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辛性温,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是药食两用中药,同时也是居家生活料理的一味好调料。
陈皮药用可祛病除湿
陈皮来源于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主产于广东、福建、四川、浙江、江西等地,其中以广东新会的广陈皮最为地道,广陈皮主要来源于橘的变种茶枝柑和四会柑的干燥成熟果皮。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陈皮“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说明陈皮药性平和而不峻猛,容易与其他药物相配伍,临床应用广泛。
陈皮的临床功效主要分两大类:第一类是消化系统疾病,陈皮味辛,能行气,入脾经,功能理气健脾,调中和胃。陈皮和人参、白术等健脾药配伍时,可治疗脾胃虚弱而兼气滞证,如饮食减少、消化不良、大便溏稀、胸脘痞闷不舒等,在人参、白术补气健脾的同时又有陈皮健脾行气,使参术补而不滞,一般脾虚之人容易出现虚不受补,补益药性多壅滞,若一味地用补药进补,反而适得其反,使得胃胀纳呆更加重,加入一味陈皮顾护脾胃,促进运化,能更好地发挥补益作用;若脾胃气滞较重,出现脘腹胀满或疼痛剧烈时,可同时配伍木香、砂仁;若湿浊中阻出现胃部胀满、恶心呕吐,纳呆食少,大便溏泻,舌苔厚腻时,可配伍使用苍术、厚朴;当陈皮配伍生姜、半夏时可以治疗胃气上逆引起的呃逆、恶心呕吐。第二类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医临床上有句话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意思就是脾是产生痰饮的源头,肺是贮藏痰的地方,陈皮性温,入脾肺二经,健脾气使生痰无源,同时理肺气,则贮痰无所。如二陈汤中陈皮配半夏、茯苓,用于治疗痰湿壅滞,肺失宣降,咳嗽痰多色白,胸膈胀满,恶心呕吐,舌苔白润,脉滑等症;当陈皮配伍半夏、干姜时可助半夏、干姜以温化肺中之寒痰停饮,用治肺寒咳嗽,痰多清稀者;陈皮配贝母时用于痰热阻肺,咳嗽气急,痰多不爽;陈皮配伍杏仁,用于痰浊阻肺,咳嗽气喘;陈皮配伍苏子,用于脾肺气滞,肺失宣肃,痰多气逆而见咳喘并作、胸膈满闷之症。
陈皮食用可调香增味
陈皮除了药用外,也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和调料,曾经在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中就有介绍陈皮在美食中的作用,陈皮味醇香,略甜带辛微辣,烹饪中加入陈皮可以起到除异味、增香、提鲜的效果,陈皮与肉类同烹还可消脂除腻。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陈皮含有橙皮苷、川陈皮素、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能有效帮助肠胃毒素的排出,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有增加食欲的功效。
用陈皮煮粥,可行气健脾,化痰止咳。
做法:陈皮10克,大米50克。将陈皮洗净,切细,水煎取汁,去渣;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入陈皮汁及清水适量,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剂;或将陈皮研为细末,每次取3-5克,调入稀粥中服食。
若小儿饮食不节所致的肚腹胀大、面黄肌瘦、呕吐、大便黏滞不爽等可服用鸡橘粉粥。
做法:鸡内金5克,陈皮3克,砂仁2克,大米30克,白糖少许。将诸药共研细末,大米淘净,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药末及白糖,煮至粥熟服食,每日2次,每次服1碗。
在冬天煲汤时,在汤里放几片陈皮约5-10克,能够健脾补气,缓解胃部不适,增加食欲。
陈皮也是一味适合泡茶饮水的中药,其味道清新,在过敏的高发季节,可每日取陈皮5-10克,用开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后饮用,喝完续水,至其味淡后嚼食,可用于预防过敏。在冬天雾霾频发时,用陈皮、百合、玉蝴蝶、桔梗、生甘草等代茶饮能缓解咽喉及胸肺部的不适,如咽干、咽中有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在长期咳嗽后期出现口干舌燥,痰少难咳时或老年人大便秘结者,可以用陈皮加蜂蜜泡水饮用,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我们如何自己制作陈皮
陈皮,顾名思义,橘皮之陈久者也,且陈皮越陈越贵。由此可知我们平时家里用的新鲜橘皮不能称之为陈皮,更不能代替陈皮使用。那在家里我们如何自己制作陈皮?
首先我们应选用成熟的橘子,挑选橘子时注意要选果皮完好的橘子,将果蒂剪平,先用清水冲洗掉橘子表面的污物,再用清水浸泡不少于30分钟,然后在适量碱水(500毫升清水中加入食用碱5-10克)中浸泡5-1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3次左右,必要时可加入果蔬洗剂之类的清洗剂,以促进农药的溶出,也可以将清洗后的橘子置于沸水中2-3分钟左右后立即捞出,再用清水冲洗一两遍,通过上述方法处理后基本能将残留在橘子皮表面的农药等有害物质去除,接下来将剥好的果皮晒干或自然风干,注意晒的时候,橘白朝外,晒干后的橘皮存放于密封器皿中保存,写上日期,在家至少放置一年以上再使用。
小 贴 士
陈皮虽然是一味老少皆宜,无毒的中药,但在日常服用时也应该注意不能盲目食用,由于陈皮具有燥湿作用,有发热、口干、便秘、尿黄等症状的人,应慎用;陈皮理气行气,若平素气短乏力、虚劳之人,服用时注意一次不能服用过多,也不宜久服;在食用陈皮时需要注意,陈皮对药物的影响,正在服药的患者应与西药隔开半小时以上服用。(编辑 李宁)
陈皮药用可祛病除湿
陈皮来源于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主产于广东、福建、四川、浙江、江西等地,其中以广东新会的广陈皮最为地道,广陈皮主要来源于橘的变种茶枝柑和四会柑的干燥成熟果皮。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陈皮“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说明陈皮药性平和而不峻猛,容易与其他药物相配伍,临床应用广泛。
陈皮的临床功效主要分两大类:第一类是消化系统疾病,陈皮味辛,能行气,入脾经,功能理气健脾,调中和胃。陈皮和人参、白术等健脾药配伍时,可治疗脾胃虚弱而兼气滞证,如饮食减少、消化不良、大便溏稀、胸脘痞闷不舒等,在人参、白术补气健脾的同时又有陈皮健脾行气,使参术补而不滞,一般脾虚之人容易出现虚不受补,补益药性多壅滞,若一味地用补药进补,反而适得其反,使得胃胀纳呆更加重,加入一味陈皮顾护脾胃,促进运化,能更好地发挥补益作用;若脾胃气滞较重,出现脘腹胀满或疼痛剧烈时,可同时配伍木香、砂仁;若湿浊中阻出现胃部胀满、恶心呕吐,纳呆食少,大便溏泻,舌苔厚腻时,可配伍使用苍术、厚朴;当陈皮配伍生姜、半夏时可以治疗胃气上逆引起的呃逆、恶心呕吐。第二类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医临床上有句话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意思就是脾是产生痰饮的源头,肺是贮藏痰的地方,陈皮性温,入脾肺二经,健脾气使生痰无源,同时理肺气,则贮痰无所。如二陈汤中陈皮配半夏、茯苓,用于治疗痰湿壅滞,肺失宣降,咳嗽痰多色白,胸膈胀满,恶心呕吐,舌苔白润,脉滑等症;当陈皮配伍半夏、干姜时可助半夏、干姜以温化肺中之寒痰停饮,用治肺寒咳嗽,痰多清稀者;陈皮配贝母时用于痰热阻肺,咳嗽气急,痰多不爽;陈皮配伍杏仁,用于痰浊阻肺,咳嗽气喘;陈皮配伍苏子,用于脾肺气滞,肺失宣肃,痰多气逆而见咳喘并作、胸膈满闷之症。
陈皮食用可调香增味
陈皮除了药用外,也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和调料,曾经在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中就有介绍陈皮在美食中的作用,陈皮味醇香,略甜带辛微辣,烹饪中加入陈皮可以起到除异味、增香、提鲜的效果,陈皮与肉类同烹还可消脂除腻。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陈皮含有橙皮苷、川陈皮素、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能有效帮助肠胃毒素的排出,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有增加食欲的功效。
用陈皮煮粥,可行气健脾,化痰止咳。
做法:陈皮10克,大米50克。将陈皮洗净,切细,水煎取汁,去渣;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入陈皮汁及清水适量,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剂;或将陈皮研为细末,每次取3-5克,调入稀粥中服食。
若小儿饮食不节所致的肚腹胀大、面黄肌瘦、呕吐、大便黏滞不爽等可服用鸡橘粉粥。
做法:鸡内金5克,陈皮3克,砂仁2克,大米30克,白糖少许。将诸药共研细末,大米淘净,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药末及白糖,煮至粥熟服食,每日2次,每次服1碗。
在冬天煲汤时,在汤里放几片陈皮约5-10克,能够健脾补气,缓解胃部不适,增加食欲。
陈皮也是一味适合泡茶饮水的中药,其味道清新,在过敏的高发季节,可每日取陈皮5-10克,用开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后饮用,喝完续水,至其味淡后嚼食,可用于预防过敏。在冬天雾霾频发时,用陈皮、百合、玉蝴蝶、桔梗、生甘草等代茶饮能缓解咽喉及胸肺部的不适,如咽干、咽中有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在长期咳嗽后期出现口干舌燥,痰少难咳时或老年人大便秘结者,可以用陈皮加蜂蜜泡水饮用,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我们如何自己制作陈皮
陈皮,顾名思义,橘皮之陈久者也,且陈皮越陈越贵。由此可知我们平时家里用的新鲜橘皮不能称之为陈皮,更不能代替陈皮使用。那在家里我们如何自己制作陈皮?
首先我们应选用成熟的橘子,挑选橘子时注意要选果皮完好的橘子,将果蒂剪平,先用清水冲洗掉橘子表面的污物,再用清水浸泡不少于30分钟,然后在适量碱水(500毫升清水中加入食用碱5-10克)中浸泡5-1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3次左右,必要时可加入果蔬洗剂之类的清洗剂,以促进农药的溶出,也可以将清洗后的橘子置于沸水中2-3分钟左右后立即捞出,再用清水冲洗一两遍,通过上述方法处理后基本能将残留在橘子皮表面的农药等有害物质去除,接下来将剥好的果皮晒干或自然风干,注意晒的时候,橘白朝外,晒干后的橘皮存放于密封器皿中保存,写上日期,在家至少放置一年以上再使用。
小 贴 士
陈皮虽然是一味老少皆宜,无毒的中药,但在日常服用时也应该注意不能盲目食用,由于陈皮具有燥湿作用,有发热、口干、便秘、尿黄等症状的人,应慎用;陈皮理气行气,若平素气短乏力、虚劳之人,服用时注意一次不能服用过多,也不宜久服;在食用陈皮时需要注意,陈皮对药物的影响,正在服药的患者应与西药隔开半小时以上服用。(编辑 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