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人文素养和发展性德育理念入手,剖析了目前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式微,重工具理性,轻价值需求的困境,进而从发展性德育理念入手,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觉醒,找到人文素养教育困境的破解之道。通过更新理念,“分层分阶段”培养,利用多种教育载体,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从而实现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关键词:发展性德育;高职学生;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6-25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5-0012-02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建议书》指出,技术与职业教育是负责任公民的准备,要注重培养价值观、道德准则和态度。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同时,也为高校教育体制和学生教育管理机制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2014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第十六条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人文素养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体现了作为个体的人对人文知识的了解、认同和实践,人文素养的具备能在认知的基础上将人文知识与精神内化于心,形成相对稳定的气质、思维方式和个人修养,从而实现人的终极发展。
在高校扩招与改革的双重背景之下,发展规模、教育理念和规划目标等方面均呈现出新变化。高职院校正处于内涵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一特殊时期,仍然存在重技术轻人文,重工具理性轻价值需求,人文精神培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缺位的现象。
一、现实困境:人文素养教育日渐式微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以应用型专业为主,学校更注重专业教育,扩学校规模,建特色专业,出社会效益成为这类高校的追求。诚然,在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中,专业建设至关重要,但是,校園文化底蕴同样不可缺失。 由于受到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历史发展影响,高职院校存在着人文教育式微的现象。
(一)人文素养教育理念滞后,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从理念上进行顶层设计,真正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激发出学生的内在需求,才能真正让人文素养教育深入人心。当前“90后”高职大学生普遍具有兴趣广泛、乐于挑战、个性突出等特点,同时,又存在缺乏独立性、心理脆弱、人际交往存在障碍等问题。高职院校大学生又是特点很鲜明的一个群体,其思想特点也表现出特有属性,主要表现在个人理想和现实存在差距下的失落与迷茫,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不强,自我评价存在偏差等问题。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重工具理性,轻价值需求
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导致有些院校、教师认为,只要教会学生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就能促进学生就业。因而在课程设置上,专业技能课程占主导,甚至将人文素养教育课程放到可有可无的位置。这种偏重工具理性,忽略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需求和精神追求的观念和做法,极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各种西方思潮涌入校园的概率,导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行为失范、道德滑坡、精神空虚等,增加了高校各种突发事件和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这就更需要教师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
(三)教育管理队伍人文素质薄弱,文化底蕴仍需加强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教育,然而由于专业特性、个人人文修养等原因,高职教师队伍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相关人文知识功底不够深厚。只有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具备较强的文化底蕴,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给予学生指导,产生言传身教的效果,从而增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在组织保障方面,高职院校的人文素养教育合力还没有完全形成,“三全”育人的机制还需完善,多部门对人文素养教育的观点没有达成共识,相互协调配合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破解之道:遵循发展性德育理念,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在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式微的现状下,只有追本溯源,还原教育的本真状态,真正从学生的终极发展和自由成长出发,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才能真正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遵循发展性德育理念。“发展性德育”是由我国学者朱小蔓提出的,这一理念以人的发展为目的,注重发挥人的主动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及与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发展性德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的目的是一样的,两者都是为了实现人的终极发展,因此,可以也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指导和应该遵循的规律。同时,这也是时代进步、学校发展和学生需要的体现。
(一)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为高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这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创新发展,激发机制活力,实现每一个学生的终极发展。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等全新表述,也为发展性德育理念下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提供了支持。
(二)“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应有之举
发展性德育要求教师在德育过程中以发展人为目的,注重人的主体觉醒和发展过程,注重情感引导。这也是人文素养教育中需把握和付诸实践的理念。只有在人文素养中真正地做到为了学生的终极发展而努力,才能将人文素养深入学生的内心,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高职学生内心渴盼人文关怀
高职院校学生不仅是人文素养教育的对象,更是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力量。由于成长经历、专业学习、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一群体的思想、行为特点也不一样。这一群体的独特性使得他们在内心渴望关注其终极发展的教育与服务,而不是说教和管理。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特性揭示了发展性德育理念指导下的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实现路径: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形成“三全育人”合力
(一)遵循发展性德育理念,“全员育人”
发展性德育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主体觉醒,因而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的共同参与,形成“四位一体”全员育人的格局。
首先,需要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通过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无论是人文社科类课程还是专业技术类实践,教师都可以在教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向学生传达人文知识和精神,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独立思想和批判精神,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学校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课下的朋辈互助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由人文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人文素养教育的主动参与者甚至是推广者。再次,家长在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的教师和管理者在设计家校活动或者联系学生家长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家长有意无意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和督促。最后,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社会尤其是合作企业、实习基地等单位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至关重要。企业在实习培训中适当引入人文素养提升的相关内容,学生更容易信服和付诸实践。
(二)实行“分层分阶段”培养,“全过程育人”
由于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和专业知识水平等都有着差异,因而在人文素养教育上也应该分层、分阶段,实现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育人。高职学生入学时,由于存在着新生适应等普遍问题,因而这个阶段的人文素养教育侧重于人文知识的认知、职业认知、心理适应、自我认知和角色定位等内容,让高职学生对于大学生活和基本的人文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这个阶段,更多地侧重于“认知”。
到了大二年级后,学生对大学生活和职业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后,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式教学和师生互动等活动来将认知升华为情感认同。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专业课学习、通识课学习、岗位实践等方式来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相关知识内化于学生的内心。进入大三年级后,学生面临毕业、找工作的压力,这一时期的人文素质教育就应该通过帮助学生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例如通过生涯规划与指导、就业指导等形式来帮助学生进行明晰的自我定位和职业定位。在这三个阶段中,教师都应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从而助其实现终极发展。
(三)利用多种教育载体,实现“全方位育人”
由于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以及“95后”甚至是“00后”学生的特有属性,教师在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利用多种丰富的教育资源,依托不同的平台和载体,提高人文素养教育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首先,做好制度建设,发挥顶层设计的“指挥棒”作用。例如,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中,给予人文素养方面的引导和加分。在课程设置和毕业条件中,加入“读百部书、看百部电影”、听人文社科讲座等第二课堂学分的内容,通过这些制度,引导学生主动去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其次,發挥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实习等形式,以调研报告、实习报告等成果来督促学生积极实践,提升素养。同时,还可以通过志愿活动、义工活动等具体的实践形式,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担当精神和爱国情怀。
再次,还应注重利用新媒体手段,创新人文素养教育的方式、方法。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加强人文知识的宣传与传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漫画、话剧来体现人文精神。也可以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特色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实践。
总之,只有在发展性德育理念的指导下,注重学生的需求,聆听学生的内心,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最终实现人的终极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远清,阎志坚.论文化素质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黄道平.从人才培养模式入手强化职业人文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9(8):80-81.
关键词:发展性德育;高职学生;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6-25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5-0012-02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建议书》指出,技术与职业教育是负责任公民的准备,要注重培养价值观、道德准则和态度。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同时,也为高校教育体制和学生教育管理机制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2014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第十六条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人文素养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体现了作为个体的人对人文知识的了解、认同和实践,人文素养的具备能在认知的基础上将人文知识与精神内化于心,形成相对稳定的气质、思维方式和个人修养,从而实现人的终极发展。
在高校扩招与改革的双重背景之下,发展规模、教育理念和规划目标等方面均呈现出新变化。高职院校正处于内涵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一特殊时期,仍然存在重技术轻人文,重工具理性轻价值需求,人文精神培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缺位的现象。
一、现实困境:人文素养教育日渐式微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以应用型专业为主,学校更注重专业教育,扩学校规模,建特色专业,出社会效益成为这类高校的追求。诚然,在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中,专业建设至关重要,但是,校園文化底蕴同样不可缺失。 由于受到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历史发展影响,高职院校存在着人文教育式微的现象。
(一)人文素养教育理念滞后,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从理念上进行顶层设计,真正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激发出学生的内在需求,才能真正让人文素养教育深入人心。当前“90后”高职大学生普遍具有兴趣广泛、乐于挑战、个性突出等特点,同时,又存在缺乏独立性、心理脆弱、人际交往存在障碍等问题。高职院校大学生又是特点很鲜明的一个群体,其思想特点也表现出特有属性,主要表现在个人理想和现实存在差距下的失落与迷茫,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不强,自我评价存在偏差等问题。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重工具理性,轻价值需求
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导致有些院校、教师认为,只要教会学生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就能促进学生就业。因而在课程设置上,专业技能课程占主导,甚至将人文素养教育课程放到可有可无的位置。这种偏重工具理性,忽略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需求和精神追求的观念和做法,极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各种西方思潮涌入校园的概率,导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行为失范、道德滑坡、精神空虚等,增加了高校各种突发事件和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这就更需要教师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
(三)教育管理队伍人文素质薄弱,文化底蕴仍需加强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教育,然而由于专业特性、个人人文修养等原因,高职教师队伍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相关人文知识功底不够深厚。只有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具备较强的文化底蕴,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给予学生指导,产生言传身教的效果,从而增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在组织保障方面,高职院校的人文素养教育合力还没有完全形成,“三全”育人的机制还需完善,多部门对人文素养教育的观点没有达成共识,相互协调配合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破解之道:遵循发展性德育理念,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在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式微的现状下,只有追本溯源,还原教育的本真状态,真正从学生的终极发展和自由成长出发,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才能真正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遵循发展性德育理念。“发展性德育”是由我国学者朱小蔓提出的,这一理念以人的发展为目的,注重发挥人的主动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及与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发展性德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的目的是一样的,两者都是为了实现人的终极发展,因此,可以也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指导和应该遵循的规律。同时,这也是时代进步、学校发展和学生需要的体现。
(一)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为高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这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创新发展,激发机制活力,实现每一个学生的终极发展。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等全新表述,也为发展性德育理念下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提供了支持。
(二)“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应有之举
发展性德育要求教师在德育过程中以发展人为目的,注重人的主体觉醒和发展过程,注重情感引导。这也是人文素养教育中需把握和付诸实践的理念。只有在人文素养中真正地做到为了学生的终极发展而努力,才能将人文素养深入学生的内心,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高职学生内心渴盼人文关怀
高职院校学生不仅是人文素养教育的对象,更是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力量。由于成长经历、专业学习、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一群体的思想、行为特点也不一样。这一群体的独特性使得他们在内心渴望关注其终极发展的教育与服务,而不是说教和管理。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特性揭示了发展性德育理念指导下的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实现路径: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形成“三全育人”合力
(一)遵循发展性德育理念,“全员育人”
发展性德育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主体觉醒,因而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的共同参与,形成“四位一体”全员育人的格局。
首先,需要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通过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无论是人文社科类课程还是专业技术类实践,教师都可以在教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向学生传达人文知识和精神,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独立思想和批判精神,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学校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课下的朋辈互助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由人文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人文素养教育的主动参与者甚至是推广者。再次,家长在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的教师和管理者在设计家校活动或者联系学生家长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家长有意无意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和督促。最后,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社会尤其是合作企业、实习基地等单位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至关重要。企业在实习培训中适当引入人文素养提升的相关内容,学生更容易信服和付诸实践。
(二)实行“分层分阶段”培养,“全过程育人”
由于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和专业知识水平等都有着差异,因而在人文素养教育上也应该分层、分阶段,实现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育人。高职学生入学时,由于存在着新生适应等普遍问题,因而这个阶段的人文素养教育侧重于人文知识的认知、职业认知、心理适应、自我认知和角色定位等内容,让高职学生对于大学生活和基本的人文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这个阶段,更多地侧重于“认知”。
到了大二年级后,学生对大学生活和职业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后,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式教学和师生互动等活动来将认知升华为情感认同。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专业课学习、通识课学习、岗位实践等方式来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相关知识内化于学生的内心。进入大三年级后,学生面临毕业、找工作的压力,这一时期的人文素质教育就应该通过帮助学生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例如通过生涯规划与指导、就业指导等形式来帮助学生进行明晰的自我定位和职业定位。在这三个阶段中,教师都应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从而助其实现终极发展。
(三)利用多种教育载体,实现“全方位育人”
由于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以及“95后”甚至是“00后”学生的特有属性,教师在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利用多种丰富的教育资源,依托不同的平台和载体,提高人文素养教育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首先,做好制度建设,发挥顶层设计的“指挥棒”作用。例如,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中,给予人文素养方面的引导和加分。在课程设置和毕业条件中,加入“读百部书、看百部电影”、听人文社科讲座等第二课堂学分的内容,通过这些制度,引导学生主动去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其次,發挥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实习等形式,以调研报告、实习报告等成果来督促学生积极实践,提升素养。同时,还可以通过志愿活动、义工活动等具体的实践形式,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担当精神和爱国情怀。
再次,还应注重利用新媒体手段,创新人文素养教育的方式、方法。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加强人文知识的宣传与传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漫画、话剧来体现人文精神。也可以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特色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实践。
总之,只有在发展性德育理念的指导下,注重学生的需求,聆听学生的内心,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最终实现人的终极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远清,阎志坚.论文化素质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黄道平.从人才培养模式入手强化职业人文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9(8):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