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打来电话,说要等我回家才杀年猪。我猛地抬起头,看了看墙上的挂历,早已腊月。
久居城市,对节气时令越来越模糊。腊月悄无声息地溜进城市,在车水马龙中来往匆匆,我却丝毫没有察觉。可我知道,到乡村,腊月就像一位贵妇,缓缓大步地行走着。乡亲们,早早放下农活,窝藏在家中欢喜恭候。
寒冬腊月,飞雪迎春。年味慢慢释放:除尘、杀年猪、酿甜酒、打豆腐、挂年画,一件一件的活儿在腊月的乡村里忙个不停。
童年的腊月,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母亲来来回回地穿梭于屋内与庭院之间,为年繁忙劳碌。扫尘是腊月的头等事。一大清早,母亲就把我和姐姐拽出暖和的被窝,吆喝我们,帮忙抬衣柜、棉被绒袄,搬到院子里晾晒。然后,母亲自己戴上草帽,用竹枝扎成笤帚,绑在竹竿顶端,打扫房屋的各个角落。姐姐则坐在板凳上,一针一线地拆被套。等待母亲洗涤。在家乡。这叫扫年,寓意着把旧年的晦气一扫精光,干干净净地喜迎新春。
掃年之后,又要宰杀年猪,酿甜酒,打豆腐,腌制鱼肉。杀年猪通常在腊月的中旬。母亲很讲究,一般选个属牛或属马的日子,说是属牛或属马日杀猪来年喂猪长得牛高马大;不宜在属猪、属鼠的日子杀猪。杀猪那天,母亲很早起床,烧两大锅开水,在圈拦呼唤着,提前“超度”一手养大的肥猪,祈求它们莫要怪罪。“刽子手”磨刀霍霍,逮猪上凳,任其哀嚎。白进,红出。滚烫,除毛,脱“靴”。架在桶上,鸣炮点香,庆贺年猪上板凳。然后开肠破肚,横剁竖切。腌的腌,送的送,留足年饭肉。当天晚上,请家门口的亲友来吃泡汤。忙完这些,母亲则张罗着开始酿甜酒。首先将糯米淘洗干净,用水泡胀,放进锅里蒸熟,倒入木盘中,一边用冷开水发散,一边翻动,等温度降至手摸上去不觉烫即可。母亲将碾成粉沫状的曲药均匀洒在糯米饭中,用手抄匀,和匀后立即将糯米装进缸中。装缸后,仔细擀平、压实,洒一层甜酒曲粉,再在糯米饭中间用食指圈一个酒窝,然后盖上盖,用棉被一层一层裹得严严实实藏在大衣柜里。一天一夜之后,满屋清香四溢,仿佛八月桂花遍地香,于是一切的一切便宣告大功告成。接下来的整个春节都充裕着甜酒的清香,那温暖醉人的味道弥漫着我的童年。
最盼望腊月打豆腐。打豆腐是母亲的拿手好戏。母亲先把黄豆用井水浸泡,过两三天后搬出石磨,一小把一小把地将豆子磨成豆浆,用吊包吊出白生生的豆渣,滤下白亮之中透出微黄的汁儿,这时候就可上锅了。煮豆汁、点豆腐均由眼明手快的母亲来做。煮豆汁时说冒就冒,马虎不得,我们这些毛手毛脚的孩子绝不敢做烧火看豆锅的活儿,而点豆腐更为关键,卤水要调得恰到好处,不能点得太老,太老的豆腐硬板板、干渣渣,味儿见乏了;也不能点得太嫩,太嫩的豆腐水腻腻、沙绵绵,没有多少味道……洁白如玉的块块嫩豆脑儿,飘浮在黄微微的浆水之中,莹莹地泛着光泽,看上一眼也让人舒心,缕缕清醇鲜爽的豆香飘入鼻息,口中不觉涎水漫溢了。这时,母亲总会盛几碗那卤水刚点就的热豆脑儿给我们喝。使我们高兴得手舞足蹈。最后便是打豆腐,热气腾腾的豆花,用纱布包好,压在石磨下,豆香四溢。再等上大半天,水全部挤出,柔软洁白的豆腐就做好了。在乡村,家家如是,年年如此。
逼近年关,母亲开始购买年画。母亲是个细心的人,给爷爷奶奶买“年年有余”、“福禄寿喜”、“松鹤延年”之类的年画;给我们几个孩子买《少林寺》、《三侠五义》、《霍元甲》之类的年画;母亲喜欢听戏,就购买《孟丽君》、《花木兰》之类的戏曲年画。腊月二十七八,母亲忙碌着打浆糊,拿出购买的年画,让我帮忙张贴。我把年画打开,欢天喜地地抢着选择张贴年画的位置,母亲贴年画时样子很虔诚,好像不是在贴年画,而是把全家来年的希望全部寄托在那一张张不大不小的年画上,以求来年平安祥和。我则站在母亲身后,看母亲贴得正不正,给母亲递浆糊。年画贴完了,简陋的木屋在花花绿绿的年画映衬下,变得满屋生辉,年的味道也被渲染得醇厚香甜。
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习俗,一年又一年,在故乡的岁末腊月里上演着。由我的母亲精心的操持。她站在村口翘望,首先把腊月招引进门。然后,从初一忙活到三十,将浓浓的年味扇进炊烟中,粘贴在木板上,吊挂到屋檐下,一点,一点,弥漫整个村庄。
其实,炊烟味就是母亲的年味。
久居城市,对节气时令越来越模糊。腊月悄无声息地溜进城市,在车水马龙中来往匆匆,我却丝毫没有察觉。可我知道,到乡村,腊月就像一位贵妇,缓缓大步地行走着。乡亲们,早早放下农活,窝藏在家中欢喜恭候。
寒冬腊月,飞雪迎春。年味慢慢释放:除尘、杀年猪、酿甜酒、打豆腐、挂年画,一件一件的活儿在腊月的乡村里忙个不停。
童年的腊月,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母亲来来回回地穿梭于屋内与庭院之间,为年繁忙劳碌。扫尘是腊月的头等事。一大清早,母亲就把我和姐姐拽出暖和的被窝,吆喝我们,帮忙抬衣柜、棉被绒袄,搬到院子里晾晒。然后,母亲自己戴上草帽,用竹枝扎成笤帚,绑在竹竿顶端,打扫房屋的各个角落。姐姐则坐在板凳上,一针一线地拆被套。等待母亲洗涤。在家乡。这叫扫年,寓意着把旧年的晦气一扫精光,干干净净地喜迎新春。
掃年之后,又要宰杀年猪,酿甜酒,打豆腐,腌制鱼肉。杀年猪通常在腊月的中旬。母亲很讲究,一般选个属牛或属马的日子,说是属牛或属马日杀猪来年喂猪长得牛高马大;不宜在属猪、属鼠的日子杀猪。杀猪那天,母亲很早起床,烧两大锅开水,在圈拦呼唤着,提前“超度”一手养大的肥猪,祈求它们莫要怪罪。“刽子手”磨刀霍霍,逮猪上凳,任其哀嚎。白进,红出。滚烫,除毛,脱“靴”。架在桶上,鸣炮点香,庆贺年猪上板凳。然后开肠破肚,横剁竖切。腌的腌,送的送,留足年饭肉。当天晚上,请家门口的亲友来吃泡汤。忙完这些,母亲则张罗着开始酿甜酒。首先将糯米淘洗干净,用水泡胀,放进锅里蒸熟,倒入木盘中,一边用冷开水发散,一边翻动,等温度降至手摸上去不觉烫即可。母亲将碾成粉沫状的曲药均匀洒在糯米饭中,用手抄匀,和匀后立即将糯米装进缸中。装缸后,仔细擀平、压实,洒一层甜酒曲粉,再在糯米饭中间用食指圈一个酒窝,然后盖上盖,用棉被一层一层裹得严严实实藏在大衣柜里。一天一夜之后,满屋清香四溢,仿佛八月桂花遍地香,于是一切的一切便宣告大功告成。接下来的整个春节都充裕着甜酒的清香,那温暖醉人的味道弥漫着我的童年。
最盼望腊月打豆腐。打豆腐是母亲的拿手好戏。母亲先把黄豆用井水浸泡,过两三天后搬出石磨,一小把一小把地将豆子磨成豆浆,用吊包吊出白生生的豆渣,滤下白亮之中透出微黄的汁儿,这时候就可上锅了。煮豆汁、点豆腐均由眼明手快的母亲来做。煮豆汁时说冒就冒,马虎不得,我们这些毛手毛脚的孩子绝不敢做烧火看豆锅的活儿,而点豆腐更为关键,卤水要调得恰到好处,不能点得太老,太老的豆腐硬板板、干渣渣,味儿见乏了;也不能点得太嫩,太嫩的豆腐水腻腻、沙绵绵,没有多少味道……洁白如玉的块块嫩豆脑儿,飘浮在黄微微的浆水之中,莹莹地泛着光泽,看上一眼也让人舒心,缕缕清醇鲜爽的豆香飘入鼻息,口中不觉涎水漫溢了。这时,母亲总会盛几碗那卤水刚点就的热豆脑儿给我们喝。使我们高兴得手舞足蹈。最后便是打豆腐,热气腾腾的豆花,用纱布包好,压在石磨下,豆香四溢。再等上大半天,水全部挤出,柔软洁白的豆腐就做好了。在乡村,家家如是,年年如此。
逼近年关,母亲开始购买年画。母亲是个细心的人,给爷爷奶奶买“年年有余”、“福禄寿喜”、“松鹤延年”之类的年画;给我们几个孩子买《少林寺》、《三侠五义》、《霍元甲》之类的年画;母亲喜欢听戏,就购买《孟丽君》、《花木兰》之类的戏曲年画。腊月二十七八,母亲忙碌着打浆糊,拿出购买的年画,让我帮忙张贴。我把年画打开,欢天喜地地抢着选择张贴年画的位置,母亲贴年画时样子很虔诚,好像不是在贴年画,而是把全家来年的希望全部寄托在那一张张不大不小的年画上,以求来年平安祥和。我则站在母亲身后,看母亲贴得正不正,给母亲递浆糊。年画贴完了,简陋的木屋在花花绿绿的年画映衬下,变得满屋生辉,年的味道也被渲染得醇厚香甜。
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习俗,一年又一年,在故乡的岁末腊月里上演着。由我的母亲精心的操持。她站在村口翘望,首先把腊月招引进门。然后,从初一忙活到三十,将浓浓的年味扇进炊烟中,粘贴在木板上,吊挂到屋檐下,一点,一点,弥漫整个村庄。
其实,炊烟味就是母亲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