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即使在冬季:漫步拉萨的街头,也会感到“沐浴在阳光中的生活”是这样真切。在年光照3000小时以上的青藏高原,国内外游客在这里幸福地驻足停留,身边藏民纯净的笑容和一声亲切的问候:“扎西德勒”,伴着蓝天白云让人陶醉。
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西藏入境旅游者增长136%,增长率居全国首位。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西藏,西藏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机会呈现在世界的面前,他們也将一路的见闻向世界真实地传播。
电视纪录片《西藏日记》中的主人公凯蒂和摩基,带着摄像机和幽默感,面对缺氧的挑战,勇敢地踏上了通往西藏的颠簸之旅。他们参观了西藏令人叹为观止的寺庙和宫殿,遇到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嬉戏的喇嘛、能喝酒的藏族舞者和请他们品下午茶的友善的藏民。每一天都带给他们对西藏新的认识,这种认识对他们脑子里存在的固有观念提出了挑战。他们迷惑了,也开始思考了,他们吃惊地发现,他们的想法和看法开始转变了。
本文作者刘辉作为北京援藏干部,从2004年开始到西藏工作,刚刚结束援藏工作回到北京,援藏工作使他对西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看着纪录片中两位美国青年镜头中的西藏,刘辉不由得再次翻开自己援藏期间心中关于西藏的日记,珍存的印象与凯蒂和摩基镜头中的影像相互叠映,通过两个“西藏日记”在时间和空间的“交错对话”,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今天的西藏……
几个月前,我结束了援藏的工作,已回到北京。但关于“西藏”的一切依然梦魂牵绕。偶然间看到两位美国青年拍摄的《西藏日记》,自己的思绪也随着他们的镜头回到了工作过三年的地方……
随着中国的开放,到西藏旅行的人翻倍地增长。面对拉萨街头熙来攘往的人流,我最关心的是他们为什么选择西藏作为旅行的目的地。
片中的美国青年凯蒂和摩基,面对自拍的镜头说出了各自选择西藏的原因。凯蒂说,“6年来,我在美国每天的工作都是朝9晚6,感到自己似乎有点抑郁症。所以,我想让自己在大自然中放逐一下,而西藏是我能去的最远的地方。”摩基说,“曾听说过关于西藏的故事,西藏有些神秘,每当人们谈起西藏,总能看到那种梦幻般、深邃、愉悦的表情。”
西藏是世界第三极,海拔之高,生态环境之严酷,民族文化沉淀之厚重,都使外界对西藏产生了神秘之感。
作为援藏干部,我之前在中国外文局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工作,对西藏的了解并不比凯蒂和摩基多。看着画面中他们将生活用品准备得一应俱全,想起我启程之前,也觉得西藏物品匮乏。但到了西藏以后,我才发现这里什么生活用品部不缺。由于西藏人口较少,城市规模小,有时候还会感到比大城市生活还要方便。像我这样去西藏前不了解西藏的人很多,即便在国内也非常普遍,这或许是受到时间和距离的影响。但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以及更多条航线的开通,时间、空间上的距离都已不是问题。
但凯蒂及她的朋友对西藏的不了解依然让我有些意外,镜头中的凯蒂说:“在我办公的地方,可以与2000个人通电子邮件。我发了一封邮件,向大家咨询我去西藏该带些什么、看些什么,可是,我没有收到一封来自去过西藏的人的回复。”凯蒂没有得到多少有关去西藏的特别建议,因为她周围没有多少人去过西藏。凯蒂说,之前她对西藏的了解许多都是来自国外的“西藏独立运动”的宣传,再就是外国电影里的一些内容,但这些宣传有多少能真实地展现西藏的日常生活,其实外国人心里也是有疑问的。
摩基直率地说:“原来我仅知道一点有关西藏的政治状况,中国声称西藏属于中国,而这种归属基于古代历史,但证据并不充分。他们实际上进入了西藏并占领了西藏。”
其实,外国人对西藏产生偏激的看法,我一点都不奇怪,在西藏期间接触的外国人,他们一开始大多持有这样的观点,那是基于他们对西藏历史和现实情况的不了解,因为他们之前从没有到过西藏。
我个人认为,关于西藏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但一定要尊重历史。对于外国人所谓的“进入并占领的观点”,我们要好好学习历史,史学家要给予充分重视,如果能从学术角度予以驳斥那是再好不过的。因为关于这个观点的争论,比任何一方面的争论部具有长期性。
出发前,摩基也在镜头前说出了对西藏文化的担忧,“中国的官方立场是保护西藏文化,但是某些非官方的立场似乎是同化西藏文化,或者使其融入中国文化,并且冲淡其原有的价值。所以我很关注,也很关心。”
看到这里,我越发关注整部片子的进程。他们的这种想法或许同样被很多外国人所关注。西藏文化本来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外国人习惯割裂来看?中国政府近几年斥巨资对包括布达拉宫在内的三大寺进行修缮保护工作,在西藏的大街上,随处可见转经、跪拜的藏民,这都表现出中国政府对西藏文化、宗教的尊重和保护的立场。我想,为什么当西藏人民在奴隶制的沉重枷锁下饱受折磨时,没有人过问西藏,如今西藏进入崭新发展年代后,却成了问题的焦点?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众议员凯尔莎·瓦格娜在2007年到达西藏后曾说:“美国人头脑中的中国形象比较单一僵化,对于中国文化多样性、民族宗教多元化并不知晓。因此,当看到西藏独特的宗教信仰和民族文化时,无法将其与中国联系在一起,造成诸多误解。同时,美国部分政客出于政治目的,美国媒体基于市场效应对西藏问题过度渲染,也造成了美国社会对西藏问题较深的误解,要真正了解西藏问题就必须有一个客观中立的态度,通过自身的体验了解一个真实的西藏。”
随着凯蒂和摩基在西藏行程的推进,他们渐渐地把问题集中在西藏的现状上。他们的镜头中有神态祥和的喇嘛和街头玩耍的年轻藏民。在扎什伦布寺,喇嘛也很愿意与凯蒂和摩基交流,他们很欢迎西方游客来参观,这有助于让人们了解藏传佛教在西藏依然强大。除此之外,我想这同样也是一种渴望与现代社会交流、融合,渴望生活发生改变的讯号。西藏的开放让人们刮目相看,寺庙的喇嘛也不例外,他们不排斥现代生活元素,喇嘛在寺庙里打手机早已不是新鲜事了。凯蒂也没有想到西藏的手机使用普及率之高,即使行驶在西藏中部的路上手机会随时响起,在西藏可以很方便地上网和家人联系。
西藏的文化同样需要现代化元素的注入,这也是由人们生活的客观需要决定的。任何文化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只不过是身处不同位置的人看问题的视角不一样罢了。曾有记者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一个藏族朋友跟他说当自己离开故乡多年后有一种愿望,就是希望家乡的木屋还在。实际上这是对过去的一种怀念,如果你问问世代居住在村子里的人们时,他们的答案可能是相反的,因为他们对生活水平提高的向往更加强烈。我想无论何种立场和观点都不能脱离藏族人民的自身感受。
凯蒂听到内地的支援让西藏产生变化时有一种复杂矛盾的心情,有些发展 不同于西藏的文化,但却让人民生活方便了很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需要发展,物质生活同样需要发展,如果把发展民生和保护文化视作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体的话,我想任何国家都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摩基在吃力地登上西藏最早的建筑宫殿之一的雍布拉康后说:“当你把身体的极限推到极致时,你会发现你得到的回报是多么大。”在西藏的日子里,凯蒂感觉很奇怪,一点都不想家。在西藏的日子里我也很少想家,这里的确是一个可以给你惊喜的地方,或许是因为身边有太多的事物让你忘却一切。近年来嘉年华在中国备受欢迎,而美国人喜欢游中国的寺庙,我想这就是文化差异的相互吸引吧。还记得我去珠峰的经历,在强烈的高原反应下,我已经难以移动身体,但我始终认为那是我人生当中的一次重要旅行,毕竟能亲眼近距离观看珠峰的人实在是太少了,珠峰黄昏的瞬间给我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记。在西藏的几年中,每次下乡我从不带眼镜、草帽,不涂防晒霜,因为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和西藏的自然相融合。
来到西藏,凯蒂对达赖也有了新的认识:“我在这儿学到了新的知识:藏传佛教有五个教派,而达赖喇嘛是黄教教派,只是五个教派中的一个。所以,有大量的藏族人可能对他的‘政治自由’主张并不感兴趣,这是在西藏了解到的,与我在美国听到的不同观点。”
我感觉达赖的影响力在不断弱化,他在黃教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小。因为藏族人明白所谓的“政治自由”并不能止他们的生活得到改善。达赖寻求所谓自治的目的是虚伪的,无非是想满足个人对权势的欲望,而置全体藏族人民的利益于不顾。
来到桑耶寺,摩基感到这里建筑非常吸引人。他在书上读到桑耶寺融合三种建筑风格。的确,正是由于桑耶寺引入了汉族、藏族以及尼泊尔的特色,它是我最喜欢的寺庙之一,除了主建筑之外,辅建筑特色也十分突出,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把汉族建筑的对称风格表现得尤为突出。
凯蒂和摩基认为登上布达拉宫,才是他们访问的最高潮。
对于游客来说,到西藏一定要游览布达拉宫。由于来藏游客的增加,文物保护部门为实行有效保护,对参观人数、路线都作了规定。而且有专业的导游为游客提供服务。和布宫内部的富丽堂皇相比,而农奴连最简陋的住处都没有。看到并了解这一切,才是完整的历史。是要达赖一个人的自治,还是要广大人民的自由与平等?我想每个人都会给出正确的答案。
凯蒂和摩基访问了藏民格桑平措的家,摩基发现家里有一间屋子做佛教供奉使用。在西藏,无论城市乡村,每个家庭无论面积大小都会没有一间经堂供奉神灵,可以看出藏传佛教在他们的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凯蒂注意到主人是位佛教徒,同时家中挂有毛主席的画像,赞叹西藏发生的巨变。
凯蒂和摩基在拉萨访问了城市居民益西的家,他们感觉益西的公寓比乡村的房子小多了。这是2003年的录影,实际上,随着近几年政府安居工程的实施,无论是机关工作人员还是普通农牧民都能以较低的价格购买独院的房子,有些类似于内地的经济适用房。益西非常赞美政府,讲述人们的生活水平如何提高。在西藏的三年里,西藏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青藏铁路通车、亚东口岸开放和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等大事都带动了西藏的快速发展,我想几年后如有幸再来西藏,那里的巨变一定会再给我带来惊奇。难怪有外国记者曾问:“西藏还有多少年能赶上内地的发展水平?”
但摩基的第一反应是采访对象是政府的说客,因为采访是政府安排的,所以怀疑他们在变相说出政府的立场。我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外国记者都跟主人公一样产生这样的想法,尽管他们看到的情况是一片宽松、和谐的社会景象,他们依然怀疑是政府在左右人们的声音,事实上据我了解有很多采访对象是来这里的外国人自己选择的。之所以给他们的采访安排行程,主要是为了让他们在较少的时间里了解得更多,如果他们漫无目标地访问根本无法了解那么多关于西藏的东西。事实再次印证了发展才是硬道理,没有政府的关心,没有西藏的快速发展,西藏也不会有今天的稳定,我们的外宣工作会更难开展。西藏的发展让我们的工作越来越处于主动地位。
我们并不希望每一位来过西藏的外国人观点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变化,只希望事实能让他们重新审视原本主观的观点。实际上这就是我们需要得到的结果。
七天的行程即将结束,凯蒂和摩基对西藏也有了新的看法:“西藏可以保留文化和生活方式,保持自己个性的东西,汇入中国主流并改进生活方式的同时,他们也能寻找到使这些东西产生活力的方式。”摩基:“我来西藏的最大感受是我不再确信西藏真的需要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来之前觉得‘自由西藏’是天经地义的。”
我感觉到这两位美国青年的思想在悄然地发生变化,我想无论在中国国内还是在其他国家,都不要将其政治化,否则就是给西藏的发展制造障碍。自己的文化传统怎么会不珍惜,自治区政府始终重视西藏的文化保护,而且在不断加大保护力度。因为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意识,如果把西藏变得和内地一样,它就不是一颗具有鲜明特色的明珠了,也就不会再有那么多人关注它,失去了它的价值。
我想西藏的发展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关键就是我们如何把细节处理得更好的问题。如果有机会见到凯蒂和摩基,我想和他们交流一下来西藏前后对西藏观念有了如何的改变。
我不是旅游爱好者,但看到凯蒂和摩基有了自己关于西藏的观点,不由得让我也想去国外旅行,去了解一下那里的人们如何看待西藏,并向没有到过西藏的朋友发出邀请,让他们到西藏看一看。
(《西藏日记》由五洲传播中心提供,该片曾获美国奥罗拉金像奖之“最佳纪录金像奖”,并在美国多家电视台播放。本文作者系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经理室主任)
(读者反馈请至vumiao211@yahoo.com.cn)
责编:于 淼
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西藏入境旅游者增长136%,增长率居全国首位。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西藏,西藏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机会呈现在世界的面前,他們也将一路的见闻向世界真实地传播。
电视纪录片《西藏日记》中的主人公凯蒂和摩基,带着摄像机和幽默感,面对缺氧的挑战,勇敢地踏上了通往西藏的颠簸之旅。他们参观了西藏令人叹为观止的寺庙和宫殿,遇到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嬉戏的喇嘛、能喝酒的藏族舞者和请他们品下午茶的友善的藏民。每一天都带给他们对西藏新的认识,这种认识对他们脑子里存在的固有观念提出了挑战。他们迷惑了,也开始思考了,他们吃惊地发现,他们的想法和看法开始转变了。
本文作者刘辉作为北京援藏干部,从2004年开始到西藏工作,刚刚结束援藏工作回到北京,援藏工作使他对西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看着纪录片中两位美国青年镜头中的西藏,刘辉不由得再次翻开自己援藏期间心中关于西藏的日记,珍存的印象与凯蒂和摩基镜头中的影像相互叠映,通过两个“西藏日记”在时间和空间的“交错对话”,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今天的西藏……
几个月前,我结束了援藏的工作,已回到北京。但关于“西藏”的一切依然梦魂牵绕。偶然间看到两位美国青年拍摄的《西藏日记》,自己的思绪也随着他们的镜头回到了工作过三年的地方……
随着中国的开放,到西藏旅行的人翻倍地增长。面对拉萨街头熙来攘往的人流,我最关心的是他们为什么选择西藏作为旅行的目的地。
片中的美国青年凯蒂和摩基,面对自拍的镜头说出了各自选择西藏的原因。凯蒂说,“6年来,我在美国每天的工作都是朝9晚6,感到自己似乎有点抑郁症。所以,我想让自己在大自然中放逐一下,而西藏是我能去的最远的地方。”摩基说,“曾听说过关于西藏的故事,西藏有些神秘,每当人们谈起西藏,总能看到那种梦幻般、深邃、愉悦的表情。”
西藏是世界第三极,海拔之高,生态环境之严酷,民族文化沉淀之厚重,都使外界对西藏产生了神秘之感。
作为援藏干部,我之前在中国外文局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工作,对西藏的了解并不比凯蒂和摩基多。看着画面中他们将生活用品准备得一应俱全,想起我启程之前,也觉得西藏物品匮乏。但到了西藏以后,我才发现这里什么生活用品部不缺。由于西藏人口较少,城市规模小,有时候还会感到比大城市生活还要方便。像我这样去西藏前不了解西藏的人很多,即便在国内也非常普遍,这或许是受到时间和距离的影响。但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以及更多条航线的开通,时间、空间上的距离都已不是问题。
但凯蒂及她的朋友对西藏的不了解依然让我有些意外,镜头中的凯蒂说:“在我办公的地方,可以与2000个人通电子邮件。我发了一封邮件,向大家咨询我去西藏该带些什么、看些什么,可是,我没有收到一封来自去过西藏的人的回复。”凯蒂没有得到多少有关去西藏的特别建议,因为她周围没有多少人去过西藏。凯蒂说,之前她对西藏的了解许多都是来自国外的“西藏独立运动”的宣传,再就是外国电影里的一些内容,但这些宣传有多少能真实地展现西藏的日常生活,其实外国人心里也是有疑问的。
摩基直率地说:“原来我仅知道一点有关西藏的政治状况,中国声称西藏属于中国,而这种归属基于古代历史,但证据并不充分。他们实际上进入了西藏并占领了西藏。”
其实,外国人对西藏产生偏激的看法,我一点都不奇怪,在西藏期间接触的外国人,他们一开始大多持有这样的观点,那是基于他们对西藏历史和现实情况的不了解,因为他们之前从没有到过西藏。
我个人认为,关于西藏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但一定要尊重历史。对于外国人所谓的“进入并占领的观点”,我们要好好学习历史,史学家要给予充分重视,如果能从学术角度予以驳斥那是再好不过的。因为关于这个观点的争论,比任何一方面的争论部具有长期性。
出发前,摩基也在镜头前说出了对西藏文化的担忧,“中国的官方立场是保护西藏文化,但是某些非官方的立场似乎是同化西藏文化,或者使其融入中国文化,并且冲淡其原有的价值。所以我很关注,也很关心。”
看到这里,我越发关注整部片子的进程。他们的这种想法或许同样被很多外国人所关注。西藏文化本来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外国人习惯割裂来看?中国政府近几年斥巨资对包括布达拉宫在内的三大寺进行修缮保护工作,在西藏的大街上,随处可见转经、跪拜的藏民,这都表现出中国政府对西藏文化、宗教的尊重和保护的立场。我想,为什么当西藏人民在奴隶制的沉重枷锁下饱受折磨时,没有人过问西藏,如今西藏进入崭新发展年代后,却成了问题的焦点?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众议员凯尔莎·瓦格娜在2007年到达西藏后曾说:“美国人头脑中的中国形象比较单一僵化,对于中国文化多样性、民族宗教多元化并不知晓。因此,当看到西藏独特的宗教信仰和民族文化时,无法将其与中国联系在一起,造成诸多误解。同时,美国部分政客出于政治目的,美国媒体基于市场效应对西藏问题过度渲染,也造成了美国社会对西藏问题较深的误解,要真正了解西藏问题就必须有一个客观中立的态度,通过自身的体验了解一个真实的西藏。”
随着凯蒂和摩基在西藏行程的推进,他们渐渐地把问题集中在西藏的现状上。他们的镜头中有神态祥和的喇嘛和街头玩耍的年轻藏民。在扎什伦布寺,喇嘛也很愿意与凯蒂和摩基交流,他们很欢迎西方游客来参观,这有助于让人们了解藏传佛教在西藏依然强大。除此之外,我想这同样也是一种渴望与现代社会交流、融合,渴望生活发生改变的讯号。西藏的开放让人们刮目相看,寺庙的喇嘛也不例外,他们不排斥现代生活元素,喇嘛在寺庙里打手机早已不是新鲜事了。凯蒂也没有想到西藏的手机使用普及率之高,即使行驶在西藏中部的路上手机会随时响起,在西藏可以很方便地上网和家人联系。
西藏的文化同样需要现代化元素的注入,这也是由人们生活的客观需要决定的。任何文化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只不过是身处不同位置的人看问题的视角不一样罢了。曾有记者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一个藏族朋友跟他说当自己离开故乡多年后有一种愿望,就是希望家乡的木屋还在。实际上这是对过去的一种怀念,如果你问问世代居住在村子里的人们时,他们的答案可能是相反的,因为他们对生活水平提高的向往更加强烈。我想无论何种立场和观点都不能脱离藏族人民的自身感受。
凯蒂听到内地的支援让西藏产生变化时有一种复杂矛盾的心情,有些发展 不同于西藏的文化,但却让人民生活方便了很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需要发展,物质生活同样需要发展,如果把发展民生和保护文化视作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体的话,我想任何国家都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摩基在吃力地登上西藏最早的建筑宫殿之一的雍布拉康后说:“当你把身体的极限推到极致时,你会发现你得到的回报是多么大。”在西藏的日子里,凯蒂感觉很奇怪,一点都不想家。在西藏的日子里我也很少想家,这里的确是一个可以给你惊喜的地方,或许是因为身边有太多的事物让你忘却一切。近年来嘉年华在中国备受欢迎,而美国人喜欢游中国的寺庙,我想这就是文化差异的相互吸引吧。还记得我去珠峰的经历,在强烈的高原反应下,我已经难以移动身体,但我始终认为那是我人生当中的一次重要旅行,毕竟能亲眼近距离观看珠峰的人实在是太少了,珠峰黄昏的瞬间给我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记。在西藏的几年中,每次下乡我从不带眼镜、草帽,不涂防晒霜,因为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和西藏的自然相融合。
来到西藏,凯蒂对达赖也有了新的认识:“我在这儿学到了新的知识:藏传佛教有五个教派,而达赖喇嘛是黄教教派,只是五个教派中的一个。所以,有大量的藏族人可能对他的‘政治自由’主张并不感兴趣,这是在西藏了解到的,与我在美国听到的不同观点。”
我感觉达赖的影响力在不断弱化,他在黃教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小。因为藏族人明白所谓的“政治自由”并不能止他们的生活得到改善。达赖寻求所谓自治的目的是虚伪的,无非是想满足个人对权势的欲望,而置全体藏族人民的利益于不顾。
来到桑耶寺,摩基感到这里建筑非常吸引人。他在书上读到桑耶寺融合三种建筑风格。的确,正是由于桑耶寺引入了汉族、藏族以及尼泊尔的特色,它是我最喜欢的寺庙之一,除了主建筑之外,辅建筑特色也十分突出,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把汉族建筑的对称风格表现得尤为突出。
凯蒂和摩基认为登上布达拉宫,才是他们访问的最高潮。
对于游客来说,到西藏一定要游览布达拉宫。由于来藏游客的增加,文物保护部门为实行有效保护,对参观人数、路线都作了规定。而且有专业的导游为游客提供服务。和布宫内部的富丽堂皇相比,而农奴连最简陋的住处都没有。看到并了解这一切,才是完整的历史。是要达赖一个人的自治,还是要广大人民的自由与平等?我想每个人都会给出正确的答案。
凯蒂和摩基访问了藏民格桑平措的家,摩基发现家里有一间屋子做佛教供奉使用。在西藏,无论城市乡村,每个家庭无论面积大小都会没有一间经堂供奉神灵,可以看出藏传佛教在他们的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凯蒂注意到主人是位佛教徒,同时家中挂有毛主席的画像,赞叹西藏发生的巨变。
凯蒂和摩基在拉萨访问了城市居民益西的家,他们感觉益西的公寓比乡村的房子小多了。这是2003年的录影,实际上,随着近几年政府安居工程的实施,无论是机关工作人员还是普通农牧民都能以较低的价格购买独院的房子,有些类似于内地的经济适用房。益西非常赞美政府,讲述人们的生活水平如何提高。在西藏的三年里,西藏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青藏铁路通车、亚东口岸开放和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等大事都带动了西藏的快速发展,我想几年后如有幸再来西藏,那里的巨变一定会再给我带来惊奇。难怪有外国记者曾问:“西藏还有多少年能赶上内地的发展水平?”
但摩基的第一反应是采访对象是政府的说客,因为采访是政府安排的,所以怀疑他们在变相说出政府的立场。我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外国记者都跟主人公一样产生这样的想法,尽管他们看到的情况是一片宽松、和谐的社会景象,他们依然怀疑是政府在左右人们的声音,事实上据我了解有很多采访对象是来这里的外国人自己选择的。之所以给他们的采访安排行程,主要是为了让他们在较少的时间里了解得更多,如果他们漫无目标地访问根本无法了解那么多关于西藏的东西。事实再次印证了发展才是硬道理,没有政府的关心,没有西藏的快速发展,西藏也不会有今天的稳定,我们的外宣工作会更难开展。西藏的发展让我们的工作越来越处于主动地位。
我们并不希望每一位来过西藏的外国人观点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变化,只希望事实能让他们重新审视原本主观的观点。实际上这就是我们需要得到的结果。
七天的行程即将结束,凯蒂和摩基对西藏也有了新的看法:“西藏可以保留文化和生活方式,保持自己个性的东西,汇入中国主流并改进生活方式的同时,他们也能寻找到使这些东西产生活力的方式。”摩基:“我来西藏的最大感受是我不再确信西藏真的需要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来之前觉得‘自由西藏’是天经地义的。”
我感觉到这两位美国青年的思想在悄然地发生变化,我想无论在中国国内还是在其他国家,都不要将其政治化,否则就是给西藏的发展制造障碍。自己的文化传统怎么会不珍惜,自治区政府始终重视西藏的文化保护,而且在不断加大保护力度。因为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意识,如果把西藏变得和内地一样,它就不是一颗具有鲜明特色的明珠了,也就不会再有那么多人关注它,失去了它的价值。
我想西藏的发展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关键就是我们如何把细节处理得更好的问题。如果有机会见到凯蒂和摩基,我想和他们交流一下来西藏前后对西藏观念有了如何的改变。
我不是旅游爱好者,但看到凯蒂和摩基有了自己关于西藏的观点,不由得让我也想去国外旅行,去了解一下那里的人们如何看待西藏,并向没有到过西藏的朋友发出邀请,让他们到西藏看一看。
(《西藏日记》由五洲传播中心提供,该片曾获美国奥罗拉金像奖之“最佳纪录金像奖”,并在美国多家电视台播放。本文作者系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经理室主任)
(读者反馈请至vumiao211@yahoo.com.cn)
责编:于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