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叔孙通,“秦时以文学征,待诏博士”。秦末,陈胜在山东造反。使者向朝廷告急,秦二世随即召集博士儒生征询对策,三十多名博士儒生认为臣子造反罪不可赦,建议火速发兵清剿;秦二世听了,一脸愠色。叔孙通走上前对秦二世说:“如今天下合为一家,郡县城池早已扫平,所有兵器都被销毁,告示天下不复使用。况且当今皇帝英明,法令完备,官员尽职,四面八方如辐辏一样归心朝廷,哪里还有什么人敢造反呢!那些闹事的不过是一群鸡鸣狗盗之徒,实在不足挂齿。责令各地郡守县尉抓捕查办,便高枕无忧!”秦二世转怒为喜道:“好。”叔孙通说话中听,秦二世特地予以嘉奖。
尽管受到皇帝的嘉奖,但叔孙通还是赶紧逃亡,因为他自知那番话纯属忽悠,迟早会露馅儿的。等他逃到故乡薛地,薛地已投降楚国起义军;义军首领项梁来到薛地,叔孙通就跟随项梁闹革命。项梁在定陶战败身亡,叔孙通又投奔楚怀王。楚怀王被封为“义帝”迁往长沙,叔孙通就留在项羽身边当下属。汉纪元二年(前205),刘邦随五路诸侯攻入彭城,叔孙通转身投靠刘邦。刘邦被项羽打败向西逃窜,叔孙通也跟着刘邦一道西行。
汉纪元五年,刘邦统一天下,做了皇帝。刘邦原想废除秦朝仪法,责成叔孙通制定一套礼仪,简便易行即可。立国之初,大臣们在宴会上喜爱饮酒争功,狂呼乱叫。刘邦非常恼火,碍于出生入死的战友情面,又不便发火。叔孙通看透皇帝的心思,主动建议:“儒生虽不能为陛下打天下,但可与陛下守成。臣愿意前往鲁地找一些儒生,让他们与我的弟子共同制定一套朝会礼仪。”叔孙通还从三皇五帝说起,讲到夏、商、周、秦的礼仪,表示要在采集古礼与秦仪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刘邦当即点头,同意他尝试,但力求简易,别整得太繁难。
于是叔孙通担当总导演角色,马不停蹄地张罗。他先是跑到孔子故乡招聘30多名儒生,既彰显他们来源的“正宗”,又充实自己的阵容。当时有两位儒生拒绝合作,并揶揄叔孙通:“您老人家真是奇葩,侍奉过十来个主子,总能靠阿谀奉承博得主子宠爱。如今天下刚刚安定,您就搞起什么礼乐。礼乐的兴起,那是行善积德百年以后的事情。您现在搞这一套,是不合于古制的,我们不愿跟您一起掺和!”叔孙通笑道:“你们可真是腐儒,不懂得顺時应变。”
回到长安,叔孙通把新征的三十多人与刘邦身边的书生及自己的弟子整合起来,组成一个团队,在野外安营扎寨。团队的最高任务就是制定并排练朝会礼仪,各人扮演相关的角色,依照总导演号令行事,群众演员不够,就立草人凑数。大家餐风宿露,演练一个多月。
汉纪元七年,长乐宫建成,“朝会”大戏于十月隆重上演。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了盛况:天亮之前,司仪引领诸侯大臣依次进入殿门,两边布置保卫宫廷的骑兵、步兵,各种兵器陈列,旌旗招展,气氛威严。听到司仪传令:“趋!”殿下的郎官们齐刷刷站到台阶两旁,每个台阶上都站着数百人;功臣、列侯、将军及其他军官依次站在西边,面朝东;丞相及其以下文官都依次站在东边,面朝西。九行人设有九个傧相,负责上下传呼。等到皇帝乘车子从后宫出来,侍卫官拿着旗子,传话叫大家注意,随即引领诸侯王至六百石的官员依次向皇帝朝贺。诸侯王及文武百官无不诚惶诚恐,肃然起敬。行礼完毕,按照新定的礼法摆酒宴。即便有资格陪侍皇帝的大臣也都叩伏低头,按官爵高低依次起身给皇帝祝酒。酒过九巡,司仪传令:“罢酒。”有御史负责全程监督,发现哪个不合礼仪,就把他拉出去修理。这样,从朝会到酒宴,没有一人敢大声喧哗,也没有一人敢失礼。对此,刘邦喜出望外地感叹:“我今天才真正体会到做皇帝的尊贵!”
刘邦龙颜大悦,当即提拔叔孙通为太常(位列九卿之首),赐金五百斤。对于叔孙通制定并执导这套礼仪,当时就有儒生不敢苟同,后世更是褒贬不一,颇有争议。司马迁的评价是:“叔孙通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司马光则认为:“叔孙生之器小也!徒窃礼之糠秕,以依世、谐俗、取宠而已,遂使先王之礼沦没而不振,以迄于今,岂不痛甚矣哉!”
司马光的痛惜是非常深重的,生活在皇权专制时代,有些话他不能完全说出来。时过境迁,如今我们可以顺着他的思路一吐为快。毫无疑问,叔孙通推出成套朝会礼仪,最大的赢家无疑是刘邦,因为它强化了皇帝的权威,使他体味皇帝的尊贵;叔孙通及其团队也是赢家,因为他们既受到提拔重用,又获得经济利益。从此以后,叔孙通创意并执导的朝会礼仪成为保留节目,在历代王朝的宫廷不断重演,运行两千多年,对我国政治文化、民族心理产生的影响不可估量。总而言之,至少体现如下方面:
君主被送上神坛,形成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威。上古时候,人们都是席地而坐,无论君臣,彼此平起平坐,不存在谁给谁下跪。叔孙通创制这套礼仪,让诸侯王大臣向君主跪拜叩头,刻意拉开君主与臣子之间距离,将君主推上至高无上、无比尊贵的神坛。这种礼仪极大地阻隔君臣之间正常交流,使君主难以提升个人修养与能力。
群臣屈服于威仪,地位与尊严受到极大贬抑。宫殿内外戒备森严,唯有君主居高临下,所有大臣只能跪拜仰视,威风凛凛、咄咄逼人的气场,使君主显得神圣伟大,反衬大臣平凡渺小。刘邦虽然大肆诛杀功臣,好歹能让“三公”(司徒、司空、司马)坐以论道,给他们一点颜面。可是,自宋代以后,就是宰相级别的大臣也只能站着向皇帝汇报。到了明朝,又推出了“廷杖”的礼数,若是哪个大臣惹得皇帝不高兴,皇帝可以下令扒掉他的裤子,让他在大庭广众之下光屁股挨打。身为朝廷大臣,却遭受“打屁股”的羞辱,毫无做人的尊严。大臣地位与人格的降低,严重影响了中枢决策的效力,也助长奸佞迎合皇帝得势,从而为王朝衰微埋下隐患。
儒生向权力献媚获取富贵,树立恶性范例。在这种范例的引导下,没有人思考如何约束权力,更没有想到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尤其是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思想领域几乎停滞不前,不能像春秋战国时代那样涌现大思想家,故而在政治文明方面无所建树,只是在披着“礼治”外衣沿袭帝王专制,不断重复“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悲剧。当然,也有一些大儒意识到,将帝王请上神坛未必是好事。所以,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之说,试图借天象灾异来警示或约束帝王。这种思想可谓用心良苦,但对于一言九鼎的天子来说,并没有刚性约束力。
历史证明,司马光对叔孙通的批评颇为中肯。虽然他算是一名大导演,但本质上是一个精明的小人,无非是“趋一时之功”,以博得帝王的恩宠。
尽管受到皇帝的嘉奖,但叔孙通还是赶紧逃亡,因为他自知那番话纯属忽悠,迟早会露馅儿的。等他逃到故乡薛地,薛地已投降楚国起义军;义军首领项梁来到薛地,叔孙通就跟随项梁闹革命。项梁在定陶战败身亡,叔孙通又投奔楚怀王。楚怀王被封为“义帝”迁往长沙,叔孙通就留在项羽身边当下属。汉纪元二年(前205),刘邦随五路诸侯攻入彭城,叔孙通转身投靠刘邦。刘邦被项羽打败向西逃窜,叔孙通也跟着刘邦一道西行。
汉纪元五年,刘邦统一天下,做了皇帝。刘邦原想废除秦朝仪法,责成叔孙通制定一套礼仪,简便易行即可。立国之初,大臣们在宴会上喜爱饮酒争功,狂呼乱叫。刘邦非常恼火,碍于出生入死的战友情面,又不便发火。叔孙通看透皇帝的心思,主动建议:“儒生虽不能为陛下打天下,但可与陛下守成。臣愿意前往鲁地找一些儒生,让他们与我的弟子共同制定一套朝会礼仪。”叔孙通还从三皇五帝说起,讲到夏、商、周、秦的礼仪,表示要在采集古礼与秦仪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刘邦当即点头,同意他尝试,但力求简易,别整得太繁难。
于是叔孙通担当总导演角色,马不停蹄地张罗。他先是跑到孔子故乡招聘30多名儒生,既彰显他们来源的“正宗”,又充实自己的阵容。当时有两位儒生拒绝合作,并揶揄叔孙通:“您老人家真是奇葩,侍奉过十来个主子,总能靠阿谀奉承博得主子宠爱。如今天下刚刚安定,您就搞起什么礼乐。礼乐的兴起,那是行善积德百年以后的事情。您现在搞这一套,是不合于古制的,我们不愿跟您一起掺和!”叔孙通笑道:“你们可真是腐儒,不懂得顺時应变。”
回到长安,叔孙通把新征的三十多人与刘邦身边的书生及自己的弟子整合起来,组成一个团队,在野外安营扎寨。团队的最高任务就是制定并排练朝会礼仪,各人扮演相关的角色,依照总导演号令行事,群众演员不够,就立草人凑数。大家餐风宿露,演练一个多月。
汉纪元七年,长乐宫建成,“朝会”大戏于十月隆重上演。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了盛况:天亮之前,司仪引领诸侯大臣依次进入殿门,两边布置保卫宫廷的骑兵、步兵,各种兵器陈列,旌旗招展,气氛威严。听到司仪传令:“趋!”殿下的郎官们齐刷刷站到台阶两旁,每个台阶上都站着数百人;功臣、列侯、将军及其他军官依次站在西边,面朝东;丞相及其以下文官都依次站在东边,面朝西。九行人设有九个傧相,负责上下传呼。等到皇帝乘车子从后宫出来,侍卫官拿着旗子,传话叫大家注意,随即引领诸侯王至六百石的官员依次向皇帝朝贺。诸侯王及文武百官无不诚惶诚恐,肃然起敬。行礼完毕,按照新定的礼法摆酒宴。即便有资格陪侍皇帝的大臣也都叩伏低头,按官爵高低依次起身给皇帝祝酒。酒过九巡,司仪传令:“罢酒。”有御史负责全程监督,发现哪个不合礼仪,就把他拉出去修理。这样,从朝会到酒宴,没有一人敢大声喧哗,也没有一人敢失礼。对此,刘邦喜出望外地感叹:“我今天才真正体会到做皇帝的尊贵!”
刘邦龙颜大悦,当即提拔叔孙通为太常(位列九卿之首),赐金五百斤。对于叔孙通制定并执导这套礼仪,当时就有儒生不敢苟同,后世更是褒贬不一,颇有争议。司马迁的评价是:“叔孙通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司马光则认为:“叔孙生之器小也!徒窃礼之糠秕,以依世、谐俗、取宠而已,遂使先王之礼沦没而不振,以迄于今,岂不痛甚矣哉!”
司马光的痛惜是非常深重的,生活在皇权专制时代,有些话他不能完全说出来。时过境迁,如今我们可以顺着他的思路一吐为快。毫无疑问,叔孙通推出成套朝会礼仪,最大的赢家无疑是刘邦,因为它强化了皇帝的权威,使他体味皇帝的尊贵;叔孙通及其团队也是赢家,因为他们既受到提拔重用,又获得经济利益。从此以后,叔孙通创意并执导的朝会礼仪成为保留节目,在历代王朝的宫廷不断重演,运行两千多年,对我国政治文化、民族心理产生的影响不可估量。总而言之,至少体现如下方面:
君主被送上神坛,形成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威。上古时候,人们都是席地而坐,无论君臣,彼此平起平坐,不存在谁给谁下跪。叔孙通创制这套礼仪,让诸侯王大臣向君主跪拜叩头,刻意拉开君主与臣子之间距离,将君主推上至高无上、无比尊贵的神坛。这种礼仪极大地阻隔君臣之间正常交流,使君主难以提升个人修养与能力。
群臣屈服于威仪,地位与尊严受到极大贬抑。宫殿内外戒备森严,唯有君主居高临下,所有大臣只能跪拜仰视,威风凛凛、咄咄逼人的气场,使君主显得神圣伟大,反衬大臣平凡渺小。刘邦虽然大肆诛杀功臣,好歹能让“三公”(司徒、司空、司马)坐以论道,给他们一点颜面。可是,自宋代以后,就是宰相级别的大臣也只能站着向皇帝汇报。到了明朝,又推出了“廷杖”的礼数,若是哪个大臣惹得皇帝不高兴,皇帝可以下令扒掉他的裤子,让他在大庭广众之下光屁股挨打。身为朝廷大臣,却遭受“打屁股”的羞辱,毫无做人的尊严。大臣地位与人格的降低,严重影响了中枢决策的效力,也助长奸佞迎合皇帝得势,从而为王朝衰微埋下隐患。
儒生向权力献媚获取富贵,树立恶性范例。在这种范例的引导下,没有人思考如何约束权力,更没有想到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尤其是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思想领域几乎停滞不前,不能像春秋战国时代那样涌现大思想家,故而在政治文明方面无所建树,只是在披着“礼治”外衣沿袭帝王专制,不断重复“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悲剧。当然,也有一些大儒意识到,将帝王请上神坛未必是好事。所以,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之说,试图借天象灾异来警示或约束帝王。这种思想可谓用心良苦,但对于一言九鼎的天子来说,并没有刚性约束力。
历史证明,司马光对叔孙通的批评颇为中肯。虽然他算是一名大导演,但本质上是一个精明的小人,无非是“趋一时之功”,以博得帝王的恩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