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电刀与超声刀联合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67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将其分为电刀组48例、超声刀组53例、联合组66例,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游离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淋巴结清扫数量。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电刀组以及超声刀组(P<0.05),而超声刀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电刀组(P<0.05);联合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电刀组(P<0.05),而与超声刀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淋巴结清扫数量上,三组手术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電刀与超声刀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联合应用能够使得游离更为充分、干净,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游离速度,具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电刀;超声刀
腹腔镜技术由于其具有着切口小、患者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以及肠梗阻发生率低等优点,目前在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当中广泛运用[1]。在传统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一般单独使用电刀或者超声刀(Ultracision-harmonic scalpel, HUS)进行切割止血,而分析二者联合运用的报道却较为少见。本研究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电刀与超声刀联合应用的效果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67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其中男性96例、女性71例,患者年龄在30~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38±8.93)岁。按照术中电刀、超声刀的使用情况,将上述167例患者分为:电刀组48例、超声刀组53例、联合组66例。电刀组男性29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5.10±10.21)岁;超声刀组男性30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58.29±7.21)岁;联合组男性37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57.03±9.44)岁。
1.2 电刀与超声刀
①电刀:使用普通高频电刀,功率40~70W,能够连接5mm电钩、剪刀以及分离钳等。②超声刀:使用美国强生公司超声刀,震动幅度50~100μm,频率55.5kHz,功率设定为3档、5档,并配备5mm剪刀型刀头。
1.3 手术方法
采用常规5孔法,分别于患者的脐部、下腹部以及左右中腹部戳孔,气腹压力维持在10~12mmHg。待气腹成功之后再将腹腔镜置入,进行常规探查,探查时遵循先远处后病灶的原则。首先要了解患者是否有远处转移以及其他的合并疾病,最后再探查患者的病灶处,了解患者病灶的大小、活动度、周围器官受累情况、肿瘤浸润程度以及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并进行初步的评估分期。根据术中探查的情况判断患者肿瘤是否能够切除以及手术的方式。用电钩沿患者脏壁层筋膜交界处切开,清扫周围脂肪淋巴组织。肠系膜下的血管根部使用结扎钉结扎后切断,然后继续使用电钩沿着脏壁层筋膜间的输送结缔组织间隙向下游离。切开盆底腹膜返折后使用超声刀继续向下游离,在距离肿瘤远端3~5cm的地方使用超声刀裸化直肠壁。脐下做一个5cm切口,使用切口保护套保护好切口,提出肠管之后在肿瘤仅侧约10cm的地方切断。在肠管的近端置入抵钉座,经肛将吻合器机身置入重建气腹。反复冲洗并仔细检查术区是否有出血以及意外的损伤,放置引流管、解除气腹后结束手术。电刀组患者在游离过程中仅适用电刀,超声刀组在游离过程中仅适用超声刀。
1.4 观察指标
比较3组患者手术游离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淋巴结清扫数量。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进行表示,结果采用t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患者手术各观察指标比较结果见表1,联合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电刀组以及超声刀组(P<0.05),而超声刀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电刀组(P<0.05);联合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电刀组(P<0.05),而与超声刀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淋巴结清扫数量上,三组手术均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电刀的工作原理为高频发生器所产生的50~500kHz的高频电流通过机体,通过电子束的摆动所形成的正弦波,从而使得机体组织内的离子高速移动,离子移动所产生的热效应使得组织变性碳化、坏死,使其形成焦痂,故达到切割以及凝固止血的目的[2-3]。当切割温度在100℃以下时,机体胶原纤维发生收缩、组织脱水、蛋白质发生凝固,从而形成电凝;当温度在100℃以上是,细胞内的水分蒸发、细胞发生汽化破裂,从而形成电切[4]。电刀能够快速、精确地解剖疏松的结缔组织,但是其对于大束组织以及大血管的切除稳定性不足,安全性相对较差[5-6]。而超声刀的特点择时对于大束组织以及大血管的切除较为稳妥、不会产生烟雾,较为安全可靠,但是超声刀的缺点为解剖精细度以及切割的速度均不如电刀。自从1993年超声刀首次应用于腹腔镜外科手术当中之后,如今超声刀已经获得了临床的广泛认可[4]。超声刀其工作原理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超声频率发生器可使得金属刀头以55.5kHz的频率进行机械震荡,从而使得机体组织内的水分气化、蛋白氢键断裂以及细胞崩解,使得组织凝固从而封闭小血管。由于超声刀工作时其能量传播距离在0.5mm以内,因此能够较为安全地用于大血管旁以及重要脏器旁的分离切割[7-8]。
在术中,游离直肠上血管以及骶前间隙的时候充分使用电刀,由于电钩的钩尖非常细小,对于具有神经血管的精细解剖非常合适。而对于细小血管的相应处理首先电凝然后将其切断,能够有效防止出血将手术术野污染,对于其余疏松的结缔组织均使用电刀将其快速切断。而对于直肠前方、直肠远端以及侧韧带的处理,则使用超声刀,由于该类区域的组织血运较为丰富,组织较为致密,手术间隙小,并没有CO2气体充入之后所形成的天然间隙。在该区域运用超声刀能够使用其挑、分、扒的功能,以便于正确地寻找层面间隙。同时由于超声刀的运用,能够有效防止离断这些组织所造成的出血,从而保证手术术野的清晰。
本研究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电刀以及超声刀的联合应用价值,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电刀组以及超声刀组(P<0.05),而超声刀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电刀组(P<0.05);联合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电刀组(P<0.05),而与超声刀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淋巴结清扫数量上,三组手术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电刀与超声刀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联合应用能够使得游离更为充分、干净,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游离速度,具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少波,刘勤,龚连生等.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1,17(7):695-698.
[2] 王旻,陈学博,王爽等.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扩大根治术对老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6):922-924.
[3] 姜润学,蔡海峰,胡万宁等.纳米炭在腹腔镜下进展期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 2013,7(18):1123-1126.
[4] 闫宏生,姚南.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研究现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16(5):498-500.
[5] 宋娟,曾冬竹,牟文莲等.腹腔镜微创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6):3998-3999.
[6] 李红辉.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68例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2,31(5):5-6,8.
[7] 赵大建,吴伟顶,张成武等.超声刀联合高频电凝断肝法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1,23(1):18-20.D
[8] 孙延东,吴国豪,张波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4,9(4):369-372.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电刀;超声刀
腹腔镜技术由于其具有着切口小、患者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以及肠梗阻发生率低等优点,目前在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当中广泛运用[1]。在传统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一般单独使用电刀或者超声刀(Ultracision-harmonic scalpel, HUS)进行切割止血,而分析二者联合运用的报道却较为少见。本研究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电刀与超声刀联合应用的效果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67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其中男性96例、女性71例,患者年龄在30~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38±8.93)岁。按照术中电刀、超声刀的使用情况,将上述167例患者分为:电刀组48例、超声刀组53例、联合组66例。电刀组男性29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5.10±10.21)岁;超声刀组男性30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58.29±7.21)岁;联合组男性37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57.03±9.44)岁。
1.2 电刀与超声刀
①电刀:使用普通高频电刀,功率40~70W,能够连接5mm电钩、剪刀以及分离钳等。②超声刀:使用美国强生公司超声刀,震动幅度50~100μm,频率55.5kHz,功率设定为3档、5档,并配备5mm剪刀型刀头。
1.3 手术方法
采用常规5孔法,分别于患者的脐部、下腹部以及左右中腹部戳孔,气腹压力维持在10~12mmHg。待气腹成功之后再将腹腔镜置入,进行常规探查,探查时遵循先远处后病灶的原则。首先要了解患者是否有远处转移以及其他的合并疾病,最后再探查患者的病灶处,了解患者病灶的大小、活动度、周围器官受累情况、肿瘤浸润程度以及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并进行初步的评估分期。根据术中探查的情况判断患者肿瘤是否能够切除以及手术的方式。用电钩沿患者脏壁层筋膜交界处切开,清扫周围脂肪淋巴组织。肠系膜下的血管根部使用结扎钉结扎后切断,然后继续使用电钩沿着脏壁层筋膜间的输送结缔组织间隙向下游离。切开盆底腹膜返折后使用超声刀继续向下游离,在距离肿瘤远端3~5cm的地方使用超声刀裸化直肠壁。脐下做一个5cm切口,使用切口保护套保护好切口,提出肠管之后在肿瘤仅侧约10cm的地方切断。在肠管的近端置入抵钉座,经肛将吻合器机身置入重建气腹。反复冲洗并仔细检查术区是否有出血以及意外的损伤,放置引流管、解除气腹后结束手术。电刀组患者在游离过程中仅适用电刀,超声刀组在游离过程中仅适用超声刀。
1.4 观察指标
比较3组患者手术游离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淋巴结清扫数量。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进行表示,结果采用t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患者手术各观察指标比较结果见表1,联合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电刀组以及超声刀组(P<0.05),而超声刀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电刀组(P<0.05);联合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电刀组(P<0.05),而与超声刀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淋巴结清扫数量上,三组手术均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电刀的工作原理为高频发生器所产生的50~500kHz的高频电流通过机体,通过电子束的摆动所形成的正弦波,从而使得机体组织内的离子高速移动,离子移动所产生的热效应使得组织变性碳化、坏死,使其形成焦痂,故达到切割以及凝固止血的目的[2-3]。当切割温度在100℃以下时,机体胶原纤维发生收缩、组织脱水、蛋白质发生凝固,从而形成电凝;当温度在100℃以上是,细胞内的水分蒸发、细胞发生汽化破裂,从而形成电切[4]。电刀能够快速、精确地解剖疏松的结缔组织,但是其对于大束组织以及大血管的切除稳定性不足,安全性相对较差[5-6]。而超声刀的特点择时对于大束组织以及大血管的切除较为稳妥、不会产生烟雾,较为安全可靠,但是超声刀的缺点为解剖精细度以及切割的速度均不如电刀。自从1993年超声刀首次应用于腹腔镜外科手术当中之后,如今超声刀已经获得了临床的广泛认可[4]。超声刀其工作原理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超声频率发生器可使得金属刀头以55.5kHz的频率进行机械震荡,从而使得机体组织内的水分气化、蛋白氢键断裂以及细胞崩解,使得组织凝固从而封闭小血管。由于超声刀工作时其能量传播距离在0.5mm以内,因此能够较为安全地用于大血管旁以及重要脏器旁的分离切割[7-8]。
在术中,游离直肠上血管以及骶前间隙的时候充分使用电刀,由于电钩的钩尖非常细小,对于具有神经血管的精细解剖非常合适。而对于细小血管的相应处理首先电凝然后将其切断,能够有效防止出血将手术术野污染,对于其余疏松的结缔组织均使用电刀将其快速切断。而对于直肠前方、直肠远端以及侧韧带的处理,则使用超声刀,由于该类区域的组织血运较为丰富,组织较为致密,手术间隙小,并没有CO2气体充入之后所形成的天然间隙。在该区域运用超声刀能够使用其挑、分、扒的功能,以便于正确地寻找层面间隙。同时由于超声刀的运用,能够有效防止离断这些组织所造成的出血,从而保证手术术野的清晰。
本研究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电刀以及超声刀的联合应用价值,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电刀组以及超声刀组(P<0.05),而超声刀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电刀组(P<0.05);联合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电刀组(P<0.05),而与超声刀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淋巴结清扫数量上,三组手术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电刀与超声刀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联合应用能够使得游离更为充分、干净,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游离速度,具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少波,刘勤,龚连生等.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1,17(7):695-698.
[2] 王旻,陈学博,王爽等.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扩大根治术对老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6):922-924.
[3] 姜润学,蔡海峰,胡万宁等.纳米炭在腹腔镜下进展期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 2013,7(18):1123-1126.
[4] 闫宏生,姚南.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研究现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16(5):498-500.
[5] 宋娟,曾冬竹,牟文莲等.腹腔镜微创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6):3998-3999.
[6] 李红辉.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68例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2,31(5):5-6,8.
[7] 赵大建,吴伟顶,张成武等.超声刀联合高频电凝断肝法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1,23(1):18-20.D
[8] 孙延东,吴国豪,张波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4,9(4):369-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