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中国传统道家的角度,论述了华裔设计师林璎的几个代表性作品,试图将中国土生土长的哲学与林璎的设计思想结合在一起阐述。
关键词上善若水 东方哲学 设计元素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1-260-01
林璎,一个顶着“著名华裔建筑设计师”,“林徽因侄女”,耶鲁大学最年轻博士等诸多头衔,却依旧人淡如菊的女子,从她的越战纪念碑一战成名开始,我就从未停止一刻地去关注她——从最初的民权运动纪念碑、妇女之桌,到后来的变换的溪流,宁静的美学潜流等作品,我总感觉,无论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亦或意向的,“水”这种元素无一不在作品中流曳穿梭。很多人读及林璎的作品,总觉得读出了东方哲学的意味,我想,这可能与她作品中密不可分,无处不在的水有一定的因联。
水化身形于大地,融生命于万物。在老子《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是老子与孔子某日出游看到一条小溪发出的感慨,现在细细品来,真的着实让人感慨不已: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道”,本是深具东方哲学意味的一种精神,而这种精神,在华裔建筑师林璎的作品中,被阐述得大象无形。
阿拉巴马州的民权纪念碑(1989年),当初林璎接手这个方案的时候,還很犹豫,但是当她看到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中“We are not satisfied.We shall not be satisfied until justice rolls down like waters and righteousness like a mighty stream.(我们不会满足,直到有一天公平象水一样宣泄,正义象洪流滚滚而来。)”这一句时,灵感迸发,于是我们看到了民权纪念碑中那独特意味的水:圆形的桌面上泉水缓缓涌出,刻在桌面上的两段时间线的起点与终点之间有意留下了一个空隙,让水在时间之下,触摸着历史。当手静静漫过这些水时,好像自己也成了这段历史复活的一部分,而那圆桌上被水漫过的没有缝合的时间,无声地诉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意味,水要传达的“道”与“善”,已然在这里彰显。
妇女桌(1993年),是林璎为母校耶鲁大学设计的。这个纪念物最初目的为纪念耶鲁男女同校(co-education)二十周年,后来扩大范围,献给耶鲁所有的女性,包括学生、教师和员工。最初林璎接手这个案子时也是没有任何主意,但当她游走于耶鲁校园时,“螺旋型”这个独特的造型突然闯入了她的脑海:一个椭圆形的桌子的中央,数字零的地方涌出汩汩清泉,从这里出发,就从1701到1702年耶鲁刚成立的时候出发,在第二个数字出现之前有170个数字“零”,然后是一位数,再是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等等,数字成螺旋形逐渐变宽,伴随着不断流动的水,直观地体现出女生就读耶鲁大学的比例在逐年增加。而流动的水,不仅带来视觉上的变化,带来声音,改变整个作品的观感,还吸引着人们去触摸,感受着潺潺流水下那不断前进的历史,用心去体会那所传达的温度和厚度。水在这里不仅是“道”是“善”,更是人类不断前行的身影和历史不断发展的希望之光。
在这里,还不得不提林璎的成名作品:越战纪念碑。关于这座纪念碑的种种——建造的艰难,建成后的争议,对林璎的最初质疑到最后的首肯等等,本文不再一一细数,而是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探讨这个作品。
中国有句古话:“哀而不伤,乐而不淫。”面对战争带来的创伤,亲人好友天人永隔的撕心裂肺,林璎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这个好似在地球上砍了一刀的v形伤口,慢慢地走入地平线之下,黑色的石碑密布着一个个阵亡的战士,人们缓缓地渐入地平线以下,当走到那黑色的墙面前停下时,惊异地发现,亲人朋友在石碑上蚀刻的名字,因为石材本身材质的反光,名字与自己的身影在刹那间融合,死去的人和活着的人在那一刹那间融合,时间,空间,不再是阻碍,思念也有了载体,你会发现,你们共呼吸,逝去的亲人好友其实从未离开……于是人们哭了,这眼泪,有悲伤,有思念,更多的释然,就像林璎自己所说:“首先要接受和承认死亡和痛苦已经存在,然后才有机会去愈合那些伤口。”观者的泪水,恰恰折射着林璎缓缓流淌着的人文关怀,那种“润物细无声”的大爱。
当然,林缨作为一个成功者,她的设计理念来自于不同的元素,细细品读她的作品,虽不能说已公认达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境界,但她那经常反刍自然而得出作品,浑然天成,自成一派,看过的人内心流淌着,正是一股清泉:如水般灵动的作品,如水般抚慰着人心,如水般慰藉着生命,如水般以柔断刚,如水般传达着微妙的讯息,如水般述说着无声的哲理——“上善若水”。
参考文献:
[1]林璎自述 Boundaries.
[2]DanielAbramson.Maya Lin and 1960s.
[3]Monument Maker.纽约时报.1991年2月24日.
[4]斯坦福大学马丁·路德·金研究网站:http://mlk-kpp01.stanford.edu/index.php.
关键词上善若水 东方哲学 设计元素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1-260-01
林璎,一个顶着“著名华裔建筑设计师”,“林徽因侄女”,耶鲁大学最年轻博士等诸多头衔,却依旧人淡如菊的女子,从她的越战纪念碑一战成名开始,我就从未停止一刻地去关注她——从最初的民权运动纪念碑、妇女之桌,到后来的变换的溪流,宁静的美学潜流等作品,我总感觉,无论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亦或意向的,“水”这种元素无一不在作品中流曳穿梭。很多人读及林璎的作品,总觉得读出了东方哲学的意味,我想,这可能与她作品中密不可分,无处不在的水有一定的因联。
水化身形于大地,融生命于万物。在老子《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是老子与孔子某日出游看到一条小溪发出的感慨,现在细细品来,真的着实让人感慨不已: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道”,本是深具东方哲学意味的一种精神,而这种精神,在华裔建筑师林璎的作品中,被阐述得大象无形。
阿拉巴马州的民权纪念碑(1989年),当初林璎接手这个方案的时候,還很犹豫,但是当她看到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中“We are not satisfied.We shall not be satisfied until justice rolls down like waters and righteousness like a mighty stream.(我们不会满足,直到有一天公平象水一样宣泄,正义象洪流滚滚而来。)”这一句时,灵感迸发,于是我们看到了民权纪念碑中那独特意味的水:圆形的桌面上泉水缓缓涌出,刻在桌面上的两段时间线的起点与终点之间有意留下了一个空隙,让水在时间之下,触摸着历史。当手静静漫过这些水时,好像自己也成了这段历史复活的一部分,而那圆桌上被水漫过的没有缝合的时间,无声地诉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意味,水要传达的“道”与“善”,已然在这里彰显。
妇女桌(1993年),是林璎为母校耶鲁大学设计的。这个纪念物最初目的为纪念耶鲁男女同校(co-education)二十周年,后来扩大范围,献给耶鲁所有的女性,包括学生、教师和员工。最初林璎接手这个案子时也是没有任何主意,但当她游走于耶鲁校园时,“螺旋型”这个独特的造型突然闯入了她的脑海:一个椭圆形的桌子的中央,数字零的地方涌出汩汩清泉,从这里出发,就从1701到1702年耶鲁刚成立的时候出发,在第二个数字出现之前有170个数字“零”,然后是一位数,再是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等等,数字成螺旋形逐渐变宽,伴随着不断流动的水,直观地体现出女生就读耶鲁大学的比例在逐年增加。而流动的水,不仅带来视觉上的变化,带来声音,改变整个作品的观感,还吸引着人们去触摸,感受着潺潺流水下那不断前进的历史,用心去体会那所传达的温度和厚度。水在这里不仅是“道”是“善”,更是人类不断前行的身影和历史不断发展的希望之光。
在这里,还不得不提林璎的成名作品:越战纪念碑。关于这座纪念碑的种种——建造的艰难,建成后的争议,对林璎的最初质疑到最后的首肯等等,本文不再一一细数,而是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探讨这个作品。
中国有句古话:“哀而不伤,乐而不淫。”面对战争带来的创伤,亲人好友天人永隔的撕心裂肺,林璎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这个好似在地球上砍了一刀的v形伤口,慢慢地走入地平线之下,黑色的石碑密布着一个个阵亡的战士,人们缓缓地渐入地平线以下,当走到那黑色的墙面前停下时,惊异地发现,亲人朋友在石碑上蚀刻的名字,因为石材本身材质的反光,名字与自己的身影在刹那间融合,死去的人和活着的人在那一刹那间融合,时间,空间,不再是阻碍,思念也有了载体,你会发现,你们共呼吸,逝去的亲人好友其实从未离开……于是人们哭了,这眼泪,有悲伤,有思念,更多的释然,就像林璎自己所说:“首先要接受和承认死亡和痛苦已经存在,然后才有机会去愈合那些伤口。”观者的泪水,恰恰折射着林璎缓缓流淌着的人文关怀,那种“润物细无声”的大爱。
当然,林缨作为一个成功者,她的设计理念来自于不同的元素,细细品读她的作品,虽不能说已公认达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境界,但她那经常反刍自然而得出作品,浑然天成,自成一派,看过的人内心流淌着,正是一股清泉:如水般灵动的作品,如水般抚慰着人心,如水般慰藉着生命,如水般以柔断刚,如水般传达着微妙的讯息,如水般述说着无声的哲理——“上善若水”。
参考文献:
[1]林璎自述 Boundaries.
[2]DanielAbramson.Maya Lin and 1960s.
[3]Monument Maker.纽约时报.1991年2月24日.
[4]斯坦福大学马丁·路德·金研究网站:http://mlk-kpp01.stanford.edu/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