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众多教师也在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新方法,其中,新课导入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成为了各教师深入钻研的重要课题。有效的导入无疑是一门艺术,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立足于教学实际,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新课导入的几种方法做简单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新课;导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导入是一堂课的开端,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有效的导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有效进行之后的学习探究,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反之,学生只会觉得整个课堂教学索然无味,从而被动地进行学习,其效果可想而知。由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及学生实际,巧妙借助新课导入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文章就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对此进行简单探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有效的教学情境是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起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水平,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直观再现的实际事物或者其背景。情境不一定要哗众取宠,也不一定非得华丽而多样,而要以明确的目的性为前提,以学生的兴趣激发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而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事物、乐于阅读文章。
以《散步》教学为例,要让学生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就必须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这样也才有利于让学生主动地去阅读理解课文。为此,教学中教师以阎维文的《母亲》来导入,当饱含深情的歌曲让学生内心被打动后,再以生活中的细微感动谈起,谈到母亲,谈到散步,学生读的欲望增强了,再设置问题进行引导阅读,效果会更好。再如在《最后一课》教学中,要让学生就字面意义来理解“爱国”不免显得空虚,为此,教学之处,教师提出问题“小弗郎士爱国吗?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一个问题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小弗郎士身上,阅读后再讨论,“爱国”也就成为了一种体验。
二、巧设疑问,引发思考
在新课导入中,这是较为常见同时也是较为有效的导入方法之一。是指教师在教学新课之前先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设置一些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并将这种学习的热情投入到之后的学习之中,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教师就可以先通过以下两个问题进行新课导入:1.请大家写出自己所喜欢的花儿都有些什么颜色。2.请思考,花儿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颜色?相信这两个问题一定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一定会议论纷纷并努力寻求答案。这样,教师就可以顺势进行导入:相信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问题的答案,那么答案到底是什么呢?请打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一课,我们共同进行探索。这样,学生们的兴趣得到有效激发,必定会积极投入到之后的学习中,学习效率的提高自然事半功倍。
三、介绍背景,清除障碍
在课堂教学中,难免有的知识内容远离学生实际,学生不易理解及掌握,对此,教师就应该在新课导入的部分对相关知识、背景进行介绍,有效为学生清除学习障碍,从而更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如教学《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对于文中所讲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学生确实是知之甚少,对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教师在进行新课导入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等向学生多介绍相关知识,如给学生介绍海市蜃楼现象的产生,就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中“魔鬼的海”的相关知识。通过这样的方法,既能有效为学生清除学习中的障碍,从而更好地学习并掌握新知识,还能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利用背景知识来进行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通过网络资源来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再以这些背景知识为基础,引入对课文的阅读,让学生做到“胸有成竹”。
四、紧扣重点,达成目标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新课导入中,教师切记不能将话题扯得太远,避免太过散乱,学生不知就里。因此在导入时,教师还需立足于教学内容,紧扣教学重点及难点,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达成目标,从而才能在课堂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目的明确,最终有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教学《白杨礼赞》一文,教师在导入时就可以从“礼赞”这一题眼入手,让学生先明白“礼赞”和“赞扬”、“赞颂”等的区别,从而以此为线索,让学生深切感受白杨树的不平凡以及作者对白杨树深深的“礼赞”之情。通过这样的方式,相信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会更加注重理解文中描写白杨树的语句,从而更深地体会白杨树的平凡与不平凡。
每一节课都有相应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好导入,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目标的达成,为教学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
五、温故知新,学以致用
学习过程总是成螺旋式发展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前后课文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章的体裁、主题、表现手法等相通之处,通过旧知识来引导出新知识,让学生应用旧知识去构建新知识,从而获得技能的培养。
如在教学《孔乙己》的过程中,以作者为线索,引入《社戏》、《藤野先生》、《故乡》的复习,在了解鲁迅写作手法的基础上学习《孔乙己》,可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教学《父母的心》时,以“至爱亲情”为切入点,以《背影》为线索,通过《背影》中的父子情深来引入父母几次将孩子送走又要回的曲折情节中所蕴含的至亲至爱,感人而深刻。此外,在小说的教学中,教师可围绕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进行复习引入。
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生这一主体,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利用多种方式来导入新课,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构建,培养其听、说、读、写能力,为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促进学生的发展。
(责任编辑:刘婷婷)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新课;导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导入是一堂课的开端,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有效的导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有效进行之后的学习探究,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反之,学生只会觉得整个课堂教学索然无味,从而被动地进行学习,其效果可想而知。由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及学生实际,巧妙借助新课导入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文章就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对此进行简单探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有效的教学情境是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起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水平,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直观再现的实际事物或者其背景。情境不一定要哗众取宠,也不一定非得华丽而多样,而要以明确的目的性为前提,以学生的兴趣激发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而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事物、乐于阅读文章。
以《散步》教学为例,要让学生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就必须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这样也才有利于让学生主动地去阅读理解课文。为此,教学中教师以阎维文的《母亲》来导入,当饱含深情的歌曲让学生内心被打动后,再以生活中的细微感动谈起,谈到母亲,谈到散步,学生读的欲望增强了,再设置问题进行引导阅读,效果会更好。再如在《最后一课》教学中,要让学生就字面意义来理解“爱国”不免显得空虚,为此,教学之处,教师提出问题“小弗郎士爱国吗?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一个问题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小弗郎士身上,阅读后再讨论,“爱国”也就成为了一种体验。
二、巧设疑问,引发思考
在新课导入中,这是较为常见同时也是较为有效的导入方法之一。是指教师在教学新课之前先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设置一些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并将这种学习的热情投入到之后的学习之中,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教师就可以先通过以下两个问题进行新课导入:1.请大家写出自己所喜欢的花儿都有些什么颜色。2.请思考,花儿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颜色?相信这两个问题一定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一定会议论纷纷并努力寻求答案。这样,教师就可以顺势进行导入:相信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问题的答案,那么答案到底是什么呢?请打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一课,我们共同进行探索。这样,学生们的兴趣得到有效激发,必定会积极投入到之后的学习中,学习效率的提高自然事半功倍。
三、介绍背景,清除障碍
在课堂教学中,难免有的知识内容远离学生实际,学生不易理解及掌握,对此,教师就应该在新课导入的部分对相关知识、背景进行介绍,有效为学生清除学习障碍,从而更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如教学《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对于文中所讲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学生确实是知之甚少,对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教师在进行新课导入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等向学生多介绍相关知识,如给学生介绍海市蜃楼现象的产生,就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中“魔鬼的海”的相关知识。通过这样的方法,既能有效为学生清除学习中的障碍,从而更好地学习并掌握新知识,还能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利用背景知识来进行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通过网络资源来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再以这些背景知识为基础,引入对课文的阅读,让学生做到“胸有成竹”。
四、紧扣重点,达成目标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新课导入中,教师切记不能将话题扯得太远,避免太过散乱,学生不知就里。因此在导入时,教师还需立足于教学内容,紧扣教学重点及难点,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达成目标,从而才能在课堂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目的明确,最终有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教学《白杨礼赞》一文,教师在导入时就可以从“礼赞”这一题眼入手,让学生先明白“礼赞”和“赞扬”、“赞颂”等的区别,从而以此为线索,让学生深切感受白杨树的不平凡以及作者对白杨树深深的“礼赞”之情。通过这样的方式,相信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会更加注重理解文中描写白杨树的语句,从而更深地体会白杨树的平凡与不平凡。
每一节课都有相应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好导入,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目标的达成,为教学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
五、温故知新,学以致用
学习过程总是成螺旋式发展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前后课文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章的体裁、主题、表现手法等相通之处,通过旧知识来引导出新知识,让学生应用旧知识去构建新知识,从而获得技能的培养。
如在教学《孔乙己》的过程中,以作者为线索,引入《社戏》、《藤野先生》、《故乡》的复习,在了解鲁迅写作手法的基础上学习《孔乙己》,可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教学《父母的心》时,以“至爱亲情”为切入点,以《背影》为线索,通过《背影》中的父子情深来引入父母几次将孩子送走又要回的曲折情节中所蕴含的至亲至爱,感人而深刻。此外,在小说的教学中,教师可围绕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进行复习引入。
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生这一主体,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利用多种方式来导入新课,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构建,培养其听、说、读、写能力,为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促进学生的发展。
(责任编辑: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