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量与质量的管理构成了销售过程的管理,它们得到保证也就使得销售结果有了保证,两者的合力是积的关系,而非和的关系,所以只有把两者协调管理好,团队业绩才能先稳后升,乃至倍数超越。
2Q管理是把握销售过程的两个关键因素:数量(quantity)与质量(quality),目的是将复杂的销售业务管理变得简单起来,由结果导向的销售管理转向过程导向管理。数量就是确保每天接待或拜访客户的数量要求:质量就是保证数量的有效性和推进性。把握住这两个要素,就能使得销售的结果成为自然。那么,2Q如何实施才能更有效?
数量
数量就是无论质量有多“高”都要坚持的数量标准,否则寻找“高质客户”不是成功的法则,也许会成为“低标准”工作的借口,甚至是失败的导火索。或是“挑三拣四”而无法专注,难以下沉,久之滋生浮躁或是“一‘叶’障目”,只是盯住些许“高质客户”,而忘乎“数量”要求,一旦少数“高质客户”出现“意外”,结果可想而知,而这种“意外”在销售工作中其实算是常事,当然“‘视野’越窄”也就越容易出“意外”:也或者“乐极而生悲”,因为客户给了个承诺、收到一个客户的款项等,得了些小成绩就兴奋地停止工作而失去完成整个计划的机会。这些都不是职业销售队伍该出现的。
数量的管理,具体来讲包含两个量,一是开源量(或叫开发量),二是跟进量(或叫过程量)。这两个数据需要我们在每天或每个销售阶段给予关注和追踪。
所谓“开源量”(开发量)就是每天或每阶段必须保证的接待或拜访的客户数量。关注它的意义在于,一是销售源的保障,即新准客户或经营客户的来源保证,使得销售力持久;其次是可以实现销售的平均法则,使当下就能发现更为高质的准客户资源,选择面广、备用客户资源更多些。多些资源,空间就更大,所以,我们的工作必须保证这一数据的充盈和延续性,既成现在又达将来。有了这个开源的意识,很多销售伙伴还会运用起像信函、广告、多发些名片、多参加些聚会沙龙等诸多方式去尽量扩大销售客源,销售人员在销售中会显得更加从容自信。
所谓“跟进量”(或叫过程量),就是在上一个数据的基础上每天或每阶段的推进工作的检查和控制。在前开发的客户数据中,掌握目前有多少客户“进阶”了,清楚地知道现在有多少正在培养经营的客户。这里可根据自己行业的销售流程阶段给予命名管理,比如可以以提交方案为命名,盘点好目前有多少已提交方案客户,或者以填写客户需求表(或登记或下单)为命名,盘点目前有多少可以跟踪经营的客户,也可以就以促成阶段为命名,盘点好手上目前有多少可以促成的客户。跟进量是一个方向性的和进度的引导和管理。同时,通过与“开源量”比例分析,也是一个对市场或者团队能力测评的有力数据。
那么两个量化数据的关系是什么呢?如果一直关注前面的开源量,就会使得销售行为停留在表面,通常大家看到的工作量很大,销售人员很敬业很辛苦,却没有结果,这就是“跟进量”关注不够。这个道理很浅显,职业的销售管理人都会用到“销售漏斗图”,对销售过程进行管控,但是在很多公司销售部用的是“销售漏斗图”,仔细看看却是个“销售葫芦图”。为什么叫“销售葫芦图”?就是像葫芦一样,中间有个细颈,如同销售过程的薄弱环节,尽管客户开发量或者接待量还是比较大的,但是没有关注和扩大“跟进量”。也许产品性能好、市场好,也许销售促成技术不错,但都被“细颈”卡住,意向客户无法到达下一步。
所以,无论是哪一天或在某个阶段,在你的“账簿”上,都要清楚地记载这两个数据,开源量(或叫开发量)和跟进量(或叫过程量),不断地关注它们的变化,并进行调适。当然,如果再加上最终的销售数据,那就是3个数据,它们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销售数据组。
质量
质量的管理细分一下包含着两个质,一是我们的质,一个是客户的质,这两个质都需要关注,不可片面关注哪一方,否则就很难得到提升或解决销售过程中的问题。
所谓“我们的质”就是我们销售人员的销售技巧、专业性职业化的水平等,比如给客户的印象、谈话技巧、引导技术、同理心运用等。同样一个客户,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销售人员,会出现两个截然不同的场面,前一个是“我们这里绝对没有这个需要,你可以离开了”,随后却又会出现的场面是“你来得正好,我们需要谈谈”。而我们听到反映比较多的是“那个客户太没素质了”、“那个客户根本就没有需求”,极少听见销售人员说“我认为他是有需求的,我自己还需要再提升”、“我得换个策略,把它的需求经营出来”,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很少关注“我们的质”。所以,我们需要不断提升我们的品质和技巧以及行销策略,以获得更广的资源和平台,适应更快速和更新的客户;需要制定自我训练和培育计划,多给自己些空间,毕竟有“老兵老油条”的“潜规则”和“唯一不变就是变”的客观规律存在,所以我们不得不学会关注“我们的质”。
所谓“客户的质”当然也就是要关注客户方的质量了。一提到客户的质,多数销售人员都会想到“比较有需求的客户”、“可以成交的客户”,认为这些才是“有质量的客户”。事实上也没有错,有需求才应该是客户,但是我们只关注了片面的一点,那就是“显性需求”,而需求还包含着“隐性需求”。所以我们关注的“有质客户”应是定位的问题,就是会存在需求的(包括隐性和显性)客户。这里的定位包含两个内容,一是企业本身产品(服务)的客户定位,必须清晰地让销售人员理解哪些才是他们所要的客户,不要随意越出范围或无理挑剔。市场上的“显性需求”客户比例不超过10%,还有90%的需求客户是“隐性”的,我们可不能“只盯几木而放弃整片森林”,否则就会觉得市场很小客户很少,因为多数的客户还是靠我们经营出来的。那么,10%的客户我们是否都能搞定?90%的客户我们是否也都能搞定呢?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7这就是我们要关注的第二个定位——每个销售人本身的定位。作为每个销售人员因为性格、阅历等诸多因素而形成不同的销售风格,而这些风格会有一定的适应群体,反之也有些不适应的客户群体,他们的选择应该是尽量不要触动“雷区”(不适应的客户群体),而是把力量尽量投入“高效区”(适应的客户群体),再尽量争取“有效区”(中性客户群体)。
那么,两个定位的锁定客户,就是我们所谈的“客户的质”。而它们的关系也很易见,很多的销售人员只关注产品(服务)的定位,只关注产品(服务)有没有市场、有多大市场,却没有考虑过“自己的质”有多大市场,忽略了自己的本身也有“定位”,就会出现低效能的销售行为。如果销售人员认为自己还行,而忘记了企业产品(服务)的客户定位,那就会出现“客情”搞得都不错,就是很难有高的业绩产生。若借“三圈理论”一用,那么,产品(服务)的客户定位这个圈,销售人的客户定位一个圈,还有客户需求时间限一个圈,三个圈的重叠区才是我们现在所能成交的客户。
所以,在将要拜访的客户名单中,需要关注定位把握的如何。在每次客户拜访中,要关注当次的沟通目标是否达到,相对销售流程是否进步了?速度如何,为什么?这些就是我们对质量的检查,如果出现了“否”,那就会影响结果。因此,质量的管理,就是对我们销售行为的有效性进行把握。
数量与质量的管理构成了销售过程的管理,它们得到保证也就使得销售结果有了保证。两者的合力是积的关系。而非和的关系,所以两者必须保证协调性,不得偏颇。当在项目的开始阶段,销售人员可能很有力气冲击数量,但若“定位不好,质量不高”就会收效甚微,大家就保护不住自己的信心,乃至心灰意冷;当我们以为很熟悉业务,对客户的质比较有把握的时候,忽视数量的要求,虽有业绩但却波动不定,也同样影响作业心态。只有把两者协调管理好,团队业绩才能真正地实现先稳后升,乃至倍数超越。
2Q管理是把握销售过程的两个关键因素:数量(quantity)与质量(quality),目的是将复杂的销售业务管理变得简单起来,由结果导向的销售管理转向过程导向管理。数量就是确保每天接待或拜访客户的数量要求:质量就是保证数量的有效性和推进性。把握住这两个要素,就能使得销售的结果成为自然。那么,2Q如何实施才能更有效?
数量
数量就是无论质量有多“高”都要坚持的数量标准,否则寻找“高质客户”不是成功的法则,也许会成为“低标准”工作的借口,甚至是失败的导火索。或是“挑三拣四”而无法专注,难以下沉,久之滋生浮躁或是“一‘叶’障目”,只是盯住些许“高质客户”,而忘乎“数量”要求,一旦少数“高质客户”出现“意外”,结果可想而知,而这种“意外”在销售工作中其实算是常事,当然“‘视野’越窄”也就越容易出“意外”:也或者“乐极而生悲”,因为客户给了个承诺、收到一个客户的款项等,得了些小成绩就兴奋地停止工作而失去完成整个计划的机会。这些都不是职业销售队伍该出现的。
数量的管理,具体来讲包含两个量,一是开源量(或叫开发量),二是跟进量(或叫过程量)。这两个数据需要我们在每天或每个销售阶段给予关注和追踪。
所谓“开源量”(开发量)就是每天或每阶段必须保证的接待或拜访的客户数量。关注它的意义在于,一是销售源的保障,即新准客户或经营客户的来源保证,使得销售力持久;其次是可以实现销售的平均法则,使当下就能发现更为高质的准客户资源,选择面广、备用客户资源更多些。多些资源,空间就更大,所以,我们的工作必须保证这一数据的充盈和延续性,既成现在又达将来。有了这个开源的意识,很多销售伙伴还会运用起像信函、广告、多发些名片、多参加些聚会沙龙等诸多方式去尽量扩大销售客源,销售人员在销售中会显得更加从容自信。
所谓“跟进量”(或叫过程量),就是在上一个数据的基础上每天或每阶段的推进工作的检查和控制。在前开发的客户数据中,掌握目前有多少客户“进阶”了,清楚地知道现在有多少正在培养经营的客户。这里可根据自己行业的销售流程阶段给予命名管理,比如可以以提交方案为命名,盘点好目前有多少已提交方案客户,或者以填写客户需求表(或登记或下单)为命名,盘点目前有多少可以跟踪经营的客户,也可以就以促成阶段为命名,盘点好手上目前有多少可以促成的客户。跟进量是一个方向性的和进度的引导和管理。同时,通过与“开源量”比例分析,也是一个对市场或者团队能力测评的有力数据。
那么两个量化数据的关系是什么呢?如果一直关注前面的开源量,就会使得销售行为停留在表面,通常大家看到的工作量很大,销售人员很敬业很辛苦,却没有结果,这就是“跟进量”关注不够。这个道理很浅显,职业的销售管理人都会用到“销售漏斗图”,对销售过程进行管控,但是在很多公司销售部用的是“销售漏斗图”,仔细看看却是个“销售葫芦图”。为什么叫“销售葫芦图”?就是像葫芦一样,中间有个细颈,如同销售过程的薄弱环节,尽管客户开发量或者接待量还是比较大的,但是没有关注和扩大“跟进量”。也许产品性能好、市场好,也许销售促成技术不错,但都被“细颈”卡住,意向客户无法到达下一步。
所以,无论是哪一天或在某个阶段,在你的“账簿”上,都要清楚地记载这两个数据,开源量(或叫开发量)和跟进量(或叫过程量),不断地关注它们的变化,并进行调适。当然,如果再加上最终的销售数据,那就是3个数据,它们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销售数据组。
质量
质量的管理细分一下包含着两个质,一是我们的质,一个是客户的质,这两个质都需要关注,不可片面关注哪一方,否则就很难得到提升或解决销售过程中的问题。
所谓“我们的质”就是我们销售人员的销售技巧、专业性职业化的水平等,比如给客户的印象、谈话技巧、引导技术、同理心运用等。同样一个客户,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销售人员,会出现两个截然不同的场面,前一个是“我们这里绝对没有这个需要,你可以离开了”,随后却又会出现的场面是“你来得正好,我们需要谈谈”。而我们听到反映比较多的是“那个客户太没素质了”、“那个客户根本就没有需求”,极少听见销售人员说“我认为他是有需求的,我自己还需要再提升”、“我得换个策略,把它的需求经营出来”,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很少关注“我们的质”。所以,我们需要不断提升我们的品质和技巧以及行销策略,以获得更广的资源和平台,适应更快速和更新的客户;需要制定自我训练和培育计划,多给自己些空间,毕竟有“老兵老油条”的“潜规则”和“唯一不变就是变”的客观规律存在,所以我们不得不学会关注“我们的质”。
所谓“客户的质”当然也就是要关注客户方的质量了。一提到客户的质,多数销售人员都会想到“比较有需求的客户”、“可以成交的客户”,认为这些才是“有质量的客户”。事实上也没有错,有需求才应该是客户,但是我们只关注了片面的一点,那就是“显性需求”,而需求还包含着“隐性需求”。所以我们关注的“有质客户”应是定位的问题,就是会存在需求的(包括隐性和显性)客户。这里的定位包含两个内容,一是企业本身产品(服务)的客户定位,必须清晰地让销售人员理解哪些才是他们所要的客户,不要随意越出范围或无理挑剔。市场上的“显性需求”客户比例不超过10%,还有90%的需求客户是“隐性”的,我们可不能“只盯几木而放弃整片森林”,否则就会觉得市场很小客户很少,因为多数的客户还是靠我们经营出来的。那么,10%的客户我们是否都能搞定?90%的客户我们是否也都能搞定呢?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7这就是我们要关注的第二个定位——每个销售人本身的定位。作为每个销售人员因为性格、阅历等诸多因素而形成不同的销售风格,而这些风格会有一定的适应群体,反之也有些不适应的客户群体,他们的选择应该是尽量不要触动“雷区”(不适应的客户群体),而是把力量尽量投入“高效区”(适应的客户群体),再尽量争取“有效区”(中性客户群体)。
那么,两个定位的锁定客户,就是我们所谈的“客户的质”。而它们的关系也很易见,很多的销售人员只关注产品(服务)的定位,只关注产品(服务)有没有市场、有多大市场,却没有考虑过“自己的质”有多大市场,忽略了自己的本身也有“定位”,就会出现低效能的销售行为。如果销售人员认为自己还行,而忘记了企业产品(服务)的客户定位,那就会出现“客情”搞得都不错,就是很难有高的业绩产生。若借“三圈理论”一用,那么,产品(服务)的客户定位这个圈,销售人的客户定位一个圈,还有客户需求时间限一个圈,三个圈的重叠区才是我们现在所能成交的客户。
所以,在将要拜访的客户名单中,需要关注定位把握的如何。在每次客户拜访中,要关注当次的沟通目标是否达到,相对销售流程是否进步了?速度如何,为什么?这些就是我们对质量的检查,如果出现了“否”,那就会影响结果。因此,质量的管理,就是对我们销售行为的有效性进行把握。
数量与质量的管理构成了销售过程的管理,它们得到保证也就使得销售结果有了保证。两者的合力是积的关系。而非和的关系,所以两者必须保证协调性,不得偏颇。当在项目的开始阶段,销售人员可能很有力气冲击数量,但若“定位不好,质量不高”就会收效甚微,大家就保护不住自己的信心,乃至心灰意冷;当我们以为很熟悉业务,对客户的质比较有把握的时候,忽视数量的要求,虽有业绩但却波动不定,也同样影响作业心态。只有把两者协调管理好,团队业绩才能真正地实现先稳后升,乃至倍数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