条件下运动员不仅满足了安全的需要,还满足了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避免运动心理疲劳和心理耗竭的有效方法,更是通过培养运动兴趣更快、更优的形成运动技能的有效手段。
(二)情感与意志的培养
前文引述部分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认为:运动员的竞赛焦虑能够在恰当的评价机制,如损伤机制、挑战机制和威吓机制,个我的行为倾向,如亲近倾向、逃避倾向、内部和外部注意,以及被恰当的环境或个人意志所缓解和释放(Cerin,Szabo,Hunt,&Williams.2000)[2]。因此面对赛场的复杂环境,运动员必须有多种方法或途径释放多维焦虑情绪,达到最佳竞技状态。这主要取决于运动员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机体内部各系统功能(肌肉、骨骼、神经反射等)的和谐积聚,换而言之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技战术水平与内部状态形成一种内稳平衡,神经系统调节达到一定的兴奋程度。 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下,运动员的情绪往往呈现出不稳定的多维状态,作为自我内部稳态的重要组成因素,情绪能否处于相对单一稳定的曲线决定了技战术水平是否得以完全发挥。因而意志是非智力因素中对运动员影响最为显著地因素之一,那么如何在同等技战术训练条件下对从事体育专业运动的学生进行意志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当前运动训练学中涉及意志力培养的方法主要有:强化运动员目标取向的内部动机、训练困难逐步增大、使用恰如其分的奖惩措施、对运动员进行积极地心理暗示和引导运动员建立正确地归因方式等。这些措施是为了培养作为运动员的学生怎样摆正自己在团队中和自我心中的位置,如何应对和承受比赛失败的结果,如何在紧张激烈的训练和复杂多变的比赛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平衡的心态,以及如何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世界观。
意志作为一种主观情感,在认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它与情感生成和认识过程是一对共同体,统一于运动技能的习得中。只有当认识的主体人与自身需要之间产生关联时,才会诱发人之情感,随着情感体验的日渐弥深,情感逐渐形凝聚成为意志,从而促使主体积极性和能动性发挥到最大,促进了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完善。在这一系列过程当中教练员和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美国Wales大学Tim. Woodman和Lew.Hardy[2]通过对参加奥运会的十名运动员进行的个案研究,把运动员的个人因素,如伤害因素、目标取向和个人期望与其所在的环境因素,如团队气氛、支持网络、角色感和交流因素进行关联研究,发现个人情感与意志的形成与所在的团队环境呈显著相关,其中起主导角色的是教练/老师以及他们的训练/教学风格。因此,在情感和意志的培养中教研员/教师必须担负起主体责任,为所有运动员/学生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尤其是青少年运动员/学生,他们正处在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发育期,各方面都非常脆弱,更应予以加倍重视。
四、小结
本文通过对体育运动中非智力因素概念的分析,把中观层面的非智力因素内涵作为研究的对象,认为从该层面出发,动机与兴趣、情感与意志是交互影响体育专业学生/运动员的最主要因素。其中动机与兴趣是一对有机联合因素,学生的社会动机取向是他们形成运动动机和运动兴趣的重要心理取向,其中关系取向、任务取向、自我认同感和运动能力认同都与动机变量和运动兴趣变量呈现显著相关性,因此在体育专业技能培养中,团队凝聚力、团队成员对该团队的认同感、团队内部的合理竞争等都是促使处于这个团队的运动员获得自我和他人认同感、成就感和社会地位的必要条件。另外,情感与意志作为体育专业学生/运动员的主观因素是影响其训练和比赛水平的主体原因,并且与他们的动机取向和兴趣取向有密切地联系,是在他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交互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研究和分析情感与意志应注意与人的智力因素相结合,并认为在情感与意志培养上教练/老师占有主导地位,因此,教研员/教师应担负起培养责任。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
摘 要 以非智力因素内涵的中观层面作为理论基点,通过对动机、兴趣、意志力和情感因素的分析认为:在体育专业技能培养中,社会动机取向和个我情感取向是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子,教练员/教师应在训练过程中对运动员/学生这两方面的取向予以重视。
关键词 非智力因素 动机取向 意志和情感 技能培养
智力因素是保证人们成功地进行认识活动和各种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它是由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和注意力等组成。非智力因素指有利于人们进行各种活动(包括学习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活动的总称,它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因素组成。智力因素受先天遗传、后天塑造等影响,而非智力因素主要受后天环境影响较大,相关的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对体育成绩的影响远远超过智力因素。因此,探索非智力因素对体育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的影响比智力因素更具有研究价值。
一、非智力因素的概念演进
关于非智力因素对人们发展作用的研究肇始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二十世纪的英美心理学界对智力的测试如火如荼,这同时亦催生了研究者对非智力因素的关注。早在1935年英国心理学家Alexander.W.P在英国心理学报上发表《智力具体与抽象》(Intelligence.concrete and abstract)一文,最早提出了“非智力因素”这一心理学范畴。从事心理测验的美国学者Wechsler.D在此启发的基础上于1940年发表了《普遍智力中的非智力因素》(Non-intellective factors in general intelligence)[1],他认为智力并非单一和独立的个人特质,智商在90-100的人往往能够表现出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而神经质者和高IQ的自闭症者却无法对周围的环境作出积极地反应。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非智力因素更具发展优势,其包含了一切情感和意欲表达得行为能力。1950年他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American Psychologist)发表的《认知、意欲和非智力的智慧》(Cognitive.conative.and non-intellective intelligence)[1]专门对非智力这个术语进行了阐释,认为普通智力不简单地等同于人类的智慧能力的向量和,还应包含诸多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气质和人格因素,其中人格因素又包含先天性、认知能力和情感因素,这两种因素相互交互融合形成了人的智能总和。至此,非智力因素正式成为心理科学研究的公认概念。
我国研究者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始于教育实践过程中“开发智力”的需要。继吴福元于1981年首次提出“非智力因素”之后,我国心理学史和教育心理学的创立者之一,燕国材教授[1]也随后撰文《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指出非智力因素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意义。至此,关于非智力因素的探讨,尤其是关于“非智力因素”的内涵与外延、构成与功能、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及量化研究方面,引起了我国心理学和教育学界的广泛关注。
但是到目前为止,有关“非智力因素”的概念范畴国内学术界并未达成一致意见,燕国材教授从两个层面对其进行了表述;第一个层面就是一切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的总称即为非智力因素,也即宏观层面;第二个层面为意向活动在其向客观世界的意向性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是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亦可称为中观层面;在微观层面可分为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信心、责任心、自我认同等等[1]。林崇德教授在David.Wechsler“智能和非智能交互”理论的基础上则把非智力因素阐述为智力能力之外,但又同时与智力活动发生交互作用的所以心里因素,其中包括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取向和气质性格[ ]。本文着重从中观层面,针对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在非智力因素的交互作用中对体育专业的技能培养展开分析。
二、体育运动中非智力因素的相关分析
(一)动机与兴趣相关分析
目前针对非智力因素的直接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体育运动中的非智力因素的相关论文数量较少,但事实上在非智力因素概念内涵的中观层面,即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与体育运动技能的关系研究非常之多。研究者普遍认为运动动机与兴趣是催生参与者主动提高运动技能的直接动力,而对体育参与者来说社会动机取向是引发他们分离拼搏的主体动因。美国研究人员McCullagh和Matzkanin等人的一项报告表明,参与体育运动的青年人大多是因为社会交往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包括建立友好的社会关系、加入某个团队和突出社会角色等[2]。Scanlan等研究者同时还指出,像交友机遇、社会认同感和家庭压力等社会因素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了青年人的参与度[2]。Brustad和Duncan等还进一步认为,与双亲、教练和同伴的社会互动程度都已经于青年人的体育运动经历相互关涉[2]。体育运动首先意味着参与,因为其本身就是提供人际交往和与他人建立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虽然体育运动的参与者有很多各自不同的社会角色,但研究者倾向于强调青年运动员与体育技能形成有关的体育动机的建立,例如身体感知能力和自我目标取向来作为深入了解青年人动机的基础。
关于运动动机的目标取向当前有两类研究范式。其中一种社会目标取向理论强调交互经验,认为这种心理取向与需要时可获得必要帮助的心理和积极地学校生活态度有密切的关联(Ryan.Hicks.& Midgley.1997)。这种目标取向集中表现在发展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获得积极地社会经验中,是该取向理论的一个典型例证。这样一类个体总倾向于参加体育运动,目的就是为了取得与其他个体间更多的社会交流机会和建立并发展人际关系的机会。对他们而言,体育运动仿佛就是社会活动本身。他们有可能乐于获得一种在参与体育运动时所产生的社会活动机会和人际交往的体验。 另外一种社会目标取向理论则强调一个人通过与其他人交往获得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可度。该理论认为感到威胁感而寻求帮助的心理和更为消极的学校生活态度具有关联性(Anderman.1999;Ryan et al.1997)。此目标取向,如社会认同度、社会接纳度和社会地位都是社会认同取向的同类例证。该类个体具有通过体育活动获取例如社会地位、重要人物的认可度和社会认同等的潜在倾向。这意味着参与体育运动的目标就在于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和获得什么样的社会评价。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很可能会是为加入一个有名气的团队或获得他人的认可度。
无论参与者的视角是怎样的,寻求机会与他人亲密无间的社会关系或确立自我的社会角色及自我认同感都是体育运动行为中的内在感受。因此,社会动机取向论可以给研究者一个更容易理解导致人们乐于以运动参与者的身份参加体育运动的动机和心理过程。
(二)情感与意志分析
情感和意志对体育运动的参与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Hanin和Lane[2]等人认为无论是从客观的还是主观因素来看都是影响运动员发挥的主要因素。在主观方面,有研究者认为与运动员环境交互关系最密切的因素就是感知能力的应对,它与亲近、逃避、自我关注反应以及交互关注行为倾向有相关性(Green&Sedikines.1999)。这些都是了解运动员行为和促进运动成绩提高以及运动员心理健康的重要信息。
大量相关研究表明,竞赛焦虑是导致运动员出现比赛失常甚至发生Choking的重要原因。当前的部分文献表明,有三种潜在问题的来源与运动员的焦虑指标呈单一相关性,即情感状态。事实上,与运动员情感经历相关的事实并不能完全地和精确地描述或减少焦虑症状。Frijda认为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主观性回应是动态和复杂的状态,不止被一种单一的情感因素包围[3]。其竞赛焦虑能够被特殊的评价机制(损伤、挑战或威胁机制),行为倾向(亲近、逃避、自我或外部注意)以及被各种各样的情境和个人因素所缓解(例如个人意志)(Cerin. Szabo.Hunt.&Williams.2000)。
在赛场上,状态焦虑往往是复杂和多变的情绪状态,Jones和Hanton 2001年的一项对于竞赛焦虑的认知功能的研究发现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情绪直接存在显著相关,Lane和Terry[2]指出焦虑状态被恐惧、悲伤、负罪感、羞怯感、自我敌意和挫折感等逃避型反应和行为倾向所控制;与之相反的是主动缓解恐惧、快乐应对或外部引导愤怒情绪等交互式的行为引导,能在主客观两个层面帮助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因而情感和意志不能作为独立的因素进行分析,它们二者是紧密联系的。稳定性情感能很好地避免运动员焦虑情绪的产生和蔓延,更是发挥最佳技能水平的保障,强大地个人意志可以成为缓解情感波动所造成的焦虑的有效机制,与此同时,社会目标取向(动机取向和兴趣)与之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我国体育心理学学者张力为教授认为,多维焦虑理论有忽视社会焦虑的倾向。而运动员在赛前经历的社会期待,往往对其比赛发挥产生着重要的影响[2]。
三、体育专业技能培养中非智力因素的分析
(一)动机与兴趣的培养
当今运动训练中教练员和运动员自身更加注重竞赛技能的培养与提高,对运动兴趣本身缺乏相应的培植,因而很多运动员因长期从事重复性技能和体能训练以及高强度、高密度地比赛活动产生了严重地运动心理疲劳甚至是心理耗竭,郭玉江[2]经过研究得出结论认为:“男运动员运动心理疲劳因子得分均高于女运动员;18岁以上的优秀运动员心理疲劳因子得分均高于18岁以下的优秀运动员;一级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各项因子得分比一级以上和一级以下的要高,情绪/体力耗竭及运动负评价三者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可以推断出随着运动年限、运动员年龄和运动等级的不断提升,运动员的运动动机和兴趣逐渐下降,这无疑为体育专业技能的可持续性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研究者严蓓在《游泳运动员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激发与培养》中指出:随着游泳运动比赛竞争的白热化,高水平运动员之间如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差异性日趋减小。比赛实践表明,高水平的大赛,绝不仅仅是运动员的身体条件与技战术水平的对决,更是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的尖峰角逐。因此激发和培养运动员的兴趣,挖掘其运动潜能是体育专业技能培养的前提保障。
美国体育心理学者Justine B. Allen对运动动机和兴趣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他以参与运动者的社会目标取向作为切入点,调查了100个参与体育运动的青少年女性,详细分析了她们的关系取向、任务取向、自我认同感和运动能力认同与动机之间的关系。结论认为:青少年感觉自己参与到某个团队中后,团队的任务、同伴的认可、赢得他人的关注与喝彩以及在运动中超越其他人都使得他们变得更加积极努力。他们感觉他们自己已经属于该项体育运动了,并在其中提升了自己的运动技能和参与兴趣。关系取向、任务取向、自我认同感和运动能力认同都与动机变量和运动兴趣变量呈现显著相关性。另外,社会地位取向维度下的关系取向和社会认同、自我认同与运动兴趣未呈现显著相关性[2]。
基于以上研究,笔者认为在体育专业技能培养中,团队凝聚力、团队成员对该团队的认同感、团队内部的合理竞争等都是促使处于这个团队的运动员获得自我和他人认同感、成就感和社会地位的必要条件。在此条件下运动员不仅满足了安全的需要,还满足了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避免运动心理疲劳和心理耗竭的有效方法,更是通过培养运动兴趣更快、更优的形成运动技能的有效手段。
(二)情感与意志的培养
前文引述部分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认为:运动员的竞赛焦虑能够在恰当的评价机制,如损伤机制、挑战机制和威吓机制,个我的行为倾向,如亲近倾向、逃避倾向、内部和外部注意,以及被恰当的环境或个人意志所缓解和释放(Cerin,Szabo,Hunt,&Williams.2000)[2]。因此面对赛场的复杂环境,运动员必须有多种方法或途径释放多维焦虑情绪,达到最佳竞技状态。这主要取决于运动员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机体内部各系统功能(肌肉、骨骼、神经反射等)的和谐积聚,换而言之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技战术水平与内部状态形成一种内稳平衡,神经系统调节达到一定的兴奋程度。 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下,运动员的情绪往往呈现出不稳定的多维状态,作为自我内部稳态的重要组成因素,情绪能否处于相对单一稳定的曲线决定了技战术水平是否得以完全发挥。因而意志是非智力因素中对运动员影响最为显著地因素之一,那么如何在同等技战术训练条件下对从事体育专业运动的学生进行意志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当前运动训练学中涉及意志力培养的方法主要有:强化运动员目标取向的内部动机、训练困难逐步增大、使用恰如其分的奖惩措施、对运动员进行积极地心理暗示和引导运动员建立正确地归因方式等。这些措施是为了培养作为运动员的学生怎样摆正自己在团队中和自我心中的位置,如何应对和承受比赛失败的结果,如何在紧张激烈的训练和复杂多变的比赛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平衡的心态,以及如何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世界观。
意志作为一种主观情感,在认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它与情感生成和认识过程是一对共同体,统一于运动技能的习得中。只有当认识的主体人与自身需要之间产生关联时,才会诱发人之情感,随着情感体验的日渐弥深,情感逐渐形凝聚成为意志,从而促使主体积极性和能动性发挥到最大,促进了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完善。在这一系列过程当中教练员和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美国Wales大学Tim. Woodman和Lew.Hardy[2]通过对参加奥运会的十名运动员进行的个案研究,把运动员的个人因素,如伤害因素、目标取向和个人期望与其所在的环境因素,如团队气氛、支持网络、角色感和交流因素进行关联研究,发现个人情感与意志的形成与所在的团队环境呈显著相关,其中起主导角色的是教练/老师以及他们的训练/教学风格。因此,在情感和意志的培养中教研员/教师必须担负起主体责任,为所有运动员/学生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尤其是青少年运动员/学生,他们正处在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发育期,各方面都非常脆弱,更应予以加倍重视。
四、小结
本文通过对体育运动中非智力因素概念的分析,把中观层面的非智力因素内涵作为研究的对象,认为从该层面出发,动机与兴趣、情感与意志是交互影响体育专业学生/运动员的最主要因素。其中动机与兴趣是一对有机联合因素,学生的社会动机取向是他们形成运动动机和运动兴趣的重要心理取向,其中关系取向、任务取向、自我认同感和运动能力认同都与动机变量和运动兴趣变量呈现显著相关性,因此在体育专业技能培养中,团队凝聚力、团队成员对该团队的认同感、团队内部的合理竞争等都是促使处于这个团队的运动员获得自我和他人认同感、成就感和社会地位的必要条件。另外,情感与意志作为体育专业学生/运动员的主观因素是影响其训练和比赛水平的主体原因,并且与他们的动机取向和兴趣取向有密切地联系,是在他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交互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研究和分析情感与意志应注意与人的智力因素相结合,并认为在情感与意志培养上教练/老师占有主导地位,因此,教研员/教师应担负起培养责任。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