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模块地方特色化教学的价值与实践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家课程地方化的特点和趋势已日益明显。江苏省在全国率先提出要建设一个与经济大省相适应的“文化江苏”的奋斗目标,这就为思想政治国家课程地方化的开发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思想政治新教材中“文化与生活”模块的教学则为“文化江苏”的实现提供了重要平台和契机。因此,探究“文化与生活”模块地方特色化教学的理论价值与实践范式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与生活”模块地方特色化教学的独特价值
  
  “文化与生活”模块的地方特色化教学。究其实质来讲,是基于思想政治新教材对地方区域文化的汲取与交融。因此,对思想政治课程在新课标理念下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价值。
  1、“文化与生活”模块的地方特色化教学,是解决当前思想政治课程文化存在问题的迫切要求
  新课程反对课程文化的工具角色定位。长期以来,课程文化工具角色的定位,给我国当代课程建设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涵待解决的诸多弊端和问题,反映在思想政治课程上突出表现为以下两点:其一,课程远离生活文化。表现为教材对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的最新发展和与学生紧密联系的社会热点问题关注不够,教学内容的选择落后于学生的生活和需要。其二,课程内容的制度性。即认为课程内容是法定化、普遍化、真理化的知识,思想政治课由于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更体现出制度的强制性。这也就决定了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政治观点的传递和保真,强调教师的权威,认为学生的学习就是掌握、记忆并再现政治观点的过程。因此,学生对这种课程文化下的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很低,学生原有的创新精神也被逐步扼杀。
  新课程呼唤基于批判生成和对话互动的新型课程文化。“文化与生活”模块的地方特色化教学,为实现当前课程文化的转变提供了契机和基石。其一,地方的区域文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联,学生完全沉浸与陶融于当地的区域文化。这使得交融后的思想政治课程成为取之于生活、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文化载体。而不是远离生活文化;其二,对江苏区域文化的学习,教师采用更多的教学方式是专题研究性学习。即引导学生对某一文化主题进行共同探讨、反思、交流与晤对,文化已不是原来的“法定文化”,而是教师、学生这一学习共同体的共同“谈资源”,因而,这必将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文化与生活”模块的地方特色化教学,是丰富和拓宽课程资源、深化课程建设的创新举措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课程资源的内涵极其丰富,它是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但在历史上就思想政治课而言,一提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就是想到要扩大政治教材的容量,提高政治教材要求,或者是多订购几本教学辅导用书。课程资源的单一化严重束缚和制约了思想政治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文化与生活”模块的地方特色化教学会极大丰富和拓展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资源,有利于深化课程建设,推进课程改革。江苏文化,历史悠久绵长,浩瀚广博,由吴文化、金陵文化、维扬文化、徐汉文化和苏东海洋文化等区域文化组成。因此,对思想政治课程而言,江苏文化是一笔宝贵而广袤的课程资源。以属于苏东海洋文化的南通为例:南通历史悠久,据古文化遗址考证。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境内海安青墩地区就有原始氏族部落繁衍生息。南通更是人杰地灵、名贤辈出。范仲淹、王安石、米芾、文天祥等诸多名家在南通留下传世之作和轶闻逸事。三国名臣吕岱、宋代杰出教育家胡瑷、明代名医陈实功、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清末状元张謇等名人为南通历史增色添彩。在中国近代文化科教史上,南通以创办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民间博物苑、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中国人办的盲哑学校和第一所气象站等“七个第一”而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市”。南通作为江海大地,还孕育了当代表演艺术家赵丹、国画大师王个簃、著名数学家杨乐及20多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这些区域文化无疑是为“文化与生活”模块的地方特色化教学提供了极具地方特色、极具人文底蕴、也必将极具德育实效性的丰富的课程资源。
  3、“文化与生活”模块的地方特色化教学是促进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完善课程结构的必然途径
  课程结构的调整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重要任务。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程处于中央高度集权的课程体制下,课程结构存在诸多弊端,总体上表现为课程结构单一失衡,内容要求整齐划一。现有思想政治显得硬性有余而弹性不足,具体表现为:重必修课程,轻选修课程;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重国家课程,轻校本课程、地方课程。
  这些状况,使得思想政治课程试图仅通过国家课程就全面实现其课程目标已不再可能,而这又在客观上给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的开发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拓展时空;而从更广泛的课程结构视角而言。“文化与生活”模块所延伸出的区域文化的特色化教学则正是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开发的新的生长点。例如,可以结合当地具有特色的区域文化。开发丰富多彩的选修课:苏南地区的学校可以研究吴文化、金陵文化;苏中地区的学校可以研究维扬文化、苏东海洋文化;苏北地区的学校可以研究徐汉文化等。也可以开设以研究区域文化的某一方面为专题的活动实践课:苏南地区的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去考察苏南民俗文化、太湖文化、南京十朝古都历史文化;苏中地区的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维扬菜肴文化、南通启海沙地文化;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文化;苏北地区的学校可以激发学生去研究徐州汉代兵马俑文化。
  
  二、“文化与生活”模块地方特色化教学的实践范式
  
  1、课程结构的范式:立足国家、着眼地方;基于教材、凸显渗透
  新课程改革针对原有课程结构单一的状况,提出了构建“立体化、多样性”的新型课程结构,即既包括分科课程,又包括综合课程;既包括必修课程,又包括选修课程;既包括国家课程,又包括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文化与生活”模块是思想政治新教材中国家规定的必修模块,即所有高中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内容,且必须要达到国家相应专业检测水平方可合格。因此,仅就“文化与生活”国家必修模块的教学而言,其所呈现出的课程结构应该是以提高“文化与生活”必修模块的教学成效为立足点,其主要目的是学生通过借助于对区域文化的感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文化与生活”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以达到和实现为必修教学和高考服务的目的。当然,在课程的补充过程中,也注重实现浓郁悠久地方区域文化对学生的人文滋养乃至于对地方区域文化的反思和提升。总而言之,即建构立足于对国家必修教材的地方化渗透的课程补充,可提炼为16个字:立足国家、着眼地方;基于教材、凸显渗透。   
  [操作性建议]
  (1)契合“文化与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展开实践活动,调查自己所在区域的文化竞争力,并将之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竞争力进行比较,且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探求增强本区域文化竞争力的措施与方案。
  (2)契合“文化与生活”第二单元“综合探究”——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容教学,可以建议学生运用多种手段,搜集区域文化、中外文化交流的资料,举办一次以“越区域(当地名称)的、越是中国的、越是世界的”为主题的演讲会。
  (3)契合“文化与生活”第三单元“综合探究”——肩负“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的内容教学,可以倡导学生搜集所在区域文化各个领域的资料做成不同专题,举办别开生面的“吴文化魅力秀”“金陵文化魅力秀”“中国近代第一城文化展”等地方区域文化风采的展示活动。
  (4)契合“文化与生活”第四单元“综合探究”——感悟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容教学,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所在区域文化进行反思:如何去粗取精、如何在弘扬区域文化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提升文化品位。跟进时代步伐,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当地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面和谐的发展服务。
  2、课程实施的范式:立足传承、着眼创新;基于预设、凸显生成
  新课程实施以来,人们在谈到学习方式时,总是倾向于发现学习、体验学习或其他一些时尚的学习方式,大有摒弃有着悠久历史的接受式学习的趋向,从而滑入另一个极端。其实,接受式学习是人类传承文明、保持文化传统的基本方式。面对一个国家、民族或区域的大量的文明成果,在有限的学校教学时间内,是不可能将全部内容由学生通过“发现”“体验”等方式来掌握,有效的和主要的方式只能是接受式学习,这已被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所证明为一条规律。
  然而。文化不仅需要传承,更需要创生、提升和发展。这仅仅依靠接受式为主的学习方法是难以实现的。更需要呼唤学生主体积极参与的新的学习方式:对话与交流、合作与探究,这既与当前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相一致。也与立足国家、着眼地方、基于教材、凸显渗透的课程结构形态相吻合。那么,在“文化与生活”模块的地方特色化教学实施中,如何更好地实现“对话与交流”“合作与探究”的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呢?
  
  [操作性建议]
  (1)教案文本的设计要选择有利于学生主体对话互动的呈现方式。教材是课程的重要载体之一,教材创作的关键问题是实现内容与知识存在方式的转变。而存在取决于它的阅读对象。因此,教材设计者可选择与学习者年龄相仿、经历相似的少年导游,使教室中的学生与教材中的少年形成“伙伴”关系,“伙伴”之不断交往、对话、共鸣。只有教室中的学生与教材中的伙伴在相互交往、相互激励、相互作用中认识上不断融合,才能建构出新的意义世界。
  (2)教学氛围的设计要善于营造浓郁的“文化情境”,鼓励学生的主体参与。在“文化与生活”模块地方特色化教学的设计中,教师要善于精心营造具有地方特色区域文化的情境氛围。因为学生对平时沉浸其中的区域文化并不十分留意,要让学生立刻叙述会有一定困难。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中精心营造区域文化情境,一定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生的思维也会处于极其活跃状态,智慧火花也会瞬间进发,对区域文化的体验反思也则更具有生成力。
  (3)教学策略的设计应以活动成为基本的教学路径。活动式课堂教学既是一种教学观,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以活动为路径和媒介,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在活动式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在于引导学生学习,使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活动教学的常规活动组织形式;调查实践、撰写小论文、演讲、小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成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最常见的有效辅助形式。
  (4)教学过程的设计应凸显动态生成性,使学生、教师及文本中的文化都获得发展与提升的张力。教学本身离不开预先设定好的内容,但不能仅仅是那种预先设定好的内容,而是师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对话、互动、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活动。这是一种后现代的课程与教学观,强调课程要通过参与者的行为相互活动而形成,允许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于课程进行“创生”“改造”和“动态生成”。
  显然。“文化与生活”模块地方特色化教学设计,必需呼唤能够凸显动态生成性的教学过程设计,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才能有专业成长的提高,区域文化也才能在不断地被反思批判中获得新的力量,焕发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
  
  (责任编辑:李雪虹)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功能位MRI扫描对前交叉韧带ACL附着端早期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高度怀疑退行性骨关节炎的88例患者行常规和功能位MR/扫描,分次提供常规和
微课是信息技术新式教学中重要的一种方式,对于教师而言,开展微课,需要做好微教案和微视频,教师将重难点或解题、讲解知识等教学环节录制为简短的视频,学习在学习时通过视频
目的探讨MSCT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AD)分型和分级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PA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SCT特征,比较PAD各型中Lemmel’s综合征发生率与MSCT分型及分
教学改革中的标准要求学校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计算机课堂也应该积极整合教学资源,融合先进教学思想,不断在计算机课堂中挖掘学生的潜质,实际培养学生的创
目的 :探讨脑血流改变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脑损伤及预后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选择8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其中轻度32例(轻度组),中度组28
“团结就是力量。”在团队合作面前,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相互帮助,相互弥补,几乎没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立足于这一理论,笔者尝试了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转化问题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应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ARI)治疗后肾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方法:选择120例早期DN患者,分为对照组68例和治疗组52例,治疗组应用ARI治疗,对
目的:探讨DWI评估晚期肝细胞肝癌患者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12例。依据治疗效果分为A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胆囊炎(EC)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以减少误诊.方法:收集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EC患者,3例行上腹部MSCT平扫+增强扫描,2例行上腹部MRI平扫+增强扫描,1例行
乡镇高中学生受环境、视野等的限制,在学习方面容易存在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后天的教导来弥补学生的不足,利用有效的措施来打破环境、视野等对学生的限制,让学生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