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职业技能培养,如何利用数字化校园进行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教学资源,成为高职院校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根据烟台职业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践,提出了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的、以校企共建、区域共享为目标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是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方向。
关键词:职业技能;校企合作;数字化校园;高校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9-0011-03
一、序言
高职院校是近几年伴随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新兴起的一类高等教育学校。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業发展迅速,全国已经建立高职院校1100多所,承担着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掌握高新技术的高技能人才的任务。教育部对高职院校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2012年2月教育部在《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中,也将职业院校作为重要试点单位进行了安排部署,可见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包括图书、讲义、课件等) 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 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即实现资源数字化、传输网络化、用户端智能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与效率的目的。
数字化校园建设对于高职院校转变陈旧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实现优势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分析
国内一些重点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都在几年前就进行了数字化校园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已经构建了比较成熟的数字化校园;而高职院校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比例远不及普通高校。根据笔者对山东省内72所高职院校的调查,仅有6所学校建立了数字化校园(截至2012年1月)。高职院校在建设数字化校园时基本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数字化校园硬件基础的建设和完善阶段
在这一阶段,基本建立起完善高速的校园网络,为开展各种数字化校园的应用铺平道路。
2.应用系统的建设阶段
由于高职院校大多是由多所中等职业学校合并而成,各种应用系统在原各中专学校大多已经建立,对于合并后的高职院校只需要择优而用,或对原应用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和补充。
3.应用系统的整合阶段
在这一阶段,完成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的建设及与其他应用系统的整合。整合校园网所有应用系统,实现统一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和统一数据库管理以及单点登录和统一展现。
4.数字化校园的推广应用阶段
在这一阶段,完成数字化校园的人员培训工作,推进数字化校园的应用,让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真正见到成效。
5.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应用阶段
在这一阶段,主要完成各种学习资源的“数字化”转换,通过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实现校企共建共享教学资源,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来实现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的优化,实现优势教育资源的区域共享。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起步较早的已经完成了这五个阶段的工作,大部分院校仍处于第三阶段或者第二、第一阶段。总而言之,普及率低是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高职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从调研结果来看已经建成数字化校园的高职院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数字化校园建设与高等职业教育结合不够紧密
已经建成数字化校园的高职院校基本是采用系统提供商提供的设计方案或者参考已经十分成熟的本科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缺少对职业教育特色的考虑,更缺少针对本校职业教育特色的设计。此类设计方案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缺乏针对性的设计。
2.数字化环境对教学提供的支持不够
高职院校在硬件环境建设上大多投入很大,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建立起了技术先进、性能优越的高速校园网络,但是仅仅满足于“高速上网”的局面,普遍都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事实上,功能完备的校园网建成后,下一步更为重要的工作是如何利用这些硬件设备搭建起职业教育必需的数字化环境,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硬件、软件资源进行职业技能的培养。所以,进行能够对教学提供足够支持的数字化软环境建设是目前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点。
3.数字化教学资源匮乏,与企业衔接不够紧密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学资源都掌握在授课教师手中,一份教案、一个PPT、一堂课,这种模式下,教学资源的存储方式落后、管理分散,缺乏统一集中分类的管理,不利于教学资源的持续积累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创新教学手段,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利于由理论教学切实向“技能培训”、“定单培养”模式转变工作的开展,更难以为校企合作和开展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有效的支撑。
四、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分析
与教学研究型大学以研究原发性知识和综合性知识为主不同,高职院校是以应用性知识的研究与传播为主要目的,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等院校。高职院校作为国家进行职业教育的主阵地,其办学目标是紧贴国家职业教育的宗旨,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总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办学目标:
1.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经济的发展状况取决于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强调:“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缺少人才。道理很简单,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所以急需培养、选拔一大批合格的人才。”当前我国人才结构极不合理、劳动力素质不高,近期南方大城市的“用工荒”正反应了这一问题,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不多,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高职院校正是面向地方需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专门教育机构,其鲜明的定位为解决这一根本性问题提供了保障。 2.推广高新技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从高职院校的办学地位来看,高职院校是面向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强技能人才的教育机构,其科研机构的研究方向、研究课题也是紧扣地方经济、紧贴地方行业的。职业院校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与企业合作,明确企业的需求,突破企业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使自身的科研成果迅速进入车间,走向生产第一线。企业和学校的合作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学校能够满足教学实习需要,同时能承担企业的生产任务,并以其人才和技术优势进行科技开发,可以从企业获取社会的需求信息,可以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企业可以将自己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交给学校完成,企业还可以从学校得到从社会招工得不到的技术过硬、适合本企业的人才。
3.提供优势资源,为实现终身教育搭建平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国家要大力发展教育培训服务,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鼓励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组织开展继续教育。高职院校在进行继续教育、开展技能培训方面有着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设备先进、技术技能符合社会需求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五、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方向分析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也应紧紧围绕办学目标,以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为目的,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为目标,搭建职业技能培养的数字化平台,为实现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奠定良好基础。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应重点放在以下几点:
1.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衔接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
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资源应该是建立在先进教育理念基础上,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人才培养,具有明显实践性的、紧跟社会发展的教学资源。
(1)目标鲜明突出
培养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也是其专业教学资源的建设目标。
(2)强调技能培养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其专业设置的知识构成、能力构成是面向明确岗位的技术岗位,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专业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应该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
(3)紧贴经济发展
高职院校的专业资源建设必须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并能够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预期和趋势及时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以确保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针对性。
总之,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应以“实践性”为根本、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目標、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建设贴近企业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以先进、主动的专业资源建设促进符合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建设与职业技能培养相对应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
对于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的学习和实践占教学的主要方面,数字化的学习环境能是学生职业技能的学习和实践的最佳途径。职业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演示很多、学生的动手操作很多,即使是理论课程,大多也需要大量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演示。数字化的信息设备和资源在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可以提供大量的模拟实验环境,降低实训车间、实训设备的建设成本,还可以减少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引起的人身和财产的损失。所以,职业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应把职业技能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
3.搭建与企业需求紧密衔接的数字化校园平台
高职院校在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紧贴职业教育的特点,紧贴当地、本校的办学特色,不仅要满足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生活的目标,更重要的是为进行数字化学习搭建良好的环境。通过建设数字化学习平台,搭建学校与企业的沟通桥梁,可以弥补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实现企业优势学习资源与校内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不仅实现本校教师和学生可以在校内接受企业的先进职业技能培训,还可以实现学校的专业教学资源与企业及兄弟院校共享,使学校的优秀学习资源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实现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六、结束语
数字化校园是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必经之路,高职院校在进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应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除了实现校内应用系统的整合,实现统一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和统一数据库管理以及单点登录和统一展现之外,更应把建设重点放在职业技能培养和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教育资源上来,校企合作共建更具优势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不仅将数字化校园建设成可以为本校师生进行职业技能培养的平台,还要建设成为企业员工、社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平台,为实现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搭建信息化学习途径。
参考文献:
[1]谢树晓,史丰堂.高职高专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和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6(12).
[2]谢树晓,史文妍.基于松耦合概念数字化校园建设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3).
[3]陈长红.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养模式初探[J].改革与探索,2008(5).
[4]姜大源.论德国职业教育专业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2(3).
[5]赵志群.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学习[J].职教论坛,2009(5).
[6]赵志群.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J].交通职业教育,2009(2).
[7]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
[8]张晓东.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9]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和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04(6).
(编辑:杨馥红)
关键词:职业技能;校企合作;数字化校园;高校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9-0011-03
一、序言
高职院校是近几年伴随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新兴起的一类高等教育学校。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業发展迅速,全国已经建立高职院校1100多所,承担着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掌握高新技术的高技能人才的任务。教育部对高职院校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2012年2月教育部在《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中,也将职业院校作为重要试点单位进行了安排部署,可见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包括图书、讲义、课件等) 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 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即实现资源数字化、传输网络化、用户端智能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与效率的目的。
数字化校园建设对于高职院校转变陈旧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实现优势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分析
国内一些重点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都在几年前就进行了数字化校园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已经构建了比较成熟的数字化校园;而高职院校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比例远不及普通高校。根据笔者对山东省内72所高职院校的调查,仅有6所学校建立了数字化校园(截至2012年1月)。高职院校在建设数字化校园时基本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数字化校园硬件基础的建设和完善阶段
在这一阶段,基本建立起完善高速的校园网络,为开展各种数字化校园的应用铺平道路。
2.应用系统的建设阶段
由于高职院校大多是由多所中等职业学校合并而成,各种应用系统在原各中专学校大多已经建立,对于合并后的高职院校只需要择优而用,或对原应用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和补充。
3.应用系统的整合阶段
在这一阶段,完成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的建设及与其他应用系统的整合。整合校园网所有应用系统,实现统一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和统一数据库管理以及单点登录和统一展现。
4.数字化校园的推广应用阶段
在这一阶段,完成数字化校园的人员培训工作,推进数字化校园的应用,让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真正见到成效。
5.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应用阶段
在这一阶段,主要完成各种学习资源的“数字化”转换,通过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实现校企共建共享教学资源,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来实现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的优化,实现优势教育资源的区域共享。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起步较早的已经完成了这五个阶段的工作,大部分院校仍处于第三阶段或者第二、第一阶段。总而言之,普及率低是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高职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从调研结果来看已经建成数字化校园的高职院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数字化校园建设与高等职业教育结合不够紧密
已经建成数字化校园的高职院校基本是采用系统提供商提供的设计方案或者参考已经十分成熟的本科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缺少对职业教育特色的考虑,更缺少针对本校职业教育特色的设计。此类设计方案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缺乏针对性的设计。
2.数字化环境对教学提供的支持不够
高职院校在硬件环境建设上大多投入很大,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建立起了技术先进、性能优越的高速校园网络,但是仅仅满足于“高速上网”的局面,普遍都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事实上,功能完备的校园网建成后,下一步更为重要的工作是如何利用这些硬件设备搭建起职业教育必需的数字化环境,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硬件、软件资源进行职业技能的培养。所以,进行能够对教学提供足够支持的数字化软环境建设是目前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点。
3.数字化教学资源匮乏,与企业衔接不够紧密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学资源都掌握在授课教师手中,一份教案、一个PPT、一堂课,这种模式下,教学资源的存储方式落后、管理分散,缺乏统一集中分类的管理,不利于教学资源的持续积累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创新教学手段,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利于由理论教学切实向“技能培训”、“定单培养”模式转变工作的开展,更难以为校企合作和开展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有效的支撑。
四、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分析
与教学研究型大学以研究原发性知识和综合性知识为主不同,高职院校是以应用性知识的研究与传播为主要目的,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等院校。高职院校作为国家进行职业教育的主阵地,其办学目标是紧贴国家职业教育的宗旨,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总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办学目标:
1.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经济的发展状况取决于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强调:“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缺少人才。道理很简单,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所以急需培养、选拔一大批合格的人才。”当前我国人才结构极不合理、劳动力素质不高,近期南方大城市的“用工荒”正反应了这一问题,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不多,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高职院校正是面向地方需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专门教育机构,其鲜明的定位为解决这一根本性问题提供了保障。 2.推广高新技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从高职院校的办学地位来看,高职院校是面向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强技能人才的教育机构,其科研机构的研究方向、研究课题也是紧扣地方经济、紧贴地方行业的。职业院校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与企业合作,明确企业的需求,突破企业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使自身的科研成果迅速进入车间,走向生产第一线。企业和学校的合作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学校能够满足教学实习需要,同时能承担企业的生产任务,并以其人才和技术优势进行科技开发,可以从企业获取社会的需求信息,可以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企业可以将自己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交给学校完成,企业还可以从学校得到从社会招工得不到的技术过硬、适合本企业的人才。
3.提供优势资源,为实现终身教育搭建平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国家要大力发展教育培训服务,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鼓励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组织开展继续教育。高职院校在进行继续教育、开展技能培训方面有着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设备先进、技术技能符合社会需求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五、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方向分析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也应紧紧围绕办学目标,以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为目的,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为目标,搭建职业技能培养的数字化平台,为实现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奠定良好基础。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应重点放在以下几点:
1.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衔接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
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资源应该是建立在先进教育理念基础上,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人才培养,具有明显实践性的、紧跟社会发展的教学资源。
(1)目标鲜明突出
培养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也是其专业教学资源的建设目标。
(2)强调技能培养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其专业设置的知识构成、能力构成是面向明确岗位的技术岗位,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专业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应该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
(3)紧贴经济发展
高职院校的专业资源建设必须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并能够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预期和趋势及时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以确保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针对性。
总之,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应以“实践性”为根本、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目標、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建设贴近企业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以先进、主动的专业资源建设促进符合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建设与职业技能培养相对应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
对于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的学习和实践占教学的主要方面,数字化的学习环境能是学生职业技能的学习和实践的最佳途径。职业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演示很多、学生的动手操作很多,即使是理论课程,大多也需要大量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演示。数字化的信息设备和资源在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可以提供大量的模拟实验环境,降低实训车间、实训设备的建设成本,还可以减少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引起的人身和财产的损失。所以,职业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应把职业技能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
3.搭建与企业需求紧密衔接的数字化校园平台
高职院校在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紧贴职业教育的特点,紧贴当地、本校的办学特色,不仅要满足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生活的目标,更重要的是为进行数字化学习搭建良好的环境。通过建设数字化学习平台,搭建学校与企业的沟通桥梁,可以弥补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实现企业优势学习资源与校内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不仅实现本校教师和学生可以在校内接受企业的先进职业技能培训,还可以实现学校的专业教学资源与企业及兄弟院校共享,使学校的优秀学习资源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实现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六、结束语
数字化校园是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必经之路,高职院校在进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应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除了实现校内应用系统的整合,实现统一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和统一数据库管理以及单点登录和统一展现之外,更应把建设重点放在职业技能培养和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教育资源上来,校企合作共建更具优势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不仅将数字化校园建设成可以为本校师生进行职业技能培养的平台,还要建设成为企业员工、社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平台,为实现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搭建信息化学习途径。
参考文献:
[1]谢树晓,史丰堂.高职高专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和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6(12).
[2]谢树晓,史文妍.基于松耦合概念数字化校园建设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3).
[3]陈长红.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养模式初探[J].改革与探索,2008(5).
[4]姜大源.论德国职业教育专业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2(3).
[5]赵志群.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学习[J].职教论坛,2009(5).
[6]赵志群.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J].交通职业教育,2009(2).
[7]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
[8]张晓东.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9]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和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04(6).
(编辑:杨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