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uang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结构中也存在“空白”。所谓“空白”,是指由实境所诱发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境“空白”传达了诗人终极的生命体验,也体现出诗人形而上的人生追求。因此,创造意境“空白”是诗人孜孜以求的艺术理想。古诗词作为一种人文教育和语言教育的重要内容,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和语言资源。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是学习古诗词的关键。而学生如何走入古诗词的意境,便在于“空白”留存的时空感与个性化的独特吟咏。
  【关键词】古典诗歌;意境;空白;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由《春江花月夜》引出的“空白”之见
  《春江花月夜》这个题目,据说是“全无心肝”的陈后主陈书宝所创,但陈后主的其他诗歌广为流传,这首诗却是一般。而吴中才子张若虚却因为一首《春江花月夜》而“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造化为之,还是身世为之?只因其身临其境的可遇而不可求,才生出这般千古清丽之情。又因他巧夺天工的笔底技艺,便成就了这千古绝唱。朱光潛在《诗论》中说:“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每个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两个要素。”宗白华也说:“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如此笔花摇曳,余情袅袅,似结束,又不曾结束,便是诗歌中的意境“空白”。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也横生妙趣。学生在诵读中不自觉地流露出沉吟漫思之态。凡事若是刻意而为之,总有三分拘泥。但如果是天性使然,后天熏陶,就会形成一种浑然天成的状态。学生的这种反应便是与诗歌的自然亲近。究其原因,便是古诗意境中留下的“空白”,使读者有空间可入,有空间可想。由此可见,诗歌意境中的空白至关重要。
  二、诗歌意境“空白”释义
  (一)“空白”的艺术
  罗曼·英格尔指出,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常常存在着一些“模糊的空白”,这些空白是由作品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结构造成的,有关系、有结构就会有空白或空间,这种“空白”“空间”不是空无一物,不是真空,而是一种充满了力的“场”。这些“空白”在启动着读者的想象力。一部一点空白也没有的文学作品,就意味着它不能激发任何的一点联想、想象、幻想,激不起一点审美的创造力,那么这部文学作品就是没有艺术感染力,就不可能说是艺术品。
  (二)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结构中的“空白”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结构中也存在“空白”。所谓“空白”,是指由实境所诱发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即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至、味外之旨等。“空白”是意境结构的重要特点。“空白”与实境,一隐一显、相互作用,形成巨大的艺术张力,拓宽了诗歌的审美空间。“空白”理论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审美理想、生命体验、形上追求。
  三、“空白”艺术的课堂实践措施
  (一)“无形作业”中的亲历意境
  学生平时学诗歌无外乎以下几种途径:一是课内诗歌赏析;二是课外诗歌诵读;三是各类练习中的古诗词赏析;四是个性化的阅读——适合那些对古诗词喜好的学生。教师如何在课堂内外的时空中让学生走近诗歌、体悟意境,个人认为,“无形作业”很重要。鉴于此,我在早自习时,让学生自行挑选最喜爱的古诗词,并进行个体化的吟诵,形成独特的情感体悟。另外,在“减负”背景下,我还设计了一系列“无形作业”的形式及评价方式。
  1.预习作业:体验式诵读。学生对待古诗词的态度,总是取决于教师对古诗词的认识程 度。如果教师认为古诗词只是单纯地读记背,那么学生就会认为学古诗词是件枯燥无比的事,体会不到古诗词经久不衰的魅力与氤氲古意。所以在上课之前,我转换了以往让学生背诵的方式,调整了预习作业:每一小组组员收集一位诗人的生平事迹与作品简介。教师通过课堂这一评价平台以及组员与组员的合作探究,由每一组成员派两位代表阐述各自的研讨成果,其他三组学生通过资源分享,进行提问式评价,并进行举手表决,选出准备最充分的一组及表达最完整的一组。四组组员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实现作业的有效性与课堂的有效性。
  2.随堂练习:“花开几朵,各表一枝”式写作。为了达到让学生充分识记与理解的目标,教师在教授古诗文时会让学生用白话文进行翻译。但学生往往不自觉地将翻译理解成“抄译文”,所以交上来的总是千篇一律的译文,预先设定的目标自然难以达成。针对这种现状,我把翻译古诗这一项进行了转换,让学生根据预习的成果与交流的经验进行随堂写作。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删选改编,就是一个评价的过程。学生通过阅读“系列”文章,并交流心得体会,也是一个评价的过程。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根据学生选材、命题、写作手法等,分别从语言、思想、形式、创新等不同角度进行分门别类,发现学生习作的亮点,鼓励学生扬长避短。
  (二)“此时无声”中的亲历意境
  没有想象,就不会有诗歌;没有想象,就不可能领悟诗歌意境。所以,学生在解读诗词时,应进入“无声”的遐想,以穿越时空的方式进入高度朦胧状态中。在教学中,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词中的画面,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从而感知意象所带来的独特诗情。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连叠用九个意象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土的彷徨悲苦的情怀,那枯藤、老树、昏鸦、古道、瘦马等意象,都传递着作者的羁旅之思。它勾画了一幅浪迹天涯的游子在深秋黄昏时刻孤寂无依的悲凉处境和思念故乡的愁苦心情的秋郊夕阳图,将学生引入了一幅萧瑟肃杀的深秋景致意境。
  四、结语
  古诗词作为一种人文教育和语言教育的重要内容,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和语言资源。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是学习古诗词的关键。而学生如何走入古诗词的意境,便在于“空白”留存的时空感与个性化的独特吟咏。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诗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宗白华.宗白华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林兰香》中的“中和日助款良朋 寒食节怜伤孝女”(第十八回)为例,从文化内涵、叙事特點、人物关系以及人物形象等方面,对《林兰香》中出现的宴饮描写进行全面分析。  【关键词】林兰香;宴饮描写;叙事特点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林兰香》作为一本承《金瓶梅词话》和启《红楼梦》的明清世情小说,较前者的“俗”更为雅致,较后者的“雅”稍显直白。此篇小说通过耿家家主耿朗与其总
【摘要】我国语文教育普遍存在过于注重答案唯一性,而忽略学生自主学习、多维拓展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对此,本文将在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多维拓展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拓展思维的策略,以便为高中的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高中语文;自主学习;多维拓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长
【摘要】实施审美教育是加强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对培养新世纪高能力的学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实施审美教育中,要明确美育的内涵、实施美育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挖掘语文学科美的因素,注意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应实施的几个层面。一句话,语文教学实施审美教育,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需要。  【关键词】审美教育;语文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把握点拨的契机,引导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围绕学生思维障碍的症结,巧妙点拨引导,促使他们想方设法找到突破思维障碍的办法。把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作为思维的训练点进行重点训练,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促使学生真正掌握教学重点。巧用多媒体来创设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闪光点;思维障碍;重点训练
【摘要】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怎样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良师?怎样蜕变成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本文通过研究韩军的职业成长经历发现,勤于学习与善于思考在语文老师的职业成长经历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师成长;学习;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如何当好一名语文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认为:“首先要好学,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文史哲的底子,其次要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高中作文教学实践,从有效积累、转变教法、多元练笔、深化思维等角度提出了高中作文教学的有关策略,力求促进作文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高中作文;兴趣;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然而,我们遗憾的发现,当前的作文教学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学生提起笔来“没有什么可写”,心中有了素材却不知道“如何表达
【摘要】地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背景语境,其本身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将地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从对地域文化的概念理解出发,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对语文教材中的地域文化因素进行初步探究。并从文本、阅读、写作三方面,总结地域文化因素对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语文教材;地域文化;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摘要】笔者以三所农村学校为例对武都区农村初中课外阅读管理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武都区地理位置的闭塞、交通经济的落后等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在仅有的基础教育设施条件之下,农村地区初中校园读书氛围的营造,更是任重道远。  【关键词】武都区;农村;初中;课外阅读;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针对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的三所农村初中学校—武都区佛
【摘要】初中的经典篇目教学,尤其是小说阅读,情节的把握对学生而言并非难事。在此基础上相关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把握等深度阅读,都首先要考虑学生对于文本的切实体验。而小说中有着悠久历史的篇目,例如《范进中举》,其广阔的社会背景,世态人情等对现代的学生而言,光靠老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发挥课堂的功能让学生去跨时代感受生活,加深理解,是本课设计中的一个着力点。而一切解读都要从文本出发,让学生关注细节,品味
【摘要】新课标倡导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情特点,突出语文实践活动的知识性、智力性、趣味性,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知识性;智力性;趣味性;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在加强语文实践活动中突出知识性  课外阅读是语文活动课的主要形式之一。基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