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清代科举制度研究》的几点思考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过此书,不禁想起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的一句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科举制度于当今社会已演变的不同于初,但在清朝确是其现行的政治制度。首先,科举制度对于选官来讲,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之前世卿世禄的世袭弊端,官员身份相对平等,阶层流动更大于前,避免了结党营私,巩固政治统治。有些人是所谓的“天生当官”命,其考试能够取得好成绩,但从政后未必会治理好人民,而能够治理好人民的人,不能通过考试的选拔,就根本不可能施展政治才能。这样的人所占比例还是少数的,但由此可见科举考试的一个小的弊端。还有就是“思想禁锢”,科举考试只考八股,禁锢人民活跃的思想,这虽说是一个弊端,但是对于当时的政治来讲是正确的。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特别是对汉代的察举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等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替代和否定,给广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的阶梯而入仕登上历史政治舞台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平台、机会和条件。因此说,在封建時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
  科举制度还有着不容忽视的教育作用,虽说只考八股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但是在教育角度来讲,它却解决了人们的读书范围问题。尤其对于寒门子弟来讲是很有益处的,他们本身出自寒门,本来就没有什么钱财,规定的读书范围,免去了他们花冤枉钱,买没必要的书的弯路。考试后如未高中,仍可有一份工作,如教师、医生、幕僚、开设私塾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庞大的教育用人之处,就是书院,清代书院约有三千余所。
  书中作者否定科举所教无用,对于这一看法我同样认同。因为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文化的塑造以及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推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由于科举入士从宋代开始,便做到了不问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政府选拔人材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份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的作用。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有读书但未作官的“寒门”出身。但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历年来千万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 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材。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者,多数都非等闲之辈。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清两朝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大部份时间都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在内则以百万计。当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外,多数人都成为在各地生活的基层知识份子,这样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科举入仕成为了风尚,并间接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和向心力。虽然科举制度存在着诸多不足,但也不能说科举所教无用。
  对于官员选拔基础不平等是清代的满洲贵族与平民百姓之间不平等的体现。清代的科举制度基本承袭于明代,但清朝贯彻的却是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待,他们只需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雍正以后,改为满人、汉人同试,汉人居多。清朝从乾隆末年开始逐渐走向衰落,而科举制度发展到清代,也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舞弊现象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读过本书后,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辩证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放眼现代,无论科举制曾经多么辉煌,但它本身还是存在诸多弊病的;回首历史,科举制是最有利的统治工具,是相对公平的入仕之途,利大于弊。无论哪一项政治制度的好坏评说,都不能掩盖它对于当时社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首先,科举制为社会树立了尊重文化知识的价值取向。在科举制度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其轻视体力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倾向固然不可取,但它反对“读书无用”的痞子哲学,引导着人们学习书本知识,是值得肯定的。其次,在科举制度下,稍具经济能力的农、工、商子弟都可以通过参加考试进入官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低层社会人士因此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进入中上层社会。这种社会纵向流动渠道的畅通,是吸收民间人才,参与国家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 第三,作为官员资格的考试制度,科举制度是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前身,近代西方的文官考试制度,正是在吸收借鉴明清科举制度的基础上所建立的。清代科举制度所体现的平等精神和某些具体做法,对于当今社会仍具有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
  [2]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福柯在《疯癫与文明》一书中对疯癫的历史及精神病院的诞生进行了介绍,质疑了人类引以为豪的理性。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愚人船”到古典时期的大禁闭,再到疯人院的诞生,书中引
摘要:如今,学习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趋势,但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许多问题,因为英语毕竟不是母语,课上大家可以用英语交流,但课后继续用英语交流的简直是少之又少。而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语言基础知识、文学基本常识以及相关社会科学知识,所以大家在运用英语交流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语法错误,语言理解的不透彻等等问题,因此针对英语这门课程的教学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语言基础;文
摘要:从《与山巨源绝交书》书信看,嵇康因山涛违背自己的心愿举荐自己而选择与后者绝交,但《绝交书》后二人的后续交往却并非如众人所料想,嵇康临终前将幼子托付给了山涛,此后山涛也用心地扶携着好友的幼子。从史料看,山涛是一个极有政治识见与手腕、人品正直、坚持原则的人物,嵇康与他的友情是跨越了政治上的分歧的,嵇康的这封书信表面是绝交书,背后则是对值得信赖的好友的一种解围。  关键词:嵇康;山涛;交往  嵇康
摘要:唐代文学一直是高考的重点。高考文学中针对唐代文学的考试主要集中在诗词,其中诗词主要以唐代主要代表人物为考点。笔者立足于近20年的语文全国卷进行分析,发现从1997年开始,全国卷中涉及到唐代部分的分值逐年上升,除了几位具有代表意义的诗人,一些名诗也在考试范围内,文章就将针对近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者展开分析。  关键词:唐代文学;高考;全国卷  作为教育考试的核心环节,高考卷中的每一道题都是出
摘要:《老子》作为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之一,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但受当时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老子》中的辩证法思想又体现出某些局限性,如忽视矛盾的特殊性;不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没有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趋势等等;由此,正确认识《老子》中的辩证法思想非常必要。  关键词:《老子》; 辩证法;局限性  《老子》不仅是道家哲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也是整个中国哲学的思想宝库和奠基性著作。但是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在篇章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各个章节反复去表现同一个主题,并且章节存在大量重复,只换一二个字或几个字,同义词便应
摘要:儒家德性伦理是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源泉,其文化内涵及现代价值極其丰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仁爱礼义”内在德性情感文化特性。二、以人性向善为基础的“礼乐教化”外在德性伦理特性。三、以礼养情“中和”的情感文化归宿和德性伦理追求。这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儒家德性伦理;文化内涵;现代价值  《中庸》曰:“故君子尊德性而道
根据农村合作社的组织形式,重点阐述了农村合作社建设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优势作用,并探索出推动农村合作社建设的可行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