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一主体参与型”初中数学教学初探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e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一主体参与型”教学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设置精巧的问题和设计实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给予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是实施“探究一主体参与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探究一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3-0015-01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初中数学教学深受影响,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度比较低。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探究一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探究一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从而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一主体参与型”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效达成素质教育目标。现笔者谈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一主体参与型”教学的几点策略。
  一、设置精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
  思维通常是从问题或者疑问开始的,这就给了我们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启示:在教学活动中应设置精巧的问题。精巧的问题,就是要求问题比较奇特,难度适中,富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去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例如,在讲授“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时,教师可设置问题:小明在春节时,收到一条祝福短信,并且附带说明一个小时内要发送给其他四个人,之后收到短信的人也被告知在一个小时之内要转发给其他四人……问:在24小时之内将会有多少人收到小明的这一条祝福短信?(在这里,假设收到短信的人不重复)通过设置这一精巧问题,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并制造了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给予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
  “探究一主体参与型”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具体来说,就是给予学生积极发言、主动讨论、交流信息的机会,让学生能够表达自我,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布置讨论的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通过集体推荐或竞争的方式产生代表,在课堂上发表观点,若认为代表的观点不全面,其他小组同学可以补充发言。在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情况应进行指导性的评价与总结。教师在这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设计问题,启发与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鼓励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上面。
  例如,在教学《几何图形》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长方形、三角形、梯形、正方体等图形的形状,教师可设计一个形象生动的话题讨论活动,如用多媒体展示用刀去割橙子(割两刀)的画面,让学生猜想将会出现什么图形,然后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交流,讨论之后叫小组推选代表,在讲台上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与交流,学生猜想所出现的截面图形,并说出这些图形的主要特征。这样,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能表现自我,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
  三、设计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初中生比较好动,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为了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欲望,教师应设计实验探究活动。这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实践能力获得了锻炼,也活跃了思维。同时通过动手实践,学生也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三角形全等的SAS判定公理”时,为了促进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教师事先可以让学生准备钉子、剪刀、纸板、铁丝、绳子等物品,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找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工具进行实验操作,他们用笔在纸板上画一个三角形,并把它剪下来。之后,再思考该如何剪下第二个三角形,使之与第一个三角形重合。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知道了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公理:两条边与对应的夹角相等。这一个实验,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自然能激发他們主动去探究知识,积极参与活动,有效实现了教学目标。
  (特约编辑安平)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培养目标,教师要努力让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提出者,同时也让他们成为问题的评价者和选择者,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关键词]高中物理;问题意识;转变当前,高中物理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要做好这项工作,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以下两个转变,提高教学实效。一、让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提出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成败。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教学效果的得失成败,反思课堂环节的机敏睿智,反思问题设置的科学合理性。文章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教学反思。[关键词]物理;效能;反思;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以看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但要思考教什么,怎
[摘要]高中生进入高二将面临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一选科,包括是否要选择化学作为高考学科。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从职业生涯规划、学科能力、兴趣特长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选科指导。[关键词]选修;选考;高中化学;指导江苏高考方案要求高二开始分科、选科,许多学生通常依据高一学年的期末考试成绩和对化学实验的兴趣选修了化学学科,可是随着选修模块难度的增加和实验课的减少,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也逐渐减少,上高三后随着知识的拓
[摘要]生本理念的本质是立足于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传统的“师本教育”压抑了学生天性和创造力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化学素养的提升。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该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转变,开展展示型教学,构建探究式教学,设计实践型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关键词]生本理念;初中化学;高效教学“教师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在新型教学
[摘要]以《种群的特征》教学为例,通过架设知识与生活的桥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初步探寻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组织实施策略。[关键词]现实生活;联系;高中生物;种群特征;种群密度按常理来说,生物课程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应该为广大学生所喜爱,但在长期生物教学中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究其原因是,很多高中生物教学的内容太过抽象或微观,加上教师教学时常局
[摘要]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乐学生物,但乐学并不等于会学,教师应不断探寻生物高效教学策略,以打造生物高效课堂。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以教促学,突出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学习及讨论探究,进而实现高效教学。[关键词]高效课堂;高中生物;细胞增殖生物作为普通高中的一门学科,因其知识性与趣味性并存,很受学生喜爱,学生也都乐于学习生物。但乐学并不等于会学,生物知识的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鉴
[摘要]“光合作用的过程”是《光合作用》一课的重点内容,教学时若能把握学情,实施有效引导,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进而打造高效课堂。[关键词]学情;高效课堂;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苏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1的一节内容,也是我参加赛课的课题,其教学重点是“光合作用的过程”。拿到这个课题,我既高兴又有些担忧,高兴的是这节课我此前已多次教学,十分熟悉;担忧的是如何在固定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突破。在之前
[摘要]模型构建不仅能有效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而且也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生物概念,充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应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引导学生进行模型构建,从而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词]核心素养;模型构建;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生物学核心素养主要包含四个要素:生命观念、理
揭示思维过程 寻找通法通則
變“错”为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