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听评课是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经常实施的一种重要教研活动。通过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新手职校教师对评课建议的看法。研究发现:新手教师认为“加强师生互动”这一评课建议的价值最大,“围绕课程内容重点和中心设计教学”这一建议的可行性最大,而“适应性地使用教材”这一建议在价值和可行性维度都得分最低,同时公共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对“给学生提供解释和总结”“使教学符合学生经验”等四类评课建议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新手职校教师对不同评课建议看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新手教师的原有教学能力、职校学生特点、实施评课建议的潜在结果和实施评课建议的外部条件等。未来的新手教师培训项目可以加强对新手教师需求的分析,针对新手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 新手教师;专家教师;中职学校;听评课;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08-0043-05
一、前言
自1952年教研组这一组织形式产生之日起,听评课便成为我国各类学校普遍采用的教研方式[1]。在职业院校,听评课也常常被用作促进新手教师发展的重要手段,很多学校甚至形成了制度化和周期性的听评课活动。目前不少研究已经对听评课的效果进行了论证,如有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无论是上课的教师,还是评课的教师都能获得教学能力的提升,并且评课建议对增进教师的教学知识有良好作用[2]。此外,还有研究者对听评课的科学实施进行理论建构,如崔允漷提出将课堂观察LICC范式引入听评课活动中,要求评课者从学生学习(Learning)、教师教学(Instruction)、课程性质(Curriculum)和课堂文化(Culture)四个视角给上课教师提供建议,从而优化听评课的效果[3]。
虽然前人已经对听评课进行了丰富的研究,但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仍然存在进一步探索的空间。首先,目前的研究大多以听评课整个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缺少对听评课中最重要的环节“评”的深入分析。深入挖掘那些最有助于新手教师的学习和成长评课建议,将对未来教师培训活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其次,目前研究较少关注被评课教师作为参与者的主体地位。因此,本研究拟以被评课的新手职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分析新手教师对评课建议的看法,并进一步通过访谈对其看法的成因进行分析。
综上,本研究的研究问题概括如下:新手职校教师如何看待来自专家教师的评课建议?哪些因素影响了新手职校教师对评课建议的看法?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基于“上海市中职学校新进教师规范化培训项目”进行,该项目包含若干次评课环节。在评课环节中,新手教师需要展示自己的授课视频及教案,组织方聘请的专家、教师将基于新手教师的教学视频提供反馈和建议,从而帮助新手教师改进教学。整个活动共有144名新教师参与,教龄普遍在1~3年,参与的新手教师来自上海市30多所不同中职学校。
(二)数据收集
本研究主要探讨新手教师对专家评课建议的看法及原因。对新手教师的看法采用问卷调查进行量化分析;对不同看法的原因采用访谈法进行质性分析。
在新手教师的看法方面,研究采用自编问卷。问卷为李克特五点量表,罗列了10类专家教师在评课过程中曾提到的建议,要求新手教师从“频率”“价值”“可行性”三个维度对每一类评课建议进行评分。新手教师需要在问卷中勾选每类评课建议在评课中出现的频率、建议的价值和建议的可行性(1分代表“无频率/价值/可行性”,5分代表“极高频率/价值/可行性”)。问卷中采用的10类评课建议来自前期评课活动中专家评课建议的归类总结,见表1。由于这10类评课建议具有概括性,为了方便新手教师理解,在问卷中对每一类建议都给予了评课案例。比如,第八类建议“适应性地使用教材”,例子是“专家教师建议你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化和发展,不局限于教材本身进行教学”。该问卷发放给所有参加本届活动的新手教师,共144人,回收84份有效问卷,其中专业课教师和公共基础课教师各42份。
在新手教师看法的归因方面,采用访谈法收集数据。邀请12位(专业课教师和公共基础课教师各6位)已经填写过问卷的教师进行访谈。访谈基于该教师的问卷评分进行追问,询问其打分原因,着重询问其得分突出的题项。
(三)数据分析
对量化数据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分析。主要进行两种统计检验:其一,对10类评课建议在“频率”“价值”“可行性”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均值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其二,比较专业课教师和公共课教师对10类评课建议的评价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均值比较。
对质性数据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内容分析法是“对于明显的传播内容作客观而又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4]。具体分析操作为:对文字内容进行编码,归类,再统计各类别频次。内容分析法的一大特点是能够将质性材料进行量化,从而在分析时既保证了分析过程的客观性和可重复性,又能够和质性材料的背景及情境进行融合,得出更有深度的研究结论[5]。分析过程中,本研究按照新手教师对问卷打分原因进行编码,每一个独立的归因为一个编码,完成对所有访谈文字的编码后再对各编码进行归类,并统计各类归因的出现频次。
三、研究结果
(一)新手职校教师对评课建议的看法
1.新手教师对评课建议的总体看法
由表2可见,对84位新手职校教师对10类专家评课建议的评分进行描述性统计发现:(1)评课建议F4“围绕课程内容重点和中心设计教学”在“可行性”维度得分最高(M可行性F4=4.04,SD可行性F4=0.884),说明关于教学设计的建议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更容易操作和落实。(2)评课建议F8“适应性地使用教材”在“频率”(M频率F8=3.11,SD频率F8=1.172),“价值”(M价值F8=3.45,SD价值F8=0.937)和“可行性”(M可行性F8=3.13,SD可行性F8=1.249)三个维度均得分最低,说明该建议在听评课中较少提及,在新手教师看来也相对不太重要,同时也较难在日常教学中落实。(3)評课建议F9“加强师生互动”相比其他建议,在“频率”(M频率F9=4.01,SD频率F9=0.938)和“价值”(M价值F9=4.14,SD价值F9=0.866)这两个维度都得分最高。这说明新手教师经常收到关于师生互动的评课建议,同时他们也认为这一建议对他们的教学能力提升有重要作用。 2.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新手教师对评课建议的看法差异
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专业课教师和公共基础课教师的看法进行了均值比较。如表3所示,在“频率”维度,专业课教师和公共课教师对所有10类评课建议的评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不同教学科目并不影响专家教师提某类建议的频率。但在“价值”和“可行性”两个维度,共有四条评课的得分建议存在显著差异:(1)评课建议F1“给学生提供解释和总结”在“价值”(MD价值F1=0.405,P
关键词 新手教师;专家教师;中职学校;听评课;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08-0043-05
一、前言
自1952年教研组这一组织形式产生之日起,听评课便成为我国各类学校普遍采用的教研方式[1]。在职业院校,听评课也常常被用作促进新手教师发展的重要手段,很多学校甚至形成了制度化和周期性的听评课活动。目前不少研究已经对听评课的效果进行了论证,如有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无论是上课的教师,还是评课的教师都能获得教学能力的提升,并且评课建议对增进教师的教学知识有良好作用[2]。此外,还有研究者对听评课的科学实施进行理论建构,如崔允漷提出将课堂观察LICC范式引入听评课活动中,要求评课者从学生学习(Learning)、教师教学(Instruction)、课程性质(Curriculum)和课堂文化(Culture)四个视角给上课教师提供建议,从而优化听评课的效果[3]。
虽然前人已经对听评课进行了丰富的研究,但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仍然存在进一步探索的空间。首先,目前的研究大多以听评课整个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缺少对听评课中最重要的环节“评”的深入分析。深入挖掘那些最有助于新手教师的学习和成长评课建议,将对未来教师培训活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其次,目前研究较少关注被评课教师作为参与者的主体地位。因此,本研究拟以被评课的新手职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分析新手教师对评课建议的看法,并进一步通过访谈对其看法的成因进行分析。
综上,本研究的研究问题概括如下:新手职校教师如何看待来自专家教师的评课建议?哪些因素影响了新手职校教师对评课建议的看法?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基于“上海市中职学校新进教师规范化培训项目”进行,该项目包含若干次评课环节。在评课环节中,新手教师需要展示自己的授课视频及教案,组织方聘请的专家、教师将基于新手教师的教学视频提供反馈和建议,从而帮助新手教师改进教学。整个活动共有144名新教师参与,教龄普遍在1~3年,参与的新手教师来自上海市30多所不同中职学校。
(二)数据收集
本研究主要探讨新手教师对专家评课建议的看法及原因。对新手教师的看法采用问卷调查进行量化分析;对不同看法的原因采用访谈法进行质性分析。
在新手教师的看法方面,研究采用自编问卷。问卷为李克特五点量表,罗列了10类专家教师在评课过程中曾提到的建议,要求新手教师从“频率”“价值”“可行性”三个维度对每一类评课建议进行评分。新手教师需要在问卷中勾选每类评课建议在评课中出现的频率、建议的价值和建议的可行性(1分代表“无频率/价值/可行性”,5分代表“极高频率/价值/可行性”)。问卷中采用的10类评课建议来自前期评课活动中专家评课建议的归类总结,见表1。由于这10类评课建议具有概括性,为了方便新手教师理解,在问卷中对每一类建议都给予了评课案例。比如,第八类建议“适应性地使用教材”,例子是“专家教师建议你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化和发展,不局限于教材本身进行教学”。该问卷发放给所有参加本届活动的新手教师,共144人,回收84份有效问卷,其中专业课教师和公共基础课教师各42份。
在新手教师看法的归因方面,采用访谈法收集数据。邀请12位(专业课教师和公共基础课教师各6位)已经填写过问卷的教师进行访谈。访谈基于该教师的问卷评分进行追问,询问其打分原因,着重询问其得分突出的题项。
(三)数据分析
对量化数据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分析。主要进行两种统计检验:其一,对10类评课建议在“频率”“价值”“可行性”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均值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其二,比较专业课教师和公共课教师对10类评课建议的评价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均值比较。
对质性数据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内容分析法是“对于明显的传播内容作客观而又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4]。具体分析操作为:对文字内容进行编码,归类,再统计各类别频次。内容分析法的一大特点是能够将质性材料进行量化,从而在分析时既保证了分析过程的客观性和可重复性,又能够和质性材料的背景及情境进行融合,得出更有深度的研究结论[5]。分析过程中,本研究按照新手教师对问卷打分原因进行编码,每一个独立的归因为一个编码,完成对所有访谈文字的编码后再对各编码进行归类,并统计各类归因的出现频次。
三、研究结果
(一)新手职校教师对评课建议的看法
1.新手教师对评课建议的总体看法
由表2可见,对84位新手职校教师对10类专家评课建议的评分进行描述性统计发现:(1)评课建议F4“围绕课程内容重点和中心设计教学”在“可行性”维度得分最高(M可行性F4=4.04,SD可行性F4=0.884),说明关于教学设计的建议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更容易操作和落实。(2)评课建议F8“适应性地使用教材”在“频率”(M频率F8=3.11,SD频率F8=1.172),“价值”(M价值F8=3.45,SD价值F8=0.937)和“可行性”(M可行性F8=3.13,SD可行性F8=1.249)三个维度均得分最低,说明该建议在听评课中较少提及,在新手教师看来也相对不太重要,同时也较难在日常教学中落实。(3)評课建议F9“加强师生互动”相比其他建议,在“频率”(M频率F9=4.01,SD频率F9=0.938)和“价值”(M价值F9=4.14,SD价值F9=0.866)这两个维度都得分最高。这说明新手教师经常收到关于师生互动的评课建议,同时他们也认为这一建议对他们的教学能力提升有重要作用。 2.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新手教师对评课建议的看法差异
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专业课教师和公共基础课教师的看法进行了均值比较。如表3所示,在“频率”维度,专业课教师和公共课教师对所有10类评课建议的评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不同教学科目并不影响专家教师提某类建议的频率。但在“价值”和“可行性”两个维度,共有四条评课的得分建议存在显著差异:(1)评课建议F1“给学生提供解释和总结”在“价值”(MD价值F1=0.40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