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微环境响应性MRI纳米探针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hongl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微环境与肿瘤的增殖、血管生成、侵袭、迁移和耐药性等密切相关,因此检测肿瘤微环境有助于深入了解肿瘤发展进程,利于临床评估并改善治疗方案.将MRI与纳米探针相结合,有望无创地获取实时、高分辨率、细胞水平乃至分子水平的肿瘤病理信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肿瘤微环境特征设计的响应性MRI纳米探针的研究进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开腹胆-肠吻合及经皮胆道双支架植入在恶性高位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9例不能根治切除的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按手术方式分为支架组(n=28)和胆肠吻合组(n=21).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完成胆-肠吻合术或胆道双支架植入以达到内引流的目标.2组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均在术后l周出现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胆肠吻合组平均生存
目的 分析椎管内硬膜外分娩镇痛后产时发热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2例椎管内硬膜外分娩镇痛后产时发热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行椎管内硬膜外分娩镇痛,统计产后不良分娩结局发生情况,根据产后是否出现不良分娩结局分为不良组(出现不良分娩结局)和良好组(未出现不良分娩结局),收集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以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椎管内硬膜外分娩镇痛后产时发热产妇产后出现不良分娩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82例产妇中,产后出现不良分娩结局11例(不良
目的 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R)6h组、I/R 72h组、I/R+anti-HMGB1处理(I/R+anti-HMGB1)组、I/R+IgG control处理(I/R+IgG control)组、P5779预处理后I/R(P
目的 探讨女性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术后性教育对负性情绪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北京市隆福医院124例接受乳房切除术的乳腺癌患者,采取简单随机分组,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术后实施乳腺科常规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性教育,教育时间均为5周.统计两组干预前后对性健康知识了解情况、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
目的:探讨多排CT (MDCT)在鉴别胰腺实性型浆液性囊腺瘤(sSCA)与富血供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2月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手术病理证实为胰腺sSCA(13例)及pNET(26例)的临床、上腹部CT资料.采用x2检验比较2组患者定性参数(性别、病灶部位、形态等),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患者定量参数(病灶大小、平扫CT值、动脉期CT值等),对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定量参数绘制ROC曲线并比较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目的:研究点扩散函数(PSF)技术联合小体素重建对PET图像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遵循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 NU 2-2018标准,使用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PET体模模拟临床扫描.原始数据分别在使用PSF技术和非PSF技术(noPSF)的条件下,选用常规体素(4 mm)和小体素(2 mm)进行重建,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重建条件下图像的对比度(Q)、背景变化率(N)、信噪比(SNR)和清晰度(VS)进行图像质量评估.结果:联合使用PSF技术和小体素重建组的平均图像对比度、信噪比以
目的:探讨和线性融合图像相比,双能CT虚拟单能级成像提高胰周血管显示的能力.方法:对45例非胰腺病变患者行双能CT增强扫描(100 kV/Sn150 kV),并对动脉及门脉期图像进行单能级重建(40~100 keV,间隔10 keV)及权重因子M0.6的线性融合重建.测量并比较8组图像上腹腔干、肝总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和胰腺实质的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信号强度比(SIR)及图像噪声,并以5分法对图像质量和胰周血管显影的能力进行主观评价.
目的 探究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营养和心理状态的作用.方法 选取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2020年1—12月接受维持性血液治疗的11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FMEA干预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清营养学指标、营养不良等级状况和自我感受负担感.结果 干预前,两组血清营养学
目的 探究硬膜外不同给药方法对初产妇分娩镇痛效果、认知功能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2019年1—12月安徽省铜陵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92例,随机分为规律间断给药组和持续给药组,每组各46例;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麻醉药物用量、产程、分娩方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新生儿出生情况;同时于给药前和给药后24h,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评价产妇给药前后的认知功能,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
目的 评估北京社区居民的体适能情况,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的差别,寻找影响2分钟步行测试(2-minute walking test,2MWT)能力的因素.方法 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之间,在北京万寿路社区医院、北京东高地社区医院、北京大务旺社区医院就诊患者中,招募受试者进行2 MWT、双手握力、背后抓握试验、坐位体前屈测试和简易肺功能的测试.比较男性组和女性组、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差异.利用线性回归方法探索测试结果与2 MW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最终共有187位患者纳入此研究,男性26例,女性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