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跨中线切口在对冲性额颞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

来源 :广东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anhui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改良跨中线切口扩大额颞大骨瓣在对冲性额颞颅脑损伤手术中应用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经头颅CT检查明确诊断为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的患者分为改良手术组(22例)和标准手术组(24例)。改良手术组采取的手术方法为单侧额颞顶开颅,切口起自患侧耳屏前1 cm、颧弓上缘,向上绕耳后上方延至顶结节后转向顶与中线相交,止于对侧额部旁3 cm、发际缘。分别于额骨颧突后、颞骨鳞部、靠中线额部各钻1孔,用铣刀锯开骨瓣减压,于骨窗底部平颅前、中窝彻底清除血肿及坏死的脑组织。标准手术组手术方法为: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切口,切口终点位于同侧额部发际缘,前额钻孔尽可能靠近额部,颅内手术操作同改良手术组。按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OS)分级标准,分为预后良好(包括良好和中残)、不良(中残和植物生存)和死亡。结果术后复查CT,改良手术组中,中线移位基本恢复者18例(81.8%),改善者4例(18.2%);标准手术组24例中,中线移位基本恢复者16例(66.7%),改善者8例(33.3%)。改良手术组术后并发颅内血肿3例(13.6%),标准手术组6例(25.0%)。本组46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2.2年,改良手术组和标准手术组中预后良好、不良、死亡分别为14、6、2例和11、8、5例。结论额颞对冲伤手术中,采用改良跨中线切口开颅减压术可以使手术部位暴露更好,减压更充分,提高颅内血肿的清除率,具有明显优越性,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PN)、早期肠内营养(EEN)联用早期肠外营养(EPN)或其联用晚期肠外营养(LP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150例SAP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50例患者全
常识性课文教学时,不仅要关注常识性文本特征,引导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历史地理等知识,培植科学精神,更要立足学科本位,学习并掌握文本独特的语言艺术,这样常识性文本才能真正发挥其
谢逸豪行书取法甚高,个性鲜明,成就斐然。谢逸豪对书法艺术的自觉追求、独特的个性特点以及深厚的学术底蕴形成了谢逸豪行书艺术具有放逸雄奇的审美理想、文人风骨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