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放、真实的课堂教学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然而开放、真实的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精确复演。新课程理念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全身心动起来了,随时会出现教学“预设”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境。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学生奇思妙想、标新立异的动态生成问题呢?
一、不打无准备之战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是相对于“预设”来说的。教学有预设的一面,也有生成的一面。在生成的过程中,师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当学生质疑的灵感、思维的火花闪现时,教师应当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源头活水,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意识,因势利导之,从而升华学生的思维意识,发挥出创造性,课堂中的精彩往往缘于此。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在各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旁,都另辟一栏——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对策略。旨在根据自己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等的预先深入了解,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然后将应对策略附于其后,有时甚至设计几个不同的活动板块,以便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这样做,虽然面对的是不同的情境和有可能发出各种各样疑问的学生,但由于有充分的预设,即使出现再“意外”的情况,都不至于手足无措。
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教师对自己本身所具有的教学资源很了解,但是却往往忽视了“学情”,“学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的特点的具体情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是宝贵的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这些资源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深度关注“学情”,才能把“生成”做灵活、做扎实。例如在学习隋朝大运河起到的作用时,由于高中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
张钰学生已经具有关注社会新闻的习惯,我发现这正是引发学生兴趣的切入点,于是我从“学情”出发,因此这时,跳出教材的限制,变换视角,让学生走进现实,联系南水北调工程,让这位同学回答:隋有大运河,今有南水北调工程,你认为南水北调工程有什么不利影响吗?他说出了一番见解:有些地方的工程,破坏了生态平衡;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许多学生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有学生的积极思维做基础,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思维意识被充分激活,课堂会产生质疑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学情”决定动态生成课堂,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必须给予足够关注和研究。当然,要更好地适应新课改中面临的新问题,教师还要勤于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学生的挑战,应对活生生的课堂。正所谓能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做到“百战不殆”。
三、一枝一叶总关情——巧妙化解,呵护纯真
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学的过程是互动的,是师与生的互动,也是生与生的互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不仅要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在教学中努力创造一种宽松愉快、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而且还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大脑去想象、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时点燃他们的创新火花,并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快乐共享,共同成长。
如一位老师在讲到“秦王扫六合”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怎样看待焚书坑儒?有的说,秦始皇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给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有的说焚书坑儒是春秋末年以来百家争鸣局面被扼杀的标志;有的说焚书坑儒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事,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经过激烈讨论,学生逐渐达成共识:秦始皇焚书坑儒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不应肯定。正要转入下一个问题的学习时,有一位学生质疑:焚书坑儒缘于儒生的指点江山、非议朝政,成了巩固统一的阻力,焚书坑儒扫除了发展的障碍,对加强统治起到了的积极作用,应予肯定。这位学生的思维冲破了常规思维的束缚,虽然结论有待进一步探讨,但老师还是对该生敢于向“定论”提出质疑的逆向思维品质做了肯定,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索:假如你是秦始皇,你会怎样对待儒生们的言谈呢?这一问题使已有波澜的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起来,学生谈出了许多独创性的观点。把“疑”作为一条线贯穿始终,引导学生不断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意,扩大了创新思维中的闪光因素,升华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使教学过程充满起伏而生机盎然。
新课改的推广已不容置疑,其理念和改革目标也已为广大教师所熟知。然而,其间的困惑还是不少。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学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有序的过程,预设教学被打乱,需要发挥教师随机应变的能力,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灵活的应对策略去应对,更需要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去指导。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也许会影响课堂教学进程和教学任务的完成,但不会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只要我们能够在新理念的熏陶下,勇于实践、勤于反思,及时利用,合理整合,我们的课堂教学肯定会更加鲜活生动,历史新课改之花必将竞相怒放!
一、不打无准备之战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是相对于“预设”来说的。教学有预设的一面,也有生成的一面。在生成的过程中,师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当学生质疑的灵感、思维的火花闪现时,教师应当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源头活水,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意识,因势利导之,从而升华学生的思维意识,发挥出创造性,课堂中的精彩往往缘于此。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在各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旁,都另辟一栏——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对策略。旨在根据自己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等的预先深入了解,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然后将应对策略附于其后,有时甚至设计几个不同的活动板块,以便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这样做,虽然面对的是不同的情境和有可能发出各种各样疑问的学生,但由于有充分的预设,即使出现再“意外”的情况,都不至于手足无措。
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教师对自己本身所具有的教学资源很了解,但是却往往忽视了“学情”,“学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的特点的具体情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是宝贵的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这些资源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深度关注“学情”,才能把“生成”做灵活、做扎实。例如在学习隋朝大运河起到的作用时,由于高中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
张钰学生已经具有关注社会新闻的习惯,我发现这正是引发学生兴趣的切入点,于是我从“学情”出发,因此这时,跳出教材的限制,变换视角,让学生走进现实,联系南水北调工程,让这位同学回答:隋有大运河,今有南水北调工程,你认为南水北调工程有什么不利影响吗?他说出了一番见解:有些地方的工程,破坏了生态平衡;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许多学生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有学生的积极思维做基础,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思维意识被充分激活,课堂会产生质疑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学情”决定动态生成课堂,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必须给予足够关注和研究。当然,要更好地适应新课改中面临的新问题,教师还要勤于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学生的挑战,应对活生生的课堂。正所谓能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做到“百战不殆”。
三、一枝一叶总关情——巧妙化解,呵护纯真
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学的过程是互动的,是师与生的互动,也是生与生的互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不仅要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在教学中努力创造一种宽松愉快、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而且还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大脑去想象、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时点燃他们的创新火花,并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快乐共享,共同成长。
如一位老师在讲到“秦王扫六合”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怎样看待焚书坑儒?有的说,秦始皇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给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有的说焚书坑儒是春秋末年以来百家争鸣局面被扼杀的标志;有的说焚书坑儒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事,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经过激烈讨论,学生逐渐达成共识:秦始皇焚书坑儒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不应肯定。正要转入下一个问题的学习时,有一位学生质疑:焚书坑儒缘于儒生的指点江山、非议朝政,成了巩固统一的阻力,焚书坑儒扫除了发展的障碍,对加强统治起到了的积极作用,应予肯定。这位学生的思维冲破了常规思维的束缚,虽然结论有待进一步探讨,但老师还是对该生敢于向“定论”提出质疑的逆向思维品质做了肯定,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索:假如你是秦始皇,你会怎样对待儒生们的言谈呢?这一问题使已有波澜的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起来,学生谈出了许多独创性的观点。把“疑”作为一条线贯穿始终,引导学生不断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意,扩大了创新思维中的闪光因素,升华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使教学过程充满起伏而生机盎然。
新课改的推广已不容置疑,其理念和改革目标也已为广大教师所熟知。然而,其间的困惑还是不少。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学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有序的过程,预设教学被打乱,需要发挥教师随机应变的能力,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灵活的应对策略去应对,更需要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去指导。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也许会影响课堂教学进程和教学任务的完成,但不会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只要我们能够在新理念的熏陶下,勇于实践、勤于反思,及时利用,合理整合,我们的课堂教学肯定会更加鲜活生动,历史新课改之花必将竞相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