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高度关注,为促进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施采取多种举措。高职院校的贫困生作为高等学校中的“弱势群体”,如果能让资助育人的工作更好的发挥作用,那么这部分学生会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也是提高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综合素质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针对近年来在资助育人工作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创新性的开展多种资助育人工作就显得意义重大,树立良好的资助育人理念,努力促进资助育人工作朝向健康方向发展。
关键词:资助育人;高职;困难;开展;问题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国家高水平专业型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学生总人数中占比例较大,所以在高职院校中实现资助育人,是解决现阶段高职院校资助工作中各种弊端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有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 “健全学生资助制度”,这为改善学生资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更好的坚持育人为本,探索更有效的资助育人方法,建立更完备的资助育人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努力去解决。
一、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资助对象认定困难
近期,我院为了深入了解资助工作的开展情况,学院
2017级全体学生1600人参与了网络问卷调查工作,在“对我国各高校现有的资助体系,哪些地方还存在问题”的调查中发现,认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困难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6.39%。从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在学生资助对象认定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一般,高校在认定困难学生时,一般由学生当地部门开具贫困证明,然后经过学生在校提交个人申请、班级民主评议,系部审核公示,学院审核备案等步骤。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存在某些部门缺乏责任心轻易就给学生开具贫困证明,在校教师、学生不能很好的判断申请贫困学生实际的家庭经济情况等问题,致使困难生认定工作出现了纰漏。这种情况下使本来有困难的学生拿不到国家给予的补助和帮扶,一定程度上,使资助工作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令部分学生存在不满情绪。
(二)资助只满足了部分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帮扶不够
我校在“对我国高校现有资助体系存在问题”做调查的过程中,认为“物质扶持”与“精神扶持”不相对称的学生人数比例占总人数的52.72%。这也说明,在实际的资助工作过程中,高校在进行学生困难帮扶过程中,只注重物质层面,缺乏对学生精神需求的援助。例如:有些学生在拿到资助金等物质帮扶后,不懂感恩更不懂回报。还有学生不懂励志自强,存在等、靠心理,学习上不求上进,工作上不积极主动,自我实现需求匮乏。
(三)资助工作管理制度落后
在具体开展资助工作过程中,往往很多高校资助数据在整理时缺少体系上的宏观构建,没有很好的利用好大背景下“大数据”和“互联网+”的良好优势,所以导致资助工作管理、资助项目实施存在诸多问题,这也阻碍了资助育人工作朝向良好方面发展的可能性。且在管理过程中缺乏专人、职能部门监管,某种程度上,使很多资助工作的规范性大大降低,这使得部分学生认为国家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降低对资助工作的信任感,令资助工作的开展受到阻碍。
二、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对策研究
(一)严把审核关,创新资助认定体系
1、在开展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中,不再简单依据政府开
具的证明材料,而是要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让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更科学规范。如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在进行资助认定时,严格把关各个环节,通过进行贫困生资助抽样核实,了解学生的日常支出消费情况,更加客观的掌握该生的实际困难情况。除了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实施的措施以外,还可以通过学生家庭居住环境、家庭经济支出、个人发展需求等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认定困难学生的准确率。
2、经过初步认定,建立动态调整模式。在确定经济困难学生以后,还要时时进行动态人员调整,利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线上利用困难生认定系统将学生困难数据更加精准的进行核查,一定程度上防止了问题的产生。在线下,为了更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可以通过辅导员家访、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舍友沟通了解查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购买能力等方法,实现对家庭困难学生认定的动态性调整,以保证家庭突发变故的学生能享受到国家的资助政策,家庭经济状况有改善的学生占用经济困难学生名额。
(二)以经济资助为基础,心理帮扶及时跟进
国家为了能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的完成自己
的学业,通过经济资助如发放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困难补贴、困难生就业补贴、国家助学金等资助措施,从而降低了困难学生因为贫困而再次致贫的概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质量,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求学压力。作为高职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生可能有更加强烈的自卑、封闭、粉饰心理,如果教师指导这些困难学生用行之有效的心理方法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心理问题,那么教师也就真正起到了学生的良师易友的作用,这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困难学生的思想动态,遇到问题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
(三)整合优质资源,提高资助工作管理制度
整合优质资源,可以通过构建优秀的师資团队,学院通过定期开展资助育人培训,定期集中学习资助实时政策、开展资助沙龙活动等环节。同时,还可以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优质网络资源,实现资助育人管理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更好的做到资助业务流程明确、资助方法精准落实,资助育人工作得到更好的落实。建立完善的资助工作管理体系,例如可以利用网络化办公带来的便捷服务,提高资助工作效率。还可以通过大力宣传国家、地方政府各项资助惠民政策,让学生及时了解并充分使用好资助策略。同时还可以构建家庭困难学生的数据中心,全面的掌握学生各种受助情况。
三、结语
作为一名在高职院校从事资助工作的教师而言,我深知资助育人工作任重而道远,在开展过程中,敢担当有作为,只有利用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让资助工作开展更加顺利,确保资助育人工作真正落地、落细、落好,不断提高资助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才能探索加快资助育人工作新进程。
作者简介:卢雪,女,1989年01月,民族:汉,山东淄博人,硕士学位,齐鲁工业大学,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艺术设计。
关键词:资助育人;高职;困难;开展;问题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国家高水平专业型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学生总人数中占比例较大,所以在高职院校中实现资助育人,是解决现阶段高职院校资助工作中各种弊端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有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 “健全学生资助制度”,这为改善学生资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更好的坚持育人为本,探索更有效的资助育人方法,建立更完备的资助育人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努力去解决。
一、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资助对象认定困难
近期,我院为了深入了解资助工作的开展情况,学院
2017级全体学生1600人参与了网络问卷调查工作,在“对我国各高校现有的资助体系,哪些地方还存在问题”的调查中发现,认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困难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6.39%。从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在学生资助对象认定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一般,高校在认定困难学生时,一般由学生当地部门开具贫困证明,然后经过学生在校提交个人申请、班级民主评议,系部审核公示,学院审核备案等步骤。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存在某些部门缺乏责任心轻易就给学生开具贫困证明,在校教师、学生不能很好的判断申请贫困学生实际的家庭经济情况等问题,致使困难生认定工作出现了纰漏。这种情况下使本来有困难的学生拿不到国家给予的补助和帮扶,一定程度上,使资助工作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令部分学生存在不满情绪。
(二)资助只满足了部分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帮扶不够
我校在“对我国高校现有资助体系存在问题”做调查的过程中,认为“物质扶持”与“精神扶持”不相对称的学生人数比例占总人数的52.72%。这也说明,在实际的资助工作过程中,高校在进行学生困难帮扶过程中,只注重物质层面,缺乏对学生精神需求的援助。例如:有些学生在拿到资助金等物质帮扶后,不懂感恩更不懂回报。还有学生不懂励志自强,存在等、靠心理,学习上不求上进,工作上不积极主动,自我实现需求匮乏。
(三)资助工作管理制度落后
在具体开展资助工作过程中,往往很多高校资助数据在整理时缺少体系上的宏观构建,没有很好的利用好大背景下“大数据”和“互联网+”的良好优势,所以导致资助工作管理、资助项目实施存在诸多问题,这也阻碍了资助育人工作朝向良好方面发展的可能性。且在管理过程中缺乏专人、职能部门监管,某种程度上,使很多资助工作的规范性大大降低,这使得部分学生认为国家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降低对资助工作的信任感,令资助工作的开展受到阻碍。
二、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对策研究
(一)严把审核关,创新资助认定体系
1、在开展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中,不再简单依据政府开
具的证明材料,而是要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让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更科学规范。如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在进行资助认定时,严格把关各个环节,通过进行贫困生资助抽样核实,了解学生的日常支出消费情况,更加客观的掌握该生的实际困难情况。除了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实施的措施以外,还可以通过学生家庭居住环境、家庭经济支出、个人发展需求等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认定困难学生的准确率。
2、经过初步认定,建立动态调整模式。在确定经济困难学生以后,还要时时进行动态人员调整,利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线上利用困难生认定系统将学生困难数据更加精准的进行核查,一定程度上防止了问题的产生。在线下,为了更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可以通过辅导员家访、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舍友沟通了解查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购买能力等方法,实现对家庭困难学生认定的动态性调整,以保证家庭突发变故的学生能享受到国家的资助政策,家庭经济状况有改善的学生占用经济困难学生名额。
(二)以经济资助为基础,心理帮扶及时跟进
国家为了能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的完成自己
的学业,通过经济资助如发放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困难补贴、困难生就业补贴、国家助学金等资助措施,从而降低了困难学生因为贫困而再次致贫的概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质量,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求学压力。作为高职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生可能有更加强烈的自卑、封闭、粉饰心理,如果教师指导这些困难学生用行之有效的心理方法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心理问题,那么教师也就真正起到了学生的良师易友的作用,这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困难学生的思想动态,遇到问题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
(三)整合优质资源,提高资助工作管理制度
整合优质资源,可以通过构建优秀的师資团队,学院通过定期开展资助育人培训,定期集中学习资助实时政策、开展资助沙龙活动等环节。同时,还可以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优质网络资源,实现资助育人管理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更好的做到资助业务流程明确、资助方法精准落实,资助育人工作得到更好的落实。建立完善的资助工作管理体系,例如可以利用网络化办公带来的便捷服务,提高资助工作效率。还可以通过大力宣传国家、地方政府各项资助惠民政策,让学生及时了解并充分使用好资助策略。同时还可以构建家庭困难学生的数据中心,全面的掌握学生各种受助情况。
三、结语
作为一名在高职院校从事资助工作的教师而言,我深知资助育人工作任重而道远,在开展过程中,敢担当有作为,只有利用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让资助工作开展更加顺利,确保资助育人工作真正落地、落细、落好,不断提高资助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才能探索加快资助育人工作新进程。
作者简介:卢雪,女,1989年01月,民族:汉,山东淄博人,硕士学位,齐鲁工业大学,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艺术设计。