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语文教学
的突破口在哪?笔者谈3点浅显的认识。
一、引导学生把学习语文同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联系起来
“学习语文有什么用?”常有学生怀有这样的疑问。论考试得分,语文远不如数理化那样来的直接;论学习热情,母语赶不上外语已是不争的事实——毕竟外语已成为择业、竞聘中必须跨越的门槛;论学习成绩,语文学习永远不可能速成——它那经年累月的功力磨练已让快节奏的现代人不能忍受。然而,教师必须让学生了解,人必须面对3个世界: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如果仅为了满足生活和知识两个世界,语文的确是有很多“不合时宜”的地方,语文学习也必然会味同嚼蜡。在“应试教育”标准的衡量下,语文总是被质问:“有什么用?”诚然,对一个能熟记很多作家名字而不去读书的人来说,语文除了能在考试时换来可怜的几分和装点一下自己的谈吐外,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人们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世界——心灵世界,只有让学生把学习语文同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联系起来,语文学习才可能是件有意义的事情,语文教师才可能关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有所创新,才能让学生获得一个丰富的心灵世界。
二、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质疑
语文教师要改变“课文阐释者”的旧形象,创设学习情境,促使学生爱读书、敢质疑,爱表达,让语文课成为现实的语言实践课。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是教师培养出来的,即所谓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习氛围,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实话实说》正是因为主持人创设了一种无拘无束的平民化环境,才能让观众畅所欲言。而一些教师“打针注射式”的教学,只会让学生生厌,更别提大胆质疑了,这个责任不在学生。这如同开演唱会,观众不愿听,难道能怪观众吗?笔者教授《宋定伯捉鬼》时,有同学说:“尽管这篇文章的课前提示中表达的是人的智慧怎样战胜鬼,但我认为这个鬼很老实、很善良,而人的所作所为还不如这个鬼诚实、磊落。”笔者支持大胆质疑的评价使课堂气氛宽松了,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价值的问题被接连提出。可见,培养学生评论
家的眼光,学生才会、才敢质疑。
三、不断创新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笔者看过很多观摩课,其中不乏组织有序、形式新颖、内容充实的好课。但也有许多课,就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整堂课花样百出,看起来形式新颖,效果却并不是太好。因为“创新”的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教师的创新,并不等于学生创新。教师的花样再多,如果不能引导学生主动地接受和互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还是不起作用。创新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学生没有主动意识,学生的能力不会得到真正提高,创新便是空谈,素质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创新是个体主动的行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的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只有学生主动了,才能在知识学习和身体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素质教育才会不断前进。
从赫尔巴特的“五段论”到杜威的“五环节”,从魏书生的“教学六步”到钱梦龙的“三主”方针,教学在一个个教育家殚精竭虑的实践中已翻开了尊重权威但否定模式的新篇章。教无定法,只要选择恰当,不论哪种方法都能“吹皱一池春水”,换取“满园春色”。
(作者单位: 山东省威海市城里中学)
(责任编辑: 乐闻)
的突破口在哪?笔者谈3点浅显的认识。
一、引导学生把学习语文同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联系起来
“学习语文有什么用?”常有学生怀有这样的疑问。论考试得分,语文远不如数理化那样来的直接;论学习热情,母语赶不上外语已是不争的事实——毕竟外语已成为择业、竞聘中必须跨越的门槛;论学习成绩,语文学习永远不可能速成——它那经年累月的功力磨练已让快节奏的现代人不能忍受。然而,教师必须让学生了解,人必须面对3个世界: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如果仅为了满足生活和知识两个世界,语文的确是有很多“不合时宜”的地方,语文学习也必然会味同嚼蜡。在“应试教育”标准的衡量下,语文总是被质问:“有什么用?”诚然,对一个能熟记很多作家名字而不去读书的人来说,语文除了能在考试时换来可怜的几分和装点一下自己的谈吐外,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人们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世界——心灵世界,只有让学生把学习语文同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联系起来,语文学习才可能是件有意义的事情,语文教师才可能关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有所创新,才能让学生获得一个丰富的心灵世界。
二、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质疑
语文教师要改变“课文阐释者”的旧形象,创设学习情境,促使学生爱读书、敢质疑,爱表达,让语文课成为现实的语言实践课。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是教师培养出来的,即所谓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习氛围,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实话实说》正是因为主持人创设了一种无拘无束的平民化环境,才能让观众畅所欲言。而一些教师“打针注射式”的教学,只会让学生生厌,更别提大胆质疑了,这个责任不在学生。这如同开演唱会,观众不愿听,难道能怪观众吗?笔者教授《宋定伯捉鬼》时,有同学说:“尽管这篇文章的课前提示中表达的是人的智慧怎样战胜鬼,但我认为这个鬼很老实、很善良,而人的所作所为还不如这个鬼诚实、磊落。”笔者支持大胆质疑的评价使课堂气氛宽松了,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价值的问题被接连提出。可见,培养学生评论
家的眼光,学生才会、才敢质疑。
三、不断创新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笔者看过很多观摩课,其中不乏组织有序、形式新颖、内容充实的好课。但也有许多课,就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整堂课花样百出,看起来形式新颖,效果却并不是太好。因为“创新”的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教师的创新,并不等于学生创新。教师的花样再多,如果不能引导学生主动地接受和互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还是不起作用。创新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学生没有主动意识,学生的能力不会得到真正提高,创新便是空谈,素质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创新是个体主动的行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的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只有学生主动了,才能在知识学习和身体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素质教育才会不断前进。
从赫尔巴特的“五段论”到杜威的“五环节”,从魏书生的“教学六步”到钱梦龙的“三主”方针,教学在一个个教育家殚精竭虑的实践中已翻开了尊重权威但否定模式的新篇章。教无定法,只要选择恰当,不论哪种方法都能“吹皱一池春水”,换取“满园春色”。
(作者单位: 山东省威海市城里中学)
(责任编辑: 乐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