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世界

来源 :对外大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zhaox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赵启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前主任,2005年至今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副主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
  2007年8月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在同一世界——面对外国人101题》一书,赵启正通过101个生动精彩的小故事,以“话说体”方式,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对外交往交流中存在的文化差异,让读者在小故事中,体会交往的智慧、敏锐和幽默。
  此前,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曾精心策划了两本书——《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智慧传播——赵启正论交流艺术》,都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
  本刊选取《在同一世界——面对外国人101题》中精彩部分,以飨读者。
  
  苹果比维生素C好吃
  
  有一次,我陪同一位外国总统去参观一个在几年内迅速脱贫致富的乡。乡长单纯以大量数字介绍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令人应接不暇;客人们听了之后,似仍不甚了然。接着访问了两户农民家庭,两位家庭主妇讲的朴素的生活故事,倒让这位总统兴致盎然,在笑声中一问再问,最后满意而去。
  和外国人说中国的事情,大的方面如中国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传统、城乡面貌和环境保护等情况,小的方面如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等。外国人都会听得津津有味,就好像接受了主人随手从自己的果园中摘下的苹果。
  可是,有的人往往喜欢把原生态的苹果加工成果酱、果脯或果干再送给朋友;甚至为了简洁高效,只把苹果中的维生素C提炼出来送给客人。这样就把中国丰富多彩的现实中的生动故事,变成了单调的数字和政治结论;把中国优秀的文化形态变成“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几句话了。
  原生的苹果美丽、美味,且富有营养,是送给朋友的最好的礼物,多费一道手续的加工品倒不一定更好吃!多数的人愿意吃苹果而不愿单吃维生素C,我们自己不也是这样吗?
  
  [链接] 一分钟说中国
  主持人沈冰:如果用一分钟的时间,让您向外国人说说自己眼中的中国,怎么样?
  赵启正: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曾经很先进。有人估算,在1800年,中国的GDP占世界的30%,在1900年,占世界GDP的7%,但是以后落后了。我们不能够再睡在我们四大发明的那段历史上了,我们醒了,我们要奋斗,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开始了这种奋斗。在邓小平先生提出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的路子对了,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中国人喜欢的那种社会,这让我们富裕起来。我们以前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有房子、有汽车的时代开始了。这个古老的国家焕发了青春,我们每天都在进步。
  (2001年11月4日晚接受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访谈)
  
  “龙头”是什么?
  
  我们在与外国人谈话时,往往会用中国人熟知的比喻,可是有时外国人听不太明白。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们向外国人介绍浦东开发时总喜欢说“以浦东开发为龙头,带动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在汉语中“龙头”比喻带头的、起主导作用的事物。可是外国人对中国的龙很陌生,更不甚了然“龙头”是什么意思:是动力,是大脑,还是先锋?于是我们常说,以浦东开发为“引擎”(或“火车头”或“契机”等),带动周围地区乃至中国经济的发展。用这样简单明了、中外共知的比喻,外国人反而容易听得明白。
  有时,我们也会这样描述浦东:“中国在发展中,需要加强同世界的对话,政治的对话通过首都来进行;而经济的对话则主要通过大的经济城市来进行。中国目前还没有纽约、伦敦、巴黎、法兰克福、东京那样的国际经济城市,在当前中国,上海最有可能成为这样的城市。为此,上海就得加强建设,浦东开发就是这种建设的重要部分。浦东就是像新加坡那么大的一块宝地,要把它建设成具有先进城市功能的新区。”
  我们有时还会说:“浦东经济就要起飞了,它已经在跑道上了,愿意上飞机吗?”这样,已大体说明了为什么要开发浦东和浦东给世界投资者所带来的机遇。
  
  [链接] 外国领导人对浦东开发的评论
  我愿意在浦东发言。在上海黄浦江的东岸,太阳升起的地方,上海正在营造21世纪,重返亚洲经济大都会之列。
  大运河是历史,长城是历史,浦东开发也是历史。
  ——法国前总统雅克•希拉克
  
  浦东开发是世界城市开发中的一个非常独特的成功例子,世界上几乎所有城市开发都未经过全面规划,因此城市建设的随意性很大,效果并不好。而浦东是经过仔细规划后再进行建设,这非常可贵。
  
  ——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
  浦东宣布开发之初,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认为这不过是一句口号,但我认为是真的。现在看来,我说对了。许多美国人并不了解中国,他们不知道,中国人只要想干一件事,就能干成。因为你们能把资金、人力、物力集中起来办大事。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
  (引自《浦东逻辑——浦东开发与经济全球化》,赵启正著,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3月第1版)
  
  “一仆二主”
  大翻译家杨绛(世界古典文学名著《堂吉诃德》的中文译者)说过,笔译者是“一仆二主”中的“仆人”,既要服侍原作者,又要伺候读者,二者兼顾,颇不容易。
  那么,口译者这个“仆人”就更难当。在特定的场合下,要反应迅速,还得准确,因为口译没有查阅字典和文献的时间,当个好口译者则更属不易。
  有一次,我在上海接待美国前总统老布什,我想在交谈时说:浦东的高楼大厦就像是五线谱上的音符,谱写出城市的交响乐。我怕这话不好翻译,事先和我方的翻译说了,她就提前准备了“五线谱”、“音符”等音乐术语。我与布什交谈时,由对方翻译主译,遇到这段果然卡壳了,我们的翻译及时地补充上去,谈话的气氛也活跃了起来。布什高兴地说:“如果我再年轻一点,我一定来浦东投资。”
  翻译者的成功其实就是说话者的成功。说话者要考虑翻译的工作难度,有意识地相互配合,才能实现理想的表达。其中要注意几点:尽量在讲话之前,把可能用到的专业术语告诉翻译者;说话语速要慢,因为汉语句子一般比其他许多语言的要短得多,说快了,同声传译时,就不得不省略一些原话;逐句译时,三五句一停较为合适,一口气说得太长或太短都是不合适的。
  如果说话人懂些外语,发现某句话没有译准或遗漏了,最好的办法是用中国话再重复一下这句话,给翻译者一个纠正和调整的机会;切忌当着大家的面就说“译错了!”之类的话,这会影响翻译者的情绪,容易接连出错。“对记者说,就是对公众说”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离不开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每个人不仅是读者,有时还是作者,可以开“博客”,也可能成为中外记者采访的对象。
  有记者要求采访时,有的人同意接受采访,愿意让读者分享他的体验;有的人不愿接受采访,他觉得自己的事或观点不值得报道。这都是随个人意愿而定的事。
  接受采访时,很重要的是要“善待记者”——也就是正确地对待他们。面对记者,尤其是外国记者,有几点要明白:他们有时会提出一些让你为难的问题,但你不必急躁,从容中更便于回答难题;也许有的记者不仅好奇心盛,还急于爆炒自己,便会诱你说出一些你本不想说出的话。可是有的受访者有时会对记者说:“这些话只是对你讲的,你可不能报道啊!”这句话的后果往往适得其反。记者通常会做出对他自己有利的选择,而不顾你的嘱咐。
  1995年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华裔主持人宗毓华的“事件”便是一例。宗毓华采访刚当选的众议院议长纽特•金里奇的母亲。她问金母对第一夫人希拉里的看法,金母本不肯说,她说:“那您就悄悄告诉我。”于是金母就把头凑到她耳边说了句对希拉里大不敬的话。没有想到,宗毓华故意没有删除这一段,就把节目播出了。此事件在美轰动一时。宗毓华因诱发老人说出本不该说出的话,并公诸于众,被CBS除名。
  面对记者,应该坦诚。但是,如果有些问题自己不清楚,直率地回答“不知道”,也并不是难为情的事,那比随便猜着说好得多。只要记住,你对记者说的话就是对公众说的话。当然,专职的新闻发言人还要有更多的专业训练。
  碰到水平高的记者,经两个人的充分交流,就会有不仅正确,而且漂亮的“产品”——记者满意,读者满意,你也满意。
  (本文内容和漫画均由辽宁教育出版社提供。)
  本书定价:25元
  购书电话(传真):010-68329753
  (信息反馈请发至xiaotanzhen@126.com,欢迎交流。)责编:谭震
其他文献
编者按:即使在冬季:漫步拉萨的街头,也会感到“沐浴在阳光中的生活”是这样真切。在年光照3000小时以上的青藏高原,国内外游客在这里幸福地驻足停留,身边藏民纯净的笑容和一声亲切的问候:“扎西德勒”,伴着蓝天白云让人陶醉。  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西藏入境旅游者增长136%,增长率居全国首位。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西藏,西藏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机会呈现在世界的面前,他們也将一路的见闻向世界真实地传播。
期刊
编者按:法兰克福书展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国际书展,被誉为国际图书出版界的“奥林匹克”,历来是各国文化和出版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本文作者亲临书展现场,感受了法兰克福书展的盛况。作者抓住了这次中国文化与世界面对面交流的难得机遇,开展了调研工作,以一个媒体人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的美好前景、欧美图书的出版状况以及法兰克福书展主宾活动给出版人的启示,为读者提供了一份难得的信息参考
期刊
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上,活跃着一支生机勃勃的力量,这就是中国青年与世界各国青年之间的对话与往来。党和政府领导人历来都十分重视中国青年的对外交往,充分肯定青年交流在推动国家关系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毛泽东同志1957年在莫斯科大学演讲时就指出:“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胡锦涛主席2003年5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
期刊
编者按:法兰克福书展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国际书展,被誉为国际图书出版界的“奥林匹克”,历来是各国文化和出版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本文作者亲临书展现场,亲身感受法兰克福书展的盛况。作者抓住了这次中国文化与世界面对面交流的难得机遇,开展了调研工作,以一个媒体人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的美好前景、欧美图书的出版状况以及法兰克福书展主宾活动给出版人的启示,为读者提供了一份难得的信息参
期刊
2003年至今,吴建民已经连续四届担任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人称“魅力外交官”的他,在新闻发言人的舞台上将“交流学”演绎得淋漓尽致。      外交官出身的吴建民,第四次以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的身份亮相2008年“两会”,在3月2日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吴建民以真诚而坦率的态度回答了中外记者有关罕见冰冻雨雪引发的关于完善灾害应急机制的思考、独生子女政策是否延续执行、房价以及两岸
期刊
对于很多人而言,创刊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人民画报》是一份珍藏在记忆里的画报。那时,《人民画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枝独秀,和《解放军画报》同是全国读者的宠儿。那时,人们想欣赏毛主席、周总理等领袖人物和国内大好形势的彩色照片,非看人民画报不可,因为那时的报纸只刊登为数不多的黑白照片。 年轻一代可能没有眼见《人民画报》的盛况,那么这样一组故事也许能帮你寻找那时的记忆——至今已有近58年光荣历史的《人民画
期刊
编者按:杨绛曾经翻译过英国诗人蓝德的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对自然和艺术的喜爱,也是很多人的心声。  艺术,是人类的共同语言,在国际交往中展现着别样的魅力。  本刊“艺术长廊”栏目推荐的艺术家,都是在中国当代艺术长河中显现的珍品,是艺术园地中绽放的璀璨的奇葩,其作品体现着东西方文明对话的渴望,代表着这个时代中国画家对当代艺术的理解、
期刊
编者按:本刊一直在探讨如何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故事,如何让中国以我们自己希望的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一路探讨下来,有一个强烈的体会,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的外宣,会显得疏远而清高;而有实践的热度却缺少思考的深度的个案,又缺少共享的价值。在工作中,我们就接触到很多这样的人,他们能够很好地把几者结合起来,为我们的外宣工作提供一种宝贵的财富。2007年末,我们来到成都,时任成都市委宣传部部长的郝康理接受了本刊的专
期刊
奥运将要来临之际,五洲传播中心(CICC)与美国PBS公共电视台联合制作了13集合拍片《北京,你准备好了吗?》,与美国探索频道联合制作了4集合拍片《非凡奥运》,世界170多个国家的观众将在奥运会之前收看到这些节目。  《对外大传播》:此次签约,五洲传播中心6000小时纪实节目素材首次入驻国家地理数字影像资料馆,成为这一世界级影像传媒市场平台中形成规模的“中国元素”。为什么和美国国家地理这样顶尖级的
期刊
编者按: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维护和平、制约战争的因素在不断增长。同时,当今世界又处于大变动、大调整时期,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种复杂问题和不确定因素时有发生。昨天的伊拉克战争、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布什政府提出的“邪恶轴心”与“邪恶国家”,今天的伊朗铀浓缩、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朝鲜的核爆炸……今天的世界怎么了,是人们变得不理智了,还是另有一番隐忧?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