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帝王都好吃,吃惯了山珍海味后,还变着法儿尝鲜。朱元璋也不例外,他从帮人放牛到做小和尚,从参加义军到做皇帝,一生也有许多关于他与美食的传说。下面慢慢道来,与您一起分享。
珍珠翡翠白玉汤 相传,朱元璋少时家贫,17岁那年因父母都死于瘟疫,便无家可归,被迫到家乡黄觉寺当了一名小和尚,以图有口饭吃。不久,家乡又闹起了灾荒,寺中香火冷落,他只好外出化缘。其间他历尽人间沧桑,常常一整天讨不到一口饭吃。一次竟三日没讨到东西,饿昏在街上,一位好心的老婆婆救起他带回家。她把家里仅有的一块豆腐和一小撮菠菜放在一起,加上一碗剩粥一煮,喂给朱元璋吃了。朱元璋食后,精神大振,问老婆婆刚才吃的是什么。老婆婆开玩笑地说,那叫“珍珠翡翠白玉汤”。后来,朱元璋当上了皇帝,尝尽了天下美味佳肴。突然有一天他生了病,什么也吃不下,于是便想起了当年在家乡乞讨时吃过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当即下令御厨做给他吃。那御厨无奈,只得用珍珠、翡翠和白玉放在一起,煮成汤献上,朱元津尝后,觉得根本不对味,一气之下便把御厨杀了,又让人找来一位他家乡的厨师去做。这位厨师很聪明,他暗想:皇上既然对真的“珍珠翡翠白玉汤”不感兴趣,我不妨来个仿制品碰碰运气。于是,他便以鱼龙代珍珠,以红柿子椒切条代翡(翡为红玉),以菠菜代翠(翠为绿玉),以豆腐加馅代白玉,并浇以鱼骨汤。将此菜献上之后,朱元璋一吃感觉味道好极了,与当年老婆婆给他吃的一样,于是下令重赏那位厨师。那厨师得赏钱后,便告病回家了,并且把这道皇帝喜欢的菜传给了凤阳父老。
凤阳豆腐 朱元璋幼时家里贫穷,有一年凤阳遭大灾,朱元璋的父母因饥饿相继死去,他则成了孤儿,便到家乡附近的皇觉寺里出家,当了小和尚。灾年的寺庙也很艰难,朱元璋入寺没几天,就和师兄弟们一起被老和尚派出去化缘。乞讨的日子在平常就不好过,何况是灾年。有一次朱元璋几天没讨到吃的东西了,他强打着精神一步挨一步地向前挪动着虚弱的身子,希望能讨得一星半点吃的。好不容易来到一家饭店前。刚要张口乞讨,身体却再也支撑不住,一头栽倒在饭店的门口。店主见一个穿着破袈裟的小和尚倒在门口,便赶快走过来将他扶起。再看看小和尚手里攥着的肮脏破碗,店主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是个善良的人,赶紧端来了一碗水,慢慢灌进朱元璋的嘴里。等朱元璋睁开眼睛,他又端来了一碗饭,并拿来本店的看家菜——瓤豆腐。朱元璋见有吃的,立刻风卷残云,把端来的东西吃得一干二净。这顿饭救了朱元璋的命。朱元璋千恩万谢地离开饭店后,走在路上想:这瓤豆腐怎么这样好吃,天下大概没有什么美味比得过瓤豆腐了。
十几年后,朱元璋从一个士兵变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做了皇帝的朱元璋虽然每天山珍海味,但凤阳的瓤豆腐却令他始终难忘。不久,朱元璋把家乡做瓤豆腐的厨师接到宫里的御膳房,专门为他做这道菜,还不时用瓤豆腐食宴宾客。从此瓤豆腐成为御菜,名声也越来越响。此后,用料等级不断提高,做工不断精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终于由普通的家常菜提升为地方名菜。
流浪鸡 相传公元1363年,在江西鄱阳湖上,朱元璋与陈友谅两支起义队伍在湖中进行“谁主天下”的大决战。陈友谅率兵60万,特造大舰数百艘,载着家小百官,倾巢而来。当时朱元璋只有20万人马,而且都是小船,在人力和装备上都处于劣势。朱元璋连吃败仗,步步退却。败至湖中康山一带。
一行人来到村边一所破旧的茅屋旁,只見屋檐下挂着一串干红辣椒和一串大蒜头,门边一只小鸡正趴在地上晒太阳。朱元璋小心地推开茅屋门,见一老妇人正在屋内纺线。朱元璋上前施礼,问道:“老人家,欲借贵舍稍事休息,可以吗?”老妇人见他们一行虽然戎马戎装,却彬彬有礼,便欣然邀请他们进屋,然后给他们烧水煮饭,并把门口的那只小鸡抓来杀掉,去掉鸡毛和内脏后,放在开水锅内反复烫熟,然后切成块,用辣椒、大蒜、盐一拌,很快便端上来请朱元璋一行吃。几天没吃饭的朱元璋吃到这种鸡,觉得味道极美。吃后连声称谢。后来,朱元璋找到旧部,采纳了刘伯温的建议,用火攻,苦战了三十多天,终于在这场决战中打败了陈友谅,做了大明朝的开国皇帝。当了皇帝后,朱元璋有一次回想起流浪康山时老妇人为他做的鸡,便赐名为“流浪鸡”。
万三蹄 明初,相传当时朱元璋当了皇帝,于是全国都避讳说猪(朱)。有个有钱人叫沈万三,富可敌国,朱元璋很是嫉妒,所以到沈万三家做客。沈万三以猪蹄膀招待朱元璋,朱元璋看到后故意为难沈万三,问他这个怎么吃啊,因为是整个蹄膀,没有切开,如果沈万三用刀,那朱元璋就可治他的罪了(古时是不可在皇上面前动凶器)。沈万三灵机一动,从蹄膀中抽出一根细的骨头来,以骨切肉,保了自己的一条小命,也有了万三蹄膀的传统吃法。朱元璋吃了觉得很好吃,就问沈万三这道菜叫什么名字啊。沈万三一想总不能说是叫猪蹄膀呀,于是一拍自己的大腿说,这是万三蹄,于是“万三蹄”由此得名。
御香水晶锅 明洪武年间,朱元璋身患怪疾,胃口不好,茶饭不思,众御医皆莫能治。时有流求国王来朝,进贡稀世水晶锅,晶莹剔透,如梦似幻。朱元璋爱不释手,遂发奇想,命御膳房以水晶锅烹佳肴。尝食之,津津有味,感受绝佳,不到半年,病痛居然全消。太祖龙心大悦,因流求水晶锅融琉璃玉之光彩与珍珠球之璀璨于一身,御旨即更“流求”为“琉球”,以表其壮丽奇绝。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作为大内珍宝,琉球所献水晶锅随之北上。时光荏苒,宫廷水晶美食传入京城民间,代代延续,直至和谐盛世,名动华夏神州。
烤鸭 明初年间,老百姓爱吃南京板鸭,皇帝也爱吃,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就“日食烤鸭一只”。宫廷里的御厨们就想方设法研制鸭馔的新吃法来讨好万岁爷,于是也就研制出了叉烧烤鸭和焖炉烤鸭这两种。叉烧烤鸭以“全聚德”为代表,而焖炉烤鸭则以“便宜坊”最著名。金陵烤鸭是选用肥大的草鸭为原料,净重要求在2.5 kg左右。
随着朱棣篡位迁都北京后,也顺便带走了不少南京宫廷里烤鸭的高手。在嘉靖年间,烤鸭就从宫廷传到了民间,老“便宜坊”烤鸭店就在菜市口米市胡同挂牌开业,这也是北京第一家烤鸭店。而当时的名称则叫“金陵片皮鸭”。
朱元璋与四菜一汤 相传,明朝朱元璋当皇帝那年,恰逢全国各地发生天灾,百姓少衣缺食,生活非常困难,一些达官贵人却花天酒地。出身贫苦的朱元璋对此极为不满,决心要自上而下地加以整治。于是,在马皇后生日那天,满朝文武官员都来祝贺。宫廷里摆了很多酒席,大家坐定后,朱元璋吩咐上菜。
第一道菜是一盘烧萝卜。朱元璋说:“萝卜上了街,药店无买卖。愿众卿吃了这道菜,百姓都说官员上了街,我们笑颜开。”他一边说,一边要大家快吃。那些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大臣们,虽然不爱吃,却没人敢违抗皇命,只好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第二道菜是烧韭菜。朱元璋说:“小韭菜,青又青,长治久安定人心。愿你们吃了这道菜,在你们管辖的地方,能使百姓安居乐业,长治久安。”
第三、四道菜是两碗青菜。朱元璋说:“两碗青菜一样香,两袖清风好丞相。拿朝廷的俸禄,为百姓办事,就要像这两碗青菜一样,清清白白。”
最后是一大碗葱花豆腐汤。朱元璋又说:“小葱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洁如日月。寅是寅来卯是卯,吾朝江山不变色。”
宴席后,朱元璋当众宣布:“今后众卿请客,最多只能‘四菜一汤’,这次皇后的寿筵即是榜样,谁若违反,严惩不怠。”从此,用四菜一汤招待客人便从宫廷流传到民间,直至当今仍有此种说法。
珍珠翡翠白玉汤 相传,朱元璋少时家贫,17岁那年因父母都死于瘟疫,便无家可归,被迫到家乡黄觉寺当了一名小和尚,以图有口饭吃。不久,家乡又闹起了灾荒,寺中香火冷落,他只好外出化缘。其间他历尽人间沧桑,常常一整天讨不到一口饭吃。一次竟三日没讨到东西,饿昏在街上,一位好心的老婆婆救起他带回家。她把家里仅有的一块豆腐和一小撮菠菜放在一起,加上一碗剩粥一煮,喂给朱元璋吃了。朱元璋食后,精神大振,问老婆婆刚才吃的是什么。老婆婆开玩笑地说,那叫“珍珠翡翠白玉汤”。后来,朱元璋当上了皇帝,尝尽了天下美味佳肴。突然有一天他生了病,什么也吃不下,于是便想起了当年在家乡乞讨时吃过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当即下令御厨做给他吃。那御厨无奈,只得用珍珠、翡翠和白玉放在一起,煮成汤献上,朱元津尝后,觉得根本不对味,一气之下便把御厨杀了,又让人找来一位他家乡的厨师去做。这位厨师很聪明,他暗想:皇上既然对真的“珍珠翡翠白玉汤”不感兴趣,我不妨来个仿制品碰碰运气。于是,他便以鱼龙代珍珠,以红柿子椒切条代翡(翡为红玉),以菠菜代翠(翠为绿玉),以豆腐加馅代白玉,并浇以鱼骨汤。将此菜献上之后,朱元璋一吃感觉味道好极了,与当年老婆婆给他吃的一样,于是下令重赏那位厨师。那厨师得赏钱后,便告病回家了,并且把这道皇帝喜欢的菜传给了凤阳父老。
凤阳豆腐 朱元璋幼时家里贫穷,有一年凤阳遭大灾,朱元璋的父母因饥饿相继死去,他则成了孤儿,便到家乡附近的皇觉寺里出家,当了小和尚。灾年的寺庙也很艰难,朱元璋入寺没几天,就和师兄弟们一起被老和尚派出去化缘。乞讨的日子在平常就不好过,何况是灾年。有一次朱元璋几天没讨到吃的东西了,他强打着精神一步挨一步地向前挪动着虚弱的身子,希望能讨得一星半点吃的。好不容易来到一家饭店前。刚要张口乞讨,身体却再也支撑不住,一头栽倒在饭店的门口。店主见一个穿着破袈裟的小和尚倒在门口,便赶快走过来将他扶起。再看看小和尚手里攥着的肮脏破碗,店主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是个善良的人,赶紧端来了一碗水,慢慢灌进朱元璋的嘴里。等朱元璋睁开眼睛,他又端来了一碗饭,并拿来本店的看家菜——瓤豆腐。朱元璋见有吃的,立刻风卷残云,把端来的东西吃得一干二净。这顿饭救了朱元璋的命。朱元璋千恩万谢地离开饭店后,走在路上想:这瓤豆腐怎么这样好吃,天下大概没有什么美味比得过瓤豆腐了。
十几年后,朱元璋从一个士兵变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做了皇帝的朱元璋虽然每天山珍海味,但凤阳的瓤豆腐却令他始终难忘。不久,朱元璋把家乡做瓤豆腐的厨师接到宫里的御膳房,专门为他做这道菜,还不时用瓤豆腐食宴宾客。从此瓤豆腐成为御菜,名声也越来越响。此后,用料等级不断提高,做工不断精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终于由普通的家常菜提升为地方名菜。
流浪鸡 相传公元1363年,在江西鄱阳湖上,朱元璋与陈友谅两支起义队伍在湖中进行“谁主天下”的大决战。陈友谅率兵60万,特造大舰数百艘,载着家小百官,倾巢而来。当时朱元璋只有20万人马,而且都是小船,在人力和装备上都处于劣势。朱元璋连吃败仗,步步退却。败至湖中康山一带。
一行人来到村边一所破旧的茅屋旁,只見屋檐下挂着一串干红辣椒和一串大蒜头,门边一只小鸡正趴在地上晒太阳。朱元璋小心地推开茅屋门,见一老妇人正在屋内纺线。朱元璋上前施礼,问道:“老人家,欲借贵舍稍事休息,可以吗?”老妇人见他们一行虽然戎马戎装,却彬彬有礼,便欣然邀请他们进屋,然后给他们烧水煮饭,并把门口的那只小鸡抓来杀掉,去掉鸡毛和内脏后,放在开水锅内反复烫熟,然后切成块,用辣椒、大蒜、盐一拌,很快便端上来请朱元璋一行吃。几天没吃饭的朱元璋吃到这种鸡,觉得味道极美。吃后连声称谢。后来,朱元璋找到旧部,采纳了刘伯温的建议,用火攻,苦战了三十多天,终于在这场决战中打败了陈友谅,做了大明朝的开国皇帝。当了皇帝后,朱元璋有一次回想起流浪康山时老妇人为他做的鸡,便赐名为“流浪鸡”。
万三蹄 明初,相传当时朱元璋当了皇帝,于是全国都避讳说猪(朱)。有个有钱人叫沈万三,富可敌国,朱元璋很是嫉妒,所以到沈万三家做客。沈万三以猪蹄膀招待朱元璋,朱元璋看到后故意为难沈万三,问他这个怎么吃啊,因为是整个蹄膀,没有切开,如果沈万三用刀,那朱元璋就可治他的罪了(古时是不可在皇上面前动凶器)。沈万三灵机一动,从蹄膀中抽出一根细的骨头来,以骨切肉,保了自己的一条小命,也有了万三蹄膀的传统吃法。朱元璋吃了觉得很好吃,就问沈万三这道菜叫什么名字啊。沈万三一想总不能说是叫猪蹄膀呀,于是一拍自己的大腿说,这是万三蹄,于是“万三蹄”由此得名。
御香水晶锅 明洪武年间,朱元璋身患怪疾,胃口不好,茶饭不思,众御医皆莫能治。时有流求国王来朝,进贡稀世水晶锅,晶莹剔透,如梦似幻。朱元璋爱不释手,遂发奇想,命御膳房以水晶锅烹佳肴。尝食之,津津有味,感受绝佳,不到半年,病痛居然全消。太祖龙心大悦,因流求水晶锅融琉璃玉之光彩与珍珠球之璀璨于一身,御旨即更“流求”为“琉球”,以表其壮丽奇绝。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作为大内珍宝,琉球所献水晶锅随之北上。时光荏苒,宫廷水晶美食传入京城民间,代代延续,直至和谐盛世,名动华夏神州。
烤鸭 明初年间,老百姓爱吃南京板鸭,皇帝也爱吃,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就“日食烤鸭一只”。宫廷里的御厨们就想方设法研制鸭馔的新吃法来讨好万岁爷,于是也就研制出了叉烧烤鸭和焖炉烤鸭这两种。叉烧烤鸭以“全聚德”为代表,而焖炉烤鸭则以“便宜坊”最著名。金陵烤鸭是选用肥大的草鸭为原料,净重要求在2.5 kg左右。
随着朱棣篡位迁都北京后,也顺便带走了不少南京宫廷里烤鸭的高手。在嘉靖年间,烤鸭就从宫廷传到了民间,老“便宜坊”烤鸭店就在菜市口米市胡同挂牌开业,这也是北京第一家烤鸭店。而当时的名称则叫“金陵片皮鸭”。
朱元璋与四菜一汤 相传,明朝朱元璋当皇帝那年,恰逢全国各地发生天灾,百姓少衣缺食,生活非常困难,一些达官贵人却花天酒地。出身贫苦的朱元璋对此极为不满,决心要自上而下地加以整治。于是,在马皇后生日那天,满朝文武官员都来祝贺。宫廷里摆了很多酒席,大家坐定后,朱元璋吩咐上菜。
第一道菜是一盘烧萝卜。朱元璋说:“萝卜上了街,药店无买卖。愿众卿吃了这道菜,百姓都说官员上了街,我们笑颜开。”他一边说,一边要大家快吃。那些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大臣们,虽然不爱吃,却没人敢违抗皇命,只好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第二道菜是烧韭菜。朱元璋说:“小韭菜,青又青,长治久安定人心。愿你们吃了这道菜,在你们管辖的地方,能使百姓安居乐业,长治久安。”
第三、四道菜是两碗青菜。朱元璋说:“两碗青菜一样香,两袖清风好丞相。拿朝廷的俸禄,为百姓办事,就要像这两碗青菜一样,清清白白。”
最后是一大碗葱花豆腐汤。朱元璋又说:“小葱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洁如日月。寅是寅来卯是卯,吾朝江山不变色。”
宴席后,朱元璋当众宣布:“今后众卿请客,最多只能‘四菜一汤’,这次皇后的寿筵即是榜样,谁若违反,严惩不怠。”从此,用四菜一汤招待客人便从宫廷流传到民间,直至当今仍有此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