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5年电影版的《狼图腾》又一次引发了人们的“狼性探讨”。故事中的“狼性”唤醒了人们长期被压抑的原始野性,让人们重新认识狼,重新定位狼的形象和狼的精神。《狼图腾》畅销背后,是万物对立统一文化生态理念的张扬;是人性贪婪、愚昧、无知本质的深刻剖析;更是人类生存价值的追问及思考。
【关键词】《狼图腾》;文化生态理念;人性反思;生存价值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短缺各种生存危机的加剧,探讨人与万物关系的生态理念应运而生,《狼图腾》作为一部极具生态理念的作品,赋予其人性光辉,进一步强调人与万物对立统一的生态理念,通过草原的恶化深刻讽刺了人性的贪婪、无情、自私的本质,通过人狼相生相克的关系,展现人类对生存价值不断迷失、寻找的历程。《狼图腾》所呈现出来的狼意象和狼性精神,使我们可以重新审视中华民族的图腾文化,不仅引发我们关于生态哲学和生存哲学的双重思考;也使我们从历史角度和文化角度去理解狼文化的内涵,让我们深刻意识到狼与人、人与万物的关系;除此之外,《狼图腾》中所描写的有关草原风俗文化、苍凉风光对人性格的无情讽刺以及对蒙古文化的赞扬,都对我们的心灵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文化生态理念下人狼关系的历史视角
人与狼的斗争有着悠久的历史,《聊斋志异》中曾多次提到狼的阴险狡诈“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1]有关狼与人的争斗描述在贾平凹的《怀念狼》中也比比皆是一一“匪乱和狼灾毁灭了一个县城……但狼的野蛮、凶残对血肉的追逐却不断地像钉子一样在人们的意识里一寸一寸往深处钻。它们的恶名就这样昭著着”。[2]然而,漫长的历史进程下,多方面因素的变化,人们某一天突然发现:我们长久憎恨的狼濒临灭绝了,这似乎是个很严重的事情。人们犹如“套中人”一般,惶惶不可终日,之所以这样似乎是因为人与动物的关系可以揭示出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兽性及动物身上所具有的人性。从本质上说,万物共同构成一个优越的生态系统,在这种结构中,所有的生物都是相依相存、共同发展的。所以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统一,只有自然和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都保持平衡,才能使一切处于和谐的状态,在这种生态系统中,一旦某些物种的数量过多或濒危将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有些专家学者认为把狼的骁勇善战、血腥暴力和人的血气方刚、拼搏进取划等号,显然这是片面的想法,我们所宣扬的狼的精神并不是狼的嗜血,而是它们团结、坚韧的自然品格,在恶劣的环境下需要狼勇猛坚毅的性格,狼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理应受到尊敬和崇拜。毕竟,“草原上,谁活着都不容易,谁给谁都得留条活路。”[3]人类的生存需要“潘多拉之盒”。在“狼性”背后是人性地关注,它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挥出自己本性的现实需要,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传统文化的挑战,是人类文明想要继续前行的必然趋势。从不同形式的《狼图腾》,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作家、导演们对生态以及自然、文明发展未来的忧思。事实上,人们对狼性的不同解读代表着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判断,这种判断犹如一把双刃剑对整个社会乃至现代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文化生态理念下人狼关系的道家视角
道家思想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思想,主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至高理想。道家一直相信自然无为,即就老子所说的:“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看似无为,实乃大有作为。说天道无为,是因为“道”-自然万物自有其发展运行的规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应顺应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让一切归于自然的同时又符合一定事物整体性的目的和人的某种社会目的。毕竟,启蒙的目的既然是消除蒙昧,那么现世的一切根基就不能来自天启。还是自然的人,人来之于自然,最后也必将复归自然。[4]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自然即无为也。“道法自然”是道家自然观的基本命题,它不仅奠定了道家自然哲学的基础,而且还影响到了道家生态审美智慧的行为原则和实践要求。在蒙古草原,草和草原是大命,剩下的都是小命,小命要靠大命才能活命,连狼和人都是小命……把草原的大命杀死了,草原上的小命全都没命!根据复杂性科学原理,人的小生境其实是宇宙环境的一个全息过程,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5]
文化生态理念下人狼斗争历程中人类生存价值的“自我迷失”
《狼图腾》中狼的形象,己经成为人性和人格力量的象征,他把自我存在问题的探究伸向了理性化的高度。写狼、写人性、写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揭示出现代人的生存状态、生存困境、哲学思考精神的自我归因。
《狼图腾》对人类环境的关注是以悲情或者对社会怀疑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小说中无论是巴图、老阿爸的天葬,还是打狼过程中牧民们对腾格里的祈祷,无不显示出他们对现代文明的无奈与挣扎。戈斯迈杀死小狼时,痛苦的泪水,沙次楞猎杀狼时,迷茫的眼神——无不昭示着他们无法接受命运安排时的自欺欺人,从另一层面说这正是他们牧民身份的丧失、狼性崇拜的剥夺、传统草原文化的消失。故事悲哀就在于他们无法割舍“狼图腾”,当狼被大肆杀戮、最后一片圣地---天鹅湖被破坏,毒药、炸药的大规模应用,使他们备受刺激。草原的急剧退化,狼的大规模减少,一遍遍提示着当前的失落,一种自我精神世界的失落。
反观自身,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又用什么样的精神寄托来证明自己没有没落,从而来展现自己存在的意义呢?随着年岁渐长,我们越发对这个世界充满恐惧、彷徨,最后自己也弄不明白是因为年龄所致,还是阅读了太多战争灾荒和高科技成果的新闻报道,以致于最终诸如“我是谁”之问题也难以回答。正是因为对世界无法抗拒的生命恐惧感,迫使蒙古人加强了对生命的对抗力,他们不仅将狼当作将军、师傅、精神寄托,更将其看作人的对立面与曾经、逝去、消亡密切相关。“作为一种生命,人需要一种对抗性的东西,人是在与狼的争斗中成为的人的,狼的消失使人陷入慌恐、孤独、衰弱,乃至于死亡的境地,人见了狼是不能不打的,这就是人。但人又不能没有了狼,这就又是人。”[4]我们在猎杀狼中不断发泄自己对世界的不满,对命运的抗争,从伤害狼中,找寻自我存在感。恰如马丁.布伯《我与你》中所讲述“人筑居于‘它’之世界。这意思是:为了自我生存及需要,人必须把他周围的在者-其他人、生灵万物-都当作与‘我’相分离的对象,与我相对立的客体,通过对他们的经验而获致关于他们的知识,再假手知识以使其为我所用。”[5]“我与它”的对立,进而招致,与我相关联的一切在者都沦为了我的经验、利用的对象,满足我私利的工具。
文化生态理念下图腾崇拜中生存价值的“自我追寻”
事实上,我们崇拜狼,无非是对失去自我的一种追寻,只要我们没有找回失去的自我,我们就会“崇拜”,也会不断的仿徨无助。图腾的实质就是被精神化、抽象化、神化并打上人类精神烙印。[6]我们可以从神秘的图腾中看到一个民族在历史上的生存发展轨迹,看到人类在面对自然之时的竞争与挣扎、奋斗与学习,在汲取自然恩惠的同时又不断的寻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自己的生存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崇拜”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本性,它包含了人生百态。无论是开心还是痛苦,人总是需要点“什么东西”来支撑着自己寄居在至大无外的永恒宇宙中。“狼图腾”是对“英雄时代”终结的呐喊,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悲哀与无奈。面对生存和精神双层方面的困境,我们有的只是无奈与尴尬。我们“崇拜”,“崇拜”那些已经或即将逝去的东西,在无垠时间流程中反思生存的意义,促使人超脱身内卑下的欲求,透破功名利禄的束缚,达到“不为形役”之境地,实现人与万物的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贾平凹.怀念狼[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年
[3]姜戎.狼图腾[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4]贾平凹.我为什么这样写怀念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德)马丁.布伯 著.陈维纲译.我与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6]孙毅.论狼意象的文化内涵—以《怀念狼》和《狼图腾》为中心[C].2014,5.
【关键词】《狼图腾》;文化生态理念;人性反思;生存价值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短缺各种生存危机的加剧,探讨人与万物关系的生态理念应运而生,《狼图腾》作为一部极具生态理念的作品,赋予其人性光辉,进一步强调人与万物对立统一的生态理念,通过草原的恶化深刻讽刺了人性的贪婪、无情、自私的本质,通过人狼相生相克的关系,展现人类对生存价值不断迷失、寻找的历程。《狼图腾》所呈现出来的狼意象和狼性精神,使我们可以重新审视中华民族的图腾文化,不仅引发我们关于生态哲学和生存哲学的双重思考;也使我们从历史角度和文化角度去理解狼文化的内涵,让我们深刻意识到狼与人、人与万物的关系;除此之外,《狼图腾》中所描写的有关草原风俗文化、苍凉风光对人性格的无情讽刺以及对蒙古文化的赞扬,都对我们的心灵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文化生态理念下人狼关系的历史视角
人与狼的斗争有着悠久的历史,《聊斋志异》中曾多次提到狼的阴险狡诈“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1]有关狼与人的争斗描述在贾平凹的《怀念狼》中也比比皆是一一“匪乱和狼灾毁灭了一个县城……但狼的野蛮、凶残对血肉的追逐却不断地像钉子一样在人们的意识里一寸一寸往深处钻。它们的恶名就这样昭著着”。[2]然而,漫长的历史进程下,多方面因素的变化,人们某一天突然发现:我们长久憎恨的狼濒临灭绝了,这似乎是个很严重的事情。人们犹如“套中人”一般,惶惶不可终日,之所以这样似乎是因为人与动物的关系可以揭示出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兽性及动物身上所具有的人性。从本质上说,万物共同构成一个优越的生态系统,在这种结构中,所有的生物都是相依相存、共同发展的。所以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统一,只有自然和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都保持平衡,才能使一切处于和谐的状态,在这种生态系统中,一旦某些物种的数量过多或濒危将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有些专家学者认为把狼的骁勇善战、血腥暴力和人的血气方刚、拼搏进取划等号,显然这是片面的想法,我们所宣扬的狼的精神并不是狼的嗜血,而是它们团结、坚韧的自然品格,在恶劣的环境下需要狼勇猛坚毅的性格,狼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理应受到尊敬和崇拜。毕竟,“草原上,谁活着都不容易,谁给谁都得留条活路。”[3]人类的生存需要“潘多拉之盒”。在“狼性”背后是人性地关注,它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挥出自己本性的现实需要,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传统文化的挑战,是人类文明想要继续前行的必然趋势。从不同形式的《狼图腾》,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作家、导演们对生态以及自然、文明发展未来的忧思。事实上,人们对狼性的不同解读代表着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判断,这种判断犹如一把双刃剑对整个社会乃至现代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文化生态理念下人狼关系的道家视角
道家思想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思想,主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至高理想。道家一直相信自然无为,即就老子所说的:“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看似无为,实乃大有作为。说天道无为,是因为“道”-自然万物自有其发展运行的规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应顺应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让一切归于自然的同时又符合一定事物整体性的目的和人的某种社会目的。毕竟,启蒙的目的既然是消除蒙昧,那么现世的一切根基就不能来自天启。还是自然的人,人来之于自然,最后也必将复归自然。[4]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自然即无为也。“道法自然”是道家自然观的基本命题,它不仅奠定了道家自然哲学的基础,而且还影响到了道家生态审美智慧的行为原则和实践要求。在蒙古草原,草和草原是大命,剩下的都是小命,小命要靠大命才能活命,连狼和人都是小命……把草原的大命杀死了,草原上的小命全都没命!根据复杂性科学原理,人的小生境其实是宇宙环境的一个全息过程,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5]
文化生态理念下人狼斗争历程中人类生存价值的“自我迷失”
《狼图腾》中狼的形象,己经成为人性和人格力量的象征,他把自我存在问题的探究伸向了理性化的高度。写狼、写人性、写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揭示出现代人的生存状态、生存困境、哲学思考精神的自我归因。
《狼图腾》对人类环境的关注是以悲情或者对社会怀疑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小说中无论是巴图、老阿爸的天葬,还是打狼过程中牧民们对腾格里的祈祷,无不显示出他们对现代文明的无奈与挣扎。戈斯迈杀死小狼时,痛苦的泪水,沙次楞猎杀狼时,迷茫的眼神——无不昭示着他们无法接受命运安排时的自欺欺人,从另一层面说这正是他们牧民身份的丧失、狼性崇拜的剥夺、传统草原文化的消失。故事悲哀就在于他们无法割舍“狼图腾”,当狼被大肆杀戮、最后一片圣地---天鹅湖被破坏,毒药、炸药的大规模应用,使他们备受刺激。草原的急剧退化,狼的大规模减少,一遍遍提示着当前的失落,一种自我精神世界的失落。
反观自身,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又用什么样的精神寄托来证明自己没有没落,从而来展现自己存在的意义呢?随着年岁渐长,我们越发对这个世界充满恐惧、彷徨,最后自己也弄不明白是因为年龄所致,还是阅读了太多战争灾荒和高科技成果的新闻报道,以致于最终诸如“我是谁”之问题也难以回答。正是因为对世界无法抗拒的生命恐惧感,迫使蒙古人加强了对生命的对抗力,他们不仅将狼当作将军、师傅、精神寄托,更将其看作人的对立面与曾经、逝去、消亡密切相关。“作为一种生命,人需要一种对抗性的东西,人是在与狼的争斗中成为的人的,狼的消失使人陷入慌恐、孤独、衰弱,乃至于死亡的境地,人见了狼是不能不打的,这就是人。但人又不能没有了狼,这就又是人。”[4]我们在猎杀狼中不断发泄自己对世界的不满,对命运的抗争,从伤害狼中,找寻自我存在感。恰如马丁.布伯《我与你》中所讲述“人筑居于‘它’之世界。这意思是:为了自我生存及需要,人必须把他周围的在者-其他人、生灵万物-都当作与‘我’相分离的对象,与我相对立的客体,通过对他们的经验而获致关于他们的知识,再假手知识以使其为我所用。”[5]“我与它”的对立,进而招致,与我相关联的一切在者都沦为了我的经验、利用的对象,满足我私利的工具。
文化生态理念下图腾崇拜中生存价值的“自我追寻”
事实上,我们崇拜狼,无非是对失去自我的一种追寻,只要我们没有找回失去的自我,我们就会“崇拜”,也会不断的仿徨无助。图腾的实质就是被精神化、抽象化、神化并打上人类精神烙印。[6]我们可以从神秘的图腾中看到一个民族在历史上的生存发展轨迹,看到人类在面对自然之时的竞争与挣扎、奋斗与学习,在汲取自然恩惠的同时又不断的寻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自己的生存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崇拜”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本性,它包含了人生百态。无论是开心还是痛苦,人总是需要点“什么东西”来支撑着自己寄居在至大无外的永恒宇宙中。“狼图腾”是对“英雄时代”终结的呐喊,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悲哀与无奈。面对生存和精神双层方面的困境,我们有的只是无奈与尴尬。我们“崇拜”,“崇拜”那些已经或即将逝去的东西,在无垠时间流程中反思生存的意义,促使人超脱身内卑下的欲求,透破功名利禄的束缚,达到“不为形役”之境地,实现人与万物的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贾平凹.怀念狼[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年
[3]姜戎.狼图腾[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4]贾平凹.我为什么这样写怀念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德)马丁.布伯 著.陈维纲译.我与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6]孙毅.论狼意象的文化内涵—以《怀念狼》和《狼图腾》为中心[C].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