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shenxia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化小学语文改革必须走整体改革的道路,整体改革是近年来教学改革走向综合性,整体性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整体改革不能割断历史,更不能否定过去,整体改革的内容虽有一定的重复,问题是这些改革是否赋予新意,有新的发展。
  
  一、对小学语文整体改革要有全面的认识
  
  1、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性
  由识字、写字、阅读、说话和作文诸多因素通过科学的排列组合,纵横联系,构成了语文学科的整体性。
  2、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目标和内容
  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作为整体改革必须把学科教学作为一个体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学科评估各个方面作整体设计,更好的发挥学科教学的功能。
  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必须有针对性的解决当前教学上仍然存在的弊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积极性不高,学习负担较重,教学效率较低;学习方法机械,刻板,不够生动活泼;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师生互动自主学习的气氛不浓。其原因是:教学目的的片面、单一;教学内容的孤立、松散;教学方法单调、呆板。
  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必须着眼于教学目标的整体优化,要从培养人才需要出发,全面完成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当前更应注重听说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渗透人文思想教育。
  3、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必要性
  有的教师认为,过去不提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也不断的提高,现在进行整体改革不过是旧酒新瓶,何必多此一举。
  应该承认,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语文教学作为一个系统,运用基本原则进行分析研究还不够,对构成语文教学这个整体的各个要素及其结构作比较全面的,系统的,有层次的设计和改革,以达到教学目标的整体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结构作用。语文教学的一些试验,从局部来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读写能力超前了,但从整体来看,语文的整体结构功能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例如:教学整体改革强调“以整体思想优化课堂教学”,“这和过去提的”向40分钟要质量”有什么区别呢?这两者有其共同点,都体现了最优化的原则:力求减少时间,精力的耗费,而取得更大的效果。但是从整体改革的思路来看,更注重于改革的整体性,要对教学做系统分析,整体设计,要把课堂作为一个系统,对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及其相互联系作系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各方面实现最佳组合,从而发挥其整体效应。因此,“以整体思想优化课堂教学”的核心在于“整体”,“优化”这样的改革应该说是有所发展的。
  
  二、要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必须抓住以下几个突破点
  
  1、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系统科学整体原则为指导,以培养提高一代新人的素质为目标,进行小学语文整体性教学。开展“拼音学话,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突出从部件入手的“呼必有三”的汉语拼音拼读法,采取“综合——分析——综合”的方法进行直呼音节的训练。如:学复韵母“ai”,是从具体意义的音节词“bai cai”(综合)中带出来的,然后分析其声母,韵母和声调,再学“ai”与bc 的拼读方法,把bc与ai还原为音节,进而回到“bai cai ”音节词(综合)上来,达到直呼的要求。
  2、“先识字,后读书”的传统识字法,采取“边读书,边识字”。对汉字的音,形,义和识,写,用分步提出要求:定量的有师指导和不定量的独立识字相结合。主要通过三条途径进行:一是通过课外的阅读,重点解决“识”的问题,并在一定的语言环境理解字义;二是通过写字课,学习汉字的书写规律,重点解决“写”的问题,并在写字中识字和巩固识字,三是通过课外的写作,重点解决“用”的问题,在用中识字。三条途径不是彼此截然分开,而是有机的结合,相互促进,复线交差进行。阅读课和写字课,作文课形成一个识字,写字,用字的有机整体,最后达到识,写,用的统一,完成识字任务。
  3、突破重读写,轻听说与读写脱节的作法,加强听说训练,使听说与读写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儿童口头语言的发展水平,不失时机的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加强口头语言训练,对理解和运用书面语言,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由于能力的迁移,一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会直接影响,促进另一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4、突破“句——段——篇”分步走的“组装式”作文训练陈规。采取起步开篇,先搭架子,再扩展,三求浓缩和提高的方法进行作文教学。先说后写,从整体入手,开篇成文,沿着篇章,段落,句子进行训练。重点搭好架子,使学生在动笔之前做到胸有全文,完整之后求发展,从数量当中求质量,在起步开篇的基础上提高要求。训练句式的扩展,材料的扩展,体裁的扩展。打破”用词造句,连段成篇”,用零件组装的作文训练陈规。
  5、突破孤立的单项训练,从整体出发设计作业训练,讲究题目的形式,做到多样化,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调动练习的积极性。在单项训练的基础上,及时转入整体综合训练。如:一题多练,做带有综合考查项目的短文训练,分角色朗读,读课文后进行带表情,手势,动作的创造性复述等。
  要深化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我认为在全面认识整体改革的基础上,抓住以上几个突破点,从而使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作者单位:556000贵州省凯里市大风硐小学)
其他文献
我国的传统教育是把基础的“应试教育”放在首位,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弊病,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以知识的体系为中心,从基本概念、定理、定律的应用去要求学生掌握知识,通过大量的例题、习题的训练使学生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势必培养出一批高分的学生,但都缺乏对学生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而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性放在首位,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主动去探索知识。一句话,变“应试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优质的情境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  一、创设实际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
期刊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教师不仅要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领会课程意图,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将课程与自身经验融汇贯通,并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创造新的课程,学生喜欢的课程。但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极“左”的课堂教学模式。现就课堂教学应注意改进的几个问题浅谈如下:    一、鼓励与夸奖不要滥用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一味地频繁地表扬。一味惩罚导致学
期刊
愉快教育,又叫快乐教育。它是一种教育思想,主张在课堂上还给儿童天性:好动、好玩、好奇、好胜,让儿童在愉悦、生动活泼的环境中学习,获得知识,增长才干。愉快教育要求处理好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的关系,使儿童实现学习情感上的转移,即由“厌学”转移到“乐学”,由“要我学”转移到“我要学”,从而极大地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知、情、意、行诸多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创设
期刊
合作学习,是教师有组织、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能力,通过互相合作的学习,促进合作者以及全班学生的发展。    一、合作学习要培养合作精神    合作精神的培养,必须重点培养集体主义思想,使学生有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的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集体的一员,离不开集体,必须与集体的其他成员,离不开集体,必须与集体的其他成员合作并具备合作意识,合作言论。合作行动。如:将一个班由学生双向
期刊
古人尚“日三省吾身”,今天的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人,就必须做一个会思考、会反省自己的人。“学贵有疑,疑起于思”。思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源泉,是教学活动的根本。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限于课堂,近年来,从学校生活到课堂学习,检查测评,教师寄语,学生都处于问题情境中。有效的引导,使学生敢问、会问、巧问、提高了学习能力。  多年来,我把老师的专利品“评语”改成了家长、学生都欢迎的赠言式“寄语”。你看五年级的猴儿
期刊
磨刀不误砍柴功,磨好“预习”这把刀,将事半功倍。预习作业要不要做,回答是肯定的,不 仅要做,而且要做好,要有成效。上学期,我们的预习作业是这样安排的:第一,朗读课文三遍,家长在预习本上签字。第二,学生摘录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写下来。第三,学生质疑,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结果学生做下来,效果一般。这学期,我经过考虑,对预习作业进行调整和尝试,是这样布置的:(1) 今年不再用练习本,课前要求学生还是要朗读
期刊
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可以熏染人们高雅的心灵生活,可以使我们生活得充实而快乐。  但是,谈起语文学习总使人有种“欲说还休”之感。因为语文总给人艰难、枯燥之感。其实不然,学习语文是容易的,它是我们的母语,在日常生活中去感知它、学习它,终能自然天成,学习语文自有其规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达到“知而好,好而乐”的境界。这个培养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古人谓之“知之,好之
期刊
《课程标准》总体目标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教学策略,巧妙地使学生在在意和不在意中悄然经历“渴望创新——敢于创新”的过程,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标。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渴望创新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好的情境可以诱发起因
期刊
教学质量是衡量教师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学生心态,采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把握学生心态,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从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别的不说,我还是谈谈自己当学生的感受吧。从小学到高中,只换了两三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