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常听到一些家长讲:我的孩子其他学科的成绩都还不错,就是写作,让人头疼。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坚持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探索。
一、学课文,模仿一句话
一二年级是小学阶段的开始,孩子们书面表达语言的获得很多都来自课本。因此,课文的学习成了低段孩子积累书面表达语言的主要途径。如在教学《大海睡了》一文时,孩子们对于诗歌内容非常喜欢,摇头晃脑地读得特别投入,于是我就借机引导:看你们读得这么投入,是不是特别喜欢这首诗啊?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是!”“那我们学着这位小诗人也来编一首《大海睡了》怎么样?”就这样,在模仿课文句式“什么怎么样了”的基础上,一句句精美的话语从孩子们的口中冒出,小俊杰说:小鱼不闹了,贝壳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她抱着岩石,她背着蓝天,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小婧说:风儿闹了,浪儿笑了,白天里,大海醒了,她抱着太阳,她背着白云。那一个又一个的潮声啊,是她欢快的歌声。……孩子们在模仿中,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一句话,一个个都成了小诗人。
二、练口语,记录一句话
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提出:“作文与说话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他认为:嘴里说的是一串包含着种种意思的声音,笔下写的是一串串包含种种意思的文字,那些文字就代表说话时候的那些声音。
在低年级,由于学生的识字量等因素的限制,在更多时候,是以口头表达为主,教师要利用这一凭借的优势,在口头表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写一句或几句完整的话。比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说说自己喜爱的一种动物”主题口语交际,在对话交流后,孩子们明白了介绍动物的时候可以按从头到脚的顺序,也可以按整体到部分的顺序。条理清晰了,教师再让学生写话,大部分学生能围绕主题,从头到脚说说动物各部分的颜色、形状、特点等方面写话,某种程度上来说,写话是课堂口语教学交流语言的再现。
三、看图画,编好一句话
低段作文从何处打开缺口?这是放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无意中儿子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一天,儿子独自玩卡片,玩着玩着,他拿起一张有图的识字卡片编了一个小故事。惊讶之余,我让他挑自己喜欢的卡片继续编故事,结果更让人吃惊,经点拨孩子竟都能一一有声有色地编来。儿子刚刚上幼儿园,尚且能做到。那比他大几岁的小学生呢?他们比他的积累更多,更加的成熟,想象力肯定更丰富。再加上低年级的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图,色彩鲜艳,声情并茂,教学时不妨利用这一教学资源,教给学生看图方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图意,或是想象串编故事。让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和想象写下来,无论是表达图意,还是串编故事,都需要学生思维加工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有意地重现表象的技能,包括在头脑中有目的地产生丰富的表象。
四、回味生活,积累一句话
写作文,要经常回头看看自己的内心,要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念头写出来。比如,班上的学生在记录今天生活中经历的平常事——吃饭时,一开始孩子只关注到“今天中午放学回家,奶奶煮了我最爱吃的鱼,我吃得津津有味。”后来经点拨——为什么你最爱吃鱼?这鱼烧得怎么样,比方说这个颜色?你吃的时候,感觉到什么?内心怎么想的?这样一来,孩子对这句话进行了修改:“今天中午放学回家,肚子饿得咕咕叫,心想:奶奶今天会煮些什么东西给我吃呢?一回到家,我直奔厨房,只见饭桌上摆放着我最爱吃的红烧鲫鱼,看着那浓郁的汤汁,我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不等奶奶把饭拿来,我就拿起筷子夹起鱼肉吃起来,咸淡适中,真好吃,奶奶看见了,笑着说:‘小馋猫,别急,和饭一起吃。’”因为有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学生的一句话表达明显变细腻了。
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但是我相信,只要教师能够从学生作文的实际出发,用心思考,边教边学,坚持每天一句,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学生对于作文不会再“咬着笔杆犯难”。■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实验小学)
一、学课文,模仿一句话
一二年级是小学阶段的开始,孩子们书面表达语言的获得很多都来自课本。因此,课文的学习成了低段孩子积累书面表达语言的主要途径。如在教学《大海睡了》一文时,孩子们对于诗歌内容非常喜欢,摇头晃脑地读得特别投入,于是我就借机引导:看你们读得这么投入,是不是特别喜欢这首诗啊?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是!”“那我们学着这位小诗人也来编一首《大海睡了》怎么样?”就这样,在模仿课文句式“什么怎么样了”的基础上,一句句精美的话语从孩子们的口中冒出,小俊杰说:小鱼不闹了,贝壳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她抱着岩石,她背着蓝天,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小婧说:风儿闹了,浪儿笑了,白天里,大海醒了,她抱着太阳,她背着白云。那一个又一个的潮声啊,是她欢快的歌声。……孩子们在模仿中,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一句话,一个个都成了小诗人。
二、练口语,记录一句话
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提出:“作文与说话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他认为:嘴里说的是一串包含着种种意思的声音,笔下写的是一串串包含种种意思的文字,那些文字就代表说话时候的那些声音。
在低年级,由于学生的识字量等因素的限制,在更多时候,是以口头表达为主,教师要利用这一凭借的优势,在口头表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写一句或几句完整的话。比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说说自己喜爱的一种动物”主题口语交际,在对话交流后,孩子们明白了介绍动物的时候可以按从头到脚的顺序,也可以按整体到部分的顺序。条理清晰了,教师再让学生写话,大部分学生能围绕主题,从头到脚说说动物各部分的颜色、形状、特点等方面写话,某种程度上来说,写话是课堂口语教学交流语言的再现。
三、看图画,编好一句话
低段作文从何处打开缺口?这是放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无意中儿子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一天,儿子独自玩卡片,玩着玩着,他拿起一张有图的识字卡片编了一个小故事。惊讶之余,我让他挑自己喜欢的卡片继续编故事,结果更让人吃惊,经点拨孩子竟都能一一有声有色地编来。儿子刚刚上幼儿园,尚且能做到。那比他大几岁的小学生呢?他们比他的积累更多,更加的成熟,想象力肯定更丰富。再加上低年级的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图,色彩鲜艳,声情并茂,教学时不妨利用这一教学资源,教给学生看图方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图意,或是想象串编故事。让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和想象写下来,无论是表达图意,还是串编故事,都需要学生思维加工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有意地重现表象的技能,包括在头脑中有目的地产生丰富的表象。
四、回味生活,积累一句话
写作文,要经常回头看看自己的内心,要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念头写出来。比如,班上的学生在记录今天生活中经历的平常事——吃饭时,一开始孩子只关注到“今天中午放学回家,奶奶煮了我最爱吃的鱼,我吃得津津有味。”后来经点拨——为什么你最爱吃鱼?这鱼烧得怎么样,比方说这个颜色?你吃的时候,感觉到什么?内心怎么想的?这样一来,孩子对这句话进行了修改:“今天中午放学回家,肚子饿得咕咕叫,心想:奶奶今天会煮些什么东西给我吃呢?一回到家,我直奔厨房,只见饭桌上摆放着我最爱吃的红烧鲫鱼,看着那浓郁的汤汁,我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不等奶奶把饭拿来,我就拿起筷子夹起鱼肉吃起来,咸淡适中,真好吃,奶奶看见了,笑着说:‘小馋猫,别急,和饭一起吃。’”因为有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学生的一句话表达明显变细腻了。
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但是我相信,只要教师能够从学生作文的实际出发,用心思考,边教边学,坚持每天一句,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学生对于作文不会再“咬着笔杆犯难”。■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