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写好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采用的教法也很多,笔者以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注重平时的积累、留心观察、及时归纳和抓住作文的细节描写是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小学作文 积累 观察 归纳 细节
写好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采用的教法也很多,而以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认
为,注重平时的积累、留心观察、及时归纳和抓住作文的细节描写是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的重要一环。
一、关于积累
积累是创作的源泉,教师要指导学生像蜜蜂采蜜一样,广开蜜源通过自己的消化酿出蜜来,
把阅读、思考、练笔结合起来。如果没有丰富的积累,就好像学生的作文只有框架而无血肉一样。学生只有积极积累才能从中吸取营养、丰富知识、扩大信息量,作文中语言才能生动有趣,构思才能新奇,作文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平时我们老师都是鼓励学生积累,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积累本,让学生把平时遇到的好词佳句都积累在本子上,这种做法很好,积累是写作的源头,只有胸中有墨才能笔下生花。我把学生的这种本子上的积累称为“文字库”的积累,如果单纯是“文字库”的积累,看着好看,作用不大。如果教师能把它上升为学生的“记忆库”,让这些好词佳句印在学生心中、脑子里,外化在学生的每一篇习作中,只要有需要时,这些好词佳句就会随口而出,随笔而作,那么平时我们做的那么多的积累就有的放矢了,学生习作能就会不断提高。
1.课内积累。课堂学习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经典课文中的写法,还要将生动的句子,写得好的自然段摘抄背诵下来,供自己习作时选用或仿写。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是经典之作,是我们指导写作的极好范文。所以,我们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要利用好文中的好词佳句、环境描写、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心理、动作、语言描写、中心的突出、布局谋篇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并培养学生仿写的习惯。让学生明确一味的去学习别人的文章不是目的,目的是将来自己写文章让别人去学习。
2.课外积累。在课外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小学生的社会阅历浅,涉世未深,积累的词汇不多,写作素材也比较少。因此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读物,摘抄文中的名言名句,从而积累词汇,拓宽知识视野。如果学生只局限于课本,没有课外阅读,他的知识是狭窄的、僵化的。只有加强课外阅读,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给学生一个读书的平台,让学生自由阅读,每天让学生利用间隙读至少十页书。让他们欣赏名著,让他们从中找到自己仰慕的英雄,崇拜的偶像;让他们摘录精彩片断,积累名言警句,让他们写出读书体会;让他们从中找到阅读的快乐。让学生的生活里,有书籍相伴;让学生每天阅读,感到就好像与古今中外的名人对话。这样,思想的熏陶,文化的浸染,人格的影响,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底蕴,深化了他们的思想,净化了他们的灵魂。
二、培养观察习惯
鲁迅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只有贮备丰富的材料,写文章时才会挥洒自如,而观察是我们贮备材料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我们要鼓励学生要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走进大自然去体验观察的乐趣,并把所见所感记录下来。
1.观察事物要善于捕捉事物的特征。从孩子喜欢的事物中观察,孩子往往会瞪大一双好奇的眼睛,效果容易事半功倍。记得在指导写《记忆一次参观活动》的作文时,正赶上学校秋游秋后的田野。于是我给学生布置了观察作业:游览之中选三种你喜欢的景色,认真观察秋天植物的颜色、样子以及生长特点,回来后画下来在班里展览。有了明确的目的,学生们在活动中看得可仔细了,摸一摸,闻一闻,有的还专著地拿笔记一记,生怕忘了似的。
2.观察事物要有序。记得在指导写《我喜爱的一种小动物》一文时,我从学校找到了《小白兔》的挂图。首先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要求:观察小白兔的外貌特征。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有顺序的观察。先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指导学生观察白兔外形。然后在指导学生按从上到下,从头到尾,从左到右,由远到近地进行观察。指导过程中,强调观察的顺序。然后再从整体上加深观察印象。通过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变无序为有序。
3.观察事物需要想象和联想。平时在讲读课文教学中,我多用投影,引导学生欣赏优美句子,启发他们想象;多用录音,借用一些与课文感情一致的音乐,与课文一起配乐朗读。
三、归纳写作技巧
帮助学生归纳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这样做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如何为文章起一个靓丽的标题。怎样使文章富有真情实感。如何使文章富有文彩。如何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如何写出充满个性魅力的文章等等。同学们积累了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和方法,但这些知识还比较零乱,还需要教师把这些知识连成线,穿成串,进行整体训练,使“局域网”变成“广域网”。
四、抓细节描写
“细节”顾名思义,就是细微末节,它是人物、情节、环境的最小单位,如人体的细胞。好文章所以能动人肺腑,精彩的细节描写功不可没。作家李准曾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 而在教学中,学生作文中常见的毛病是写人不形象、叙事不具体,描写不充分,表现不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和精神风貌,让人看了乏味。那么如何把很平常的小事写得具体生动呢?我觉得抓住典型事件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加以描写,才能很好地表现人物,将事物写得细腻感人。写事要做到具体,首先要能使别人看得明白是什么事,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结果怎样;其次要写好重要场面和过程这一细节。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习作中要求我们“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这就要求我们写亲身经历的事,避免说空话、套话。根据这一要求我指导学生改过这样一篇习作。学生写的是一次运动会,起初他是这样写的:“这次运动会,我参加长跑,跑得很快。中途累极了,可是我想到为班级争光,就坚持跑到了终点。”这段话我把它比做一棵干枯的枝干,指导他修改时,我问他:“你中途很累,当时有什么感觉?”他回忆到:“渐渐感到上气不接下气,胸口像要爆炸似的,腿也像灌了铅,快要迈不动步了,心里只想趴下。”我又问他:“那你当时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他说:“我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瞥见了班里的同学,在跑道边挥舞着双手,为我加油。我想:“如果不跑了,怎么对得起同学?我在他们眼里岂不是成了懦夫。想到这,我浑身好像有了力量,脚步渐渐加快了。”经过这样的修改,文章就具体生动得多了,由原来的干枯状变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觉得写作文也有章法可依,有规律可循,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一定能把作文写得“血肉丰满”。
通过教师细致的指导,经过一段时间有针对性的练笔,学生必定能够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作文水平必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作文 积累 观察 归纳 细节
写好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采用的教法也很多,而以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认
为,注重平时的积累、留心观察、及时归纳和抓住作文的细节描写是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的重要一环。
一、关于积累
积累是创作的源泉,教师要指导学生像蜜蜂采蜜一样,广开蜜源通过自己的消化酿出蜜来,
把阅读、思考、练笔结合起来。如果没有丰富的积累,就好像学生的作文只有框架而无血肉一样。学生只有积极积累才能从中吸取营养、丰富知识、扩大信息量,作文中语言才能生动有趣,构思才能新奇,作文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平时我们老师都是鼓励学生积累,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积累本,让学生把平时遇到的好词佳句都积累在本子上,这种做法很好,积累是写作的源头,只有胸中有墨才能笔下生花。我把学生的这种本子上的积累称为“文字库”的积累,如果单纯是“文字库”的积累,看着好看,作用不大。如果教师能把它上升为学生的“记忆库”,让这些好词佳句印在学生心中、脑子里,外化在学生的每一篇习作中,只要有需要时,这些好词佳句就会随口而出,随笔而作,那么平时我们做的那么多的积累就有的放矢了,学生习作能就会不断提高。
1.课内积累。课堂学习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经典课文中的写法,还要将生动的句子,写得好的自然段摘抄背诵下来,供自己习作时选用或仿写。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是经典之作,是我们指导写作的极好范文。所以,我们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要利用好文中的好词佳句、环境描写、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心理、动作、语言描写、中心的突出、布局谋篇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并培养学生仿写的习惯。让学生明确一味的去学习别人的文章不是目的,目的是将来自己写文章让别人去学习。
2.课外积累。在课外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小学生的社会阅历浅,涉世未深,积累的词汇不多,写作素材也比较少。因此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读物,摘抄文中的名言名句,从而积累词汇,拓宽知识视野。如果学生只局限于课本,没有课外阅读,他的知识是狭窄的、僵化的。只有加强课外阅读,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给学生一个读书的平台,让学生自由阅读,每天让学生利用间隙读至少十页书。让他们欣赏名著,让他们从中找到自己仰慕的英雄,崇拜的偶像;让他们摘录精彩片断,积累名言警句,让他们写出读书体会;让他们从中找到阅读的快乐。让学生的生活里,有书籍相伴;让学生每天阅读,感到就好像与古今中外的名人对话。这样,思想的熏陶,文化的浸染,人格的影响,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底蕴,深化了他们的思想,净化了他们的灵魂。
二、培养观察习惯
鲁迅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只有贮备丰富的材料,写文章时才会挥洒自如,而观察是我们贮备材料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我们要鼓励学生要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走进大自然去体验观察的乐趣,并把所见所感记录下来。
1.观察事物要善于捕捉事物的特征。从孩子喜欢的事物中观察,孩子往往会瞪大一双好奇的眼睛,效果容易事半功倍。记得在指导写《记忆一次参观活动》的作文时,正赶上学校秋游秋后的田野。于是我给学生布置了观察作业:游览之中选三种你喜欢的景色,认真观察秋天植物的颜色、样子以及生长特点,回来后画下来在班里展览。有了明确的目的,学生们在活动中看得可仔细了,摸一摸,闻一闻,有的还专著地拿笔记一记,生怕忘了似的。
2.观察事物要有序。记得在指导写《我喜爱的一种小动物》一文时,我从学校找到了《小白兔》的挂图。首先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要求:观察小白兔的外貌特征。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有顺序的观察。先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指导学生观察白兔外形。然后在指导学生按从上到下,从头到尾,从左到右,由远到近地进行观察。指导过程中,强调观察的顺序。然后再从整体上加深观察印象。通过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变无序为有序。
3.观察事物需要想象和联想。平时在讲读课文教学中,我多用投影,引导学生欣赏优美句子,启发他们想象;多用录音,借用一些与课文感情一致的音乐,与课文一起配乐朗读。
三、归纳写作技巧
帮助学生归纳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这样做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如何为文章起一个靓丽的标题。怎样使文章富有真情实感。如何使文章富有文彩。如何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如何写出充满个性魅力的文章等等。同学们积累了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和方法,但这些知识还比较零乱,还需要教师把这些知识连成线,穿成串,进行整体训练,使“局域网”变成“广域网”。
四、抓细节描写
“细节”顾名思义,就是细微末节,它是人物、情节、环境的最小单位,如人体的细胞。好文章所以能动人肺腑,精彩的细节描写功不可没。作家李准曾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 而在教学中,学生作文中常见的毛病是写人不形象、叙事不具体,描写不充分,表现不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和精神风貌,让人看了乏味。那么如何把很平常的小事写得具体生动呢?我觉得抓住典型事件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加以描写,才能很好地表现人物,将事物写得细腻感人。写事要做到具体,首先要能使别人看得明白是什么事,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结果怎样;其次要写好重要场面和过程这一细节。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习作中要求我们“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这就要求我们写亲身经历的事,避免说空话、套话。根据这一要求我指导学生改过这样一篇习作。学生写的是一次运动会,起初他是这样写的:“这次运动会,我参加长跑,跑得很快。中途累极了,可是我想到为班级争光,就坚持跑到了终点。”这段话我把它比做一棵干枯的枝干,指导他修改时,我问他:“你中途很累,当时有什么感觉?”他回忆到:“渐渐感到上气不接下气,胸口像要爆炸似的,腿也像灌了铅,快要迈不动步了,心里只想趴下。”我又问他:“那你当时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他说:“我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瞥见了班里的同学,在跑道边挥舞着双手,为我加油。我想:“如果不跑了,怎么对得起同学?我在他们眼里岂不是成了懦夫。想到这,我浑身好像有了力量,脚步渐渐加快了。”经过这样的修改,文章就具体生动得多了,由原来的干枯状变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觉得写作文也有章法可依,有规律可循,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一定能把作文写得“血肉丰满”。
通过教师细致的指导,经过一段时间有针对性的练笔,学生必定能够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作文水平必定会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