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的审题又事关作文的成败。那么,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该关注作文的哪些话题呢?作文话题是茫如烟海,还是有可圈定的“范围”?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锁定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应该是高中作文教学的总纲,兹摘录几段加以探讨。先看有关写作的第一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纠正为文造情的不良写作倾向。”
“积极参与生活,体验生活”,实际上明确地告诉考生,社会生活是作文写作的大范围。我们认为社会生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生活是指社会上发生的一切事情,大而言之,包括世界风云变幻,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包括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等方面。一言以蔽之,要求考生具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胸襟。其次,社会生活又有狭义之别。狭义的社会生活是指学生的狭小生活范围,即学生的家庭生活,学生的学校生活,也就是所谓的学生“简单的社会生活”,但我们认为学生的社会生活,主要是指后者,即学生的狭义生活,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以及对这些喜怒哀乐的感受。
这样看来,学生成长的经历,成长过程中的感悟体验,显然就是高考作文写作的主要和重要话题。
“高考新课程标准”在原文的第二条中也有类似表述:“根据预定的写作目的搜集素材,可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也可通过图书、报纸、期刊、文件、网络、影视、录像、录音、照片及口述记录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第五条中“口语交际教学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努力选择高中学生关心的、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学生可走访考察的范围,也只能是狭隘的社会生活范围,即我们刚才所说的学生的狭义生活,而第五条中“学生关心的、贴近生活的话题”更明确的指出学生成长的过程,成长过程中的感悟体验是中学生写作的范围之一。
那么,那些大的时事热点,是否是高考作文话题的重点呢?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第一条表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可推知,时事热点,特别是有关能体现主流价值观的事件,反应时代风尚的事件,折射时代弊端的事件等等,无疑也是高考作文的重要话题,也需要学生特别关注,因为这些事件,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但毋庸讳言的是,这些时事热点话题,尽管有几年直接出现在考题中,但更多的是通过一些生活小事和这些时事热点话题暗中吻合,而不以直接的方式出现,因为即使从避免猜题押题的角度看,也不可能以直接的方式命题。
二、从2013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趋势来锁定
我们从全国各地的作文题目中筛选一些作文命题来分析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向。
先看全国新课标甲卷(题略)。全国新课标甲卷作文命题的主要角度,大家都概括为“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全国新课标甲卷的作文题明显仍旧延续了近年来“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的主题,作文范围仍然为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符合“新课标”的“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的精神。也体现了当代基础教育关注青少年思想情感导向的主旨,体现新课改让学生有话说,让学生充分表达与增强交流的能力。
全国新课标甲卷的作文命题,材料贴近社会与学生实际,同学们可以很快地联想到前段时间人们极为关注的复旦大学投毒案、清华大学朱令中毒事件,同时很快就能确立主题,因为这些都是学生生活范围的事情,关心关爱他人、包容他人、和谐共处等都可以写。
全国新课标甲卷的作文命题,从形式上看写的是学生狭义的社会生活,但实际上是和当年的社会热点密不可分的,紧紧暗扣当年的社会热点。
这篇作文从高中生的同学关系入手,切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引导学生由社会新闻反思自身。在导向上,强调和谐美好的同学关系,奠定了作文写作的健康导向。
其他如上海卷“更重要的事”,用王安忆的话概况“不要尽想着有用,而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作文题目思辨性较强,明显要求考生能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而辩证的观点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
江苏卷“探险者与蝴蝶”,提倡考生关注自然,关注客体,关注生态,体现了贯穿不变的人文情怀。当然也可从“大小之辩”,重视微小的力量等话题落笔。
湖南卷的第一则材料体现的是“为了理想而执着不懈的梦想追求”的主题,第二则材料“强调守望亲情,守护宁静生活方式”的旨意。青春的本质在于追求梦想,在梦想的选择与追寻过程中,生命的意义也由此彰显;坚守宁静的生活方式,守望真挚的亲情,感受生活中的点滴温情,也能彰显生命的本质和真谛。这两则材料所涵盖的是基本的主流价值观,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须树立的,必不可少的价值观。
辽宁卷的“沙子和珍珠”,很显然地把沙子和珍珠进行了对比,可写的角度很多,比如要有个性、独创性,要甘于平庸,要立志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珍贵和平凡都是相对的,等等。
重庆卷要求根据大豆变成了豆腐彻底改变了命运来写文章,话题仍然是基本的常见话题:创造、创新;变革、变通;机遇、机缘;融入、和谐、认同、升华;事物的丰富性、多元性等等。这则有关大豆、豆腐、佳肴的材料,看似平实,实则内蕴丰厚,涵盖深广,特别是结尾“所有这些,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学生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从方法论、价值观等角度锁定话题,充分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
其他如全国大纲卷、北京卷、四川卷等等,都分别不同程度地从学生生活的大范围和小圈子来命题立意。
通过对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趋向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对日常生活中种种事件的体验和感悟无疑是高考作文的写作重心。即使那些时事热点也是通过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反应出来,而不是以直接的方式命题。
循着历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轨迹,2013年全国及各省高考作文基本使用了材料性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具有取材广泛,形式多样,立意角度多元,思辨色彩强烈等特点。话题无不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由此可见学生的成长过程,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感受体验,是高考作文命题的重点,但同时,时事热点等也不可忽视,这就是高考作文的锁定话题的方向。
作者单位: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
一、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锁定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应该是高中作文教学的总纲,兹摘录几段加以探讨。先看有关写作的第一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纠正为文造情的不良写作倾向。”
“积极参与生活,体验生活”,实际上明确地告诉考生,社会生活是作文写作的大范围。我们认为社会生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生活是指社会上发生的一切事情,大而言之,包括世界风云变幻,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包括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等方面。一言以蔽之,要求考生具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胸襟。其次,社会生活又有狭义之别。狭义的社会生活是指学生的狭小生活范围,即学生的家庭生活,学生的学校生活,也就是所谓的学生“简单的社会生活”,但我们认为学生的社会生活,主要是指后者,即学生的狭义生活,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以及对这些喜怒哀乐的感受。
这样看来,学生成长的经历,成长过程中的感悟体验,显然就是高考作文写作的主要和重要话题。
“高考新课程标准”在原文的第二条中也有类似表述:“根据预定的写作目的搜集素材,可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也可通过图书、报纸、期刊、文件、网络、影视、录像、录音、照片及口述记录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第五条中“口语交际教学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努力选择高中学生关心的、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学生可走访考察的范围,也只能是狭隘的社会生活范围,即我们刚才所说的学生的狭义生活,而第五条中“学生关心的、贴近生活的话题”更明确的指出学生成长的过程,成长过程中的感悟体验是中学生写作的范围之一。
那么,那些大的时事热点,是否是高考作文话题的重点呢?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第一条表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可推知,时事热点,特别是有关能体现主流价值观的事件,反应时代风尚的事件,折射时代弊端的事件等等,无疑也是高考作文的重要话题,也需要学生特别关注,因为这些事件,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但毋庸讳言的是,这些时事热点话题,尽管有几年直接出现在考题中,但更多的是通过一些生活小事和这些时事热点话题暗中吻合,而不以直接的方式出现,因为即使从避免猜题押题的角度看,也不可能以直接的方式命题。
二、从2013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趋势来锁定
我们从全国各地的作文题目中筛选一些作文命题来分析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向。
先看全国新课标甲卷(题略)。全国新课标甲卷作文命题的主要角度,大家都概括为“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全国新课标甲卷的作文题明显仍旧延续了近年来“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的主题,作文范围仍然为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符合“新课标”的“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的精神。也体现了当代基础教育关注青少年思想情感导向的主旨,体现新课改让学生有话说,让学生充分表达与增强交流的能力。
全国新课标甲卷的作文命题,材料贴近社会与学生实际,同学们可以很快地联想到前段时间人们极为关注的复旦大学投毒案、清华大学朱令中毒事件,同时很快就能确立主题,因为这些都是学生生活范围的事情,关心关爱他人、包容他人、和谐共处等都可以写。
全国新课标甲卷的作文命题,从形式上看写的是学生狭义的社会生活,但实际上是和当年的社会热点密不可分的,紧紧暗扣当年的社会热点。
这篇作文从高中生的同学关系入手,切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引导学生由社会新闻反思自身。在导向上,强调和谐美好的同学关系,奠定了作文写作的健康导向。
其他如上海卷“更重要的事”,用王安忆的话概况“不要尽想着有用,而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作文题目思辨性较强,明显要求考生能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而辩证的观点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
江苏卷“探险者与蝴蝶”,提倡考生关注自然,关注客体,关注生态,体现了贯穿不变的人文情怀。当然也可从“大小之辩”,重视微小的力量等话题落笔。
湖南卷的第一则材料体现的是“为了理想而执着不懈的梦想追求”的主题,第二则材料“强调守望亲情,守护宁静生活方式”的旨意。青春的本质在于追求梦想,在梦想的选择与追寻过程中,生命的意义也由此彰显;坚守宁静的生活方式,守望真挚的亲情,感受生活中的点滴温情,也能彰显生命的本质和真谛。这两则材料所涵盖的是基本的主流价值观,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须树立的,必不可少的价值观。
辽宁卷的“沙子和珍珠”,很显然地把沙子和珍珠进行了对比,可写的角度很多,比如要有个性、独创性,要甘于平庸,要立志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珍贵和平凡都是相对的,等等。
重庆卷要求根据大豆变成了豆腐彻底改变了命运来写文章,话题仍然是基本的常见话题:创造、创新;变革、变通;机遇、机缘;融入、和谐、认同、升华;事物的丰富性、多元性等等。这则有关大豆、豆腐、佳肴的材料,看似平实,实则内蕴丰厚,涵盖深广,特别是结尾“所有这些,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学生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从方法论、价值观等角度锁定话题,充分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
其他如全国大纲卷、北京卷、四川卷等等,都分别不同程度地从学生生活的大范围和小圈子来命题立意。
通过对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趋向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对日常生活中种种事件的体验和感悟无疑是高考作文的写作重心。即使那些时事热点也是通过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反应出来,而不是以直接的方式命题。
循着历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轨迹,2013年全国及各省高考作文基本使用了材料性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具有取材广泛,形式多样,立意角度多元,思辨色彩强烈等特点。话题无不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由此可见学生的成长过程,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感受体验,是高考作文命题的重点,但同时,时事热点等也不可忽视,这就是高考作文的锁定话题的方向。
作者单位: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