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生新闻采访的未来发展

来源 :企业文化·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_123_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民生新闻发展迅猛已然成为各市县广播电视台的龙头栏目,尤其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可谓是百花齐鸣,民生新闻给百姓和政府、百姓与百姓之间搭建了一座良好的沟通桥梁。因为民生新闻记者总是为老百姓竭尽全力的解决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所以在通常情况下,老百姓赋予民生新闻记者一种正义感、责任感,稍有委屈就会给相关民生新闻类栏目打电话。其中,投诉最多的就是纠纷类事件,其中大部分都是民事纠纷,一种是财产纠纷,一种是人身关系纠纷。无论是财产纠纷还是人身纠纷,其中都有他的新闻价值,但是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加剧矛盾引起激化。所以在处理这类新闻报道时,就要求我们新闻记者具有相当高的甄别能力,不要用脚跑新闻,要用脑思考,这样才不会事半功倍。
  一、民生新闻采访工作存在的现状
  (一)对社会风气和社会热潮把握不好
  民生新闻从产生至今发展迅速,在一些地方电台确实有了一定发展和提升空间。但是长远来看其发展的着眼点有所欠缺。主要表现在一些电视台对社会风潮及社会风气把握不够准确,例如社会中出现了一些现象影响这百姓的日常生活,有些电视台就对这种现象的把握及认知度欠缺。比如近几年城市出现的特种家政工人,实际上他们就是老百姓,他们因为生活的压力不得不选择这种高危行业。这一职业现象已经构成了一个鲜明的社会热点话题。完全可以作为民生新闻来持续报道。但是民生新闻对此类宣传与百姓息息相关及正能量的社会问题少之又少,这就不利于民生新闻着眼点的设置。
  (二)民生新闻大多内容相同,内容过于表面化
  目前我国民生新闻的发展存在两大问题,内容过于相同、过于表面,这也是影响民生新闻发展的重要阻力。首先民生新闻内容的相同化。同一类型的现象,许多电视台或是许多新闻记者都争相报道。新闻没有创新,更没有其他创新点的设立,这就很大程度上阻碍民生新闻的发展及拓展。其次民生新闻过于表面化报道。内容不能深入人心、触及灵魂,许多现象只是一笔带过,没有从根本上深究现象背后本质的东西。更不会提出对该现象应该有的解决办法及对策,这样表象化的民生新闻很难打动受众群体。
  (三)民生新闻缺乏特色
  电视民生新闻普遍存在缺乏栏目特色的特点,这就导致民生新闻很难产生品牌影响力。当一档节目采编新闻的共性大于个性时,那么民生新闻的价值也就荡然无存了。对于每一个电视台来说尤其是地方台,都应该根据自己本地区的特色,选取符合本地区观众口味的民生新闻,而不是跟风求新选择其他地区已经被炒的火热的民生新闻。比如南方地区夏天特别关注台风问题,党中央提出防御台风等相关政策。而东北地区则应该注重如何振兴老工业基地,如何更好的保障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所以如果全国都做一样的民生新闻,久而久之民生新闻就会失去它原有的地域特点。
  二、促进民生新闻采访发展
  (一)视角独特报道民生新闻
  老百姓是民生新闻的传播者也是制造者,百姓生活无小事。老百姓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生计是各个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的卖点。因此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某些媒体过于追求量和速度,以至于产生大量琐碎、缺乏主题思想内涵的新闻充斥在各大媒体中,而比较有独到见解、有思想的新闻少之又少。所以新闻记者应该牢固树立为民意识,想人民之所想,以民众真切关心的事情为报道点,切忌捕风捉影、盲目跟风。老百姓的关注点一向体现这民生新闻的价值,在报道一则民生新闻的时候,必须把民生意识及民生视角放在首位。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去观察、去体会才能写出真正贴近百姓生活,百姓爱看的民生新闻。近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件事情想独家占有已经难于登天。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新闻媒体可以没有独家报道,但是绝不能没有独特的视角。谁有了独特的思想,引领大众从新的角度新的高度来看待问题,谁就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只有从共享资源中找出闪光点,写出一篇具有影响力的报道才能在新闻媒体中站稳脚跟。
  (二)说老百姓自己的事
  民生新闻是以报道社会生活、生存空间为主线,关系到群众生活、百姓生计的新闻体裁。因为其有较强的地域性特点被百姓亲切的成为“做给百姓自己的新闻”。民生新闻记者因为长期跟百姓相处,体会百姓的喜怒哀乐,常常被老百姓成为良心记者。如何做好良心记者真正的做到从百姓的角度来关怀百姓,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要无时无刻不在体现人文关怀。一则民生新闻不能冷冰冰的没有人情味。作为民生记者应该与当事人面对面的交流,从中获得其感人事件的起源、经过、结果从中寻找闪光点,寻找耐人寻味的感人处,用细节来体现真挚的感情。
  2.要树立典型。民生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它涉及到就业、医疗、教育、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土地改革等各个方面。每一件事情都跟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新闻记者就要在这些繁杂的事件中,捕捉典型,挖掘出真正有价值、有内涵的新闻进行深度报道。
  3.讲故事。当今媒体越来越重视一件新闻事件的故事性。讲故事已经成为新闻媒体报道一些事件的主要切入口,更有一些电视台开设了新闻故事等栏目。讲故事与编故事不同,讲故事要做到新闻真实可信,记者不能道听途说、胡编滥造,不能在网上看见什么,就不经思考借题发挥制造假新闻。这就要求我们新闻记者对于一件新闻事件必须要扎扎实实地深入现场,采访取证把握事实真相,还原事件本质。
  4.说新话。民生新闻的改进,要求我们新闻记者要从说新话做起,用生动的语言传达情感,把之前的官话、政策化都转换成老百姓愿意听、喜欢听的平民化,以百姓的视角,传播百姓的内容,以百姓的语言传播百姓的新闻。
  三、结语
  新闻采访意义重大,这就要求我们新闻记者必须不断提高自我修养,运用多元化的手段,提升民生新闻质量,为我国民生新闻收视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本文以财务人员利用工作之方便犯罪的案例,探讨了狠抓医院财务内部管理的必要性,并提出用抓收入管支出,抓班子管队伍建设,争取领导和群众的支持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堵死有
本文讲述了声乐作品再创作的定义,声乐作品的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的关系,以及分析了如何对声乐作品进行再次创作,,并给予在声乐作品再创作的过程中关于声乐技巧的建议.
萍乡傩舞作为江西傩舞艺术的重要代表,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周傩、楚巫有着密切关系。"驱鬼去疫"的攻击性,以及军傩的影响,萍乡傩舞表现出"武味十足"的风格特点。无论其表演程式,
摘要:机关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组织文化范畴。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贯穿于机关工作和日常管理的各个方面。加强机关文化建设,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问题:明确重点、目标,运用好四个载体,处理好四个关系。  关键词:机关文化;特点;载体;关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亦是一个组织的灵魂。机关文化是机关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干部职工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循的具有机关特色的价
天津华夏家博会是家芭莎·家博会全国展览在天津区域的家装展览,在天津本土市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每次家博会都能汇聚装修领域众多一线品牌,参展企业和参展品牌丰富多样,主要
期刊
期刊
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礼之用,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者,天下之大道也”这些都是我们的先哲对和谐问题的精辟论
本文从以人为本的内涵出发,分析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必要性,进而总结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缺失的具体表现,最后深入探讨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体
摘要: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接下来,本文将结合笔者在乡镇文化站工作的实践经验,详细探究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策略,以期为一线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发展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新农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猛增。结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积极探究新农村文化建设创新机制,具有重要社
摘要:2016年5月1日,魏则西事件爆发,由此次事件牵扯出的百度竞价排名等丑闻迅速得到广泛传播,截止到6月16日,百度在美国市值急速缩水740亿元人民币,不可谓不巨大。互联网进入中国二十余年来,对我国的各行各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互联网因其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有助于企业快速建立品牌形象和创新商业模式,但同时也隐藏着危机。从最初电子邮件的使用,到今天各种互联网购物与社交工具的兴起,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