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赵启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前主任,2005年至今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副主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
2007年8月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在同一世界——面对外国人101题》一书,赵启正通过101个生动精彩的小故事,以“话说体”方式,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对外交往交流中存在的文化差异,让读者在小故事中,体会交往的智慧、敏锐和幽默。
此前,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曾精心策划了两本书——《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智慧传播——赵启正论交流艺术》,都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
本刊选取《在同一世界——面对外国人101题》中精彩部分,以飨读者。
苹果比维生素C好吃
有一次,我陪同一位外国总统去参观一个在几年内迅速脱贫致富的乡。乡长单纯以大量数字介绍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令人应接不暇;客人们听了之后,似仍不甚了然。接着访问了两户农民家庭,两位家庭主妇讲的朴素的生活故事,倒让这位总统兴致盎然,在笑声中一问再问,最后满意而去。
和外国人说中国的事情,大的方面如中国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传统、城乡面貌和环境保护等情况,小的方面如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等。外国人都会听得津津有味,就好像接受了主人随手从自己的果园中摘下的苹果。
可是,有的人往往喜欢把原生态的苹果加工成果酱、果脯或果干再送给朋友;甚至为了简洁高效,只把苹果中的维生素C提炼出来送给客人。这样就把中国丰富多彩的现实中的生动故事,变成了单调的数字和政治结论;把中国优秀的文化形态变成“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几句话了。
原生的苹果美丽、美味,且富有营养,是送给朋友的最好的礼物,多费一道手续的加工品倒不一定更好吃!多数的人愿意吃苹果而不愿单吃维生素C,我们自己不也是这样吗?
[链接] 一分钟说中国
主持人沈冰:如果用一分钟的时间,让您向外国人说说自己眼中的中国,怎么样?
赵启正: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曾经很先进。有人估算,在1800年,中国的GDP占世界的30%,在1900年,占世界GDP的7%,但是以后落后了。我们不能够再睡在我们四大发明的那段历史上了,我们醒了,我们要奋斗,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开始了这种奋斗。在邓小平先生提出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的路子对了,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中国人喜欢的那种社会,这让我们富裕起来。我们以前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有房子、有汽车的时代开始了。这个古老的国家焕发了青春,我们每天都在进步。
(2001年11月4日晚接受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访谈)
“龙头”是什么?
我们在与外国人谈话时,往往会用中国人熟知的比喻,可是有时外国人听不太明白。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们向外国人介绍浦东开发时总喜欢说“以浦东开发为龙头,带动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在汉语中“龙头”比喻带头的、起主导作用的事物。可是外国人对中国的龙很陌生,更不甚了然“龙头”是什么意思:是动力,是大脑,还是先锋?于是我们常说,以浦东开发为“引擎”(或“火车头”或“契机”等),带动周围地区乃至中国经济的发展。用这样简单明了、中外共知的比喻,外国人反而容易听得明白。
有时,我们也会这样描述浦东:“中国在发展中,需要加强同世界的对话,政治的对话通过首都来进行;而经济的对话则主要通过大的经济城市来进行。中国目前还没有纽约、伦敦、巴黎、法兰克福、东京那样的国际经济城市,在当前中国,上海最有可能成为这样的城市。为此,上海就得加强建设,浦东开发就是这种建设的重要部分。浦东就是像新加坡那么大的一块宝地,要把它建设成具有先进城市功能的新区。”
我们有时还会说:“浦东经济就要起飞了,它已经在跑道上了,愿意上飞机吗?”这样,已大体说明了为什么要开发浦东和浦东给世界投资者所带来的机遇。
[链接] 外国领导人对浦东开发的评论
我愿意在浦东发言。在上海黄浦江的东岸,太阳升起的地方,上海正在营造21世纪,重返亚洲经济大都会之列。
大运河是历史,长城是历史,浦东开发也是历史。
——法国前总统雅克•希拉克
浦东开发是世界城市开发中的一个非常独特的成功例子,世界上几乎所有城市开发都未经过全面规划,因此城市建设的随意性很大,效果并不好。而浦东是经过仔细规划后再进行建设,这非常可贵。
——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
浦东宣布开发之初,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认为这不过是一句口号,但我认为是真的。现在看来,我说对了。许多美国人并不了解中国,他们不知道,中国人只要想干一件事,就能干成。因为你们能把资金、人力、物力集中起来办大事。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
(引自《浦东逻辑——浦东开发与经济全球化》,赵启正著,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3月第1版)
“一仆二主”
大翻译家杨绛(世界古典文学名著《堂吉诃德》的中文译者)说过,笔译者是“一仆二主”中的“仆人”,既要服侍原作者,又要伺候读者,二者兼顾,颇不容易。
那么,口译者这个“仆人”就更难当。在特定的场合下,要反应迅速,还得准确,因为口译没有查阅字典和文献的时间,当个好口译者则更属不易。
有一次,我在上海接待美国前总统老布什,我想在交谈时说:浦东的高楼大厦就像是五线谱上的音符,谱写出城市的交响乐。我怕这话不好翻译,事先和我方的翻译说了,她就提前准备了“五线谱”、“音符”等音乐术语。我与布什交谈时,由对方翻译主译,遇到这段果然卡壳了,我们的翻译及时地补充上去,谈话的气氛也活跃了起来。布什高兴地说:“如果我再年轻一点,我一定来浦东投资。”
翻译者的成功其实就是说话者的成功。说话者要考虑翻译的工作难度,有意识地相互配合,才能实现理想的表达。其中要注意几点:尽量在讲话之前,把可能用到的专业术语告诉翻译者;说话语速要慢,因为汉语句子一般比其他许多语言的要短得多,说快了,同声传译时,就不得不省略一些原话;逐句译时,三五句一停较为合适,一口气说得太长或太短都是不合适的。
如果说话人懂些外语,发现某句话没有译准或遗漏了,最好的办法是用中国话再重复一下这句话,给翻译者一个纠正和调整的机会;切忌当着大家的面就说“译错了!”之类的话,这会影响翻译者的情绪,容易接连出错。“对记者说,就是对公众说”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离不开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每个人不仅是读者,有时还是作者,可以开“博客”,也可能成为中外记者采访的对象。
有记者要求采访时,有的人同意接受采访,愿意让读者分享他的体验;有的人不愿接受采访,他觉得自己的事或观点不值得报道。这都是随个人意愿而定的事。
接受采访时,很重要的是要“善待记者”——也就是正确地对待他们。面对记者,尤其是外国记者,有几点要明白:他们有时会提出一些让你为难的问题,但你不必急躁,从容中更便于回答难题;也许有的记者不仅好奇心盛,还急于爆炒自己,便会诱你说出一些你本不想说出的话。可是有的受访者有时会对记者说:“这些话只是对你讲的,你可不能报道啊!”这句话的后果往往适得其反。记者通常会做出对他自己有利的选择,而不顾你的嘱咐。
1995年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华裔主持人宗毓华的“事件”便是一例。宗毓华采访刚当选的众议院议长纽特•金里奇的母亲。她问金母对第一夫人希拉里的看法,金母本不肯说,她说:“那您就悄悄告诉我。”于是金母就把头凑到她耳边说了句对希拉里大不敬的话。没有想到,宗毓华故意没有删除这一段,就把节目播出了。此事件在美轰动一时。宗毓华因诱发老人说出本不该说出的话,并公诸于众,被CBS除名。
面对记者,应该坦诚。但是,如果有些问题自己不清楚,直率地回答“不知道”,也并不是难为情的事,那比随便猜着说好得多。只要记住,你对记者说的话就是对公众说的话。当然,专职的新闻发言人还要有更多的专业训练。
碰到水平高的记者,经两个人的充分交流,就会有不仅正确,而且漂亮的“产品”——记者满意,读者满意,你也满意。
(本文内容和漫画均由辽宁教育出版社提供。)
本书定价:25元
购书电话(传真):010-68329753
(信息反馈请发至xiaotanzhen@126.com,欢迎交流。)责编:谭震
赵启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前主任,2005年至今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副主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
2007年8月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在同一世界——面对外国人101题》一书,赵启正通过101个生动精彩的小故事,以“话说体”方式,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对外交往交流中存在的文化差异,让读者在小故事中,体会交往的智慧、敏锐和幽默。
此前,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曾精心策划了两本书——《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智慧传播——赵启正论交流艺术》,都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
本刊选取《在同一世界——面对外国人101题》中精彩部分,以飨读者。
苹果比维生素C好吃
有一次,我陪同一位外国总统去参观一个在几年内迅速脱贫致富的乡。乡长单纯以大量数字介绍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令人应接不暇;客人们听了之后,似仍不甚了然。接着访问了两户农民家庭,两位家庭主妇讲的朴素的生活故事,倒让这位总统兴致盎然,在笑声中一问再问,最后满意而去。
和外国人说中国的事情,大的方面如中国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传统、城乡面貌和环境保护等情况,小的方面如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等。外国人都会听得津津有味,就好像接受了主人随手从自己的果园中摘下的苹果。
可是,有的人往往喜欢把原生态的苹果加工成果酱、果脯或果干再送给朋友;甚至为了简洁高效,只把苹果中的维生素C提炼出来送给客人。这样就把中国丰富多彩的现实中的生动故事,变成了单调的数字和政治结论;把中国优秀的文化形态变成“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几句话了。
原生的苹果美丽、美味,且富有营养,是送给朋友的最好的礼物,多费一道手续的加工品倒不一定更好吃!多数的人愿意吃苹果而不愿单吃维生素C,我们自己不也是这样吗?
[链接] 一分钟说中国
主持人沈冰:如果用一分钟的时间,让您向外国人说说自己眼中的中国,怎么样?
赵启正: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曾经很先进。有人估算,在1800年,中国的GDP占世界的30%,在1900年,占世界GDP的7%,但是以后落后了。我们不能够再睡在我们四大发明的那段历史上了,我们醒了,我们要奋斗,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开始了这种奋斗。在邓小平先生提出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的路子对了,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中国人喜欢的那种社会,这让我们富裕起来。我们以前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有房子、有汽车的时代开始了。这个古老的国家焕发了青春,我们每天都在进步。
(2001年11月4日晚接受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访谈)
“龙头”是什么?
我们在与外国人谈话时,往往会用中国人熟知的比喻,可是有时外国人听不太明白。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们向外国人介绍浦东开发时总喜欢说“以浦东开发为龙头,带动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在汉语中“龙头”比喻带头的、起主导作用的事物。可是外国人对中国的龙很陌生,更不甚了然“龙头”是什么意思:是动力,是大脑,还是先锋?于是我们常说,以浦东开发为“引擎”(或“火车头”或“契机”等),带动周围地区乃至中国经济的发展。用这样简单明了、中外共知的比喻,外国人反而容易听得明白。
有时,我们也会这样描述浦东:“中国在发展中,需要加强同世界的对话,政治的对话通过首都来进行;而经济的对话则主要通过大的经济城市来进行。中国目前还没有纽约、伦敦、巴黎、法兰克福、东京那样的国际经济城市,在当前中国,上海最有可能成为这样的城市。为此,上海就得加强建设,浦东开发就是这种建设的重要部分。浦东就是像新加坡那么大的一块宝地,要把它建设成具有先进城市功能的新区。”
我们有时还会说:“浦东经济就要起飞了,它已经在跑道上了,愿意上飞机吗?”这样,已大体说明了为什么要开发浦东和浦东给世界投资者所带来的机遇。
[链接] 外国领导人对浦东开发的评论
我愿意在浦东发言。在上海黄浦江的东岸,太阳升起的地方,上海正在营造21世纪,重返亚洲经济大都会之列。
大运河是历史,长城是历史,浦东开发也是历史。
——法国前总统雅克•希拉克
浦东开发是世界城市开发中的一个非常独特的成功例子,世界上几乎所有城市开发都未经过全面规划,因此城市建设的随意性很大,效果并不好。而浦东是经过仔细规划后再进行建设,这非常可贵。
——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
浦东宣布开发之初,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认为这不过是一句口号,但我认为是真的。现在看来,我说对了。许多美国人并不了解中国,他们不知道,中国人只要想干一件事,就能干成。因为你们能把资金、人力、物力集中起来办大事。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
(引自《浦东逻辑——浦东开发与经济全球化》,赵启正著,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3月第1版)
“一仆二主”
大翻译家杨绛(世界古典文学名著《堂吉诃德》的中文译者)说过,笔译者是“一仆二主”中的“仆人”,既要服侍原作者,又要伺候读者,二者兼顾,颇不容易。
那么,口译者这个“仆人”就更难当。在特定的场合下,要反应迅速,还得准确,因为口译没有查阅字典和文献的时间,当个好口译者则更属不易。
有一次,我在上海接待美国前总统老布什,我想在交谈时说:浦东的高楼大厦就像是五线谱上的音符,谱写出城市的交响乐。我怕这话不好翻译,事先和我方的翻译说了,她就提前准备了“五线谱”、“音符”等音乐术语。我与布什交谈时,由对方翻译主译,遇到这段果然卡壳了,我们的翻译及时地补充上去,谈话的气氛也活跃了起来。布什高兴地说:“如果我再年轻一点,我一定来浦东投资。”
翻译者的成功其实就是说话者的成功。说话者要考虑翻译的工作难度,有意识地相互配合,才能实现理想的表达。其中要注意几点:尽量在讲话之前,把可能用到的专业术语告诉翻译者;说话语速要慢,因为汉语句子一般比其他许多语言的要短得多,说快了,同声传译时,就不得不省略一些原话;逐句译时,三五句一停较为合适,一口气说得太长或太短都是不合适的。
如果说话人懂些外语,发现某句话没有译准或遗漏了,最好的办法是用中国话再重复一下这句话,给翻译者一个纠正和调整的机会;切忌当着大家的面就说“译错了!”之类的话,这会影响翻译者的情绪,容易接连出错。“对记者说,就是对公众说”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离不开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每个人不仅是读者,有时还是作者,可以开“博客”,也可能成为中外记者采访的对象。
有记者要求采访时,有的人同意接受采访,愿意让读者分享他的体验;有的人不愿接受采访,他觉得自己的事或观点不值得报道。这都是随个人意愿而定的事。
接受采访时,很重要的是要“善待记者”——也就是正确地对待他们。面对记者,尤其是外国记者,有几点要明白:他们有时会提出一些让你为难的问题,但你不必急躁,从容中更便于回答难题;也许有的记者不仅好奇心盛,还急于爆炒自己,便会诱你说出一些你本不想说出的话。可是有的受访者有时会对记者说:“这些话只是对你讲的,你可不能报道啊!”这句话的后果往往适得其反。记者通常会做出对他自己有利的选择,而不顾你的嘱咐。
1995年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华裔主持人宗毓华的“事件”便是一例。宗毓华采访刚当选的众议院议长纽特•金里奇的母亲。她问金母对第一夫人希拉里的看法,金母本不肯说,她说:“那您就悄悄告诉我。”于是金母就把头凑到她耳边说了句对希拉里大不敬的话。没有想到,宗毓华故意没有删除这一段,就把节目播出了。此事件在美轰动一时。宗毓华因诱发老人说出本不该说出的话,并公诸于众,被CBS除名。
面对记者,应该坦诚。但是,如果有些问题自己不清楚,直率地回答“不知道”,也并不是难为情的事,那比随便猜着说好得多。只要记住,你对记者说的话就是对公众说的话。当然,专职的新闻发言人还要有更多的专业训练。
碰到水平高的记者,经两个人的充分交流,就会有不仅正确,而且漂亮的“产品”——记者满意,读者满意,你也满意。
(本文内容和漫画均由辽宁教育出版社提供。)
本书定价:25元
购书电话(传真):010-68329753
(信息反馈请发至xiaotanzhen@126.com,欢迎交流。)责编:谭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