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调查永登县法定报告传染病在农村居民中的漏报情况。方法:依据《甘肃省传染病居民漏报调查方案》和《全国法定传染病疑似病例诊断标准》。结果:调查抽取了5个乡镇5个行政村4130户13645人。查出传染病确诊病例86例,漏报15例;疑似病例22例,漏报22例;合计漏报37例,漏报率43.02%。结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加大对乡村级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报告监督检查力度,疾病控制中心加强业务指导,做好宣传工作,减少传染病漏报。
【关键词】居民;传染病漏报;调查;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188-02
为了解永登县农村居民中法定传染病实际发病水平,核实报告发病率,掌握法定傳染病漏报情况,为该县农村传染病防治工作及客观评价农村公共卫生状况提供科学依据,2012年11--12月对该县过去一年即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5个乡镇的5个行政村农村常住居民进行了法定报告传染病漏报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依据《甘肃省传染病居民漏报调查方案》和《全国法定传染病疑似病例诊断标准》进行。
1.1 调查对象 调查乡镇的5个行政村内常住户口的居民。
1.2 抽样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将该县按东西南北中划分为5片,每片随机抽取一个乡镇,每乡镇随机抽取一个行政村进行调查。
1.3 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居民中医院传染病漏报病例与未就诊的传染病疑似病例漏报情况。将查出的病例进行逐个核对,调查时间段为过去一年即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作为调查时段。
2 结果
2.1 传染病居民漏报情况 本次调查抽取了5个乡镇5个行政村共4130户,共计调查13645人。查出传染病确诊病例86例,漏报15例;疑似病例22例,漏报22例;合计漏报37例,漏报率43.02%。在5个乡镇中传染病漏报率最高的为坪城乡(50.00%),苦水镇最低(11.11%);传染病查出率秦川镇最高(1.14%),柳树乡最低(0.47%)。分病种漏报情况,查出病例数以其他感染性腹泻为最多共34例,漏报18例;手足口病27例,漏报7例;腮腺炎8例,漏报3例。 居民传染病漏报调查分乡镇、分病种统计情况见表1、表2。
2.2 传染病居民漏报调查未就诊疑似病例 共查出3个病种,腮腺炎2例、其他感染性腹泻16例、手足口病4例。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国家传染病报告系统改革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领导都重视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将其纳入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并制定了一系列奖惩制度,使传染病漏报率逐年下降。但村级和个体诊所的有些医务人员,法制意识淡薄,重治轻防,缺乏法定传染病报告人的责任感,对疫情不报告、不登记,甚至门诊日志也不全,造成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漏报。
丙类传染病漏报率较甲乙类传染病高,这可能与丙类传染病纳入国家疾病报告系统的时间较短,有些丙类传染病是近年来才纳入法定传染病进行管理(如手足口病),部分乡村医生不知道也要上报有关。再者,有些丙类传染病由于症状较轻,患者不到医院就诊,只是自行买药服用治疗,医院无法统计上报,造成漏诊、漏报。
建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加大对乡村级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报告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其及时上报发现的各类法定传染病。疾控部门应加强对乡村级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知识培训,使乡村医生熟悉报告传染病的病种和报告时限,减少漏报。积极开展卫生科普知识的宣传,把传染病的危害性和防治方法告诉群众,调动他们防病治病报病的积极性,群防群治,增加病人的医院就诊率,降低传染病漏诊、漏报,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钊,王克安,邵瑞太,等.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指南[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8-240.
[2] 刑运华,贾秋云.对居民传染病漏报调查存在的问题浅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2):1425.
【关键词】居民;传染病漏报;调查;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188-02
为了解永登县农村居民中法定传染病实际发病水平,核实报告发病率,掌握法定傳染病漏报情况,为该县农村传染病防治工作及客观评价农村公共卫生状况提供科学依据,2012年11--12月对该县过去一年即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5个乡镇的5个行政村农村常住居民进行了法定报告传染病漏报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依据《甘肃省传染病居民漏报调查方案》和《全国法定传染病疑似病例诊断标准》进行。
1.1 调查对象 调查乡镇的5个行政村内常住户口的居民。
1.2 抽样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将该县按东西南北中划分为5片,每片随机抽取一个乡镇,每乡镇随机抽取一个行政村进行调查。
1.3 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居民中医院传染病漏报病例与未就诊的传染病疑似病例漏报情况。将查出的病例进行逐个核对,调查时间段为过去一年即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作为调查时段。
2 结果
2.1 传染病居民漏报情况 本次调查抽取了5个乡镇5个行政村共4130户,共计调查13645人。查出传染病确诊病例86例,漏报15例;疑似病例22例,漏报22例;合计漏报37例,漏报率43.02%。在5个乡镇中传染病漏报率最高的为坪城乡(50.00%),苦水镇最低(11.11%);传染病查出率秦川镇最高(1.14%),柳树乡最低(0.47%)。分病种漏报情况,查出病例数以其他感染性腹泻为最多共34例,漏报18例;手足口病27例,漏报7例;腮腺炎8例,漏报3例。 居民传染病漏报调查分乡镇、分病种统计情况见表1、表2。
2.2 传染病居民漏报调查未就诊疑似病例 共查出3个病种,腮腺炎2例、其他感染性腹泻16例、手足口病4例。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国家传染病报告系统改革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领导都重视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将其纳入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并制定了一系列奖惩制度,使传染病漏报率逐年下降。但村级和个体诊所的有些医务人员,法制意识淡薄,重治轻防,缺乏法定传染病报告人的责任感,对疫情不报告、不登记,甚至门诊日志也不全,造成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漏报。
丙类传染病漏报率较甲乙类传染病高,这可能与丙类传染病纳入国家疾病报告系统的时间较短,有些丙类传染病是近年来才纳入法定传染病进行管理(如手足口病),部分乡村医生不知道也要上报有关。再者,有些丙类传染病由于症状较轻,患者不到医院就诊,只是自行买药服用治疗,医院无法统计上报,造成漏诊、漏报。
建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加大对乡村级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报告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其及时上报发现的各类法定传染病。疾控部门应加强对乡村级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知识培训,使乡村医生熟悉报告传染病的病种和报告时限,减少漏报。积极开展卫生科普知识的宣传,把传染病的危害性和防治方法告诉群众,调动他们防病治病报病的积极性,群防群治,增加病人的医院就诊率,降低传染病漏诊、漏报,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钊,王克安,邵瑞太,等.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指南[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8-240.
[2] 刑运华,贾秋云.对居民传染病漏报调查存在的问题浅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2):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