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思想来源及其超越性——以卢梭、斯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参照系的考查

来源 :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flgvdh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化劳动是马克思揭示资本逻辑中人存在状态的哲学范畴.虽然异化范畴直接源于黑格尔,但是马克思异化劳动四重内涵却对资本逻辑下存在面相的哲学批判更加深刻、具体.因为,马克思异化劳动将卢梭的文明社会异化批判、斯密政治经济学的冷漠还原和黑格尔的抽象思辨具体化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批判.最终,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批判实现了对费尔巴哈感性直观的超越,创制了从人的存在活动来批判现实、改变世界的历史唯物主义.因此,依循思想史逻辑来探寻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思想来源之意义在于,既能客观全面地厘清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具体指向,又能还原其鲜活性、生动性和丰满性,还能深入研究马克思早期思想转变的历程和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性,从整体性特征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并为我们理解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异化提供思想根基.
其他文献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深深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并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类哲学理论、世界普遍交往理论、世界历史理论和共同体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类哲学理论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人本主义的理论基础,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更多关照对人本身的解放和发展;世界普遍交往打破了地域之间和文明之间的壁垒,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的发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直接动力来源;世界历史的发展逻辑决定了人类社会形态必将向更高级发展,从而决定了作为从"虚幻的共同体"向"真正共同体"发展的过渡形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出场;"自然—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