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光的反射》教材的再处理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jianju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于光的反射,利用功率更大的激光笔直观地显示反射现象,并用细线来留下光路痕迹,然后进行直观探究.并对法线提出引入的理由,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意义.
  关键词:光的反射;法线;探究
  1《光的反射》苏科版教材的处理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苏科版物理教材给出的思路是先探究三线共面,然后两角的关系.这种探究符合思维的逻辑性.但笔者认为其中有些细节处值得商榷:
  1.1关于三线共面的处理
  图1教材中为了探究三线共面,使用可绕中央轴旋转的白色纸板(图1),用激光笔紧贴纸板A射向镜面上的O点,并将纸板B绕接缝ON向前或向后翻折……
  问题:使用纸板的目的:一是为了显示光路,二是为了说明三线共面.其中缺点在于学生对于光的反射观察并不直观,而且操作难度较大.广大教师为了更好地实验,通常在激光笔前端绑一个圆柱形玻璃棒,将线光源变为面光源,但这样做引起一个问题,就是当纸板向前翻折时,纸板B上也会出现光束(由于光源的问题).
  1.2关于法线的提出
  教材中对于法线、入射角、反射角是以信息快递的形式提供,这样使得法线的概念强加给学生,引起的结果就是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对于入射角、反射角理解不深,经常性地认为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2对教材的重新处理
  2.1让光的反射在学生脑海中直观全面呈现
  现在的大功率激光笔,不需要纸板、水雾、烟等来显示光路,只需将教室的窗帘关起,直接在空气中用激光笔照射平面镜,学生仍然可以直观的观察到现象,并且改变入射光的角度,反射光的角度随之改变.这样处理后的结果是光的反射现象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直观的现象,并且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一束入射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只有一束特定方向的反射光,并无其它方向的反射光束.
  2.2用细线固化光路,直观探究
  这里所用的器材有:大功率激光笔、平面镜、铁架台2个、夹子若干、透明塑料板、细线、强磁铁、小螺帽、细线、记号笔、具有一定厚度的长方体盒子.具体的装置如图2所示(图中1是铁架台,2是激光笔,3是强磁铁,4是平面镜,5是透明塑料板,6是细线).
  图2具体做法:平面镜下放置强磁铁,同时在镜面上用记号笔做好标记(标记的下方是放强磁铁的位置),作为入射光的入射点.调整激光笔的角度,使光束照到平面镜的标记处,发现入射光会在透明塑料板上照出一个光斑,同时用记号笔记录塑料板上光斑的位置,并放置一个强磁铁在塑料板的标记处.找一根细线,上面穿有两个小的螺帽,其中一端螺帽是固定的(被强磁铁吸引在塑料板上),另一个螺帽不固定,被平面镜下的强磁铁吸引.将细线绷紧,另一端用磁铁固定在激光笔的头部.至此,刚才的光路用细线将其固定起来,而其中的原理学生也很清楚:光在同种均匀介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和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下面就是来探究入射光、反射光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当线固定好后,引导学生观察两根线与平面镜的关系,可以用带有一定厚度的长方体盒子来辅助理解.当细线完全贴合在长方体盒子的
  一侧面时,发现长方体盒子底部完全贴合平面镜,即两线所在的平面与镜面垂直.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如果反射光不是在此刻的位置,情况会怎样?可以通过移动塑料板与平面镜之间的细线来模拟,保证细线与镜面夹角大致相同(学生在观察时有这样的直观感受),发现当两部分线与盒子一面贴合时,盒子的底部已经和平面镜之间有一定的夹角(即盒子底部不完全贴合平面镜),图3从而说明入射光与反射光组成的平面应该与镜面垂直(如图3是两种情况的盒子的侧视图,图3中左图是盒子底部与平面镜贴合,右图是盒子底部与平面镜有一定的夹角).
  2.3关于法线的说明
  对于光学中引入法线,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引入法线的必要性.
  2.3.1描述面的方便
  如果不引入法线,那么描述时必须要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所在的平面与镜面垂直,不如三线共面来得简洁.
  2.3.2描述角度的方便
  如果不引入法线,那么反射角(入射角)可能要规定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若界面不是平面,而是弧面,反射角(入射角)又该怎么测量?有的人认为那就用入射点处外部的切面来表示,但这样也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2.3.3光学规则的统一
  如果不引入法线,角度定義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界面(或切面)的夹角,那么在光的折射规律中,如何定义折射角呢?怎样从折射规律中明确折射光线的位置?那时可能又要有更多的定义,这不符合物理规律的简洁性.
  3感想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材是教师进行备课的重要参考材料,在备教材时既不能奉教材为至高无上的准则,不能越雷池一步,更不能无视教材.要弄懂教材的做法,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理解,有目的、创新地使用教材,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炳昇,李容.苏科版物理八上教科书[M] .江苏: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平衡力(以二力平衡为例)与相互作用力,是力与运动关系只是板块的两个重要概念,在学习中必须要区别理解、摸清楚它们的之间异同点.  关键词:相互作用;平衡;概念;状态;运动  1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1.1相同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1.2不同点  (1)定义不同,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如果是两个力就叫作二力平衡;物体
摘 要:通过对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与美国高中物理教材《物理:原理与问题》两种教材章首引言的对比分析,旨在为引言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引言;对比分析;中美高中物理教材  作者简介:赵惠松(1970-),男,浙江桐乡人,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教材教法及教学案例的研究;  严云佳(1986-),男,浙江桐乡人,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习题教学研究.  美国高中物理教材《物理:
摘要:热学计算题分步做比较繁琐,计算量大,耽误时间,不易歸类,把公式当做方程处理,不断的往下展开,水到渠成;另外在做计算题时许多学生不注意单位的统一,对题目中隐含的单位条件不会书写,带入单位不齐全,造成计算结果的错误,在教学中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体会做题的方法,感悟做题的规律,规范做的格式,教学效果甚好.  关键词:计算;规范;对比分析;归类  热效率的计算题总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能的转移的题目
摘 要: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的例题淡化表征问题、监控、解题策略和习题同一性,在支持、促进学生学习所起的作用及学习指导非常有限.借鉴美国教材及教学实践,总结归纳出优化例题教学中学习指导的具体做法:一是展现问题解决过程,突出表征和监控;二是系统介绍解题策略,展示操作性步骤;三是设置相似问题情境,保持例题与习题统一性;四是从新手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成为专家.实践调查表明,借鉴美国教材优化例题教学过程与学生
图/张 光rn据说,寒假期间,有一爆款机器人在“某宝”热销,客户以小学生为主,且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居多.有小朋友拿到压岁钱后,舍不得买糖、舍不得买书、舍不得买新衣服,但自费
期刊
联用控制变量法和归纳法对人教社选修3-2《楞次定律》一节中的演示实验过程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的探究过程进行了“重新”构建和思维加工以求更加通畅而简洁的得出楞次定律的内
期刊
中学物理教师需要用一种理智智慧的方式对待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如认真反思学生错误的原因,反思自己教学的缺漏之处,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成为教学资源(这是其他的资源无法
摘要:新课程理念要求新课程教材工作者们,改变旧观念以及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生一起进步,一起成长,抛开旧观念,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激发英语课堂教学的活力,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关键词:激励 活力 英语课堂    自高中从教以来,学生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高中英语又难又枯燥,越学越不知道英语如何学了。为什么高中英语课堂死气沉沉呢?怎么才能让高中英
以“过山车模型”的习题课为例,探究习题课上如何实现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首先,让学生带着教师把“教”转化为“学”的问题审题,从而学会解题时如何审题;其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