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
为了避免认识上的混乱,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有逐一加以辨析的必要。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扭转了我国学科课程在学校一统天下的局面。从课程编制原理的角度看,“分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编制模式,构成了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但两者在整个课程架构中不是彼此割裂,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师生既可以组织同“分科学习”完全无关的主题展开“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组织同“分科学习”交叉重叠的主题展开“综合实践活动”。只要是师生想探究的主题,即便同学科内容交叉重叠,同样具有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只有摆脱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才能认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活动课程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活动课程具有历史上的连续性,人们很容易将二者混同。比较而言,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独立的课程形态,其活动过程体现出明显的探究性,而活动课程却具有较强的依附性、经验性,很多时候与德育相联系,没有系统的计划、管理与评价,有时还作为学科课程的补充,表现为课外活动。综合实践活动都是对过去各种活动课程实践的一种深化和超越。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兼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性质的一种课程形态,具有独特的功能和相对独立性。一方面,它作为国家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整体结构中,改变了以往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状况;另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本地区、本校的课程资源情况,因而必然体现地方和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从课程独立性的角度可分为两种,一是学校完全独立开发的课程,所有的课程成分都是新开发的,二是对国家课程的再开发,包括对国家课程材料的选择、拓展、加深或整合;从课程形态来分,校本课程既可以是学科课程,也可以是活动课程。由此看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存在差异,同时在很多方面又有交叉,可以协调起来实施。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以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为知识背景,通过学科渗透方式,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多样化的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开展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样性综合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既把学生校内的学习活动同校外生活相结合,又把学生的主观需要和兴趣密切统一的整体化课程。该课程以创新、综合、实践、发展为主线,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发展目标构建知识模块,使学生通过知识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获得积极的、创造的人格发展与素质优化。
二、具有代表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模式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课的开设可以以学科延伸式、自主课题式、项目引导式为主。
1.学科延伸式
学科延伸式是指以学科为基点,延伸开去,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运用于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实践模式。这一模式中,课程内容虽然也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但还是相对侧重于某个学科。这一类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显然与一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标准定义不符,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各门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难将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一般综合实践活动截然分开。很多时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选题就直接来源于学科内容的启发,由此拓展延伸开去,就形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专题。
2.自主课题式
这一模式的采用在当前的中小学中最为普遍,所谓自主课题式就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题,然后几个学生形成一个课题组,围绕课题展开研究,邀请相关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最后,课题组成员进行研究成果的汇报交流,并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项目引导式
所谓项目引导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活动为载体,通过师生之间的亲密合作来解决跨专业问题的教学活动形式。项目引导教学模式往往通过某一项目的确立、计划、实施和评价为主线来组织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学生的亲身实践、自主探究为主的基本特征。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在新课程改革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综合实践活动追求的核心价值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等。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以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为知识背景,通过学科渗透方式,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多样化的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开展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样性综合活动。
为了避免认识上的混乱,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有逐一加以辨析的必要。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扭转了我国学科课程在学校一统天下的局面。从课程编制原理的角度看,“分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编制模式,构成了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但两者在整个课程架构中不是彼此割裂,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师生既可以组织同“分科学习”完全无关的主题展开“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组织同“分科学习”交叉重叠的主题展开“综合实践活动”。只要是师生想探究的主题,即便同学科内容交叉重叠,同样具有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只有摆脱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才能认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活动课程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活动课程具有历史上的连续性,人们很容易将二者混同。比较而言,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独立的课程形态,其活动过程体现出明显的探究性,而活动课程却具有较强的依附性、经验性,很多时候与德育相联系,没有系统的计划、管理与评价,有时还作为学科课程的补充,表现为课外活动。综合实践活动都是对过去各种活动课程实践的一种深化和超越。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兼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性质的一种课程形态,具有独特的功能和相对独立性。一方面,它作为国家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整体结构中,改变了以往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状况;另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本地区、本校的课程资源情况,因而必然体现地方和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从课程独立性的角度可分为两种,一是学校完全独立开发的课程,所有的课程成分都是新开发的,二是对国家课程的再开发,包括对国家课程材料的选择、拓展、加深或整合;从课程形态来分,校本课程既可以是学科课程,也可以是活动课程。由此看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存在差异,同时在很多方面又有交叉,可以协调起来实施。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以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为知识背景,通过学科渗透方式,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多样化的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开展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样性综合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既把学生校内的学习活动同校外生活相结合,又把学生的主观需要和兴趣密切统一的整体化课程。该课程以创新、综合、实践、发展为主线,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发展目标构建知识模块,使学生通过知识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获得积极的、创造的人格发展与素质优化。
二、具有代表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模式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课的开设可以以学科延伸式、自主课题式、项目引导式为主。
1.学科延伸式
学科延伸式是指以学科为基点,延伸开去,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运用于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实践模式。这一模式中,课程内容虽然也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但还是相对侧重于某个学科。这一类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显然与一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标准定义不符,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各门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难将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一般综合实践活动截然分开。很多时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选题就直接来源于学科内容的启发,由此拓展延伸开去,就形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专题。
2.自主课题式
这一模式的采用在当前的中小学中最为普遍,所谓自主课题式就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题,然后几个学生形成一个课题组,围绕课题展开研究,邀请相关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最后,课题组成员进行研究成果的汇报交流,并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项目引导式
所谓项目引导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活动为载体,通过师生之间的亲密合作来解决跨专业问题的教学活动形式。项目引导教学模式往往通过某一项目的确立、计划、实施和评价为主线来组织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学生的亲身实践、自主探究为主的基本特征。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在新课程改革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综合实践活动追求的核心价值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等。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以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为知识背景,通过学科渗透方式,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多样化的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开展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样性综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