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间经贸合作大于摩擦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159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危机期间,美国主动牵手中国,两国度过了前所未有的“蜜月期”,可危机刚见好转,美国就与中国打起了贸易战、货币战,所以,有人说中美之间必有~战。但也有人说,那些只是假象,中美之间不可能爆发贸易战和货币战。那么中美之间的未来前景到底如何呢?文中作者以本次美国中选为由,为读者层层剥开这些假象,对中美未来的前景作了深入分析。
  
  选前听其言选后观其行
  
  一国选举时政治家为了进行民族主义和价值观唯我独尊的煽情,往往要异常地“捍卫”国家利益和攻击价值观对立面,目的在于选票。
  美国政客的话不能不听,但不能过分当真。两党在对华政策上基本一致,不论哪位候选人当选,对华政策都差不多共识足前副国务卿佐利克提出的是“利益攸关者”说。此前尼克松、卡特、里根等历届政府都有政客在选举前有敌视中国的言论而获得稍多选票的事例。有的政客为了选举甚至扬言与台湾建交。奥巴马为争选票也曾声称“如当选将禁止中国玩具进口”,但当选后即封嘴。中国人已经习惯了美国政客的表演,有的亲华政客在大选前也异常地辱华、仇华,好像是与中国达成了默契似的。大选前听其言,当选后观其行。政治这东两,不能不当真,千万别太当真。
  美国一党独裁对中国可能较为合作,两党均势对中国各显“远避”。本次中期选举改选美国国会众议院全部435个议席,参议院100个议席中的37个以及37个州的州长职位。共和党不仅夺回众议院多数党地位,而且在民主党原本占优的参议院也扩大了“地盘”。这表明美国国会分裂的政治局面已经形成,两党将分别控制国会一院。在州长的选举中,共和党从民主党手中共夺下了8个州的州长宝座。
  共和党在台上时对华务实,而在台下时共和党的对华态度历来表面上比民主党更加“强硬”。目前,在“中国威胁”下找不到有效遏制办法的美国,两党可能合流比赛对中国疏远,中美关系很可能经历一段复杂和艰难的时期。但在非选举期,中美冲突会回归理性,战略与经济合作将重上正轨。
  
  巧妇难为包围局
  中美和气可双赢
  
  “巧妇”是指希拉里,她智慧地提出了“巧实力”外交,所以叫巧妇。“二战”后,美国的战略从霸权外交、实力外交、软实力外交、到今天的“巧实力”外交,反映了这个“老大”的无奈。美国独霸的局面没有因为金融危机而发生变化,其他国家对付超级老大的所有有效办法都是模糊。中国是众位老二中的一位,当然没资格和美国玩“巧实力”。只能玩模糊太极,以力克力。
  不但中国对付老大的逼人战术用模糊对应,美国这个经过阿、伊、金融危机三伤的霸主对付中国的崛起电常常模糊相对。两个模糊之间有很多空间可以避免冲突。中美都认为“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对确保中美关系稳定发展极端重要”,未来30年,在角力的同时会明白对方的意图和选择与时俱进的和谐方式。对话会越来越密。
  美国在中国周边的外交活动,是美国正常的对外关系,不可夸张地理解为包围中国。如果是“巧实力”外交(借力打力),完全理解和化解。周边国家不是好利用的,美国如果想当然地利用谁敌视中国,两千年来这些周边国家都有过教训,美国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苦头在后,中国不必过虑。
  中美之间“战略互信”问题近期内难以解决,但不排除两国在地区和平、反恐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合作,一旦利益冲突,战略对话机制会立即启动。中国没有挑战美国霸主的任何条件、必要和意愿。
  比较之下,美国对付中国的战略也较为清晰。但中国清晰不起,中国一旦清晰,擦枪走火就在所难免。美国逼中国亮剑,中国现在亮了,对美国大大有利、不论是天安舰事件,或是美韩黄海军演,还是奥巴马将印度比作美国参与亚洲事务的基石、美越政治合作、钓鱼岛事件等,都说明美国利用其他国家来扰乱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试探中国的底线,逼中国提前向邻居亮剑。中国没有放弃立场,但没有中计。美国自己多少有点下不了台,东盟国家让“巧妇”有点意外。巧妇抓鸡要舍得米。亚洲国家要钱,而美国希望亚洲国家花钱买美货,这就为难了“巧妇”一一无米之炊难做。中国帮助美国走出金融危机,等于送米,美国人不知感恩。
  中国也有一个选择那就是美国逼中国亮剑时中国亮了,中国要是不惜代价亮了,美国果真能得到好处?胜负难料,1950年,美国逼过,中国亮过,结果大家知道,
  回归理性,中美战略合作空间巨大。十年之内,中美摩擦会与日俱增:但合作仍是主流。十年之后,中美经济总量进一--步接近,中美共同体或自贸区会提到议事日程。那时中美的敌人就不是对方了,而是危害人类生存的共同敌人:危机。小危机是人危机(包括人权、经济外交、核扩散、污染、恐怖主义等),中危机是地质危机,大危机是天文危机。如果地球都不适合人类居住,争他一岛有何裨益?中美果然是负责任的大国,就要未雨绸缪,把战略对话制度化。
  
  经济合作依赖加深
  
  相比战略合作,中美经济合作更有前途。即使在中期选举期间,美国朝野在经济尚未复苏的情况下最关心的仍是伊战和国内经济问题,同中国的摩擦降为次要问题。两党候选人的竞选政纲都没有提中国和中美关系问题。民主党8位候选人在一次竞选辩论中谈到中美关系时,有人强硬,但具体内容仅是经贸摩擦,特别是中国产品安全等问题,而非重大战略和原则问题。
  共和党重新执掌众议院,并获得全国大多数州长的席位,美国自上而下的对华态度和政策,都不会再由奥巴马A说了算,中美在各个领域的具体竞合关系必然将有所变化。例如,共和党可能再次抛出知识产权、台湾、社会责任、环保、人权等老议题,来压制中国。
  共和党在选举中占据上风表明总统奥巴马的支持率下降,部分民主党候选人刻意与他拉开距离。选前民调结果显示,40%的选民称他们眼下的经济状况差于两-年前,而对于目前的状况,有大约88%的选民认为美国经济很糟糕,这与奥巴马总统当选前民调的数字很接近。大部分选民对联邦政府感到不满,对白宫来说是+A沮丧的。
  不过,中期选举的结果并不能说明两年后奥巴马落选。里根和克林顿都有中期选举失利的先例。目前看来,奥巴马的个人魅力还无人可及。他下令美军战斗部队撤出伊拉克、提出美军撤离阿富汗的时间表在美国民众中仍有着极高的支持率。奥巴马上台后凭借民主党在参众两院的巨大优势,强力推行医疗保险、金融监管等一系列颇具争议的改革,不仅遭到共和党的强力抵制,民主党阵营内部也出现分裂。此外,他主张重振美国雄风的对外政策也赢得了一些保守派势力的支持。中期选举改变了两党在国会的力量对比,对奥巴马未来两年的施政将产生影响。民主党或将转攻为守,保住现有改革成果,搁置诸如移民、能源政策和气候变化等争议较大的改革立法议程。
  选举结果将终结奥巴马的单边模式,谋求与共和党进行跨党派合作将成为其 推动改革的唯一途径。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强劲增长。相比之下,美国经济却停滞不前,失业率走高,经济刺激计划未达预期效果。此刻,美国无疑将放更多精力于国内,中国需密切关注美国的经济金融政策与动向,同时从本国经济利益出发,主动设立新的经济合作议题,将自身的经济增长优势转化为对美关系中的经济外交优势。
  中美经济贸易摩擦、冲突、争端会增加,但不会走向大的贸易战和货币大战。双边各类委员会和多边国际组织为争端解决早就建立了游戏规则。未来十年,中美关系是竞争加合作的关系,摩擦会增加,有媒体猜测中美会走向贸易战和“新冷战”,本文认为中美未来十年冲突大幅度升级的可能性不大。在今年的国情咨文中,奥巴马就为美国对外贸易定下了“摩擦”基调:要减少失业、控制赤字、帮助中产阶级复兴,而这一切都要靠国内长期的经济增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国要调整国内的经济结构,实现出口5年内翻一番。可以预见,为扩大就业和提高美国产品竞争力,美国将向国外(当然也包括中国)频频发难,中美两国贸易制裁与反制裁轮番上演在所难免。但今日中国已不再是昔日的中国,美国对华出手动粗之前,会精算得失。中美得失不是绝对数值可比的。
  
  珍惜和平 相互敬重
  
  当下是300年来和30年来中美关系最“正常”和最“有利于”中国的时期。中国对美最担心的是i900、1950和1989年。相比,中美2008~2009年的“蜜月”才是“不正常”的现象,主要原因是金融危机。现在危机即将走出,中国要素减分,中美继续“蜜月”反而不正常了。
  中美摩擦增加表象的背后是两国经济相互依赖的进一步加深、中美实力差距进一步缩小和两国解决争端的双边途经与多边途经的空前畅通。相互依赖下的争端和摩擦是经济关系的“常态”,美日、美欧、欧日的贸易摩擦大大多于他们与中国的摩擦。
  未来所有的岁月,中美关系都将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环顾今天世界,有力量而且有志向承担人类责任的大国,舍大国其谁?两国不仅是自由贸易规则的捍卫者,也是世界和谐的捍卫者。两国不是世交,也不是吐仇,是一山躲不开的二虎。
  尽管中美两国综合实力仍有较大差距,但中国发展速度飞快,美国朝野已不敢等闲视之。
  两国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许多利益交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经济方面最明显,中美互为最重要贸易伙伴,中国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最大比重,使两国金融息息相关;美国制造业大多在华设厂物美价廉的中国货成为美国人日用消赞品最大来源和抑制通胀的重要杠杆。政治方面,朝核、伊朗、伊拉克、以巴冲突、反恐等国际重大问题的处理,都需要中美合作。中美既是能源消耗大国,又是废气排放大国。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合作。
  中美已建立起一系列沟通交流、协商合作的机制。包括两国元首经常性会晤、经济与战略对话、领袖和外长热线、军事交流机制、国会交流机制等,使分歧和争论能及时协商解决,这是两国关系长期稳定的重要保障。即使是经贸冲突,也有双边多个管道解决,解决不了,还可以提交到国际组织仲裁或判决。
  总之,中美关系将继续稳定与争吵并存,友好合作、健康发展是主流,吵闹是支流、副产品和杂音。中美都是为人类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国家。相互敬重,对方都是优点。相互鄙视,对方就一无是处。近来中美矛盾、摩擦、纠纷和争端显然被放大了。
其他文献
后人回忆2010年的世界历史,很可能会比现在更加一目了然:中美双方以亚太为舞台,采取“偏向多头策略”,矛头所向,直指中国;中国洞若观火,坚决拒绝遵循美国对华战略的路线图,采取了多种频繁变化的外交手段。亚洲的力学构图动荡不已,与此同时,许多亚洲国家真切感受到了中国的崛起。    两场峰会力避摊牌    亚洲力量的分化组合又一次到了重大关头。以2010年11月11~12日的二十国领导人首尔峰会和13~
期刊
2010年前9个月,中俄双边贸易额达402.7亿美元,同比增长43.7%。其中我国对俄出口额为209-7亿美元,同比增长74.6%,自俄进口193亿美元,同比增长20.5%,我国为俄第二大贸易合作伙伴。其中,机电行业产品贸易额较往年有大幅度增长。    今年前9个月,中俄机电产品贸易额为98.2亿美元,同比增长89.7%,占同期双边贸易总额的24.4%。其中我国对俄机电产品出口95.3亿美元,同比
期刊
世界应保持商业的开放性    理论上,资本经济中的商业所有权与政治是不相关的,但事实上却正相反。从上世纪80年代日本公司在美国本土的大肆并购浪潮,到2000年的Vodafone接管德国Mannesmann,越来越多的私人公司并购案已经上升到了国家之间的较量。这种忧虑在未来的几年内会更加明显,因为中国的国有企业已经开始了他们的并购狂欢节。来自中国的大买家通常是不透明的,让人看不清楚其背后的支持者,并
期刊
中国食品博览会已经连续6届在宁波举办,20lO食博会以“绿色消费与安全”为主题,积极引领食品产业转变发展方式,倡导食品企业开展诚信经营及绿色市场可追溯体系建设,推动食品流通向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和品牌化发展,展会活动丰富,人气火爆,供需两旺,亮点纷呈。  据统计,本届食博会国际标准展位达到3000个,展出面积6万平方米,全国37个省、市(包括计划单列市)的企业全部到会参展,境外有20多个国家和地
期刊
芬兰是第一个与中国签订政府贸易协定的西方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经贸关系稳步发展;90年代以来,两国经贸合作进入高速发展期,双边贸易额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2009年以来,在全球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不景气背景下,中芬贸易总额持续滑坡。尽管受危机影响,但芬兰企业看重中国经济发展潜力与市场规模,对华投资信心不减,绝大多数均致力于长期在华发展,中小企业合作热情也较高。中芬双边经贸关
期刊
今年以来,出口连续超预期增长,出口值在近两个月内连创历史新高。调查发现,今年上半年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出口企业集中的地区,金融危机后的“工厂抢订单”变成了“贸易商抢工厂”。随着下半年海外贸易补充库存告一段落,企业出口订单也开始回归理性。目前,已基本稳定在2008年危机前水平。    加班赶货惊现价高者得订单    广东东莞一家制衣厂厂长史东光介绍,这家企业十几年前落户东莞长安镇,是一家为欧美户外服装
期刊
宁波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对外贸易港口城市,一直以来都对我国的外贸事业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这几年,宁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优化经济发展方式,有效促进了经济科学发展。特别在外贸进口工作方面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明显进展。9月6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进口论坛”上,宁波市外经贸局局长俞丹桦发表了“宁波的进口实践”的演讲,会后,本刊记者结合会上他演讲的内容采访了俞丹桦局长。    记者:俞局长
期刊
8月26日,迫于国内经济颓势,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Gary Locke)披露了14件提案,提出“一揽子”强化贸易救济措施的提案,以加强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的执行力度,旨在收紧“非公平”进口政策,尤其是针对像中国这样的“非市场经济体”。中美贸易战似乎将再次触发。    美国的贸易救济提案是赤裸裸的贸易保护行为    美国商务部8月26日出台强化贸易救济措施一揽子建议,加强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执行力度
期刊
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全球许多大型资源能源类企业出现流动性问题,为我国企业提供了百年难得的境外并购机遇。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我国公司海外并购表现活跃,并购总额同比增加40%,达到218亿美元,仅次于德国,主要集中在资源能源领域。其中,我国电力企业颇有斩获,走出了一条相对成功并值得继续探索的路子。    海外并购的成功案例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有报道的海外并购的例子不多。但相比其他行业
期刊
机床产业可谓装备制造I业的“母机”,是发展装备制造工业的核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数控机床产业缺乏核心技术、技术人才,许多重要功能部件,如自动化刀具、数控系统仍依靠国外技术支撑,不能独立发展,这是造成目前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不足的最重要因素。这成为我国装备制造工业不能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数控机床已成为各国机床制造商竞相展示先进技术、争夺用户及扩大市场的焦点。尽管我国数控机床产业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