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实证明,许多班主任教师的工作没有效果,不是因为教师讲的道理学生不能接受,而是教师讲道理的方式让学生接受不了。主动适应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积极改变,采取更加科学灵活而又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应该成为新时期班主任的基本素养。
一、让宽容成为爱的载体
一个调查组以“你爱自己的学生吗?”为题调查了一部分教师,结果显示,96%的教师表示爱自己的学生。但是,调查组又以“你真切感受到老师们的爱了吗?”为题调查了他们的学生,遗憾的是,只有5.6%的学生回答感受到了教师的爱。教师爱学生不用质疑,但是爱的方式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研究表明,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应该是能够尊重、激励和限制学生的教师。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尊重、激励与严格要求相统一的,只有这种爱才能称为“教育爱”。
教育的爱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尊重、激励和限制是教育爱,但它只有以宽容为载体,才能飞得更高,撒播得更远。
例如:班里有个叫小李的孩子,有些小儿多动症的症状,总是坐不住。不是把腿垫在屁股下面坐,就是钻到桌子下面叠手工,有时甚至在课上很随意地喝水、下座位扔垃圾,几乎每节课都要被任课老师点名批评。
记得有一次上数学课,别的同学都在做习题,当我走到他的身边时,发现他正在看漫画书。我还没说什么,他就抬头发现了我,出乎意料地是,他主动地把书递到了我的手里,还声音洪亮地说:“老师,我错了,你把我的书没收了吧。”然后又看了看低头写作业的同学们,站起来,凑到我面前,把声音压得低低地说了句:“老师,记得快点还我啊。”我一下就笑出声来了,觉得他的行为也不是那么“可恶”了,于是微笑着表扬他说:“看来你长大了,做错事懂得认错了,好吧,现在就还给你。那你还在课上看吗?”他喜出望外地连连摇头说:“不看了,肯定不看了。”
下课后,小李很神秘地塞给我一块糖,我很惊讶,不知他为什么要给我糖。这时,他悄悄地,却满面笑容地对我说:“这是我奖励给你的!因为你今天没批评我,还表扬我,你是个好老师,我奖励给你一块糖。”
当教师把更多的宽容给了学生,才能收获更多的来自学生的情感回馈。所以,教师应该记住:无论孩子犯了多大错,也无论你是多么的生气,在你开始批评他们之前,请记住:孩子的行为是不好的,但他还是好孩子。
二、让学生立场取代教师立场
现代教育强调要以人为本,教育是为了服务学生的成长,教师是在帮助学生成长,那么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就要摒弃传统地站在教师立场来处理问题的做法,代之以学会用学生的立场来思考问题。
例:学生因为没有穿校服到学校,被值周生做了班级考核扣分记录。回到教室后,情绪低落,趴在书桌上不愿意说话。
以教师立场处理问题的教师知道后,非常生气:你怎么不穿校服就来了?
学生:老师,我昨天把校服洗了?
老师:谁让你洗了?你好像是讲卫生,可全班的脸都让你给我抹黑了。
学生:呜……
同样的事情,以学生立场处理问题的老师看到学生情绪低落,问:怎么了,有什么不高兴的事?
学生:老师,我昨天把校服洗了,今天让值周生扣分了。
老师: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说明原因,这很好。说明你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对这个集体来说真的都很重要。希望今天的事以后不再发生,你能做到吗?
学生:能!
同样一件事,不同的处理方法,就会收到不同的教育效果。如果只站在教师的立场处理问题,教育的过程可能就是教师极尽对学生讽刺挖苦之能事,去抽打、撕剥、伤害学生仅有的一点尊严。学生不但不服气,还会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教育的结果也多是不欢而散。如果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处理问题,教师则往往能够体会学生的难处,给学生更多的期待和宽容,同时也能够启发学生在问题行为中省思自己的错误,让学生从错误的事件中获得生命成长的经验。
三、让双重强化取代单纯强化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两组孩子去完成同样的任务,第一组每人发一个空盒子,完成一项任务,就奖一个弹子;每二组每人发一个装满了弹子的盒子,一项任务失败了,就拿掉一个弹子。结果发现,第二组孩子的任务完成得更好。这个实验说明:在评价管理中,有时候惩罚比奖励更有效。所以,教师在班级常规管理工作的量化考评中也不妨尝试“胡萝卜加大棒,一个都不能少”的评价机制。即变传统的单纯以“加法”激励强化为“加减并重”的双重强化机制,运用奖励和惩罚两种手段来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凝聚班级集体意志和团队荣誉感。
如,教师在学期初通过集体讨论,从品德规范、课堂规范、作业规范、学习成绩四方面制定学生素质成长评价量表。每学期每生每项预发红花五朵并统一命名为健康星。当学生有突出表现时,给予红花以示奖励,有违纪违规行为时则通过摘花以示惩罚。此外,健康星的保持可通过许愿(向班集体许愿,请求赦免,通过者可免摘红花一朵)、打工(为班集体做好事、争荣誉等,视贡献大小可获得至多两朵红花)、索要救命草(向小组内其他成员借红花或小组成员向其赠送红花,每周内只允许一次,每次一面)、探险(由薄弱项学科科代表出三道习题,全答对者可获红花一朵)、守仓(每天坚持完成一件事,如跑步、抄写生字单词课文公式定理优秀作文片断等)、和刘翔赛跑(确定赶超目标,超过者可获红花一朵)、服用“还魂丹”(班主任视其一周表现,决定是否给其还魂丹,服一颗还魂丹可增加红花三朵)等方式来进行。每周保持健康星称号的学生,均可参加班主任老师主持的周末梦幻之旅,并有意外惊喜相送。在对学生评价时,该评价方案还以健康小组的方式进行小组评价,整体方案运行一年,学生的情绪状态、精神状态、学习状态出奇地高昂,班级在学校组织的多项评比表彰中均能获奖。
一朵小小的红花,既很好地发挥了它激励表扬的正面作用,又发挥了其过错责罚的负惩罚作用。同时它将量化考核由关注冰冷的分数变为充满温情的期待,能够激发每一个孩子内心做一个好孩子的美好愿望,很好地达到了约束和激励学生的双重目的。 四、让发散思维取代纵向思维
按照传统的班主任工作思维,发现学生的问题时总是关注问题所带来的危害,不断强调后果如何不堪设想,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惩罚。殊不知,这样的处理方法只关注了学生承认错误的表象,并不能帮助学生真正地改正错误。教师的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是纵向思维的方法,这种思维方式遵循一条最明显的思维路线,即直上直下地思考。然而,还有另外一些不同的思维方式,即横向思维方式,同样可以帮助教师解决问题,而且教育意图是隐性的。
如,一位小学低年级老师曾因为学生课间饮水秩序混乱而担心孩子们发生烫伤事故苦恼不已。后来她改变纵向思考方式,从银行的“一米线”受到启发,将正在喝水的学生和等待喝水的学生通过“一米线”来进行隔离,并要求学生必须站在饮水机旁边的小脚丫贴图上才可以接水饮用。如此不但很好地解决了问题,也使教师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天真无邪和纯洁可爱。
还有一所学校,教学楼的扶梯是材质较薄的不锈钢管做成,而孩子们在课间活动时却喜欢将扶梯上方的木质表面当成滑梯来玩,一个个排队由上向下滑动,到最后常常摔倒在一楼的栏杆旁边,且多次将不锈钢栏杆踢弯或折断。为此,班主任老师多次批评,抓现行示众,学生们也毫没有改变。后来,老师让学生们一起想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们建议学校将折弯损坏的钢管做成一个“警示风铃”悬挂在楼梯旁边。如此设计,不但成为学校楼道文化建设的一道独特风景,而且时刻提醒学生不要再做这样的游戏。教师变纵向思维方式为贴心提醒的横向思维方式,不仅解决了问题还营造了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可谓一举两得。
用发散思维的思路尝试用“可以做什么让问题不再继续下去”来取代“问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的纵向思维方式,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种好思路,当教师用发散的思维方式解决了一个个问题,才真正能够养成一种反求诸己的工作习惯,促进教师本人的专业能力、专业品质和专业情感的提升。
五、让不一样的方式去达成同样的目的
凡事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会有不同的认识,教师要将一种观点或理念传递给学生,如果只是一味地说教,并不能在学生心中产生实在的震撼感。笔者认为,班主任要想使自己的教育变得入情入理,不妨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辨析、思考、判断中,做出既符合个人意志又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正确行为。
如,为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教师组织了一次《我很重要》的主题班会,对于这样的班会,多数班主任可能会通过正面的积极的引导,来教育学生要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进而体现自身的重要性,给学生的感觉可能是老师的说教多一些。如果教师能够反其道而行,让学生从危害集体荣誉的角度来思考的话,学生的认识就又会不一样。如:可能只是一个人一个很小或不经心的错误,就可能给整个集体带来巨大的损失。那么个人对于集体来说,其重要性也就显而易见了。这样从负面作用的角度来让学生思考、辨析,相信要比教师单纯讲大道理带给学生的震撼更为强烈。也更有助于增强学生改正缺点错误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作者单位:河北宣化区教师进修学校)
一、让宽容成为爱的载体
一个调查组以“你爱自己的学生吗?”为题调查了一部分教师,结果显示,96%的教师表示爱自己的学生。但是,调查组又以“你真切感受到老师们的爱了吗?”为题调查了他们的学生,遗憾的是,只有5.6%的学生回答感受到了教师的爱。教师爱学生不用质疑,但是爱的方式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研究表明,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应该是能够尊重、激励和限制学生的教师。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尊重、激励与严格要求相统一的,只有这种爱才能称为“教育爱”。
教育的爱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尊重、激励和限制是教育爱,但它只有以宽容为载体,才能飞得更高,撒播得更远。
例如:班里有个叫小李的孩子,有些小儿多动症的症状,总是坐不住。不是把腿垫在屁股下面坐,就是钻到桌子下面叠手工,有时甚至在课上很随意地喝水、下座位扔垃圾,几乎每节课都要被任课老师点名批评。
记得有一次上数学课,别的同学都在做习题,当我走到他的身边时,发现他正在看漫画书。我还没说什么,他就抬头发现了我,出乎意料地是,他主动地把书递到了我的手里,还声音洪亮地说:“老师,我错了,你把我的书没收了吧。”然后又看了看低头写作业的同学们,站起来,凑到我面前,把声音压得低低地说了句:“老师,记得快点还我啊。”我一下就笑出声来了,觉得他的行为也不是那么“可恶”了,于是微笑着表扬他说:“看来你长大了,做错事懂得认错了,好吧,现在就还给你。那你还在课上看吗?”他喜出望外地连连摇头说:“不看了,肯定不看了。”
下课后,小李很神秘地塞给我一块糖,我很惊讶,不知他为什么要给我糖。这时,他悄悄地,却满面笑容地对我说:“这是我奖励给你的!因为你今天没批评我,还表扬我,你是个好老师,我奖励给你一块糖。”
当教师把更多的宽容给了学生,才能收获更多的来自学生的情感回馈。所以,教师应该记住:无论孩子犯了多大错,也无论你是多么的生气,在你开始批评他们之前,请记住:孩子的行为是不好的,但他还是好孩子。
二、让学生立场取代教师立场
现代教育强调要以人为本,教育是为了服务学生的成长,教师是在帮助学生成长,那么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就要摒弃传统地站在教师立场来处理问题的做法,代之以学会用学生的立场来思考问题。
例:学生因为没有穿校服到学校,被值周生做了班级考核扣分记录。回到教室后,情绪低落,趴在书桌上不愿意说话。
以教师立场处理问题的教师知道后,非常生气:你怎么不穿校服就来了?
学生:老师,我昨天把校服洗了?
老师:谁让你洗了?你好像是讲卫生,可全班的脸都让你给我抹黑了。
学生:呜……
同样的事情,以学生立场处理问题的老师看到学生情绪低落,问:怎么了,有什么不高兴的事?
学生:老师,我昨天把校服洗了,今天让值周生扣分了。
老师: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说明原因,这很好。说明你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对这个集体来说真的都很重要。希望今天的事以后不再发生,你能做到吗?
学生:能!
同样一件事,不同的处理方法,就会收到不同的教育效果。如果只站在教师的立场处理问题,教育的过程可能就是教师极尽对学生讽刺挖苦之能事,去抽打、撕剥、伤害学生仅有的一点尊严。学生不但不服气,还会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教育的结果也多是不欢而散。如果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处理问题,教师则往往能够体会学生的难处,给学生更多的期待和宽容,同时也能够启发学生在问题行为中省思自己的错误,让学生从错误的事件中获得生命成长的经验。
三、让双重强化取代单纯强化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两组孩子去完成同样的任务,第一组每人发一个空盒子,完成一项任务,就奖一个弹子;每二组每人发一个装满了弹子的盒子,一项任务失败了,就拿掉一个弹子。结果发现,第二组孩子的任务完成得更好。这个实验说明:在评价管理中,有时候惩罚比奖励更有效。所以,教师在班级常规管理工作的量化考评中也不妨尝试“胡萝卜加大棒,一个都不能少”的评价机制。即变传统的单纯以“加法”激励强化为“加减并重”的双重强化机制,运用奖励和惩罚两种手段来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凝聚班级集体意志和团队荣誉感。
如,教师在学期初通过集体讨论,从品德规范、课堂规范、作业规范、学习成绩四方面制定学生素质成长评价量表。每学期每生每项预发红花五朵并统一命名为健康星。当学生有突出表现时,给予红花以示奖励,有违纪违规行为时则通过摘花以示惩罚。此外,健康星的保持可通过许愿(向班集体许愿,请求赦免,通过者可免摘红花一朵)、打工(为班集体做好事、争荣誉等,视贡献大小可获得至多两朵红花)、索要救命草(向小组内其他成员借红花或小组成员向其赠送红花,每周内只允许一次,每次一面)、探险(由薄弱项学科科代表出三道习题,全答对者可获红花一朵)、守仓(每天坚持完成一件事,如跑步、抄写生字单词课文公式定理优秀作文片断等)、和刘翔赛跑(确定赶超目标,超过者可获红花一朵)、服用“还魂丹”(班主任视其一周表现,决定是否给其还魂丹,服一颗还魂丹可增加红花三朵)等方式来进行。每周保持健康星称号的学生,均可参加班主任老师主持的周末梦幻之旅,并有意外惊喜相送。在对学生评价时,该评价方案还以健康小组的方式进行小组评价,整体方案运行一年,学生的情绪状态、精神状态、学习状态出奇地高昂,班级在学校组织的多项评比表彰中均能获奖。
一朵小小的红花,既很好地发挥了它激励表扬的正面作用,又发挥了其过错责罚的负惩罚作用。同时它将量化考核由关注冰冷的分数变为充满温情的期待,能够激发每一个孩子内心做一个好孩子的美好愿望,很好地达到了约束和激励学生的双重目的。 四、让发散思维取代纵向思维
按照传统的班主任工作思维,发现学生的问题时总是关注问题所带来的危害,不断强调后果如何不堪设想,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惩罚。殊不知,这样的处理方法只关注了学生承认错误的表象,并不能帮助学生真正地改正错误。教师的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是纵向思维的方法,这种思维方式遵循一条最明显的思维路线,即直上直下地思考。然而,还有另外一些不同的思维方式,即横向思维方式,同样可以帮助教师解决问题,而且教育意图是隐性的。
如,一位小学低年级老师曾因为学生课间饮水秩序混乱而担心孩子们发生烫伤事故苦恼不已。后来她改变纵向思考方式,从银行的“一米线”受到启发,将正在喝水的学生和等待喝水的学生通过“一米线”来进行隔离,并要求学生必须站在饮水机旁边的小脚丫贴图上才可以接水饮用。如此不但很好地解决了问题,也使教师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天真无邪和纯洁可爱。
还有一所学校,教学楼的扶梯是材质较薄的不锈钢管做成,而孩子们在课间活动时却喜欢将扶梯上方的木质表面当成滑梯来玩,一个个排队由上向下滑动,到最后常常摔倒在一楼的栏杆旁边,且多次将不锈钢栏杆踢弯或折断。为此,班主任老师多次批评,抓现行示众,学生们也毫没有改变。后来,老师让学生们一起想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们建议学校将折弯损坏的钢管做成一个“警示风铃”悬挂在楼梯旁边。如此设计,不但成为学校楼道文化建设的一道独特风景,而且时刻提醒学生不要再做这样的游戏。教师变纵向思维方式为贴心提醒的横向思维方式,不仅解决了问题还营造了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可谓一举两得。
用发散思维的思路尝试用“可以做什么让问题不再继续下去”来取代“问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的纵向思维方式,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种好思路,当教师用发散的思维方式解决了一个个问题,才真正能够养成一种反求诸己的工作习惯,促进教师本人的专业能力、专业品质和专业情感的提升。
五、让不一样的方式去达成同样的目的
凡事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会有不同的认识,教师要将一种观点或理念传递给学生,如果只是一味地说教,并不能在学生心中产生实在的震撼感。笔者认为,班主任要想使自己的教育变得入情入理,不妨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辨析、思考、判断中,做出既符合个人意志又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正确行为。
如,为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教师组织了一次《我很重要》的主题班会,对于这样的班会,多数班主任可能会通过正面的积极的引导,来教育学生要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进而体现自身的重要性,给学生的感觉可能是老师的说教多一些。如果教师能够反其道而行,让学生从危害集体荣誉的角度来思考的话,学生的认识就又会不一样。如:可能只是一个人一个很小或不经心的错误,就可能给整个集体带来巨大的损失。那么个人对于集体来说,其重要性也就显而易见了。这样从负面作用的角度来让学生思考、辨析,相信要比教师单纯讲大道理带给学生的震撼更为强烈。也更有助于增强学生改正缺点错误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作者单位:河北宣化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