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音乐课程标准》中,不仅将器乐与演唱等并列,作为表现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在感受与鉴赏、创造等领域都渗透了器乐教学因素。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儿童们充满着喜悦的心情,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定能将这种可能性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
【关键词】 小学音乐 器乐教学 重视
随着音乐教育的深入发展,器乐教学已经逐渐被推广普及。世界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在小学阶段对器乐的教学,而且将之视为培养少年儿童音乐素质的极好手段。在我国,已被国家教委正式列入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成为小学阶段音乐课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一举措,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历史。当前,对器乐教学进行探讨,将有助于推动小学音乐教育的前进与发展。
1 器乐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地位及意义价值
小学与初中阶段都是属于国家义务教育阶段,也就是说,它是面向全体适龄儿童的,必须接受的教育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普及教育,音乐教育的器乐教育同样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音乐文化教育。因此,这就决定了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器乐教学的性质与地位。由此性质与地位出发,中小学的器乐教学是面向全体的,而不是为个别学生或少数学生进行器乐教学的。我们在实际音乐教学和音乐教学的指导研究当中,必须搞清器乐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把主要力量放在“面向全体”,“推动大面积”开展器乐教育上面。而不是把主要力量放在个别“特长生”和少数“加强”班上面。我们要积极推动落实大纲规定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器乐教学,这是一项任重道远,十分艰巨的任务。现阶段,小学音乐课上教学所使用的器乐就是竖笛和电子琴。首先,从意义上来说,人的大脑是由左、右半球所组成的,其中有些地方是特殊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比如,当学生在学习吹奏的时候,双手必须做精细、灵巧的动作,这就使大脑相应区域的活动力被激发了出来,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许多科研成果表明,当学生学习与演奏乐器时,由于左右手指经常运动,使得反应更加灵敏,智力得到开发,而且对左半球与右半球的协调、平衡、和谐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与影响。这种智力的促进与开发,不仅表现在反应灵敏、思想开阔上,也表现在观察力敏锐、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等方面。其次,从价值上来说,考虑到普通家庭的具体情况,应该尽量采用一种价格比较低而且又正规的乐器。竖笛和电子琴就是这类乐器中比较适合的一种。
2 精选乐器,激发学生学习乐器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也是学习乐器的源泉。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开始,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其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一定要选择适合学生的乐器以及乐器的普及性。由于小学音乐课是综合性的审美教育,又采用了班级课堂教学形式,因此,选用的乐器应该是简易型的乐器。但是简易不等于简单,它既要易学易奏,又必须有一定的质量保证,符合音乐审美的需要和要求。例如,在音色上要优美动听、在音质上要纯净悦耳、在发音上要绝对准确。此外,在制作上也要力求工艺精细,能够给学生一个美好的视觉形象。在器乐教学中,必须根据小学的实际情况来选用乐器,才能保证器乐的顺利进行。我们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学生家庭经济的情况,让学生学习简易乐器的演奏。易教易学是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生活,所以我们分别在音乐课中引入竹笛、竖笛和口风琴,因为这些携带方便,经济实惠,考虑到学生的购买能力,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我们还提倡让学生自制简易乐器,以达到乐器的普及。
3 重视器乐课堂教学
3.1 唱歌教学和器乐教学相结合。音乐课堂教学,不能满足以教唱几首流行歌曲为目标。音乐课堂应该严格按照课本进行,因为它是一套比较科学的、系统的美育教材,图文并茂,对学生的智力、兴趣发展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课堂力争运用电子琴、手风琴或风琴为学生伴奏,条件不具备的学校可购置简单的节奏乐器,如三角铁、铃鼓、响板、双响筒、锣、钹、碰铃、木鱼、沙球、大鼓、小鼓等。教师可以选用适当的节奏乐器为学生敲出节奏,让学生一边听节奏,一边看谱唱曲填词。引导学生用手划拍子或击掌拍出节奏。
3.2 组织多样化教学活动。农村的小学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建立小型器乐队,如课外口琴队、竖笛队、鼓号队、锣鼓队、节奏乐队等,演奏一些简单的独奏曲和合奏曲;条件具备,也可以聘请当地文化馆、地方文艺团体有一技之长的干部前来辅导,增加学生见识的机会。在重要节日期间举行文艺晚会、师生共同联欢会等活动,活跃校园气氛,丰富音乐课堂。并利用节假日去其他学校演出、交流、探讨。
3.3 发展创新器乐教育。学生对乐器有着天生的喜爱,要加强学生对乐器的了解和运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制简单的乐器,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例如可以用打击乐器表现风声、雨声、小鸟叫声、走路声等等,提高对打击乐器的认识,再根椐歌曲的情绪选择常见的乐器:碰铃、木鱼、三角板等,创编简单的伴奏。当然,尝试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用生活中的物品创制乐器的乐趣:有用易拉罐裝进少许沙做成的“沙槌”;有用自行车车铃做成的“碰铃”;有哄婴幼儿买来玩的小铃铛挂起来的“串铃”;有用柳枝制做的“柳笛”;有用竹竿做成的“笛子”往塑料瓶里灌些小石子,带一两个喝过饮料的易拉罐等;让学生每人带一双筷子作为伴奏工具。
总之,器乐教学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直接进入音乐之中,增强了学生再现音乐作品的能力,促进了知识的迁移,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视奏、视唱等识谱能力,丰富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和体验,扩展了学生接触音乐的范围。如何更好地开展器乐教学,把器乐教学与音乐课 其他内容有机结合,建立音乐教学完整体系,为器乐教学跨上新台阶提供更多 更好的经验和方法,还有待于我们所有的音乐工作者进一步深入地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 小学音乐 器乐教学 重视
随着音乐教育的深入发展,器乐教学已经逐渐被推广普及。世界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在小学阶段对器乐的教学,而且将之视为培养少年儿童音乐素质的极好手段。在我国,已被国家教委正式列入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成为小学阶段音乐课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一举措,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历史。当前,对器乐教学进行探讨,将有助于推动小学音乐教育的前进与发展。
1 器乐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地位及意义价值
小学与初中阶段都是属于国家义务教育阶段,也就是说,它是面向全体适龄儿童的,必须接受的教育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普及教育,音乐教育的器乐教育同样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音乐文化教育。因此,这就决定了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器乐教学的性质与地位。由此性质与地位出发,中小学的器乐教学是面向全体的,而不是为个别学生或少数学生进行器乐教学的。我们在实际音乐教学和音乐教学的指导研究当中,必须搞清器乐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把主要力量放在“面向全体”,“推动大面积”开展器乐教育上面。而不是把主要力量放在个别“特长生”和少数“加强”班上面。我们要积极推动落实大纲规定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器乐教学,这是一项任重道远,十分艰巨的任务。现阶段,小学音乐课上教学所使用的器乐就是竖笛和电子琴。首先,从意义上来说,人的大脑是由左、右半球所组成的,其中有些地方是特殊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比如,当学生在学习吹奏的时候,双手必须做精细、灵巧的动作,这就使大脑相应区域的活动力被激发了出来,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许多科研成果表明,当学生学习与演奏乐器时,由于左右手指经常运动,使得反应更加灵敏,智力得到开发,而且对左半球与右半球的协调、平衡、和谐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与影响。这种智力的促进与开发,不仅表现在反应灵敏、思想开阔上,也表现在观察力敏锐、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等方面。其次,从价值上来说,考虑到普通家庭的具体情况,应该尽量采用一种价格比较低而且又正规的乐器。竖笛和电子琴就是这类乐器中比较适合的一种。
2 精选乐器,激发学生学习乐器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也是学习乐器的源泉。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开始,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其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一定要选择适合学生的乐器以及乐器的普及性。由于小学音乐课是综合性的审美教育,又采用了班级课堂教学形式,因此,选用的乐器应该是简易型的乐器。但是简易不等于简单,它既要易学易奏,又必须有一定的质量保证,符合音乐审美的需要和要求。例如,在音色上要优美动听、在音质上要纯净悦耳、在发音上要绝对准确。此外,在制作上也要力求工艺精细,能够给学生一个美好的视觉形象。在器乐教学中,必须根据小学的实际情况来选用乐器,才能保证器乐的顺利进行。我们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学生家庭经济的情况,让学生学习简易乐器的演奏。易教易学是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生活,所以我们分别在音乐课中引入竹笛、竖笛和口风琴,因为这些携带方便,经济实惠,考虑到学生的购买能力,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我们还提倡让学生自制简易乐器,以达到乐器的普及。
3 重视器乐课堂教学
3.1 唱歌教学和器乐教学相结合。音乐课堂教学,不能满足以教唱几首流行歌曲为目标。音乐课堂应该严格按照课本进行,因为它是一套比较科学的、系统的美育教材,图文并茂,对学生的智力、兴趣发展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课堂力争运用电子琴、手风琴或风琴为学生伴奏,条件不具备的学校可购置简单的节奏乐器,如三角铁、铃鼓、响板、双响筒、锣、钹、碰铃、木鱼、沙球、大鼓、小鼓等。教师可以选用适当的节奏乐器为学生敲出节奏,让学生一边听节奏,一边看谱唱曲填词。引导学生用手划拍子或击掌拍出节奏。
3.2 组织多样化教学活动。农村的小学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建立小型器乐队,如课外口琴队、竖笛队、鼓号队、锣鼓队、节奏乐队等,演奏一些简单的独奏曲和合奏曲;条件具备,也可以聘请当地文化馆、地方文艺团体有一技之长的干部前来辅导,增加学生见识的机会。在重要节日期间举行文艺晚会、师生共同联欢会等活动,活跃校园气氛,丰富音乐课堂。并利用节假日去其他学校演出、交流、探讨。
3.3 发展创新器乐教育。学生对乐器有着天生的喜爱,要加强学生对乐器的了解和运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制简单的乐器,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例如可以用打击乐器表现风声、雨声、小鸟叫声、走路声等等,提高对打击乐器的认识,再根椐歌曲的情绪选择常见的乐器:碰铃、木鱼、三角板等,创编简单的伴奏。当然,尝试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用生活中的物品创制乐器的乐趣:有用易拉罐裝进少许沙做成的“沙槌”;有用自行车车铃做成的“碰铃”;有哄婴幼儿买来玩的小铃铛挂起来的“串铃”;有用柳枝制做的“柳笛”;有用竹竿做成的“笛子”往塑料瓶里灌些小石子,带一两个喝过饮料的易拉罐等;让学生每人带一双筷子作为伴奏工具。
总之,器乐教学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直接进入音乐之中,增强了学生再现音乐作品的能力,促进了知识的迁移,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视奏、视唱等识谱能力,丰富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和体验,扩展了学生接触音乐的范围。如何更好地开展器乐教学,把器乐教学与音乐课 其他内容有机结合,建立音乐教学完整体系,为器乐教学跨上新台阶提供更多 更好的经验和方法,还有待于我们所有的音乐工作者进一步深入地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