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中国式管理的角度看,党建与现代企业制度应该就是刚柔并济、合而不同,而不是两者之间的相互对立
在现代企业制度框架下,党组织正日渐失去原来传统经济工作的经济资源支配权和行政处置权,所以在这个时候党的组织机构、人员编制、活动经费等等都成了很大的问题,在新的法人治理结构下,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日益分离,导致资源、渠道等等各方面都是割断的。
在新的形势下,党建与现代企业制度如何对接,成为了如何提高中国企业的效率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西方爱用“矛盾”这个词,中国更爱讲“阴阳”。
用中国的阴阳观,党建与现代企业制度是完全可以共生共荣的,比如现代企业制度是刚性的,那么我们现在的党建制度是不是要柔性一些,从中国式管理的角度看,党建与现代企业制度是不是就是刚柔并济、合而不同,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两个之间的相互对立?
理清关系,探索融合
科技智囊杂志社主编傅强
现在的党建创新有两条线:一条线是现代企业管理;另外一条线是党建,但这两条线相互间却没有交叉,导致一个落不了地、一个没有积极性,这是一个很困难也很让人困惑的话题,但问题也是创新的机会,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对这次课题的研究找到党建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交叉点。我们不奢望能得出什么结论,只是希望能搞清楚这个关系,这对于党的系统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研究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不是要下什么样的调子,而是提出一些方向性的东西。最后通过党建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结合,达到三个目标:第一,提高企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第二,推动党组织在基层工作中的创新;第三,推动中国式管理的理论研究。
把党组织和企业组织分开来谈,我们会发现,现在党的中心工作是要和科学发展观相一致,构建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我们党所提出来的一些新思想、新理念,几乎都可以成为企业组织的一些口号,或者是成为企业组织的高级目标。而把企业的行业特征剥离开看,办企业的目标除了要回报股东、回报员工,同样也要回报社会,企业的使命、创新等等也正是党组织的目标。党组织和企业组织的目标和理念其实并不矛盾,而是高度契合的。那矛盾出在哪儿呢?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是分工方法上的矛盾?
西方爱用“矛盾”这个词,中国更爱讲“阴阳”。我觉得“阴阳”这个词比“矛盾”要好一些,按时间来讲,矛盾似乎是越来越激烈,但现在来看,用中国的阴阳观,是完全可以转化的,原来靠生产环节发展起来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刚性的,那么我们现在的党建制度是不是要柔性一些,这样讲的话,我们所说的中国式管理是不是就是刚柔并济、合而不同,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两个之间的相互对立?这也是我们研究的总体方向。党组织的工作方式、领导方式、党的组织建设体系等等能不能和现代企业制度相融合?可能也不仅仅是“融合”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吸纳”的过程。
把握深刻的背景变化
华嘉机构副总裁焦惠民
这个题目非常大,但却是从企业管理的具体实践中提出来的,企业当前的管理实践中确实存在这些问题。前些年探讨过党委书记和厂长经理的关系问题,与我们今天探讨的这个问题有些关联,但我们应该清晰地意识到我们所处的社会背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是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其中再次强调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等问题;一个是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其中有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包括企业党组织建设问题。这些背景性的东西清晰化了之后,这个老话题就有新的价值了。企业党建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就成为这种价值的核心部分。我们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超前,而在自身建设和发展方面,特别是关于基层组织建设和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相对较慢。比如说,我们设计了一个宏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在微观基础上也要把企业变为市场主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行,这当然没有什么疑义,但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运行怎样适应这种根本性的变化?因为事情还在发展过程中,实践经验还不够丰富,还不能为理论提供足够的“滋养”,所以理论上显得“单薄”了一些,特别是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还需要加强。
这个话题非常敏感
北京理实佳讯管理顾问公司董事长王颖
这个话题太大、太微妙、太敏感。从大的时代背景上看,这其实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两个不同的学科,究其本质,是站在工商管理的领域来探讨公共管理领域的事。因为政府管理、政党管理这些都是公共领域里的事,公共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为主进行了很多创新,创新的走势就是公共管理领域。引入了很多工商管理的范畴,包括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等等。包括提出“用企业家精神改造政府”这个口号。但从世界发展的格局的角度来讲,它同时又有一定的交叉,而且从趋势的角度来讲确实在不断靠拢。从学术角度来讲不可能完全融合,整个走势不仅仅在于去交叉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遍的共识就是“小政府、大社会”,更多的经济生活会站到主流,所以工商管理众多的新思想的出现、法制的不断完善与健全都会对原来的公共管理产生影响并在某种程度上对其进行改造。
党建融入现代企业制度绝对是一个创新,但应该怎么看这一创新?共产党经历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革命党的假设是一定有一个对立面,斗争的哲学是革命党的根本哲学,始终要斗争。到新的历史时期,执政党的管理不一定要有对立面。革命党的思维和执政党的思维是不一样的。当初在革命年代,我们的党把工作做到基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执政党是否还需要这么做?现在国退民进是共识,经济是越来越多元化的,那么如何摆正党组织的位置?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管理缺失与党建创新是否有必要的联系?目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背后有很多法律问题,大陆法系和海洋法系不一样,我们更多地沿用的是大陆法系。参考的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英美法系现在和以前也不一样。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法律的体现就是《公司法》,中国在学习两个不同法系的制度来建立自己的《公司法》制度,现在对70%以上条款的《公司法》都做了修订。现代企业制度包括三个法宝:现代产权制度、现代组织制度和现代管理制度。从《公司法》的角度来讲,现代企业制度的缺失肯定是有的,但我们研究的党建创新的问题跟现代企业制度关联有多大?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总的看法是,党建问题是中国式管理绕不开的问题,但要找好路径、找好切入点。
重要的是要深入企业一线
北京现代工会副主席张之雄
在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中,党组织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现代企业制度没有规定企业建党委,北京现代的经验可以推广,很重要的一点是党工共建,工会是国际接轨的,是各国承认的,而且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党工共建,同时使用一种资源、一种平台,作用很大。更重要的是在当前这种形势下,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下,企业当中的党组织首要的职能就是依法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企业的发展,这些工作用工会的平台完全可以完成。中国需要发展,企业搞乱了影响经济发展,所以党建工作要在企业和职工的利益之间搞平衡,所以提出工会在依法维权的基础上要构建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
我想要把论题紧紧扣在运行层面,探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党建如何创新最为有效。帽子是那个帽子,别讨论样式好看不好看,要讨论怎么戴才好看的问题。
从存在即合理的角度来讲,如果企业当中的党组织真能融入到现代企业当中去,成为现代企业制度运行机器上的一个模数一致的齿轮的话,是可以发挥作用的,也可以有一些不可替代的东西。在当前非公企业里想搞党建,要建党组织,必须得党工结合,党工共建这是唯一的出路,这个政治思想的职能就是搞安定、搞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是党委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但合资企业的党建现在会遇到一些新问题,像北京现代,就是董事长徐和谊直接干预经营,为什么?因为徐和谊不是首席执行官,具体经营问题不可以管。现在存在的我们承认它是事实,这个事实一时半会儿也改变不了,怎么办?第一要给党委、工会找点活干;第二还要让党委、工会能找到活。怎么找活?前提就是融入现代企业制度框架。现在有许多企业党委名存实亡,人家不带他玩,他也玩不了人家,只是搞自己的小循环。北京现代的党委在组建的时候就提出,不能按照传统的党委组建。中国一些大企业中,进党组的都是一些行政负责人,首先要界定这个,北京现代的副总必须是党委委员。我们是7个党委委员,其中就工会主席由党委副书记兼着,其他都是行政口的。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党建创新,是一种理念的创新,是一种组织的创新。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党组织是企业的一部分,与企业是一种利益的整合,不能总是强调强化基层党委。只有通过理念的整合、组织的整合和利益的整合,这才能使我们企业党建建立一种全新的运行机制。
处理好三大关系
北京索荣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贾永轩
党建与现代企业制度涉及三个关系,要从现实来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一个关系是中国式管理与党建的关系。中国式管理有三个大背景,第一个是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这是一个深厚的底蕴,谁也否认不了。儒、佛、道三家综合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经营。第二个是中国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经济强大起来,中国式管理开始回归。第三,共产党是中国目前的执行党,党建与现代企业制度是典型的中国式管理内容。我们探讨这个问题要在此大的背景下来探讨党建与现代企业管理问题。不探讨中国式管理不行,因为我们中国一方面是大国,一方面是历史文化古国,一方面是要建设经济强国,我们必须要有中国自己的东西。不探讨党建问题也不行,因为国有企业甚至民营企业都有党的组织、党组织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党建是典型的中国式问题。
第二个关系是党与执政党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独立的政党,更是目前中国的执政党。因此,党建也是中国式管理很典型的事情,我们从执行层面来讨论这个问题,这是个很现实问题,绕不开。中国的现实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我们只能探讨执政党怎么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企业发展的问题。探讨在经济建设时期共产党的定位的问题,而不是笼统的党建问题。过去党的定位是要革命、要暴动,目的是夺取政权、建立民主的共和国,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武器就是军队,怎么能掌握军队呢?只有把党建在连队上、建在基层组织上,军队才能听他的话。在新经济下,共产党以经济建设为基础,经济建设的基础是什么呢?是企业!因此,党组织也只有建在企业上。
因此,第三个关系是党与企业的关系。在新经济下的党与企业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党建问题。我们要探讨什么样的党企关系能够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可持续地发展。经济发展主要是促进每个企业细胞的发展,起码是个就业问题,然后就是税收的问题,然后说整个国民经济实力的问题等等,如果这个东西发展了,那么中国整个经济实力就发展了。
党怎么样能促进经济进步,怎么样能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怎么样能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党就应该怎么去建设,这是个关键问题。
党组织要与时俱进
零点前进策略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赵玉峰
我的感觉也是要做得比较具体一些,不牵扯到根本层面的东西。不管是从公共管理的角度还是从工商管理的角度,要以案例来说话,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党建问题。
党建工作也相应于做产品,就是市场需求变了,你的产品变不变?信仰就是一种依托,一个是战胜自我的依托,再一个是战胜自然的依托。当信仰变成组织的时候,就是斗争的需要了。
以前我们做过一个企业危机的调查,结果发现人力资源危机是企业最大的危机之一,两个企业在斗争的时候,你的企业人才总是流失,没有一个向心力的话,肯定会失败。李嘉诚早期靠什么?靠的都是老交情、老乡做起来的。现代企业制度下不可能靠这个。
如果搞需求,先要了解企业需求什么,市场需求什么,党组织建设在产生一个相应的产品出来,在组织、名字不变的情况下,功能发生一些变化,功能去迎合企业的需求。也就是说产生了一个产品,只是包装没有变。起到对内凝聚员工的积极性,对外形成一种整合资源的功能。
在不同的企业组织里面,其功能都不完全一样。跟着市场形势走,跟着需求走,就有生命力。
在现代企业制度框架下,党组织正日渐失去原来传统经济工作的经济资源支配权和行政处置权,所以在这个时候党的组织机构、人员编制、活动经费等等都成了很大的问题,在新的法人治理结构下,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日益分离,导致资源、渠道等等各方面都是割断的。
在新的形势下,党建与现代企业制度如何对接,成为了如何提高中国企业的效率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西方爱用“矛盾”这个词,中国更爱讲“阴阳”。
用中国的阴阳观,党建与现代企业制度是完全可以共生共荣的,比如现代企业制度是刚性的,那么我们现在的党建制度是不是要柔性一些,从中国式管理的角度看,党建与现代企业制度是不是就是刚柔并济、合而不同,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两个之间的相互对立?
理清关系,探索融合
科技智囊杂志社主编傅强
现在的党建创新有两条线:一条线是现代企业管理;另外一条线是党建,但这两条线相互间却没有交叉,导致一个落不了地、一个没有积极性,这是一个很困难也很让人困惑的话题,但问题也是创新的机会,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对这次课题的研究找到党建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交叉点。我们不奢望能得出什么结论,只是希望能搞清楚这个关系,这对于党的系统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研究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不是要下什么样的调子,而是提出一些方向性的东西。最后通过党建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结合,达到三个目标:第一,提高企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第二,推动党组织在基层工作中的创新;第三,推动中国式管理的理论研究。
把党组织和企业组织分开来谈,我们会发现,现在党的中心工作是要和科学发展观相一致,构建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我们党所提出来的一些新思想、新理念,几乎都可以成为企业组织的一些口号,或者是成为企业组织的高级目标。而把企业的行业特征剥离开看,办企业的目标除了要回报股东、回报员工,同样也要回报社会,企业的使命、创新等等也正是党组织的目标。党组织和企业组织的目标和理念其实并不矛盾,而是高度契合的。那矛盾出在哪儿呢?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是分工方法上的矛盾?
西方爱用“矛盾”这个词,中国更爱讲“阴阳”。我觉得“阴阳”这个词比“矛盾”要好一些,按时间来讲,矛盾似乎是越来越激烈,但现在来看,用中国的阴阳观,是完全可以转化的,原来靠生产环节发展起来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刚性的,那么我们现在的党建制度是不是要柔性一些,这样讲的话,我们所说的中国式管理是不是就是刚柔并济、合而不同,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两个之间的相互对立?这也是我们研究的总体方向。党组织的工作方式、领导方式、党的组织建设体系等等能不能和现代企业制度相融合?可能也不仅仅是“融合”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吸纳”的过程。
把握深刻的背景变化
华嘉机构副总裁焦惠民
这个题目非常大,但却是从企业管理的具体实践中提出来的,企业当前的管理实践中确实存在这些问题。前些年探讨过党委书记和厂长经理的关系问题,与我们今天探讨的这个问题有些关联,但我们应该清晰地意识到我们所处的社会背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是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其中再次强调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等问题;一个是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其中有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包括企业党组织建设问题。这些背景性的东西清晰化了之后,这个老话题就有新的价值了。企业党建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就成为这种价值的核心部分。我们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超前,而在自身建设和发展方面,特别是关于基层组织建设和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相对较慢。比如说,我们设计了一个宏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在微观基础上也要把企业变为市场主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行,这当然没有什么疑义,但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运行怎样适应这种根本性的变化?因为事情还在发展过程中,实践经验还不够丰富,还不能为理论提供足够的“滋养”,所以理论上显得“单薄”了一些,特别是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还需要加强。
这个话题非常敏感
北京理实佳讯管理顾问公司董事长王颖
这个话题太大、太微妙、太敏感。从大的时代背景上看,这其实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两个不同的学科,究其本质,是站在工商管理的领域来探讨公共管理领域的事。因为政府管理、政党管理这些都是公共领域里的事,公共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为主进行了很多创新,创新的走势就是公共管理领域。引入了很多工商管理的范畴,包括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等等。包括提出“用企业家精神改造政府”这个口号。但从世界发展的格局的角度来讲,它同时又有一定的交叉,而且从趋势的角度来讲确实在不断靠拢。从学术角度来讲不可能完全融合,整个走势不仅仅在于去交叉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遍的共识就是“小政府、大社会”,更多的经济生活会站到主流,所以工商管理众多的新思想的出现、法制的不断完善与健全都会对原来的公共管理产生影响并在某种程度上对其进行改造。
党建融入现代企业制度绝对是一个创新,但应该怎么看这一创新?共产党经历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革命党的假设是一定有一个对立面,斗争的哲学是革命党的根本哲学,始终要斗争。到新的历史时期,执政党的管理不一定要有对立面。革命党的思维和执政党的思维是不一样的。当初在革命年代,我们的党把工作做到基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执政党是否还需要这么做?现在国退民进是共识,经济是越来越多元化的,那么如何摆正党组织的位置?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管理缺失与党建创新是否有必要的联系?目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背后有很多法律问题,大陆法系和海洋法系不一样,我们更多地沿用的是大陆法系。参考的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英美法系现在和以前也不一样。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法律的体现就是《公司法》,中国在学习两个不同法系的制度来建立自己的《公司法》制度,现在对70%以上条款的《公司法》都做了修订。现代企业制度包括三个法宝:现代产权制度、现代组织制度和现代管理制度。从《公司法》的角度来讲,现代企业制度的缺失肯定是有的,但我们研究的党建创新的问题跟现代企业制度关联有多大?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总的看法是,党建问题是中国式管理绕不开的问题,但要找好路径、找好切入点。
重要的是要深入企业一线
北京现代工会副主席张之雄
在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中,党组织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现代企业制度没有规定企业建党委,北京现代的经验可以推广,很重要的一点是党工共建,工会是国际接轨的,是各国承认的,而且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党工共建,同时使用一种资源、一种平台,作用很大。更重要的是在当前这种形势下,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下,企业当中的党组织首要的职能就是依法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企业的发展,这些工作用工会的平台完全可以完成。中国需要发展,企业搞乱了影响经济发展,所以党建工作要在企业和职工的利益之间搞平衡,所以提出工会在依法维权的基础上要构建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
我想要把论题紧紧扣在运行层面,探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党建如何创新最为有效。帽子是那个帽子,别讨论样式好看不好看,要讨论怎么戴才好看的问题。
从存在即合理的角度来讲,如果企业当中的党组织真能融入到现代企业当中去,成为现代企业制度运行机器上的一个模数一致的齿轮的话,是可以发挥作用的,也可以有一些不可替代的东西。在当前非公企业里想搞党建,要建党组织,必须得党工结合,党工共建这是唯一的出路,这个政治思想的职能就是搞安定、搞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是党委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但合资企业的党建现在会遇到一些新问题,像北京现代,就是董事长徐和谊直接干预经营,为什么?因为徐和谊不是首席执行官,具体经营问题不可以管。现在存在的我们承认它是事实,这个事实一时半会儿也改变不了,怎么办?第一要给党委、工会找点活干;第二还要让党委、工会能找到活。怎么找活?前提就是融入现代企业制度框架。现在有许多企业党委名存实亡,人家不带他玩,他也玩不了人家,只是搞自己的小循环。北京现代的党委在组建的时候就提出,不能按照传统的党委组建。中国一些大企业中,进党组的都是一些行政负责人,首先要界定这个,北京现代的副总必须是党委委员。我们是7个党委委员,其中就工会主席由党委副书记兼着,其他都是行政口的。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党建创新,是一种理念的创新,是一种组织的创新。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党组织是企业的一部分,与企业是一种利益的整合,不能总是强调强化基层党委。只有通过理念的整合、组织的整合和利益的整合,这才能使我们企业党建建立一种全新的运行机制。
处理好三大关系
北京索荣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贾永轩
党建与现代企业制度涉及三个关系,要从现实来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一个关系是中国式管理与党建的关系。中国式管理有三个大背景,第一个是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这是一个深厚的底蕴,谁也否认不了。儒、佛、道三家综合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经营。第二个是中国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经济强大起来,中国式管理开始回归。第三,共产党是中国目前的执行党,党建与现代企业制度是典型的中国式管理内容。我们探讨这个问题要在此大的背景下来探讨党建与现代企业管理问题。不探讨中国式管理不行,因为我们中国一方面是大国,一方面是历史文化古国,一方面是要建设经济强国,我们必须要有中国自己的东西。不探讨党建问题也不行,因为国有企业甚至民营企业都有党的组织、党组织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党建是典型的中国式问题。
第二个关系是党与执政党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独立的政党,更是目前中国的执政党。因此,党建也是中国式管理很典型的事情,我们从执行层面来讨论这个问题,这是个很现实问题,绕不开。中国的现实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我们只能探讨执政党怎么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企业发展的问题。探讨在经济建设时期共产党的定位的问题,而不是笼统的党建问题。过去党的定位是要革命、要暴动,目的是夺取政权、建立民主的共和国,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武器就是军队,怎么能掌握军队呢?只有把党建在连队上、建在基层组织上,军队才能听他的话。在新经济下,共产党以经济建设为基础,经济建设的基础是什么呢?是企业!因此,党组织也只有建在企业上。
因此,第三个关系是党与企业的关系。在新经济下的党与企业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党建问题。我们要探讨什么样的党企关系能够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可持续地发展。经济发展主要是促进每个企业细胞的发展,起码是个就业问题,然后就是税收的问题,然后说整个国民经济实力的问题等等,如果这个东西发展了,那么中国整个经济实力就发展了。
党怎么样能促进经济进步,怎么样能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怎么样能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党就应该怎么去建设,这是个关键问题。
党组织要与时俱进
零点前进策略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赵玉峰
我的感觉也是要做得比较具体一些,不牵扯到根本层面的东西。不管是从公共管理的角度还是从工商管理的角度,要以案例来说话,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党建问题。
党建工作也相应于做产品,就是市场需求变了,你的产品变不变?信仰就是一种依托,一个是战胜自我的依托,再一个是战胜自然的依托。当信仰变成组织的时候,就是斗争的需要了。
以前我们做过一个企业危机的调查,结果发现人力资源危机是企业最大的危机之一,两个企业在斗争的时候,你的企业人才总是流失,没有一个向心力的话,肯定会失败。李嘉诚早期靠什么?靠的都是老交情、老乡做起来的。现代企业制度下不可能靠这个。
如果搞需求,先要了解企业需求什么,市场需求什么,党组织建设在产生一个相应的产品出来,在组织、名字不变的情况下,功能发生一些变化,功能去迎合企业的需求。也就是说产生了一个产品,只是包装没有变。起到对内凝聚员工的积极性,对外形成一种整合资源的功能。
在不同的企业组织里面,其功能都不完全一样。跟着市场形势走,跟着需求走,就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